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4913261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第二部分 基本实验指导第二部分 基本实验指导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制作一、 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了解布片方式。3、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粘贴质量的检查。4、掌握焊接技术。二、 实验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的,可以测定力、扭矩、加速度、压力等其他物理量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弹性敏感元件,利用它可以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弹性体的应变值;另一个是应变片作为转换元件将应变转换为电阻的变化。应变片是粘贴式电阻应变计的简称,也有称作电阻应变片或电阻片的。一般应变片由敏感元件、基底和引线三部分组成。本实验主要是将应变片作为测力传感元件来用。当用应变片测力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件上,当测件受力发生变形时,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深长或缩短),其电阻值(大部分应变片的阻值为60、120、350、600或1000 ,其中以120 为常用)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大或减小)。然后再通过测量电路(如电桥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显示,实现了非电量到

3、电量的转化。本实验中采用等强度梁作为试件,应变片电阻值为120,贴片时一片与试件的轴线平行,一片与试件的轴线垂直,若接到电桥测量电路中,便可接成差动式结构。三、 主要仪器及耗材试件(等强度梁或柱式元件)、常温用电阻应变片、四位电桥(QJ24)(测量应变片的阻值用)、粘贴剂(502胶)、电烙铁、镊子、剪刀、放大镜、兆欧表(测绝缘电阻用)、数字万用表、丙酮、脱脂棉、胶带、砂纸、导线等材料。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1、试件的准备: 根据使用需要,设计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并进行机械加工。 打磨清洗: 将试件待贴片位置用细砂纸打光,最后打成45交叉纹,以提高粘附力。再用脱脂棉蘸丙酮将贴片位置附近檫洗干净,直到

4、棉球洁白为止,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进行贴片。2、应变片的准备: 选片:根据所测试件材质、受力情况、环境温度、试件的外形尺寸、使用时间等因素,选取应变片的种类。 外观检查:用放大镜等检查应变片有无断路、短路、霉点、铁锈等缺陷,敏感栅排列是否整齐、有无短路、缺口、断栅、划伤变形,基底是否有气泡、皱折、坑点存在,引线是否引线牢固等。 阻值分选:用四位电桥(或数字万用表)逐片测量应变片的阻值,并按其阻值大小分类、编号、登记、包装,测量电阻应精确到0.1。 表面处理:用脱脂棉蘸无水乙醇擦洗,注意两面都要清洗,对没有盖层的应变片,要顺着敏感栅的方向轻轻擦洗,洗净后用红外线灯或其它烘干装置烘干备用。 配桥:要

5、求组成电桥的各臂阻值应大致相等(R1=R2=R3=R4),或相对臂之积大致相等(R1R3=R2R4),其最大误差限制在0.5欧姆以内,否则电桥不易平衡。3、划线定位:为保证测量精度,应把应变片粘贴正面定位,有两种定位方法: 用坐标纸做模板定位,预留定位孔挖孔,略大于所选用的应变片。 用划针划好十字中心。4、贴片:贴片前将试件表面预热到400C左右,去除潮气。贴片时将少量“502”胶(一滴即可),使其薄而均匀布满全片,甩去多余的胶水,迅速准确地贴在处理干净的试件上,在应变片上覆盖一层玻璃纸,用手指依一个方向挤压数次,挤出多余的胶水,然后换一张玻璃纸继续指压数分钟。(注意操作过程中不得使应变片移动

6、),待胶水固化贴牢后撕去玻璃纸,即完成贴片工作。如需重新贴片时,一定要用细砂纸打磨去除原有胶层,重新擦洗,涂胶贴片。5、粘贴质量检查: 借助放大镜、镊子,检查是否贴牢、有无气泡。 用万用表检查有无断路、短路。 用兆欧表或高阻表检查应变片与试件间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在500兆欧以上,动态测量也可在50100兆欧以上,静态测量要求高一些。 如工作在大电流的条件下或长期工作,应通以23倍工作电流,考验数分钟,不应烧断或起泡。6、组桥连线: 为便于连线,在应变片引线靠近贴上引线端子。 按要求组桥(半桥或全桥)。 注意走线规则、整齐,引线要加以固定和注意绝缘。 焊线宜用25W以下的电烙铁,焊接时间不要过长

7、(35秒),焊锡不要过多,焊点要光滑牢固,不能有虚焊。7、防护处理: 粘贴好的应变片为防止机械损伤和油、水的侵蚀,应加以包扎(用白布带、胶带)和涂敷护材料。长期使用时,可在应变片所在的部位上涂上一层石蜡或凡士林,以防受潮失效。 如果用其它粘贴剂粘贴应变片,则粘贴工艺不同,应视具体情况而变。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1、请画出传感器的布片和编号图。2、请分析应变片在粘贴前和传感器制作好后的误差。六、 实验注意事项1、 擦洗应变片时要沿单一方向进行,不要来回交替擦拭。清洗干净的表面要避免再次污染(如用嘴吹气)及手触摸。2、应变片正、反面不要搞错(正面有引出线),贴片时在应变片反面涂胶,即基底向下与试件粘

8、贴。3、502胶固化很快,所以粘贴动作要迅速,以免暴露时间过长,胶水固化,粘贴不牢。4、胶水粘到手上时,可用硝基甲烷,二甲基甲醯胺,丙酮溶掉,如不慎溅于眼内,切忌用水冲,可涂油质眼药膏即可脱落。5、焊接温度不能太高,焊接时间不能太长,应迅速焊接,避免高温对应变计焊端产生损伤,降低绝缘强度等。6、焊接引线应采用柔软,材质不能太硬的线材,以免长时间受力时,线材损坏或脱落。7、尽量在应变计焊端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线上留出应力释放环,避免试件或弹性体长期受力或温度发生较大范围变化时,在连接线上形成内应力集中,造成引线拉断,使桥路或电路断路。8、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细小环节都要十分谨慎,随时用万用表测量应

9、变片是否断路和短路,发现后及时补救。七、 思考题1、选择应变片的原则。2、为什么要把阻值、灵敏度相同的应变片归在一起?3、为什么贴片要定位?怎样才能贴得准?4、为什么要把多余的胶水和空气挤掉?5、为什么要做防护处理?2 金属箔式应变片与三种测量桥路的比较一、 实验目的1、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2、掌握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3、验证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二、 实验原理应变片将应变的变化转换成电阻的相对变化,还要把电阻的变化再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才能用电测仪表进行测量,通常采用电桥电路来实现微小阻值变化的转换。图1 电桥电路图图1是一个直流电桥

10、,它的四个桥臂由电阻、组成,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且,是供桥电压,则桥路输出电压为:当电桥平衡时,桥路相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电压为零,且注意相对臂受力方向一致,相邻臂受力方向相反。根据电桥工作时参与工作的桥臂可分为:单臂、半桥和全桥三种形式。当四个桥臂都为应变片时,桥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当单臂工作时: 输出电压 电桥电压灵敏度当和双臂工作时:输出电压电桥电压灵敏度当、全桥工作时:电桥电压灵敏度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及其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三、 主要仪器及耗材直流稳压电源(4V)、电桥、差动放大器、贴于主机

11、工作台悬臂梁上的箔式应变片、螺旋测微仪、称重砝码、数字电压表、加热器、导线等。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1、 设定旋钮的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档,电压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2、 差动放大器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于最大位置(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端连接在一起。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2V档。开启主机电源,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仪器面板上的“增益、调零”电位器均不应再变动。如果使用毫伏表,则使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

12、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钢上,并调节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3、按图2将各部件连接成测量线路。桥路中R1、R2、R3和 Wd 为可调电位器,r为调平衡电阻,R4为工作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 4V 。图24、确认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并预热数分钟,使电路工作趋于稳定。 选择适当的放大增益,然后调节电桥Wd 电位器,使电压表输出为零。5、加上砝码,每加一个读数,将测得数值填入下表:重量W(g)电压V(mV)6、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换为与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应变片,形成半桥,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输出为零。然后依次加上砝码,同

13、样测出读数,填入下表:重量W(g)电压V(mV)7、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R2两个电阻换成另两片工作片,接成一个直流全桥,通过电桥平衡电位器调好零点。依次加上砝码,将读出数据填入下表:重量W(g)电压V(mV)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计算灵敏度S ,并比较大小。2、分析非线性误差,并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3、在同一坐标纸上描出W - V关系曲线。六、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检查实验接插线是否完好,连接电路时应尽量使用较短接插线,以避免引入干扰。2、接插线插入插孔,以保证接触良好,切忌用力拉扯接插线尾部,以免造成线内导线断裂。3、稳压电源不要对地短路。所有单元电路的地均

14、须与电源地相连。4、半桥和全桥实验时,应变片接入电桥时注意其受力方向。尤其在做全桥实验时,一定要保证电路中相对臂工作方向相同。5、直流稳压电源不能过大,以免损坏应变片。6、在更换桥路连接时,应先将电源关闭,再接线,以免损坏应变片。7、在实验过程中发现F/V表超量程1或1显示,可换档将量程扩大或将差动增益减小。8、在本实验中只能将放大器接成差动形式,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9、进行上述实验时,激励电压、差动放大器增益、测微头起始点位置等外部环境必须一致,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七、 思考题1、本实验对直流稳压电源和差动放大器有何要求?2、应变片桥路(差动电桥)连接应注意哪些问题?3、电桥的灵敏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用电桥特性来提高灵敏度和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4、测量时,电桥不平衡会对测量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每次测量前要重新检查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