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4813253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因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多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看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核心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因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入到人们的平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步,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发明了许多只有常常上网的人才干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

2、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某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晰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因素 网络语言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平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乎与“物竞天择”相相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目前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

3、、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此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某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懂得。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

4、、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运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达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变化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尚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

5、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可选出横眉竖目的脸谱发过去;心情好时,又可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例如:“(-_-)”表达神秘笑容;“:?-?”表达平淡无味的笑;“_”表达咪着眼睛笑;“I-P,表达捧腹大笑;“:?-?”表达咧着咀笑;“:?)?-?-”表达大笑;“:?-”(”表达扁脸,不快乐了;“:?-?(*)”表达恶心,想吐;“:?-?P”表达吐舌头:“;?-?)”表达使眼色,抛媚眼;“.?o”表达哇塞,惊呆了;“*”表达醉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从这种意义上说,符号词语是把有声语言中的体态语发明性地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属于副语言的

6、范畴。不难看出。狭义的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 笔者觉得,网络语言的形成重要有如下因素导致。 一方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普及使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领域用语日益受到关注并影响到社会语言应用。人机对话重要是通过键盘输入来实现的,而键盘输入影响了信息输入速度。在初期人们往往由于找键位而耽误时间。这样对于一种初期上网聊天的人来说就需要找到一种快捷的替代方式。而数字、缩略词等无疑成为一种优先选择。通过长时间多数人的使用后,也就变成了一种网络常用语而沿袭下来了。此外,输入法方面,无论是五笔输入法还是运用拼音输入,输入法系统都会自觉地将常用字放在前面,在敲击键盘的持续动作

7、中很自然的会顺势将常用字或词组输入屏幕,如果再回去改就要挥霍一定的时间,这样有些常用的字或词组就替代了其他的同音异义字或词组。 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和上网费用。在网络的论坛(BBS)和聊天室时。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省上网时间,重要是为了节省上网费用(网络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的费用是八元甚至是十几元,这样高的费用使得网虫们已不在乎自己的错别字而注重速度了)。因此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精确而大量使用同音字词替代,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版主”没有,就用程序生成的“斑竹”替代,“主页”没有就用“竹叶”替代,“你才”先出来就替代要选字的“你猜”;“点心局”先出来就替

8、代电信局。 再次,这也与使用网络语言频繁的这一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特性密切有关。据调查,常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刚刚脱离繁重的学习压力,尚未感受到谋生、婚姻、育子的生活压力,她们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开始审视以往自己受到的教育,并抛弃中规中矩的语言。奇异的数字、字母组合,同音异义词组、大量形象化的协助表情达意的特殊符号等无不反映了这个群体张扬个性、背离老式、标新立异的心理特性。 第四,随着网聊、bbs等的普及,网络语言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公共事件或者社会矛盾变成某种意味深长的语言符号开始流行,例如,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这个名字就是网友起的

9、。这个名字将“跑”字以叠音的方式嵌入人名之中,一下就点明了这一新闻人物的特性。随后的“郭跳跳”也沿用了相似的命名法。,“周至尊”、“躲猫猫”又以极迅速度被网友捧为网络流行语。由此可见,网络语言体现了网民的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三、学界对网络语言的不同态度及笔者的某些见解 人们对网罗语言的褒贬不一,在学术界也有争议,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赞同与反对两种声音的对峙,听之任之与引导规范两种解决方式并存。 不能不承认的是,网上交流已徐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了;更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语言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在网上的交流活动。更为甚者,有的网络语言还跑下“网”来,成为平常口语与文学作品的一部份。把发邮件叫

10、“发个妹儿”,大街上称美女为“美眉”已经不是什么新颖的事了。网络语言成了老式语言的“颠覆者”。网络语言的造句语法不规范,不讲究词性搭配,不注重构造完整,完全扰乱了老式语言的秩序。不久前,厦门大学专家、语言学家李如龙先生就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有某些语言学家则把网络语言定位为网络“黑话”,或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异端,觉得它的使用冲击了语言文字规范,并表达要坚决捍卫老式语言的地位与权威。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陈克鸟提出,有关部门应当出台有关的管理规定,以对的引导、转变网语的不规范使用。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年轻人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

11、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再进一步,对年龄更小的孩子来说,在未掌握语言规范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所熏染,这对其此后的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例如:据报道,近年高考语文作文答题中,浮现了用数字、字母、标点符号表达的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夹杂在作文段落中,让阅卷教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这种流行在学生当中的新新语言,许多家长、教师也表达担忧。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一位专家觉得,目前孩子正处在打语言基本的时候,如果不对网络语言,特别是某些品位低下、乱造的词语加以控制,很也许会对老式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于是教育工作者呼吁要对网络语言加以控制,避免对老式语言的教学产生负面

12、影响。 而也有不少人觉得网络语言是一种很生动、诙谐、风趣并极富体现力的语言,其中旅美学者薛涌先生就提出:对网络语言不能采用鸵鸟态度(即忽视现实)。她觉得,网络语言这一经验的载体,早晚要大规模侵入我们常规的汉语,并增长汉语的体现力。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家申小龙则觉得:网络语言自身并不是一种“坏”语言,它只是现代人掌握的无数种语言体现方式之一,这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好比文言文和白话文、书面语和口头语甚至一般话和方言等,只是运用时的环境不同而已。固然,对于不少学生而言,网络语言更是她们的新宠,这就使得网络语言能在这一特定的人群中得以迅速传播并流行开来。笔者曾在一则报道中看到有不少小网民明确表达:“

13、这些新新语言也许网下人觉得难以理解,但我们觉得非常有趣,并且在网上不用那么一本正经地交流,是我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方式。”“我们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棒的语言。那些啰嗦乏味的文字我最讨厌,明明一种单词或者一副图片就能阐明白的干吗要拐弯抹角来体现呢。” 就此问题,笔者觉得,存在,必有其合理的一面。一棍子打死网络语言是不也许的事。由于毕竟语言自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网络语言与其她潮流事件同样,其存在与流行仍根基于这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网络只但是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场合,仅此而已。说究竟,网络语言终归是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替代不了中文。它只但是是网民们以便的交流工具,出了聊天

14、室,就要用众人听得懂的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社会上不上网的人多得是,你说出来的语言人们听不懂,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同样,与否规范网络语言,并不是很重要,核心是看它与否具有生命力。语言是活的、变化的,始终处在发展中,近些年,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重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布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可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商定俗成后我们应当接受,“伊妹儿”一词,人们不是已经接受了吗?因此,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网络语言、以广阔的心胸去包容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网络语言是去是留,还是交给时间去证明吧。 参照文献 l黄进,网络语言符号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4) 2吴昊雯,网络语言浅析J、语言研究, 3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J光明日报(文化周刊),(332) 4陈朝晖,上网聊天技巧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5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