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4846802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压缩机培训课程 第一课 压缩机分类及发展历程、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各类压缩机的应用范围课程目录课程目录一、压缩机分类视图一、压缩机分类视图:应用范围:应用范围:1、本课程主要讨论的活塞式压缩机为往复式压缩机,其排气压力一般为0.2-32MPa,最高可达到700MPa,容积流量一般为0.1-400(最小0.01)m3/min常用于中压、高压的场合。2、单螺杆和双螺杆则属于回旋式压缩机,其排气压力一般为0.2-1MPa,最高可达到4.5MPa,容积流量一般为0.1-500m3/min,常用于中低压场合。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在现代工业领域,活塞式压缩机目前占有主要市场。但随着人们对机器可靠性

2、及能耗、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螺杆式和涡旋式压缩机开始占有一定的市场。在制冷空调领域,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作为一种传统的制冷压缩机,适用于制冷量较广范围内的制冷系统。虽然目前它的应用还比较广泛,但市场份额正逐渐减小。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发展历程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木质风箱,是现代空气压缩机的雏型。2、大约于1800年,第一台单级(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在英国制成,其排气压力为1.38MPa(表压)。3、1902年,美国英格索兰公司(Ingersoll-Rand Co)制成了第一台移动的往复式空气压缩机。二、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和特点二、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和特点4、1952年,我国沈阳空气压

3、缩机厂(现沈阳气体压缩机厂),试制成功国产第一台容积流量为6m3/min的压缩机。5、该厂在19531954年陆续试制成功并成批生产了容积流量为10m3/min、20m3/min、40m3/min的固定式动力用空气压缩机。6、1957年该厂制造出1-100/8型大型空气压缩机。7、19591960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化工与通用机械研究所(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负责组织,沈阳气体压缩机厂、通用机械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为主要设计力量,进行了我国第一个动力用L形空气压缩机系列(容积流量10100m3/min)的设计和研制。8、1959年12月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局主持鉴定的4L-20/8型空压机

4、样机,比功率、比质量两项指标达到了当时的同类型产品国际先进水平。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是一种最常见的容积式压缩机。它由曲柄连杆机构将驱动机的旋转运动变为活塞的往复运动。活塞与气缸共同组成压缩机工作腔,依靠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并借助进、排气阀的自动开闭,使气体周期性地进入气缸工作腔,进行压缩和排出。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见图: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见图:1.排气阀 2.气缸 3.活塞 4.活塞杆 5.滑块 6.连杆 7.曲柄 8.吸气阀 9.阀门弹簧 当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向右移动时,气缸内活塞左腔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p a,吸气阀开启,外界空气吸入

5、缸内,这个过程称为吸气过程。当气缸吸满气体,吸气阀关闭,活塞向左移动,令缸内气体压力上升,这个过程称为压缩过程。当缸内压力高于输出空气管道内压力 p 后,排气阀打开。压缩空气送至输气管内,这个过程称为排气过程。活塞的往复运动是由电动机带动的曲柄滑块机构形成的。曲柄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动活塞的往复运动。这种结构的压缩机在排气过程结束时总有剩余隙容积存在。在下一次吸气时,剩余容积内的压缩空气会膨胀,从而减少了吸入的空气量,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压缩功。且由于剩余隙容积的存在,当压缩比增大时,温度急剧升高。故当输出压力较高时,应采取分级压缩。分级压缩可降低排气温度,节省压缩功,提高容积效率,增加压缩气体排

6、气量。工作原理解析:工作原理解析:工作原理解析:工作原理解析: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20世纪30年代,瑞典工程师发明了(双)螺杆压缩机。1937年,SRM公司研制成功了两类螺杆压缩机试验样机,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测试结果。1957年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投入了市场应用。1961年又研制成功了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工艺压缩机。经过随后持续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试验,通过对转子型线的不断改进和专用转子加工设备的开发成功,螺杆压缩机的优越性能得到了不断的发挥。三、双螺杆压缩机工作原理和特点三、双螺杆压缩机工作原理和特点双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

7、:双螺杆压缩机:与活塞压式缩机等其他类型压缩机相比,螺杆压缩机的发展历史较短,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如图示。在“”形的气缸中,平行地配置着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旋形转子。通常对节圆外具有凸齿的转子,称为阳转子或阳螺杆。在节圆内具有凹齿的转子,称为阴转子或阴螺杆。一般阳转子与原动机连接,由阳转子带动阴转子转动。因此阳转子又称为主动转子,阴转子又称为从动转子。在压缩机机体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孔口。一个供吸气用,称作吸气孔口;另一个供排气作用,称作排气孔口。双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结构图双螺杆压缩机结构图 工作原理图:工作原理图:1.吸气过程吸气过程 吸

8、气过程即将开始时的转子的一对齿前端完全啮合,且即将与吸气孔口连通。随着转子开始运动,由于齿的一端逐渐脱离啮合而形成了齿间容积,这个齿间容积的扩大,在其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真空,而此齿间容积又仅与吸气口连通,因此气体便在压差作用下流入其中。在随后的转子旋转的过程中,阳转子齿不断从阴转子的齿槽中脱离出来,齿间容积不断扩大,并与吸气孔口保持连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活塞(阳转子齿)在气缸(阴转子齿槽)中滑动。吸气结束时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齿间容积达到最大值,并且齿间容积在此位置与吸气孔口断开。2.压缩过程压缩过程 气体被转子齿和机壳包围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齿间容积由于转子齿的啮合就要开始

9、减少。随着转子的旋转,齿间容积由于转子的啮合而不断减少,被密封在齿间容积中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也随之减少,导致压力升高,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3.排气过程排气过程 齿间容积与排气孔口连通后,即开始排气过程。随着齿间容积的不断缩小,具有排气压力的气体逐渐通过排气孔口被排出。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齿末端的型线完全啮合。此时,齿间容积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口被完全排出,封闭的齿间容积的体积将变成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图:工作原理图:1.可靠性相对于活塞机要高。双螺杆压缩机零部件比活塞机少,易损件少,因而它运转可靠,寿命长。2.操作比活塞机方便。双螺杆压缩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不必经过长时间的专业

10、培训,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转,操作相对简单,可按需要排气量供气。3.动力平衡比活塞机好。双螺杆压缩机没有活塞往复移动的惯性力,机器可平稳地高速工作,可实现无基础运转,特别适合作移动式压缩机。优点:优点:1.造价比较贵。由于双螺杆压缩机的转子齿面是一空间曲面,需利用特制刀具在价格昂贵的专用设备上进行加工。另外,对双螺杆压缩机气缸的加工精度也有较高的要求。2.不能用于高压场合。由于受到转子刚度和轴承寿命等方面的限制,双螺杆压缩机只能适用于中、低压范围,排气压力一般不超过3MPa。3.不能用于微型场合。双螺杆压缩机依靠间隙密封气体,目前一般只有容积流量大于2m3/min时,双螺杆压缩机才具有优越的性能。

11、缺点:缺点:单螺杆压缩机的一个螺杆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星轮啮合。螺杆和星轮按其外形可分为圆柱型(C)和平面型(P)。由这两种类型可构成四种单螺杆压缩机:PC型、PP型、CP型和CC型。目前最常用的时CP型。a)PC型 b)PP型c)CP型 d)CC型三、单螺杆压缩简单介绍三、单螺杆压缩简单介绍2.3 单螺杆压缩机结构单螺杆压缩机结构单螺杆压缩机结构单螺杆压缩机结构四、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四、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 气体压力产生的径向、轴向力自动平衡。零部件受力小可靠性高 气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无法平衡,轴向力须由平衡活塞平衡。主轴承易损可靠性中较大的活塞惯性力,和气体压力都无法平衡。振动噪音大、主要部件易损可靠性差与电机直联。传动效率高 经增速齿轮组与电机联接或加带轮。传动效率中 经皮带轮与电机联接。传动效率差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 中速(15003500r/min)时效率较高,直联。高速(30007000r/min)时效率比较高,加增速齿轮。低速(6001500r/min),摩擦副多,效率较低。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 力平衡性好、振动小、噪声低,一般为6068dB(A)力平衡性差,二金属螺杆啮合时有高频噪声6478dB(A)振动大,需用基础固定,低频噪声80dB(A)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三种常见压缩机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