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2514129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聂钰涵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信电系电气08-1班学号:22080147邮箱:ailove_tony【摘要】:本文由人工智能及智能机器的定义上,联想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种种联系,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前景。【关键字】: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 人类社会一、人工智能、智能机器的定义人工智能是最新兴的学科之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展开,1956年,它 被正式命名为“人工智能”,简称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现在,AI 的研究包含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子领域,涵盖的范围从通常领域,比如学习和感知, 到特定的任务,诸如下国际象棋、数学定理证明、诗歌写作和

2、疾病诊断。AI对 智能任务进行系统化和自动化,并因而与人类智能活动的任何范畴都潜在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AI的确是一个普遍的研究领域。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 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一一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 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 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 决方法”。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 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

3、用于周围环境 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 来。“梦想已经照进现实,机器人时代开启了”。从工业、农业到服务业,从实 验室、工厂到寻常百姓家,从欧洲、美洲到亚洲,从深水世界到浩瀚太空,从教 学研究到军事战场,智能机器的触角已经伸向四面八方,成为人类社会中一道独 特的科技风景线。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是一类技术的统称,人工智能是一种让机器可以像人一样“思考” 的技术。机器人是一类机器的统称,是人工智能的一个代表!人工智能有很多,主要指能体现人思维和行动的一些事物,像一些电脑程序 等等,比如说全自动的洗衣机等。但是现在我们的技术不是很发达,机

4、器不可以 像我们人一样进行高级的逻辑思考。它主要还是靠人们给它设定的程序来做智能 “思考”二、智能机器与人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尤其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有的人每 天就只管拧同一个部位的一个螺母,有的人整天就是接一个线头,就像电影摩 登时代中演示的那样,人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异化,各种职业病开始产生。没有 机器人,人将变为机器。于是人们强烈希望用某种机器代替自己工作,研制出了 机器人,代替人完成那些枯燥、单调、危险的工作。由于机器人的问世,使一部 分工人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又有人对机器人产生了敌意。机器人上岗,人将下岗吗?不仅在我国,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其实

5、这种 担心是多余的,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出 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必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已被人类生产发展史所证明。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利有弊,只不过利大于弊,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比 类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虽然人们都看到了汽车的这些弊端,但它还是成了人们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可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少于日本,其中部分原因就 是因为美国有些工人不欢迎机器人,从而抑制了机器人的发展。日本之所以能迅 速成为机器人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时日本劳动力 短缺,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发展机器人,国民也都欢迎使用机器人。由于使

6、用了机 器人,日本也尝到了甜头,它的汽车、电子工业迅速崛起,很快占领了世界市场。 从现在世界工业发展的潮流看,发展机器人是一条必由之路。没有机器人,人将 变为机器;有了机器人,人仍然是主人。机器人能和人友好相处吗?不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特种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都存在一个与人相 处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能伤害人。然而由于某些机器人系统的不完善,在机器 人使用的前期,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故。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钢板时,突然发生 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1982 年5月,日本山梨县阀门加工厂的一个工人,正在调整停工状态的

7、螺纹加工机器 人时,机器人突然启动,抱住工人旋转起来,造成了悲剧。1985年前苏联发生 了一起家喻户晓的智能机器人棋手杀人事件。全苏国际象棋冠军古德柯夫同机器 人棋手下棋连胜3局,机器人棋手恼羞成怒,突然向金属棋盘释放强大的电流, 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位国际大师击倒。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给人们使用机器人带来了心理障碍,于是有人展开了 “机器人是福是祸”的讨论。日本邮政和电信部门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专家认 为,机器人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硬件系统故障;二是软件系统故障; 三是电磁波的干扰。这种意外伤人事件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 物的出现总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但是,随着机器人技术

8、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这种 意外伤人事件越来越少,近几年没有再听说过类似事件的发生。正是由于机器人 安全、可靠地完成了人类交给的各项任务,使人们使用机器人的热情才越来越高。机器人是人类的助于和朋友?向农业、服务业;从产业走进医院、家庭;从陆地潜入水下、飞往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象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一样,机器人也应该成为 人类的好助于、好朋友。美国正在研究一种航天器内使用的机器人,计划在两年之后被宇航员带入太 空,做一些宇航员无法做到的事情,成为宇航员最得力的助理。这种机器人只有 垒球那么大,可以对航天器中的生命维持系统进行自动监视、摄像和排除障碍等, 同时还可以代替已损坏的传感器完成监视

9、任务。可以说,有了它,今后的航天器 在太空中飞行将更加安全。三、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的发展趋势纽约时报科学版曾发表一篇题为科学家担忧机器将超越人类智慧的文章,援引部分科学家的观点称,人工智能的继续发展可能会超出人类的控 制。“现在的仆人或许变成未来的主人。”科幻作品曾赋予人工智能的未来无 限可能。科学怪人中的“弗兰肯斯坦”会不会成为现实?这不仅是很多人的 忧虑和疑问,也是学界一直争论的话题。英国雷丁大学教授凯文渥维克是控制论领域知名专家,他在机器的征途 一书中描写了机器人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他认为50年内机器人将拥有高于人类 的智能。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人类强,比如:速度比人快,力量比人大等,

10、但机器人的综合智能较人类还相去甚远,智能科学的发展目前还非常初级,它的 发展受制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如脑科学、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等等,这些学科的 研究目前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没有对人类形成任何威胁。但对于一些对人类有 害,如带攻击武器的军用机器人应有所选择并限制起其发展,我们不应将生杀大 权交给机器人。目前,国际上人工智能的研究思路主要有四个,即结构模拟、功能模拟、行 为模拟和机制模拟。但每种研究方式都不可能制造出人们所担心的“无限强大的 智能机器人。结构模拟的方式仿造人类大脑的结构,即使人类能够仿造出由数亿 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的人脑结构,但是人脑如何工作的学习机制还是不能为人类 探究清楚。而功

11、能模拟的实现过程需要为智能机器中输入足够的知识,这也就决 浅层智能。因为不能自主定义问题、不能自主设定目标,无法表现创造性思维, 所以,对人工智能不必杞人忧天。但也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渐渐呈现出“智能科学” 的新方向,即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共同研究的交叉学科。“人的 智能与机器结合,要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智能机器人不是没有可能。”致力于“智 能科学”研究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史忠植认为,诸如将芯片植入人脑, 由脑电波控制的方式可以将人脑的高智能与计算机的高性能结合。按照这种思路 和方式,未来人机结合的智能机器人要超越人类的可能性非常大。总之,我们要知道,无论

12、何种发展思路和前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都 是为人类造福。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技术产生怎样的作用,决定者还是人,目前, 人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发展人工智能而不是限制。因为这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前 沿和制高点,是未来信息科技最精彩的部分。四、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在中国的现状我们都非常关心,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的水平如何?我国在人工智能的软件方面水平不低,但在硬件、机器制造方面水平却不高, 和日本等应用水平和普及度都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还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 段。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开发出具有强大功能的机器人,事实上我国的实验室研 究生产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制造出与日本同等水平的人工智能成果。在2006年中

13、国就曾经进行过一次“中国象棋”的人机大战,其过程和效果 堪比美国的“深蓝”人机竞赛,另外,以哈工大为首的国内众多高校的人工智能 研发水平近年来发展迅猛,在一些国际水平的“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起重大 赛”等人工智能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 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让更多机器人走进寻常百姓家, 为公众的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当前影响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化生产水平相比于美日 还存在较大差距,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都难以达到需求,此外,一项先进的人 工智能成果在刚开始投入市场生产时需要较高的成本,这对于我国一些普通家庭和推广上也难以跟上国外的脚步。【参考文献】:1.宫玉斐.科技日报N,2009-8-6,01版 智能机器:未来会不会反仆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