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教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4796917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将军列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将军列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将军列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李将军列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将军列传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丁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讲学稿姓名班级高二( )班时间2008年 月 日课题李将军列传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重点难点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知识。2、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教法讨论、质疑、研习、练习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教法、学法、课练、作业)课前助读人物简介李广(?前1

2、19),陇西成纪人。李廣是西漢名將,他的先組是就是追獲燕太子丹的秦將李信。李廣曾在漢文帝時參加討伐匈奴之戰,因功被封為郎,武騎常待。漢景帝時任隴西諸地的郡太守。有一次,李廣為除後患,帶同數百騎追殺三名匈奴的射雕能手,追出幾十里後,李廣射倒二人,一人被活捉。當時已有數千騎聞訊趕到,見李廣只有百騎,疑是漢軍誘敵之計,遂趕緊爬上山頭,擺成拒敵的陣營,李廣的隨從十分恐懼,想掉頭逃跑,被李廣及時喝住。李廣說:我們離大軍幾十里,如果我們逃跑,匈奴從後追來射我們,誰也逃不了,但若果我倒駐馬不走,匈奴必以為我們是來引誘他們上當的,這樣,他們便不會來打我們了。跟著,李廣下令前進,直到距離匈奴兵只有二里左右的地方

3、停下來,又下令隨從解鞍下馬。這時,匈奴軍中有一名騎白馬的將軍走出來監視他們,李廣立即和他的隨從一同上馬,射殺白馬將,然後又下馬解鞍,匈奴越不敢妄動。直到半夜,匈奴因擔心漢軍設伏,遂全部撤離,次天清晨,李廣率百騎非常從容地回到大本營。漢武帝即位後,李廣被封衛尉,後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數年不敢侵擾,稱他為”漢之飛將軍”。李廣喜愛外出射獵,尤其是虎,有一次,李廣在射獵的時候,猛然發現草叢中臥著一隻老虎,他立即扣弦開弓射之,狠命的射開去,正中目標,當他走走上前一看時,不禁吃了一驚,原來那不是老虎,是一塊虎形大石,而那支箭竟可深深地射入石中,後來李廣退回原地,重新發箭,卻不能再射入石中了,於是,人們就把李

4、廣射箭入石這件事,說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了。李廣一生以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以和匈奴作戰名揚天下,以勇敢善戰著稱,李廣死時,無論認不認識他的,都為他流眼淚,大史學家司馬遷,也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來形容李廣。课前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首虏 睨 赎 庶人 辄 麾下 宽缓不苛 愠怒 遁走 自刭下自成蹊 上诫 讷口 中石没镞 数奇 糒醪 2、组词奇 q 冲chng j chng屏 bng 骠biopng pio 赎sh 悛qun犊d 逡qn渎d 唆su牍d 梭su黩d骠pio 刭jng剽pio 颈jng缥pio 劲jng僄pio 3、给加点词解释广家世世受射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广以良家子从军击

5、胡 秩八百石徙为骑郎将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中遗人走广吾去大军数十里 用坚其意是时会暮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得李广必生致之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顷之,家居数岁 尝夜从一骑出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中石没镞 辄分其麾下广讷口少言 专以射为戏,竟死士以此爱乐为用 乃自以精兵走之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意甚愠怒而就部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单于遁走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南绝幕,遇前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遂引刀自刭下自成蹊 就善水草屯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

6、及格猛兽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南绝幕,遇前将军 悛悛如鄙人4、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5、一词多义虽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人田间饮用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士以此爱乐为用数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广数自请行以为李广老,数奇6、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7、指出特殊句式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 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其李将军之谓也8、古今异义虽其子孙他人学者用此,其将兵

7、数困辱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久享盛誉的名作。作者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本篇列传围绕着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繁三个特点,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而对李广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对他以及他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汉代皇帝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同时,作者在李广坎坷悲惨的一生际遇中,也寄寓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辛酸。 二、检查预习

8、情况。 三、熟悉情节,疏通课文。(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三)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六)作业,总结17段文言现象。(略) 第二课时(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811节的文意(二)进一步研读探讨这部分写了晚年李广什么样的人生遭际?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

9、本原因是什么?(三)最后一节,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四)总结:1、人物形象: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烦。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但实事求是的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暴露了他心胸狭窄的特点。司马迁同情李广,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2、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通过着力描写一些生动的故事及细节,突出人物形象。如只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战斗:一次是遭遇

10、战,二是脱险战,在敌众我寡、紧张惊险的战斗描写中表现了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略。如对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这些细节的精心描写,表现李广的善射,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风采。(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

11、都蕴涵于叙述之中。(3)用对比烘托方法揭示人物命运,丰富人物形象。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为了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文中引用汉文帝的赞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又引用匈奴人所赋予的“飞将军”称号,从侧面烘托表现李广的才干。(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本文写“太史公曰”就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李广,说明他的厚重木讷般的忠实心肠感动了天下人。含义深刻,用语贴切,富有生活气息。又如,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军逼近,以示壮胆。“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十六个字,分为四句,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写进行,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十六个字,长短四句话,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大场面,真是精妙。3、文言现象(略) 课堂小结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