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4866383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安排了古诗两首望月灰椋鸟水等课文,一个习作以及一个练习,最后还有一个学和做(2)。古诗两首中,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望月是篇散文,写甥舅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静谧的月色,颇增几分童话色彩。文章形散神聚,富有童真童趣。灰椋鸟是篇记事写景的散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拟人手法和发问句的妙用,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水是篇记

2、叙文,课文采用反衬法,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学本组课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美与意境美。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文章、段落。2、 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理解文章内容,由语言文字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4、 能在观察夜空的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写想象作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24、古诗两首225、望月326、灰椋鸟327、水2习作73练习73学和做(2)节约用水1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 题

3、24、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本课用2课时,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重点、难点感受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

4、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5、介绍作者背景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自由阅读,注词释义,理解诗意。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1、思考并讨论: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2)我们可以从什

5、么地方看出来的?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4) 名句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板书设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课 题24、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本课用2课时,此教案为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6、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重点、难点感受诗句的语言之美,体会两首诗的写景的异同点。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激情导入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学习古诗1、自读古诗,读正确。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在知道

7、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反馈交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 五、两首

8、古诗进行对比,感受异同点。六、自由读古诗,背诵古诗。课 题25、望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

9、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10、?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第二段(320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第三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2、用钢笔描红。3、写出近义词。光点()凝望()惊奇()封闭()聚集()幻想()清幽()闪耀()4、抄写词语。课 题25、望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

11、的意思。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检查词语掌握情况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美丽如画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

12、: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4、展示学生图画,交流5、学生自由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习“背诗”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4、分角色朗读课文。5、了解诗句的意思。(1)学生解释。(2)教师点拨理解。6、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7、你还

13、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8、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9、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10、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11、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三)、

14、学习关于“月亮”的想象1、过渡: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出示句子: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学

15、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布置作业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2、背诵课文。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课 题25、望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3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16、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复习引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段。 二、学习第四段1、齐读课文。2、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着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三、师范读课文,展开想象 1、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17、。2、启发学生幻想。现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请你展开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学生闭目遐思、幻想。)3、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四、举行山水赛诗会。1、四人小组内先背诵,推荐一位在班级里比赛。2、每组一位代表上台朗诵。(推荐学生代表四位作为评委。)3、总结赛诗情况,宣布优秀选手。 五、作业课 题26、灰椋鸟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课用3课时,

18、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点明:灰椋鸟,鸟的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组词。(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自读课文,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3、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

19、。一(1):写“我”决定去林场看看灰椋鸟。二(2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四、指导书写,布置练习课 题26、灰椋鸟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能理解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 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

20、灰椋鸟是什么态度?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3、齐读第1、2自然段。 二、讲读第二段1、默读本段,思考:(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这一段的35主要写了什么?2、讨论:第三自然段:写灰椋鸟开始归林了。第四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第五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后的情景。3、“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喜)4、我们惊喜的心情,特别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忽然、翘首遥望)5、指名读,读出“我”和同伴惊喜的心情。6、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顺序)

21、(2)这样的顺序体现在这样几组词上:填空: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3)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4)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7、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1)指名读。(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

22、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三、指导背诵第二段。帮助学生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再让学生明白第一层的叙述顺序。 四、作业背诵课文35。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课 题26、灰椋鸟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3课时课时目标1、能背诵课文35自然段。2、懂得鸟

23、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讲读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2、出示“我”的感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24、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1)背诵第二段。(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板书:26、灰椋鸟辛勤劳动,植树造林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几分钟排空而至场面壮观不愿过早安眠喧闹爱护鸟类,爱护自然课 题27、水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4、初步感知以乐

25、写苦的写作手法。教学本课用2课时,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6 水2、见到这个题目,通常我们认为它会写些什么?二、自读课文1、思考:这篇课文写“水”的什么?2、学生浏览课文,集体交流3、小结:本文是记叙文,而不是说明文,通过写人们珍惜水而表现了水的珍贵。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那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2、文章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 3、给课文分段

26、,概括课文段意。四、学习第一段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板书:最珍贵 2、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3、在这段中你是怎么体会到水的珍贵?(抓住几个数字来引导学生体会) 4、请学生再读这句话。课 题27、水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4、初步感知以乐写苦的写作手法。教学本课用2课时,此教案为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

27、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3、初步感知以乐写苦的写作手法。重点、难点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同学们初步阅读了这篇课文,先回忆一下,文章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水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珍贵?(物以稀为贵)2、文章又是通过哪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水的珍贵的?(下雨天洗澡;一勺水消暑)二、学习第一个事例:(下雨天洗澡)1、我们这里经常下雨,你对雨的态度是怎样的?(撑伞挡挡雨、埋怨天为什么常下雨)那山村里的村民们是?(每个人都期盼)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期盼呢?谁来说?(缺水,

28、为了储水,为了痛痛快快地洗一回澡)2、谁来读这一段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在雨中人们的表现如何?(一生读,其他人思考)(1)孩子们的这种种表现是要享受什么?(“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孩子们在雨中享受着雨的“抚摸”,平时谁“抚摸”过你?他们的抚摸给你什么感觉?(亲切、温暖、幸福)抚摸的感觉是如此美妙,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水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快乐与幸福,这水就像是亲人在抚摸一样,从中可以看出水对他们是何等珍贵!我们一起再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齐读)(2)雨水带给孩子的是快乐,带给大人们的呢?谁来读大人们的表现(也是快乐与忙碌储水)3、师:对我们来说下雨极为平常,文中的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

29、举动呢?4、作者是这样生动地写了村里人洗澡,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三、学习第二个事例(一勺水消暑)1、下雨对全村的人来说像过节一样,可这雨在山村里毕竟太少,更多的是干燥与炎热。夏天与其它季节比更是难耐,浏览第3小节,从文中找找难耐的原因?2、就在我们兄弟四人极度缺水之时,母亲用钥匙把开了水窖,用勺子打水给我们洗澡消暑。一边倒水一边还用麦杆扇为我们扇风,这水从头顶倾注而下(1)这水是怎样流的?(倾注、缓缓地滑过)“倾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水是倾注而下的?(泉水多)那文中母亲就只有一勺水,为什么就用上了“倾注”?(2)就这一勺水带给我们什么感觉?读出相关语句(我听到每

30、个毛孔在)(3)就这一勺水就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奇妙的感觉,你感觉到了什么?(对水的渴望,知足)(4)母亲这一勺水倾注到我们全身,刚好文章哪里告诉我们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的什么?(不浪费)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湿润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3、谁来为我们再来把这一段文字美美地读一遍,体验这一勺水带给我的快乐。4、师出示生读: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在这段文字中母亲为什么不说“渴”而说“饿”呢?5、师:从上文可知,在炎炎夏日里的水就更珍贵了,所以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四、小

31、结学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水的珍贵了吗?请把你学了文章后的感受写下来!既然感觉到了,那就要学会珍惜,就像文中的母亲一样!课 题习作 7学习目标1、能在夜空观察中,产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2、能自拟题目,开展想象,编写故事,学写想象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12 课时课时目标1、能在夜空观察中,产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2、能自拟题目,开展想象,编写故事,学写想象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重点、难点能展开想象和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述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创设

32、情境,激发想象1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晴朗的夜空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月缺月圆、繁星点点、流星飞逝你们还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学生交流谈话)2描述,激发想象:美好的情景总能激起人无限的遐思,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张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啊飞 二、激发情感,放飞想象1陶冶情操:配上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看月夜星空图,进入想象的境界。2放飞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思考、编撰故事。 三、激情练说,追求个性 1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好的?出示要求:想象要丰富,故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2学生自由口述。指名口述故事。3组内互相交流、评议

33、。(想象要合情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写法,练习写作1学生自主构思,动笔写作。2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4完成习作后自读,发现问题自行修改。5请同学们把习作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和他们一起修改。课 题习作7讲评学习目标1、能在夜空观察中,产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2、能自拟题目,开展想象,编写故事,学写想象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3课时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课 题练习 7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

34、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教学本课用3课时,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3)小结。2教学第二部分。(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

35、们用在什么场合吗? (2)学生读词。(3)交流。3教学第三部分。(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2)集体交流,评议。(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4练习。(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课 题练习 7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教学本课用3课

36、时,此教案为第2课时课时目标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2学写毛笔字。重点、难点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1、明确要学写的是“吉”与“意”两个字。2、教师范写。学生注意书写的起

37、笔、收笔,间架结构。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坐姿。4、学生作品展示。三、作业:书写“吉、意”一页。课 题练习 7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教学本课用2课时,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重点、难点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导入。二、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1审题。(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略加讲

38、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2练习。三、反馈。四、作业。课 题学和做(2)节约用水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教学本课用1课时,此教案为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39、之一,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教学过程思 考与调 整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大家开动脑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1、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青烟,遇冷结成小冰点) 二、联系实际,感受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1、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2、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随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生活的

40、环境又会变的怎样呢?你们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3、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还是海水呀?(淡水)4、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吗?(不能)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其余的在我们身边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还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 三、小游戏体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1、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苹果)今天我们不把它看成苹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资源的总量。那么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有

41、多少呢?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每个小组派组长上台领一个苹果,老师交待注意安全等问题)2、把苹果切至十六分之一,再取一块薄薄的苹果皮师:同学们,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也就是相当于这个大苹果上一张小小的薄薄的苹果皮,而我们中国淡水资源占有率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再切下苹果皮的一半)看吧!这么一小片就相当于13亿中国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由此可见,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师:同学们,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呢?想说点什么吗?师:淡水资源如此匮乏,可是还有一些人不注意节约用水,同学们,你想不想说一说你自己或是你身边的人有那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浪

42、费用水的现象,真是让我触目惊心,本来我们的淡水资源就非常有限,许多人还不注意节约用水。我们真应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杜绝那些浪费水的现象,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淡水资源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节水小卫士一起走进节水总动员1、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吗?(小组讨论,制定节水金点子)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节约用水的好办法,节水小卫是他有什么好办法吗?2、节水金点子。3、设计节水广告标语。我们每个同学都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来节约用水,可是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水的宝贵,所以我们就来设计一条节水广告标语来提醒大家。(直接用彩笔写出一句话,花边课后再画,展示节水广告标语)你们的标语做的这么好,节水小卫士有一首儿歌想送给你们!4、学习一首儿歌别让龙头流眼泪,一滴水,一个点,一只蚂蚁喝一年;十滴水,一条线,两只蚂蚁能划船。小朋友,不浪费,别让龙头泪涟涟。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样做呢?结束语:同学们,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们不但自己要节约用水还要向你身边的人宣传节水的好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源,爱护环境。.精品文档.教材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