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机结构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2511453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层压机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层压机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层压机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层压机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压机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层压机结构覆铜板压制成型是在层压机上完成的。粘结片在层压机中受热受压先软化、熔融,高分子物 变为粘流态,随着温度逐步升高和时间增加,树脂开始发生固化反应,粘度逐步增大,当到 达凝胶点时,粘度迅速增大。双氰胺是一种潜伏性固化剂,在有促进剂存在下70C开始缓 慢和环氧树脂起固化反应,到达120C以后,反应速度加快。150-155C反应达高峰。在此过程中,高分子物逐步交联固化,高分子物由粘流态转入粘弹态,当温度到达175 C 以后,固化反应基本完成,粘结片与铜箔牢固粘合,产品完全硬化而成覆铜板。因此,覆铜 板层压成型必须供热,以促使固化反应进行。同时必须加压,环氧玻纤布覆铜板其固化进程 虽然是加成型

2、聚合反应,但由于双氰胺吸潮性及多种因素,固化过程或多或少仍有一些水分、 低分子物存在。因此需要加压排除这些水分、低分子物,以保证产品层间牢固粘合,而且没 有孔洞、气隙存在。加压尚可增加粘流态下树脂渗入玻纤间隙,有利于提高制品密度、制品 表面平滑性及基板与铜箔粘合程度。由于粘结片上的水分、低分子物量很少,所以压力不必 像纸基覆铜板那样大。层压升压过程也不必“放气”。当使用层压机压制产品时,高真空状态 下低分子物,水气更易逸出,因而可以用比较低的层压成型压力。当固化反应完成以后,又 必须将其逐步降温冷却,以取出产品。因此,层压过程有加热、加压、冷却过程,即层压机 应具有加热、加压冷却功能。一、层压

3、机结构覆铜板生产用层压机均为多开口形式,以提高单机生产能力。较小型的有十来个开口, 大型的有高达四十几个开口。层压机热压板面积多数都采用略大于单张产品面积。大型的有 可生产两张产品面积,甚至可生产三张产品面积。多数层压机采用液压缸在机架下方的“上 顶式”层压方式。压缸有单缸、双缸、四缸、六缸甚至八缸。也有少数压机液压缸在机架上 部的“下压式”层压方式,这种形式只用在小型压机。也有一些大型压机液压机构在机架上部, 但液压过程是采用“上拉式”,将压机最下层底盘由四根液压往往上提拉,其压制过程和“上 顶式”相同。层压机的框架,小型压机多数用四根立柱作支撑。大型压机则多为框架式结构, 特别是真空压机,

4、更需采用框架式结构,才能做成密闭式。 “下压式”及“提拉式”层压机优点 是设备安装时不需挖地坑来安放液压缸,设备安装比较简单、快捷。对于单缸和多缸液压缸 特性比较,采用单缸要达到相同吨位压力,缸体的直径必须做得很大,且精度较高,机械加 工难度相应加大。采用多缸,要达到相同吨位压力,则缸体直径可以做得比较小,机械加工 较容易。采用单液压缸,压力分布均匀性较好调节,采用多液压缸,要使每个缸出力完全相 同较难调节。早期液压机都是非真空式的,因此吨位压力都设计得比较高,以适应层压产品性能要求。 随着对覆铜板性能要求逐步提高,出现真空层压技术和真空层压机。1真空层压机覆铜板热压成型压力越大,产品内应力也

5、越大,导致产品翘曲度也较大,热压过程中流 胶偏多,也影响产品诸多性能。真空层压法的出现,使产品成型压力大大降低。真空层压法 分抽压法及舱压法。(1)真空抽压法 真空抽压法有逐层抽压法和真空袋法,这都是早期做法,现多为真 空室抽压法(见图 7-5-1)。 逐层抽压法 将托板及盖板加大,在叠合后,在托板与盖板之间放入耐热有弹性密封 材料(留有抽气口),将其送入压机以后边对其抽真空,同时升温升压进行层压见图 7-5-1 (a)。 真空袋法 将每一叠合套上耐热耐压袋(留有抽气口),然后将其推入压机中,对其 抽真空同进升温升压进行层压见图7-5-1 (b)。采用真空袋法优点是原来工模具都不用 改变,操作

6、过程比较简单。 真空室抽压法 由于上述两种操作都比较烦琐,所以出现了将整台压机四周密闭,留 门作进出物料及设备维修用的真空压机。门有上开式、下开式,也有侧开式。这种压机结构 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见图 7-5-1(c)。( 2)舱压法 产品层压是在一个大型圆柱体型卧式大钢罐中进行,卧式钢罐称为压力 舱(见图 7-5-2舱压法示意图),留有进出物料的门。待压的“叠合”安放在一块装有抽气管 的承载盘上,用一块粗厚的毯状织物先将叠好的“叠合”覆盖住,再用不透气、耐热的塑胶袋 套在其外面并将其密封,留有抽气口。将装有“叠合”的承载盘推入压力舱,可以同时推入由 不同尺寸,不同规格材料组

7、成的“叠合”。将压力舱门密闭后,在对承载盘进行抽真空同时, 也往压力舱中通入高温高压二氧化碳或氮气(作为加热介质,也是压力介质),对待压制品 进行热压。压力舱内设有循环风扇,以使舱内各处温度均匀。1(= 71检缶松耶叫i KQ 碎10All畠肚配飞;it-HftiU-ltfti Ifr H乍磚*t() ttiavibi ifcitanuiiai-MMtttL J-MUi 5- Xl *-aAfri 5+ 15舱压法与层压机最大区别在于,层压机是采用垂直上/下机械挤压式,而舱压法压力则 来自气体。舱压法最大优点:由于压力是来自气体,各个方向压力都是相等的,因而不会出现机械 压力上/下挤压式所出现

8、产品四周流胶较多,而导致产品中问厚四周薄,产品存在内应力而 翘曲度较大等问题;采用舱压法可以同时压制各种不同尺寸,不同规格型号产品,包括一些 特殊结构产品;由于舱压法不会存在白边角问题,产品空隙少,尺寸稳定性好,可以缩小毛 坯尺寸,节省原材料,因而在某些特殊领域,舱压法具有优势。舱压法主要缺陷:以气体对流传热,传热过程慢,热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较 低。2.层压机加热方式覆铜板层压机加热方式主要有蒸汽、过热水、热油三种方式。(1)蒸汽加热 由蒸汽锅炉直接将蒸汽送到层压机。蒸汽的温度是与蒸汽压力成正比 的,只要控制好蒸汽压力,就能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以蒸汽作为热源,层压机温差波动较 大。热

9、压板冷却降温可以用冷水直接进行冷却。以蒸汽加热设备构成比较简单,投资较少, 因此仍被不少覆铜板厂采用。(2)过热水加热 由蒸汽锅炉给过热水贮罐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以后,蒸汽锅炉 只是补充过热水贮罐热损耗,因此,采用此种设计比较节能。过热水贮罐和层压机有一个回 路,当层压机需要加热时,由泵将贮罐内过热水泵入层压机热压板中。热压板本身又有一个 热循环,当因热量损耗达不到设定要求时,贮罐会补入一些新鲜过热水,以保证热压板温度 保持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因此温差可以达到1C范围内。降温时则将层压机回路过热水通过 一个热交换器使热水逐步降温来实现。也可以单独一条冷却水回路来完成热压板冷却降温。 采用过热水

10、相对投资较大,在国内覆铜板厂未见有应用报道,国外覆铜板厂用的较多。(3)热油加热 热油加热形式和过热水相似,也是通过一个热油贮罐来实现的。热油 锅炉给热油贮罐供热,热油贮罐给层压机加热。热压板本身又有一个热循环,当热压板温度 低于设定值时,热贮罐会补入一些新鲜的热油以维持热压板温度在设定范围内,通常温差可 以控制在1C范围内,满足覆铜板生产要求。降温是将热压板热油循环经过一个或若干个热 交换器,使热油逐步降温来实现热压板逐步降温目的。由于降温过程对产品翘曲度、尺寸稳 定性有一定影响,所以层压机降温有多种形式设计,它既要适应工艺要求的先慢后快降温的 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又不会使生产周期太长,同

11、时要有利于节能。用过热水加热,与蒸 汽一样,过热水的温度也是与压力成正比,因此系统压力较高,危险性很大。热油加热则是 常压,系统压力是输送热油泵压力,不会有什么危险性,热油系统造价也较高。由于其温度 控制精度较高,如果生产中需要更高供热温度时也能实现,因为合成热油热分解温度在 310C以上,而蒸汽和过热水是达不到的,而且国内已有不少覆铜板厂采用油加热系统。采用过热水与热油作为层压机热源时,要仔细计算层压机热能需求,以确定热油锅炉供 热能力及热油贮罐体积。设计时,应预留工厂发展空间。3连续铜箔发热层压机蒸汽、过热水、热油加热都是先将热压板加热,再由热压板将热量透过托板、垫板材料、 不锈钢板逐张传

12、给压制产品,热量从最外边一块板传到最中间一块板有一个时间差。先受热 的粘结片固化过程比后受热粘结片固化过程要早若干时间,这个时间差与每一叠合产品厚度 及层压产品张数相关,不管层压工艺上怎么改变都无法选择到一个既适合最外层产品,也适 合最内层产品的层压工艺,因而造成热压时,每一叠合中产品张数受到一定限制。连续铜箔发热技术是针对上述加热法缺陷的一种改进。其做法是配箔组料时,不是用片 状铜箔,而是用连续铜箔,即每张板铜箔是首尾相连(见图7-5-3)。将最上表面及下表面 铜箔连接到整流器上。当由整流器输入大电流时,则所有铜箔面就产生大量热量,使每块产 品同时受到同样热量,因而可以使每块产品固化进程相同

13、,可以找到一个最佳上压时间,提 高产品质量,减少能耗,也免除了层压机上热压板,可以降低层压机制造费用。此种装置组 料是在一个特殊叠片机上完成的,这种装置已有人将它用在PCB厂多层板压制中。待以时 日,覆铜板叠料叠合的某些难题如能及时很好解决的话,也有可能在覆铜板行业中广泛使用。Ltl 7 5 5连憑铜池层圧示直罔1 一整擁黯* 2-Wiftfte;片一连坡胡絹:4一劭帖片4.热压板结构 热压板是层压机核心,也有人将它称为热盘。它的加工精度及温度精度对产品性能影响 极大。加工精度指热压板的平行度、平坦度,其加工精度与产品厚度偏差相关联。热压板内 管路结构与传热效果、温度精度相关。较常用的管路结构

14、有单管式与双管式,单进单出式和 双进双出式。单管式指管路在横向是单管相连。双管式是指管路在横向是双管相连,双管式 加工难度较大。单进单出式管路多数以热板一个角为入口,对角为出口。这种结构由于管路 路程较长,入口和出口有较大温差,压制产品易产生扭曲。单进单出式管路入出口也有在中 间入、中间出。这种结构入、出口温差相应较小,管路加工比对角进出稍难一些。为了更好 地消除入、出口温差以及热压板四周因热量散失大于中部的状况,所以也有双进双出式的。 这种结构管路在热压板两边有两个入口,在中间有两个出口。由于运行中总有热损耗,所以 入口温度高于出口温度。采用这种结构与提高热压板外围温度目的一致。必要时,在管

15、径设 计上,也应使热压板周边管径略大于中间部位管径,或热压板管路密度周边部位略大于中间 部位。双排管结构形式,也是基于更好消除热压板温差,提高四周部位供热效果而设计的一 种管路结构。5.进出料结构层压机进出料一般都采用推拉式。为了使在推拉过程中不因急停车而造成板件错位,影 响到压制质量,也避免急拉急停而造成铜箔表面损伤,因此推拉机构应该采用慢-快-慢运行 方式。长期推拉,必定造成热压板表面磨损。为了减少热压板修磨(热压板面积大,加工精 度高,一般工厂不具修磨热压板技术条件),通常在热压板表面加上一张厚度精度较高的薄 不锈钢板作为保护板,盖在热压板表面,以延长热压板寿命。为了避免热压板表面被磨伤,有些设备厂家将进出料机构设计成提放式,入料时,采 用提-推-放动作。出料时,采用提-拉-放动作。由于在推拉前、后“叠合”均已被提升起来, 到达位置后再放下,在推拉过程就不会接触到热压板,因而就不存在磨损热压板的问题。此 种取送方式还可以保证镜面板与铜箔不产生错动,对提高层压质量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