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课时达标训练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495216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态变化课时达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态变化课时达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态变化课时达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课时达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课时达标训练(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物态变化第一学时 温度计1温度是表达物体_ 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 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原则大气压下_ _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_ _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与100摄氏度之间,提成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2观测下图完毕下列填空:100010101020201010002020101010(1)名称:甲_ _,乙_ _,丙_;(2)用途:甲_ _,乙_ _,丙_ _;(3)所用液体:甲_,乙_,丙_;(4)刻度范畴:甲_,乙_,丙_;(5)最小刻度值:甲_ _,乙_ _,丙_ 图13、(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 (2)测量体温用的水银温

2、度计的测量范畴是从 C到 C,它的最小分度是 C,体温计的玻璃管内径下端与水银泡相连的一小段做得_,其作用是当水银冷却收缩时水银柱从_断开,管中水银柱不能退回_,以保持原视数,因此在使用之前要把水银 (3)如图2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和 甲 乙4、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可以写作_.-275 应读作_或_.比0摄氏度高15摄氏度的温度,读作_,记作_.5、.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畴是35 42 ,乙温度计的测量范畴是 -30 50 ,丙温度计的测量范畴是-20 105 ,由此可知_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温度计是体温计.6、一般物体都是温度

3、升高时体积_,温度减少时体积_.常用的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_ _ 的规律制成的7、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_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填“能”或“不能”)8、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将手伸进水中觉得不冷不热,水的温度大概是_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把温度计的_所有浸入水中的中间部位,直到液柱不再变化时再读数,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_A B C D9. 如图3所示温度计的使用状况中对的的是( )图310、如图4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对的的是( )A B C D9、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述的那种措施( ) A. 在沸水中煮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 用自来水冲 D. 用沾了

4、酒精的棉花球擦10、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步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似,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似11、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精确的温度计,在测量原则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6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正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温度时,则示数是 ( ) A 0 B2 C4 D612、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持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半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

5、璃泡内,成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13、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_、_、_.1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环节,请将各环节的标号按对的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测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足接触.操作环节的对的顺序是:_ _.第二学时 熔化与凝固

6、自主学习(参照教材96-100页)1一般状况下,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 、 。2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也会变化,称为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在a石英、b蜂蜡、c海波、d冰、e松香、f水晶、g食盐、h萘、i玻璃、j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字母) ,属于非晶体的是(填字母)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这种晶体的 。冰熔化时的温度是 ,我们就把这一温度称为冰的 。5物质 叫熔化。从熔化方面看,晶体与非晶体的一种重要区别是:但凡晶体均有一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巩固练习:1我们从“观测熔化现象”的实验中懂得: (1)晶体熔化

7、的特点是:给晶体加热,在没有达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它的温度是 的,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徐徐熔化,但温度 ;当所有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这阐明了晶体是在 。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 ,二是必须对它继续 ,这阐明熔化过程是吸热的过程。2我们从“观测熔化现象”的实验中懂得:非晶体的熔化也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但是,只要给非晶体加热,它在升温的同步就逐渐熔化。这阐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3液体凝固的过程是 热过程。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液态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4下

8、列对“晶体均有一定的熔点”的理解对的的是哪个? ( )A不管什么晶体的熔点都相似B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不同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相似C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体熔化温度同样D晶体只要达到它的熔点,就一定会熔化5海波的熔点是48。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图3-5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也许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6图3-5甲和乙画出了两类不同固体熔化的图象,表达晶体熔化状况的是 图象,表达非晶体熔化状况的是 图象。请在晶体熔化的图象中,用A、B这两个字母把图象上表达晶体熔化过程的一段表达出来。7冰的熔点是 。在图3-6所示的图

9、象中,反映冰熔化状况的是 。图3-6 8在一种烧杯(可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杯)中装某些萘的固态粉末,并在粉末中插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给烧杯均匀地加热相称长的时间,我们会观测到( )。A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是不变化的 B温度计的示数总是在上升的C有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不上升 D温度达到80.5时,萘粉一下子变成了液态9根据熔点表完毕下列习题:(1)目前有不少的个体业主制作多种金属的小工艺品,制作时必须先把金属熔化。下列做法中对的的是哪个?( )。A制作铜质工艺品,把铜放在铝锅中加热熔化B制作铝质工艺品,把铝放在铅锅中加热熔化C制作金质工艺品,把金放在纯铁锅中加热熔化D制作铅质工艺品,把铅放在锡锅

10、中加热熔化(2)在国内,北方寒冷地区的气温可达-40。常用来制作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寒暑表所选用的液体,下列说法对的的是哪个?( )A选用水银、酒精、甲苯都可以B不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可以C只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不行D选择哪种液体应考虑凝固点,本题提供的是熔点表,因而无法选择第三学时 汽化与液化自主学习(参照教材102105页)1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做汽化。汽化的过程是 热的过程。2液体的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 ,二是 ,蒸发可以在 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 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过程是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是在液体的 和同步发生

11、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不像蒸发那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必须在 温度下才会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是液体表面的 、 以及液面上的空气流通状况。4、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的过程是 热的过程。使气体液化也有两种措施:一是 ,二是 。可以使所有的气体发生液化的措施是 。巩固练习:1洗过的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对这一现象的对的解释是( )A太阳吸取了衣服上的水分 B衣服上的水不断地蒸发掉C风带走了衣服上的水分 D衣服上的水不断地往下滴2若水面上的气压为原则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为 。水一旦沸腾,虽然继续给它加热,插在水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也不

12、上升。这一现象阐明水是在 沸腾的。大量实验表白,其她液体的沸腾也具有这样的性质。3烧饭时,揭开锅盖,锅面上方浮现大量的雾气,锅盖上还会往下滴水,这些都是由于锅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 而形成的。4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用钢水浇铸工件( ); (2)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变干了( );(3)水壶放在火炉上,一段时间后水开了( );(4)清晨,上学路上大雾弥漫( ); (5)将石油气变为液体装入钢瓶( )。5喝开水时,人们常常是向水面上吹吹气再喝。对此较为确切的解释是( )A将冷气吹入水中,使水温减少些 B增进水的流动,从而使水温减少些C加快水的蒸发,使水温下降快些 D吹气时,风会带走水的某些温度,

13、使水温减少6将一温度计插入一杯在室内放了一段时间的水中,示数是18。再将温度计提起离开水时,观测到它的示数下降。这一现象可以阐明的问题是 ( )A室内气温低于水温 B温度计离开水后会放热C沾在玻璃泡上的水蒸发放热 D沾在玻璃泡上的水蒸发吸热7你常常洗头吗?常洗头不仅能保持头部的清洁卫生,还能增进血液循环,使大脑苏醒,有助于工作和学习。你注意过吗?用凉水洗头,头发干得慢;用热水洗头,头发干得快。用热水洗头发干得快的因素是( )A热水温度高,容易被头发吸取 B热水温度高,容易被皮肤吸取C热水温度高,蒸发得快 D热水温度高,容易被空气吸取8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抖散开套在衣架上晾晒,这样做衣服干得快,其

14、因素是 。9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蒸发吸热来解释的是哪个? ( )A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B在医院打针时,擦酒精消毒的地方感到凉C游泳的人上岸后,如果风大,不立即穿衣服很容易感冒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有降温10你还记得固态晶体熔化的条件吗?要使晶体熔化,必须同步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对晶体加热,使温度达到它的熔点;(2)温度达到熔点后,晶体还必须能从外界吸热。 液体沸腾的条件与晶体熔化的条件非常相似。使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是:(1)必须使液体的温度达到 ;(2)此后还必须能从外界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1指出下列物质在原则大气压下吸热后一方面发生的物态变化:(1)0的水 ; (2)100的水

15、 ; (3)0的冰 温度 时间 图11-8 12图3-8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 )A该图象肯定是表达某种固体的熔化B该图象肯定是表达某种液体的沸腾C该图象也许是表达固体熔化,也也许是表达液体沸腾13将盛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相称长的时间,则 ( )A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也同步沸腾B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稍待一会儿试管中的水才沸腾D烧杯中的水会沸腾,但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也不会沸腾图11-914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某些乙醚(乙醚是一种化学药物)。取下针头,用橡皮帽套紧

16、,如图3-9所示。向外再拉活塞,注射器中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由于液态乙醚发生一变成乙醚蒸气的缘故。再往下推活塞,注射器中又浮现了液态的乙醚,这是由于乙醚蒸气发生 的缘故。这一实验告诉我们 也能使气体液化。15在实际生活中,有时用减少温度的措施使气体液化很不以便。目前诸多地方用液化气做燃料,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措施把石油气液化妆入钢瓶里去的。1.01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其因素是,水蒸气在皮肤表面液化时要 。南方常常会浮现雾,有雾时人往往感到气温比较高,这也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时 的缘故。17夹蜂窝煤的火钳在炉子里烧一段时间,火钳头热得发红后插入水中,会听到“吱吱”响声,并

17、在水面上看到“白气”。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18在原则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那么,温度是78.5的酒精( )。A一定正在沸腾 B一定是液态的C一定是气态的 D也许是气、液共存状态19已知一杯水的温度与室内气温相似。用温度计测这杯水的温度,当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水后, ( )A温度计示数始终往下降 B温度计示数始终保持不变C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D温度计示数先上升后下降20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或壶盖周边会冒“白气”,这白气是( )A水温升高时产生的烟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C水汽化而形成的水蒸气 D壶内喷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21 夏天,刚从冰

18、柜里取出的棒冰周边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A 棒冰蒸发的水蒸气 B、棒冰蒸发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C棒冰在高温环境中冒烟 D、棒冰周边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23春秋季节的傍晚和上午,庄稼的叶子上常挂着水珠,放在室外的劳动工具、自行车等物体表面也会变得潮湿,这都是“露”。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春秋季节(特别是南方)时常在傍晚至第二天清晨浮现“雾”。雾与露同样,也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只是露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形成了较大的水滴,而雾是水蒸气液化后附着在空气中浮尘上的小水珠,由于很轻就漂浮在空中。太阳出来了,露或雾又 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图3-1224冬天,

19、室外一种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浮现一层雾。由于( )。A室内的灰尘落到了镜片上 B室内的水蒸气落到了镜片上C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 D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凝固25(1)在如图3-12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由于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减少”)。(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第四学时 升华与凝华1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

20、凝华,凝华过程要 热。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浮现,这阐明碘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阐明碘蒸气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3在严冬,上午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冰花出目前玻璃的 侧(填“内”或“外”)。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送中,要采用降温措施避免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也许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边放些干冰,运用干冰的升华 来使食品降温。5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夏天,雷雨来临之

21、前家具物品表面潮湿( );(2)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消失了( );(3)严冬,冰冻着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6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并在背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状况。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 汽化( )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 吃棒冰解热 液化( )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 烧开水时冒“白气” 升华( )冬天上午草上有霜 凝固( )7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听易拉罐饮料,发现它的外壁很潮湿。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的的是哪个? ( )A这阐明冰箱里很潮湿 B易拉罐在低温环境中有渗漏现象C取出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罐壁上液化 D取出后,空气中的水蒸气

22、在罐壁上凝华8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的附近会冒白气。对此对的的解释是哪个?( )。A、冰箱里的冰升华形成白气 B、白气是冰箱里放出的水蒸气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用久了的白炽电灯泡内壁上微微变黑,这是( )A灯丝(钨丝)升华形成的 B灯丝汽化形成的C灯丝先汽化后凝华形成的 D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10自然界中浮现的“雾”和“露”,它们所属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状况是( )。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液化放热11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哪个?( )A冬天水结成冰 B春天树叶上有露水C秋天的上午有雾 D冰箱冷贮室里有霜12霜、露

23、、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 )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13人工降雨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不久 成气体,并从周边吸取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本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温度()时间(分)1 2 43567894020020406080100120140ABCDEF图3-1414右图3-14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原则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24、: 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液态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在 状态,加热6分钟时,物体处在 状态,加热8分钟时的温度是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钟。第五学时 物态变化复习一、选择题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1所示的几种做法中对的的是( )图12一杯充足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 冰水温度都升高 C.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 冰水温度都不变3可以用铁锅来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来熔化铁,这是由于( )A铁比锡的硬度大 B铁比锡容易传热C铁的熔点比锡高 D铁不能被烧化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

25、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图2哪幅图对的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 B C D5国内初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国内第一种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6.在图3四个图像中,表达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图37.日本札幌是出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央视“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

26、看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觉得最有道理的是( )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 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 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8如图4,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对的的是( )A B C D9下列多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取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水 D.冬天,

27、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10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由于发泡塑料的( )A硬度较小 B导热性好 C隔热性好 D导电性好11国内古代的饮器中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有关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似条件下温度变化明显D 、运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通过液化方式获得水12.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一定是固液并

28、存 D.以上状况均有也许13. 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凝固时温度也不变C熔化时不断吸热升温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非晶体熔化时,是由固态变成液态14为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窗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似的胡萝卜),如图5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措施不对的的是()ABCD图515根据下表某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国内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二、填空题16.平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措施,使它变

29、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若不小心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 的水烫伤厉害,这是由于 。17. 如图6,观测下方的“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18如图7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图像,图像中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 间为 ,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在 ,它需要不断的 ,温度保持 ,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19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由于_ 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窗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现象,此现象是一种_热过程。20如图8,下面两幅图是从某

30、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用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21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成大量的小水珠或_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大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_ 成水滴,与本来的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_。当夜间气温减少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成小水珠,这就是 。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如下,水蒸汽直接_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22如右图9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

31、中遇冷将 ,过一段时间,容器B中的水温 (填“升高”、“减少”、“不变”),这个实验阐明了 。 三、简答题 图923阅读下列短文,完毕文后问题: 大厅里的雪花1779年,一种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种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氛围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人们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忽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忽然浮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居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

32、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人们作了科学解释。大厅里浮现雪花的因素是什么?舞会上小姐晕到的因素是什么;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结识是什么?24某医院的急诊室里,进来了一种由于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循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你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或知识?四、实验与探究题25某同窗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加热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

33、872768080808084889296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 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 ,开始加热10min时,物质处在 态。(3)在下图表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图1226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后来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1)如图10所示,是小华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不当之处是: ;其中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11中的 图所描述同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会(“继续升高”“减少”或“保持不变”)。(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读数如图1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 。(3)实验中小明实

34、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也许的因素是: _。 _。(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也许是_(给出一种因素即可),解决的措施是_ _ _。27在家庭内,让食物迅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如图13所示)为此,小明用两个相似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种放在温度与室温相似的水中,另一种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她因素的影响,她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种桌面上 如图13实验时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

35、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似?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对的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因素,结识到这是由于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 _的影响。28小明同窗在做完“观测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她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10071

36、5545352824222222时间/min 30 0 10 20 40 50 60 7020 40 60 80 100 温度/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14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左右(2)根据右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 27、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 _现象。(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诸多“白气”,这是_ _现象。(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 _现象。(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 _现象。(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 _现象。(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 _现象。(7)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就会干了,这是_ _现象。28、国内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阐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热,因而气温减少,使人感到寒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