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市、生态文明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501942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立市、生态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立市、生态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立市、生态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生态立市、生态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立市、生态文明(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行生态立市战略 建设生态文明都市安徽省宁国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佑文(9月)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运用自然界的同步又积极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获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初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的。宁国市地处皖东南,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经济发展具有良好基本。,我市出台了有关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明确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并按照“三步走”总体规定,力求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都市。下面,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重点从三个方面就生态文明建设作一简要论述。一、我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2、要意义生态文明涉及相融的自然生态、开放的文化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协同的政治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等。目前,我市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加速转型的核心阶段,将生态立市战略与先进高品位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哺育以低碳排放为特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速度和构造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宁国实际,必将使广大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活更美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大内容。决定明确提出,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在全省

3、争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排头兵,这充足阐明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低水平的、低质量的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是追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高度统一。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步,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营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运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规定。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与我们的三大发展是一脉相承,互为印证的,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打造绿色GDP,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4、展。(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举措。目前,我们正以“特色产业,研发、经营的总部之地”为产业定位,紧紧抓住皖江都市带承办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和全省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的有利契机,全力打造先进高品位的产业都市,以耐磨铸件、汽车橡胶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高速发展,成为支撑宁国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1至6月份,全市三大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5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2%。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尚未主线扭转;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的格局尚未主线变化;公

5、司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仍在存续。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构造调节,改造老式产业,发展新型产业,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派、消费环节的节能减排降耗,加快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的高品位化、集约化、集聚化和生态化发展。(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定,以“五化二改”为抓手,加快以农村水利、道路为主的基本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获得积极成效,打造了汪溪落花荡、河沥坞村等一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广大群众的生产生

6、活大幅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一方面,随着全球资源约束加剧、气候极端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限度的破坏,农村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亟待解决。另一方面,随着群众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其追求良好生活环境的规定也逐渐在提高。为此,我们要切实将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纳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具体举措,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以生态市创立为抓手,大力实行“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积极发明舒服、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使山川更加秀美,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二、我市加强生态文明

7、建设的有效途径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邻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市辖1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是一种典型的山区小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8%;财政收入15.2亿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7293元,增长8.8%。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的齐心合力和共同努力。目前,要按照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改善、生态文化日益繁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规定,加快经济构造的转变转型,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努力增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坚持科技创新,增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倡导经济生态

8、化和生态经济化,积极摸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把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作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以产业集聚、公司集中、资源集约和低耗、减排、高效为特性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本。一是全面提高“老三篇”。哺育壮大以汽车橡胶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耐磨铸件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形成极具特色的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目前,重点支持中鼎、亚新科、保隆公司实行扩能改造,加快引进一批关联配套公司,力求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50亿元。启动凤形工业园建设,推动新马耐磨合伙项目,积极争创耐磨材料优质示范基地,力求耐磨铸件产值突破45亿元。支持飞达集团与河北海伟集团合伙,推动飞达聚丙烯项目建设

9、,支持聚隆公司加快发展,力求电子元器件产值突破20亿元。二是着力壮大“新三篇”。编制完毕宁国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规划,积极争创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推动阿波罗太阳城项目建设,哺育壮大光伏新能源产业。加强与中国电子信息集团的合伙对接,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支持华普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伙,推动新型房屋和建材产业发展。力求全市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三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宁国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唯一的县级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要积极抢抓国家技术创新安徽省试点和宁国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有利契机,坚持公司创新主体和产业创新重点,进一步

10、开展“科技红娘”活动,引导公司与国内外出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伙。支持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着力解决公司在高品位技术、高档人才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科技公司来宁国建立独立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和研发基地,着力建设高科技研发之地。(二)环绕农民增收,推动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环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出名的有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一是大力发展有机高效农业。突出发展山核桃、竹业、畜禽三大骨干产业。目前,全市山核桃种植面积达31万亩,产量9000吨,均居全国前列

11、;竹林面积近70万亩,居全省前列;年家禽孵化量突破1.5亿羽。与此同步,积极发展红豆杉、油茶两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红豆杉之乡”。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查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履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二是组织开展产业提高行动。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农业产业化、300万元现代林业发展和150万元的农产品营销专项资金,着力推动基地建设规模化、区域经济特色化、主导产业集群化、农特产品原则化和市场营销品牌化。组织实行农产品加工百亿工程,重点推动詹氏山核桃深加工二期、华瑞水产品深加工等工程,力求到

12、,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公司2家,省级1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四轮位居全省县市首位,并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行列。三是着力提高农民合伙化水平。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专业合伙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限度。加强对合伙社在运营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范和引导,促其规模运营,迅速发展,切实增强带动增收的能力。引导农民以土地、林权入股,多种形式参与组建合伙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业,应对风险,增长收入,共同富裕。目前,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伙经济组织120多种,建成早笋、山核桃等各类专业市场12个,农产品

13、商品率达85%以上。(三)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建设美丽生态家园。牢固树立“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理念,以“节能干净、高品位高效”为目的,哺育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公司和示范园区,着力打造“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一是建设美丽和谐乡村。在充足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地先发经验的基本上,结合我市生态市创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夯实推动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加大村庄整治建设力度,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草等卫生死角,整顿空心村、废弃房,整合村内空闲土地,种植花草树木,进一步变化村容村貌。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整合人力、财力,清洁道路,清理河道,加快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市重点建设10个美丽

14、和谐乡村,努力打造一批在省内具有一定出名度和代表性的乡村示范点。二是加强生态林业体系建设。按照“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都市定位,牢固树立“生态第一资源”理念,切实加强原生态山林资源保护,维护自然山水的整体和持续,着力彰显“山水最美、生态最优、环境最佳”的市域个性。强化森林植被“润肺”功能、湖泊湿地“强肾”功能和生物多样“免疫”功能,加快建设风景林地、社区绿地和沿城乡骨干道路、都市街道和水系分布的绿色长廊,推动生态由绿化向生态化、艺术化、美观化提高。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大力实行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为重要内容的生态公益林工程、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增强生态

15、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生态体系,增进林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73.2万亩的国家和省级公益林,占林地总面积的25.7%,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三是加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开发运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水源地,增长塘坝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条件。夯实推动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证在,所有规划内小型水库得到彻底除治,农村防洪原则得到有效提高。到,彻底解决全市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真正让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四)弘扬生态文化,着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普及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关注生态、热爱自然

16、的生态文明观念,切实把构建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的各项任务,贯彻到每一种家庭和个人,努力形成人人关注、参与、支持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哺育生态价值观念。牢固确立生态发展的思路,即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在发展空间上,不搞短期行为,不以局部利益牺牲社会整体利益,不以区域利益牺牲全局利益。在发展方式上,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强调多要素系统的协调并进,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发展。在施政行为方面,既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明生产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在社会成员个人行为方面,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17、,选择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步,倍加爱惜和保护自然,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形成人人争当环境卫士的良好局面。二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坚持“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定位,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创中国优秀旅游都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目前,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严规划、高起点、大手笔,重点推动青龙湾旅游综合开发,加快恩龙世界木屋村群落、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生态胜地、休闲福地和创业旺地。三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进一步开展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努力形成尊重

18、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成员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发挥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翠竹精神,即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性的宁国人文精神。三、有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成为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规定。就目前而言,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本上,而又处在主导位置。为此,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和驱动作用,力求使所有的发展都体现生态文明的规定

19、。一是要完善生态规划。生态文明要全面进一步推动,卓有成效,必须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应当作为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目前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快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态发展规划,涉及生态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生态文化规划等等。要健全生态建设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要进一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讨论,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明晰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质、特性及深远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二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目前,我们发展生态产

20、业,建设生态文明,应高度注重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四高联动”:哺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品位服务业、集聚高层次人才、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实现由重要靠物质投入向重要靠知识发明、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生产方式要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运用,以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并力求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以“绿色GDP”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核算评价体系,将资源、环境、民生等纳入核算考核内容,并作为增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加强经济杠杆

21、作用,制定有关支持绿色生产、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以财政、税收、金融、价格、产业准入等机制支持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派制度等。加强环保行政执法,坚决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四是要进一步宣传发动。加大宣传力度,广辟宣传阵地和渠道,确立“人人有责推动生态文明、人人有权享有生态文明”的现代意识,培养全民的生态道德,树立强烈的生态责任感,让推动生态文明尽快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加快环保信息化建设,推动环境民主,保障公众参与环保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开展“绿色天使行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