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511658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农业用地等条件论述了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必然性,通过对目前农村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农村气象服务的特殊性进行了整顿,并且对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知识普及,防雷防雹,政府和农民联动进行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核心字:公共气象服务,农村,农民,需求,对策引言,中央一号文献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规定,但愿充足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其中注重农业减灾防灾、保证国内粮食安全的意图与指向非常明确。可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

2、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内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不能挣脱“靠天吃饭”的窘境。根据中国气象局记录,国内每年因多种气象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导致的经济损失平均达多亿元人民币,相称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理解目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足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我们对农村气象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在国内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就国家记录局根据全国1

3、%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底中国大陆城乡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有记者从中国人口学会年会()上获悉的,“十二五”期末,国内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城乡人口将初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可见,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缩小,人口城乡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下图所示: 农村人口逐渐流入乡镇,导致农村劳动力水平在一定限度上减少,国家记录局局长谢伏瞻在10月22日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农业记录大会上致辞时说:“中国是一种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长期面临的问题。” 此外,可用耕地的减少也是国内

4、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根据记录局的资料,国内耕地面积在 1957 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 19651977 年;第三次 19801988 年;第四次从 1992 年持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 60 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记录局的资料计算,19781997 年合计增长耕地 1140万hm2,合计减少 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 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3.5%,相称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 25万hm2,而在此前的 10 年 (19681978) 间,平均每年净减少 16万h

5、m2,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 20 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 1979、1990、1995 和 1996 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 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 19841988 年,年均减少 55万hm2,其中 1985 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 100万hm2。19931995 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 4万hm2。从下表,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的农业发展相对比较脆弱,气象灾害对国内影响严重,以西南五省干旱为例:旱情范畴农业灾情居民生活经济影响应对措施重庆34个区县浮现旱情农作物受害270万亩,其中重旱65万亩、干枯9万亩、水田缺水230万亩、旱地缺墒

6、150万亩 94万人和42万牲口临时饮水困难重庆市规定中小型水库在抗旱期间要减少或暂停为配套电站提供发电用水。四川13个市(州)71个县、市(区)受灾222.9万头大牲口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51.1万公顷,成灾面积24.8公顷,绝收面积5.7万公顷受灾人口828.8万人,184.9万人饮水困难,全省138.2万群众需救济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攀枝花、凉山两市州用于增雨作业的187门高炮、21套车载火箭、350套火箭全都处在应急作战状态。云南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旱情为1以上一遇30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农业部门预测,粮食产量将下降50%,甘蔗将减产20%700万

7、人饮水困难,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30多亿云南省委、省政府派出16个督办组,保证受灾群众“不断水、不断粮”。贵州84个县(市、区)不同限度受灾农作物受旱面积1244.5万亩,占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其中轻旱632.8万亩,重旱434.2万亩,干枯177.5万亩受灾总人口1728万人,有557万人、267万头大牲口饮水困难;需要口粮救济的人口为312.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8.77亿元贵州省民政部门已下达救灾救济款9029万元,用于解决受灾困难群众的饮水和口粮问题,并及时下拨第二季度农村低保资金5.81亿元广西77个县(市)发生不同限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8个,重旱21

8、个,中旱12个,轻旱36个。重旱和特旱重要分布在百色、河池、柳州、桂林四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126.38万亩,其中轻旱733.84万亩,重旱358.52万亩,干枯34.02万亩;水田缺水227.65万亩,旱地缺墒 508.17万亩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口饮水困难,其中百色市饮水困难人数88.6万人、河池市69.76万人,需要送水才干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 31.86万人,其中百色市18.89万人,河池市12.97万人因旱农业经济损失4.66亿元全区各地投入抗旱人数263.05万人,投入抗旱资金9865.44万元综合农作物受灾面积4348.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共51

9、04.9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饮水困难大牲口1105.5万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0.2亿时间波及省市国内历年旱情灾情华北、黄淮等15个省市持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口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都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都是由于一种字:水。云南持续近三个月干旱,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22个省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口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贴费2.23亿元。重庆旱灾达百年

10、一遇,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针对于发展农村气象服务事业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觉得农村气象服务事业有如下需求:1. 有高度相应的气象服务产品,发展针对一种地区,一种作物的实时预报。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农业的稳步发展,尽最大也许提高单产,以至少的劳动量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 有一种实时的,可靠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在此基本上尽量用更多的载体携带气象信息以及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纯依赖气象服务行业进行气象信息发布,以及应对气象灾害带给农业的损失,增强人们改造

11、自然的能力。3. 建立农村等偏远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其基本设施建设,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配备相应的减灾防灾设备;针对一种地区重要的气象灾害,进行重点投资和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农田气象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结合农村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我们觉得国内农村气象服务存在如下几点问题:1.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差。国内的气象预报大多具有普遍合用性,各地的预报涉及的要素都是相似或相近的,没有专门针对农业的气象预报。大多数农民听天气预报只关怀的是与否有降水,是不是会降温,对其他的天气要素都不关怀,经分析,这其中也许涉及如下两点因素:a,国内农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还不具有高效生产的意识。国内6岁及以上

12、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城乡为9.43年,乡村为7年,乡村比城乡低2.4年;在文盲率对比方面,国内乡村人口粗文盲率明显的高于城乡,全国城乡人口粗文盲率为4.91%,乡村人口粗文盲率高达10.71%。她们不可以通过掌握足够的气象信息来提高作物产量,并且没有掌握作物最合适的生长环境,对利于作物生长的气象要素条件结识局限性,不可以通过人为的变化一定的气象要素来提高产量,只求保产,不求增收。过度的依赖化肥,土地等对作物的影响,还没有挣脱靠天吃饭的窘境。b.人们无法积极的独立影响这些不利的天气要素,长此以往,导致地方农牧民缺失自主改善不利气象因素带来的影响的意识。2.气象信息传播效率得不到保证。农村获取信息的

13、途径相对比较单一,重要集中在电视直播的天气预报和部分手机发送的气象信息以及广播电台发布的气象信息。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张海涛副局长4月3日在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上发言时发布的数据,全国都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100%,有线电视基本普及(顾客数1.15亿),都市居民能看到3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而广大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只有92.4%和94.3%,7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接受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很少,一般只有2-3套,而宽带Intemet网络绝大部分农村还是空白,与都市还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导致有相称多的农村信息传播闭塞,实时性不高,就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天气骤变不

14、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容易导致较大的损失。3.农村气象知识的普及限度不高。近些年气候变化越发明显,气象问题越发明显。农村居民在自然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重要因素还是掌握的气象常识过于单薄。也正是由于农民的气象知识单薄,才导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动群众来采用全面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4.农村的减灾防灾的体系不健全。重要的防雷防雹设施在大多数的农村都属罕见,农民防雷防雹意识淡薄,常常会发生闪电使人畜致死的状况。据黔南州气象局初步记录数据表白,从至今,黔南州共发生雷电事故420多起,被雷电击死126人,击伤210余人,击死牲口500多头(只),击坏家用电器5 870多台(件),雷击烧毁房屋

15、100多间,击坏房屋130多间,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 000多万元。同样,在多数农村,避雷装置不健全。全国的防雷技术人员大多的就业方向都在乡镇,致使城乡技术差距越发明显。这种差距带来的是农村防雷方面的技术人员的缺失,设备的不健全,使得导致了许多损失。其中涉及诸多由于雨天到树下及没有避雷装置的凉亭,房下避雨而导致的雷电伤人事故。这种体系的比健全,重要是由于政府,气象部门的投入力度不够,还不能进一步到最基层的农村。针对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尽快实现气象观测的精细化。真正实现“乡乡有监测站”,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控网络的精细化限度,单单靠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气象部门的努力压力很大。

16、可以通过政府扶持的方式进行气象产业招标,招募有实力的合伙人资本入股的形式提供资金以及建立有关部门,有气象部门以及气象类院校针对性得进行培训,让其工作人员具有农村气象服务的能力,并且可以胜任其中的工作。做到政府.农民.公司.气象部门四方协作。这样,既可以减少社会闲置劳动人员的数量,又可以减轻政府职能部门的压力,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闲置资本进行生产力发展,发明稳定高效的农业生产环境,从主线上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步也可以提高国内气象服务的精细化限度,使得其服务效率大大提高,也尽量的提高了气象服务行业的经济效益。建立高效的信息渠道,实现“气象信息进农家”。至少采用一种便捷有效地方式传播气象信息到每一种需要

17、的人的手里。可以通过乡村高音喇叭,流动播报车,以及短信等方式对于病虫害,重大气象灾害以及冰雹双拨弄高等不利因素进行宣传,建立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的绿色通道,在重要问题上,第一时间有效地把消息传播出去。建立城乡联动的气象服务体系。在每个观测点配备必要的减灾防灾设备,以便解决紧急事情,由乡镇等高一级的气象服务部门统一管理,宏观上进行控制,这样既能解决局地的小问题,又能在大劫难发生时做到整体联动,提高在减灾防灾的战役中的灵活性,提高应对劫难的能力,也利于资料的汇总分析以及解决。设立农民协理员,切实进一步到农民当中去,理解农民们的困惑,并且协助职能机关把工作做实做好,政府等职能部门要贯彻好有关人员的地位待

18、遇问题,使其成为农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加强农村气象知识普及工作。在农村普及农业气象知识,防雷常识以及基本的应对小的气象问题的措施,采用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她们普及天气学常识。公共气象服务要想做得好,就要做的进一步。只有让农民们理解了气象服务的意义,提高了结识,才可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为实现科技兴农打下坚实的基本。结语: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事业,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也是国内气象服务事业中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做的好,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就有助于国内繁华发展,为国内的社会进步奉献力量。也有助于维护国内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迅速发展。能否做好这项工作,有三个核心点:第一,广大农民趋利避害的意识;第二,气象服务部门的研发实力和服务的积极性;第三,政府部门的主导能力。参照文献:【1】鲁金舟; 刘家清. 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A. “增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 , 年【2】 郭军辉,国内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差别性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