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24838174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 一、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是人生的瑰宝、时代的精华,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 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杰出经典: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庄子逍遥游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要求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解析: 1、开头导语,帮助考生理解“何为经典”,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提供了写作

2、角度。可以从“人生”“时代”“情感”“想象”“文化传统”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题。 2、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一一写作任务的数量任务。少选扣分,降入40分以下。 3、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一一这是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写作目的、中心、内容。 4、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一不能只是简单地复述、默写诗文内容,而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介绍、评述的角度,从所选定的“两至三篇”经典作品中提炼出一个统摄全篇的主题。对“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的具体回答就是主题。 5、立意的基本思路: 研究各名篇的思想内涵。 组合归类两三篇。 分析并概括所选的两三篇诗文的共性特点,所得的共性特点即为中心论点,主

3、题。 6、参考组合归类与立意: (1)杜甫登高、辛弃疾永遇乐:忧国、报国、救国的情怀 (2)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入世与隐逸的矛盾 (3)庄子逍遥游、苏轼赤壁赋: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4)诗经蒹葭、李商隐锦瑟:爱情与人生追求的艰难与美好 (5)庄子逍遥游、李白行路难、苏轼赤壁赋:浪漫的想象与深邃的哲思 (6)诗经蒹葭、杜甫登高、辛弃疾永遇乐:情景交融的手法 (7)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典故运用的佳妙 (8)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百变人生,造就不朽经典。 三、评分建议: 因为可供选择的作品有8篇,所以具体组合会多种多样的,立意也会多种多样,只要完成写作任务、立意恰当

4、,都视为符合题意。 符合上述关于写作角度、主题提炼的且语言较为通达、准确的文章,可进入一类卷,在48分以上给分; 注意了主题提炼但行文较空泛的,在45分以下给分; 缺乏统摄全文的主题,或出现多个主题的,在40分以下给分; 单述复述课文内容或默写课文原文的,在36以下给分。 其他按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网上资料,试题和解析略有改动) 四、学生作文:01 问世间情为何物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问世间情为何物?不知。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很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茫茫宇宙,滚滚红尘,无数次的擦肩,无数次的回眸,试问,谁不曾为情所困? 辛弃疾的爱情是质朴却又超凡

5、脱俗的,“宝马雕车香满路”,他不爱;“笑语盈盈暗香去”,他不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的情,是灯火阑珊处。 李白的爱情是徒手摘星,爱而不得。他在初遇杨玉环后,便有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千古绝句。可是,两个不同境遇的人终不会有太多的交集,触怒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他的下场只有被贬谪,被流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他的情,是可望不可及。 纳兰容若的爱情是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明明两情相悦,却不得不被残酷无情的现实拉扯开来,可是堂堂一介三尺男儿,他能做的只有将哀思与感伤寄托在字里行间,希望有情人可以读懂“人生若只如初见”。他的情,

6、是无尽的哀叹。 李商隐的爱情是得而不惜,追悔莫及。在他拥有佳人在侧的时候,他像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样,去追求那件金镂衣,他得到的只有两处闲愁。最后,爱妻离去,让他追悔莫及,“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的情,是弦断有谁听。 英语老师讲过一个语法,是关于过去完成时的时态问题,“过去的过去,”在过去里回忆过去,就是在古人的经典诗文中品味诗人的过去,了解他们的故事,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他们留下这一篇篇诗文,便是希望能找到与之共鸣的知己,我们定当不辱使命,让无处安歇的灵魂找到归宿。02问世间情为何物?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问世间情为何物?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问世间

7、情为何物?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02经典:镌刻心灵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寒兮寒雁悲怆。纯白的芦花愈加苍苍,阡陌间的恬淡是峥嵘岁月后的向往。 经典,镌刻心灵的成长。 素衣白裙的女子如蒹葭般素朴美好,哪怕在芦花还沾有白露的清晨并不能看清她的较好的面庞。静默的思恋与寻找胜过俗世的万千言论,记录下这缕美好的文字成了镌刻心灵的经典。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经典最美好之处就在于它轻巧又绝不轻俗的镌刻下人们含蓄又强烈的情感,这份稳重远超于浮躁当下那些浮华的“诗”,它镌刻的成长真挚、美好,历经岁月,仍旧能够引发人们来自心底的对美好的强烈共鸣。 经典,镌刻心灵的呐喊。 执一把吴钩看过去的狼烟,登上舞

8、榭歌台看千古的江山,多少年前的金戈铁马仍旧在脑海中重现,哪怕风雨总是打去故人的风流,也仍旧渴盼将辉煌重现。透过泛黄的纸张感受到的情感同样不减当年,这些激昂的文字成为了流传千古、振奋人心的经典。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最有力量之处就在于它托住了无数如辛弃疾般的壮志豪情,不论现实何等残酷。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我们最狂放的诗文比起你们的(西方诗)还是文雅。”中国的经典正是存在着共同的厚重和坚实,镌刻下的勇气豪放却不粗犷,它的呐喊足可以引发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渴望。 经典,镌刻心灵的祈盼。 穿行灼灼其华,落英缤纷的桃林,在良田美池与桑竹的平淡与安静中,耕作于平旷的土地上,回家后再热情地接待误入的“源外人”,与

9、战乱苛政再无关联。只愿世代安静,繁衍生息。元亮记述的故事作为经典世代流传,与其神秘,不如美丽。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最包容之处则是这般承载了无数如五柳先生的对于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穿梭千年,这份经典镌刻的祈盼与现代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梦想并无两样,纯粹的生活是镌刻在经典上共同的信仰。 我心目中的经典就是镌刻着心灵的文字,中国古诗文的美好、力量与包容将心灵自然地镌刻其上,在一个个记录心灵的文字中穿行,感受其中的情感,产生心灵的震撼。 这,就是经典!03号:品味经典,拥抱自然 在流淌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古诗文犹如高山上的白雪,幽谷中之兰花,露散后的明月,成为历史长河所积淀下的璀璨瑰宝。 与野鹤做伴

10、,与孤菊为友的五柳先生,自由自在地看天地间云卷云舒,写下桃花源记,成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人飘逸潇洒的楷模;苏子在举酒属月中获得思想上的解脱,凌驾于万物之上,写下赤壁赋,与长江明月相结合在不计其数的杰出经典诗文中,有太多向我们传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理。 从诗文经典中可以看出,大自然是人类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同财富。 在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太多人被社会的快节奏所影响从而失去了本心,日复一日地追逐功名利禄。不妨听听赤壁赋中苏子说的吧:“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且吾与子

11、所共适。”与其不择手段地争夺那些身外之物,不如放下尔虞我诈,将眼光回归自然,像桃花源中的人一样共同享受单纯美好的自然景色,才能获得解脱。 诗文经典告诉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生活幸福。 在当今世界,人们似乎都走入了物质生活丰富便是幸福的误区。而真正的幸福,应是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安逸闲适和满足,应是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自由轻松。而这些幸福不需要我们激烈竞争便能得到,只要虔诚地与大自然相结合,便能获得这份质朴纯真的快乐。 诗文经典提醒了我们,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揣着敬畏之心。 桃花源记中,县令与刘子骥都妄想寻找桃花源,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他们是尘世中浮躁人物的典型,希望对大自然一味索取反而遭到惩罚。只有像苏子一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清醒认识到自身之渺小和大自然无穷无尽力量的伟大,对自然充满敬畏,才能获得自然慷慨的馈赠。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既然那些优秀文人墨客已为我们做出榜样,当历史的洪流涨至我辈这一岸,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不能推脱的任务。 (谢谢佟同、张楠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