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5019446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教学参考1112 1524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 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一个方面。例如:“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听潮)上例用“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描绘海浪的形态,引起读 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是晓雾弥漫,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虚幻迷 离的感觉。二是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几种状态。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

2、花针,像细 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上例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人们不是常说“牛毛细雨”吗;用 “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三个喻体合起来,写 出了春雨的多、柔、细、密的特点。博喻实例: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 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 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 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 溅的

3、浪花。(王蒙春之声) 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 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 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 点情调。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北宋词人贺 铸青玉案。 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吴伯箫一辆纺车。上面例用“明珠”、“星星”、“美人”三个喻体来比喻“层层的叶子 中间”的“白花”;例用“莲花

4、” “海棠叶儿” “一挂一挂的葡萄” “仙人 骑鹤”“乐队吹箫”五个喻体来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这一个本体;例用 “雪”“玉”“飞溅的浪花”三个喻体来比喻“白丁香花”这个本体;例用 “海涛击岸”“山洪爆发”“飞瀑倾泻”三个喻体来比喻“欢呼声和掌声”这 一个联合体;例用“播种机” “大笤帚”两个喻体来比喻话语这一个本 体。例把山依次比喻为一望无际的水面,辽阔无边的天空,把小屋依次比喻 为一片风帆,一只飞雁.在山和小屋,水面和风帆,天空和飞雁之间找到同构 关系,说明小屋的动态感,生机感;例中,是用“一川烟草”“满城飞 絮”“梅子黄时雨”等三个事物博喻闲愁之多;例中,用“露出头角的蜗 牛”,“着陆停

5、驶的飞机”同时比喻一个事物:纺车。艺术效果博喻是一种用一连串喻体,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描绘或说明同一本体的修辞 手法。运用博喻能强化本体的状态、特征,增加诗文的形象密度,使读者获得 更为真切的感受。博喻在绘景、摹声、写人、说理和抒情五个方面具有特殊的 艺术功用。一、利用博喻绘景,可以使景物多姿多彩苏轼的名作百步洪是妙用博喻的典范。诗中写道:“长洪斗落生跳 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 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此诗描写洪水湍急奔 腾,气势惊心动魄,笔墨酣畅淋漓,让人叹为观止。“轻舟南下如投梭”这个 比喻之后,“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

6、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 珠翻荷”四句,滔滔不绝地连用七个比喻野兔逃窜、鹰隼疾落、骏马从千 丈高坡上奔下、琴弦迸断、羽箭脱手、电光从缝隙中闪过、水珠从荷叶上滚 落,来形容同一个对象,而且无一比喻不生动贴切。读这样精彩的诗句,就像 在百步洪中行舟,因为可以险中得乐,所以会心胸为之大快。朱自清散文绿中的博喻同样新奇而美妙:“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 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 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令人想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 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首

7、句,朱自清从形象入手,以“裙幅”喻绿,饰以“皱缬”“拖着”,突出了潭水涟漪的飘逸之美;第二 句,朱自清从神韵入手,以“心”设喻,饰以“摆动”“跳动”,表现了略微 羞涩中透出的蓬勃生机,画出了绿的情愫和灵性;第三句,朱自清从光泽、质 地入手,以“涂了 明油和“鸡蛋清”喻绿,饰以“滑滑的”“明亮”, 把绿水的洁净、软嫩活脱脱地写了出来;末句,朱自清则从色彩入手,以“碧 玉”喻绿,饰以“温润”,突出了一潭清水的纯粹、明洁和深邃。二、利用博喻摹声,可以使声音逼真传神声音无形,描摹起来难度较大,但借助博喻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就 可以使其逼真传神。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段描写是:“大弦嘈嘈如 急雨,

8、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 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一声如裂帛。”再如,鲁彦听潮中也有一段描写:“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 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 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琵琶行中的博喻可谓绝妙。诗人连用十多个比喻摹写虚无缥缈、过耳 即逝的乐声,细腻地表现了乐曲旋律的变化一一“舒徐流畅沉咽低回 间歇停顿激越雄壮一一戛然而止”。其中,“如急雨”“如私语” “莺语 花底” “泉流冰下” “冰泉冷涩”等

9、音强、音高、音色、节奏各不相同的喻体 形象,不仅可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还可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真不 愧为“摹写声音之至文”。听潮中的博喻也很出色,连续使用五种形象摹 写大海“入睡”时的低柔之音一一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将声响表现得有 情有味,令人遐想不已。三、利用博喻写人,可以使人物形神毕现明湖居听书中白妞出场一段,描绘主人公“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 仪表之后,又用浓墨重彩刻画了她两眼的一顾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 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个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远远坐在 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此处,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多方设 喻,尽显其妙一一 “秋水”

10、足见其明净,“寒星”足见其清透,“宝珠”示其 光亮,“水银”示其温润,从而把白妞“心灵的窗户”展现得灵活无限,情态 万千,也使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审美 享受。四、利用博喻说理,可以使道理具体明白荀况的劝学几乎全篇都叠用比喻来增强文章的说理性和形象性。例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 异也,善假于物也。”此段,为了说明“假物”的重要性,连续运用“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假

11、舟楫”等四个比喻前两个暗示“假” 字,后两个明示“假”字,由隐而明地说明了人借助学习可以获得很大进步的 道理,从而充分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喻体多是生活中 习以为常的事物,浅近贴切,不仅能把抽象的事理说得透辟而鲜明,而且还很 有说服力,能发人深省。五、利用博喻抒情,可以使情思隽永动人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的末四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这首词写的是梅雨时节,想起暗恋的情人踪 迹杳无,就像逝去的春日一样不知飘泊于何处,因而百感交集,愁绪万千。于 是,闲愁不由得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风絮,若淋漓不休 的梅雨,繁多,纷乱,绵长,迷茫,集于眼前而不能排遣。词中,词人贺铸巧 借三个具体而极富感染力的形象,反复形容、比附自己的愁绪,不着痕迹地就 将难以触摸辨识的情绪一一“闲愁”,转化成了三个有声有色的景物,并创造 出了极其优美的意境。总之,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巧用博喻,能使作品魅力大增,引人 入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