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考试资料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2500222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3.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程地质学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程地质学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程地质学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学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考试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 用地质学的范畴。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问题: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区域稳定性:是指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及其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 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震源机制: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地震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范围内

2、,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卓越周期(特征周期):岩土体对某种周期的地震波放大作用明显而突出,次周期为该岩土体的特征周期。 蠕滑:斜坡岩土体沿局部滑移面向临空方向的缓慢剪切变形崩塌: 斜坡岩土体被陡倾的拉裂面破坏分割,突然脱离母体以垂直位移运动为主,以翻滚、跳跃和坠落方式堆积坡脚 即为崩塌。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湍急水流。二填空1. 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2. 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揭示了工程地质

3、条件的形成和演化的本质因素。3. 三大地台:华北,扬子,塔里木。4. 中国工程地质条件组合类型:高原冻土型,高山峡谷型,干旱内陆盆地型,黄土高原型,红色盆地型,岩溶高原型。5. 区域稳定性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和区域稳定性分级分区等理论方法。6. 区域稳定性理论代表:安全岛理论,构造控制理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理论。7. 区域稳定性分级原则:首先考虑地震作用,其次考虑山体及地表稳定性和地震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可分为:不稳 定,次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8. 对于一个大区域,可按稳定性程度由大到小分为:地区,地带,地段,地点四级。9. 岩体结构要素:结构面,结构体。10. 活断层活动方式:粘滑

4、,蠕滑。11. 断层分类:正,逆,平移。12. 活断层运动参数:产状,长度,断距,错动频率,错动周期,活动年龄。13. 纵波:振幅小,周期短,速度快,能量大,使建筑物上下颠簸;横波:振幅大,周期长,速度慢,仅能在固体介质 中传播,使建筑物晃动。14.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同地点烈度不同。15. 地震烈度分为:基本烈度,设防烈度。16. 地震效应:震动破坏效应,地面破坏效应,前者为主。17. 影响砂土液化因素:土的类型和性质,饱和沙土埋藏分布条件,地震动的强度和历时。18. 对震害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地下水。19. 斜坡基本要素:坡面,坡肩,坡顶

5、,坡脚,坡高,坡角,坡体。20. 斜坡破坏类型:滑坡,崩塌。21. 斜坡变形类型:拉裂,蠕滑,弯折倾倒。22. 崩塌的类型:滑移式崩塌,悬臂拉断式崩塌,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座落式崩塌。23. 滑坡裂隙:拉张裂隙,剪切裂隙,鼓张裂隙,扇形裂隙。24. 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成因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赤平投影图解分析法)定量评价(刚体极限 平衡法,有限单元法,概率分析法)25. 对于正在滑坡的滑坡计算K取0.951.00。26. 岩溶发育条件:有可溶性岩石,具有溶蚀能力的水,具有良好的水的循环交替条件。27. 泥石流域划分: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28. 泥石流流态:紊动流,扰动

6、流,蠕动流。29. 泥石流具体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30. 滑坡稳定性验算:均匀的粘土用圆弧法分析。31. 斜坡变形破坏预测:空间预测,时间预报。32. 对震害有影响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三识图滑玻舉态要素示意图航绿环狀掠裂捷+滑墟后瑩4逋拉张蜀阱贬泡坡台阶*蒂墟舌瑕敦张暑竝; 点:帘坡训樂皿羽状覩僚战滑坡体1注淆址床丄滑动陋帶斜坡的基本要素:坡面AC (2)坡肩A (3)坡顶AB (4)坡脚C(5)坡高H(6)坡角(7)坡体M四简答1. 工程地质学主要任务。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研究

7、工 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为拟定改善和防 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2. 区域稳定性评价方法a)收集区域性地质、地震资料、地球物理探测资料、遥感图像资料以及自然气象水文资料。b)对资料进行分析,着重分 析构造体系与构造应力场,判断断裂的力学性质、断裂复合形式及形态的特定部位,分析第四纪地壳活动特征和沉积 物特征。c)根据分析,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调查断裂构造的发育演变历史和新近活动迹象。d)进行光弹试验。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最后,综合评价分析3. 岩石组合特征和划分依据岩石组合首先考虑岩石软硬程度,其次是岩层厚

8、度,第三是岩体中各类夹层的发育特征;每一岩组均有其一定的 岩石组合特征,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特性;岩组划分不宜过大,过大会掩盖岩体强度的薄弱环节;岩组划分必须 建立在建造的基础上。4.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依据首先要依据岩石组合特征,其次应充分反映岩体的不均一性和不连续特征。5. 岩体结构对工程岩体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对工程岩体特性起着本质性的影响;控制着工程岩体的变形与破坏;制约着工程岩体的稳定性。6. 砂土液化机理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7. 对震害有影响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8. 活断层

9、的鉴别1)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地质标志:最新沉积物的地层错断,松散、未胶结的断层破碎带。地貌特征:断层崖、 三角面、断层陡坎等呈线性分布;洪积扇叠置、河流裂点等;河流、山脊或冲沟的水平位错;水文地质特征:泉水呈 线性分布,且植被发育;温泉出现;河流、山脊或冲沟的水平位错;河床剖面上形成瀑布。 2)历史上地震地表错断的 相关记录 3)使用仪器测定9. 活断层对工程安全性影响断层活动可能引起破坏性地震,危及工程安全;地震的震动效应可能导致液化、震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地震断层地表错动破坏工程设施;活动断层还能以缓慢蠕滑方式活动,危害工程安全。10. 水对斜坡的作用 软化作用,降低岩体抗

10、剪强度和斜坡稳定性;冲刷作用,使河岸变高变陡,坡脚和滑动面临空,为滑坡提供条件;静 水压力作用,总体对斜坡稳定性不利;动水压力作用,对斜坡稳定性不利还会导致斜坡失稳;浮托力作用,降低坡体 有效重量,抗滑力降低。11. 岩溶渗漏防护措施 降低岩体透水性;封堵渗漏通道。具体方法:灌浆、铺盖、堵洞、截渗、疏导。12. 泥石流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高陡多为陡坡;流通区的纵坡坡度 大,沟谷狭窄,岸坡陡峻;堆积区为开阔的山前倾斜平原。地质条件:泥石流活动强烈山区多为新构造运动活跃、地 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地震频发、崩塌灾害多发地段。气象水文

11、条件:泥石流形成需要强烈的暂时性地表径流13.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治理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培育或恢复植被、合理耕牧,维持较为优化的生态平衡。工 程措施:蓄水、引水工程;支挡工程;拦挡工程。泥石流预防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泥石流的空间预测和时间预报、泥石流爆发危险度判定等。空间预测主要是根据研 究区域的大小和用途不同,编制泥石流分布图。时间预报主要对暴雨型泥石流发生进行了研究。爆发危险度判定分为 单因素判定法(最大方量)和多因素数量化综合判定法14.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 崩塌的特征:一般发生在高陡斜坡的坡肩部位;岩土体(块)铅直方向位移较水平方向要大得多;崩塌发生时无依附 面

12、;落下的岩土体自身结构已破坏;发生突然,运动快速。滑坡的特征:通常是较深层的破坏,滑移面深入到坡体内 部以至坡脚以下;质点位移矢量水平方向大于铅直方向;有依附面(即滑移面)存在;且具有“整体性”。15. 活断层基本活动方式 以地震方式产生间歇性突然滑动,这种断层成为地震断层或粘滑型断层;沿断层面两侧连续缓慢的滑动,此断层成为 蠕变断层或蠕滑型断层。16. 区域稳定性分级分区的原则 分级的原则:首先是考虑地震作用,其次是考虑山体与地表稳定性,最后考虑场地的稳定性。主要分为四个级别:不 稳定区:区内有强烈活动断裂,可能发生强震;次不稳定区:区内或附近存在活动断裂;基本稳定区:地震作用对岩 土体无明显影响;稳定区:无地震作用。分区原则:对于一个大区域,可以按照稳定性相同或相似程度,由大而小划分为四级:地区(按构造体系是否存在划 分)地带(按一个体系各部分活动程度划分)地段(按一个地带内构造活动程度划分)地点(按一个断裂各段的稳定 程度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