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4790833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分)1.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这反映出秦朝A. 实行依法治国B. 百官胆小怕事C. 皇帝独裁专断D. 行政机构缺失【答案】C【解析】皇帝独裁,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材料中的“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反映出秦朝皇帝独裁专断。故答案为C项。“上乐以刑杀为威”不能说明实行依法治国,排除A项;“百官胆小怕事”

2、不能反映实质问题,排除B项;“行政机构缺失”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先后消灭臧荼、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A. 有利于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B. 导致汉王朝陷人混乱并短期而亡C. 迫使继任者不断调整统治政策D. 加快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步伐【答案】C【解析】材料中汉高祖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是因为他觉得同姓宗族更可靠,目的是确保政权长治久安,随着诸侯势力的增强,结果造成七国之乱,迫使继任者汉景帝、汉武帝等不断调整统治政策,故C正确;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没有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A错

3、误;汉王朝统治达200多年,不符合“短期而亡”,排除B;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无关,排除D。点睛:首先由材料“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结合所学得出,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后来造成七国之乱,分析思考。3.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答案】D【解析】

4、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明清皇帝直接编写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B材料所述为唐太宗破坏了皇帝不能查阅起居注的规定,是皇权加强的表现,不是“仁君”的体现,不正确;“起居注”是对皇帝的日常行为进行记载,不具备“劝诫”功能,C不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即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加以回答,对起居注的态度的变化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体现。4.“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

5、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A. 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B. 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C.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D. 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答案】D【解析】南朝皇帝用位卑权重的寒门子弟来监督高官和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是认为寒门子弟位卑权重不会出现专权乱政的现象,这是对自己手里的皇权的一种加强,故选D;题干没有体现出贵族、士族、士大夫等人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故排除ABC。5.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A. 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B. 加强了中央集权

6、C. 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分析可知,批评的对象是皇帝,所以应是谏议制度,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故答案为A项。B项,结合所学知识,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听命于中央,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并不能说明君臣关系趋向平等,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谏议制度与官员升迁无关,排除。6.唐太宗认为,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

7、太宗A. 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B. 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C. 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D.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国家顶层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为此唐太宗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A、B项错误;D项是宋朝采取的措施。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

8、,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7.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太学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 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 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C.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从唐代到宋代招生范围的变化,宋代政府扩大招生范围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D项正确;从唐代到宋代招生范围的变化主要是巩固封建统治,不在于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

9、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不可能向社会基层扩展,故A项错误;扩大招生范围与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A. 实行节度使制度B. 创立三省六部制C. 任命文官做知州D. 分割宰相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地方实行节度使制度,这些节度使在政治、经济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拥有强悍的武装,往往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于是到北宋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10、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宋太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错误,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与分割宰相的权力,都属于加强皇权的措施,不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措施,BD选项排除。9.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A. 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B. 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C. 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

11、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这种做法是统治阶层内部的调整,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无关,故A项错误;这种做法“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扭转唐代的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与此相对,庶族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吏选拔的标准,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0.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

12、制度在元代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答案】C【解析】材料“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说明行省制下行省权利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C正确;行省制下,行省长官及下属官吏由中央任命,受中央节制,不是分封制的复辟,排除A;根据材料“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说明行省制没有改善中央对地方管理,排除B;通过材料“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可知,这是作者的假设,并没有出现地方割据,排除D。11.“故自昔惟意大里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

13、(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A. 重视商业B. 重视宗教的作用C. 重视军事实力D. 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意大利分裂的原因“教虽存而富强不竞”及英法崛起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等的比较及所学知识,说明魏源的观点是重视商业的发展在一国崛起中具有重要作用。故选A。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魏源的思想12.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

14、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戊戌变法的失败B. 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C.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D.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排除A;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排除B;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士人转而支持革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士人寻找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故选C;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点睛: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政治层面的表现。13.毛泽东撰文称:“一切革

15、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这一观点可能出自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新民主主义论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 论联合政府【答案】A【解析】从材料“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强调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这出自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故A项正确,C项排除;B项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D项是中共七大的内容,排除。14.1943年,邓小平曾说:“遵义会议之后,党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彻底克服了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回忆过去机

16、会主义领导下的惨痛教训,每个同志都会感觉到这九年是很幸福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毛泽东思想已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D.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经惨痛的失败教训,毛泽东在实践中得到认同,故C正确;A是中共七大,1945年;B是邓小平思想内涵;D中没有明确说明。考点: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特点15.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

17、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兼并严重C. 坊市制度崩溃D. 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经济发展繁荣,严重衰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导致“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重要因素是由于宋朝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并不是政府管理失控,故选B项,故排除D项;坊市制度主要实行于城市当中,坊市制度的崩溃与否与题意中的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项。【点睛】宋代统治者,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16.刺

18、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期其权能有所扩大,东汉时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A.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削弱B.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C. 监察官位卑权重特征得以改变D.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到东汉后期刺史已经失去监察的职能,A错误;题干所给材料表明,西汉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监察地方的刺史制度,西汉后半期刺史权力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正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到东汉后期刺史已经失去监察的职能,不存在“位卑权重”的现象,C错误;题干材料涉及的是监察制度,没有涉及地方行

19、政制度,错误。17.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这个“耕”字,我们可以确知当时A. 土地私有得到发展B. 精耕细作开始确立C. 小农独立经营普遍D. 生产力水平较低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这个“耕”字,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有一个“井”字构成;而右旁的“耒”字,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井田用古老的农具来耕作,所以生产力水平很低下,故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18.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

20、、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 经济作物的扩种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 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 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答案】D【解析】【详解】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客观影响”,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很多地区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可知粮食产量有了保证,故百姓可扩种经济作物,但这是农业范畴内的变化,不属于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真正开始南移是在唐代,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题中粮食生产集中化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粮食产区集中,必然会形成与其他非产粮重要地区粮食流通,会导致粮食商品化以运销到外地,故D项正确。19.唐朝前期,

21、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A. 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B. 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C. 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D. 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均田制下的土地由国家所有,而题肢中强调与其他地区相比,关中地区地主占有土地的比例最高,故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故答案应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20.“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

22、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B. 两个概念没有关联C. 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D. 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是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二者的含义当然不是完全相同的,也不是没有关联的,而这也不是“补充说明”的关系,在做此题时必须要注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侧重于生产结构,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偏重生

23、产结果,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21.史料记载宋太宗时,“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中书(宰相)不预闻。”这反映出A. 中央机构存在事权划分B. 政出多门,官制混乱C. 集体议政保证决策高效D. 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答案】A【解析】枢密院掌军事,故宋太宗初议兴兵,独与枢密院计议,这反映出宋代中央机构存在事权划分,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出多门,官制混乱,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集体议政,故C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唐代,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学生应该结合所

24、学知识从宋代中央机构事权划分,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2.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这体现出军机处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B. 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C.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D.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答案】A【解析】从“谨慎小心”、“心腹”都可以看出,雍正皇帝选择军机大臣的标准是不违背皇帝意愿、皇帝的亲信的人,都有利于皇帝个人决策,加强君主专制,A正确。明朝废丞相,清朝不存在相权,B错误。军机大臣的选择标准不是民族出身,而是与皇帝的亲信关系,C错误。军机处不能制约皇权,D错误。23.明英宗

25、时期,内阁诸臣创立权宜之制:早朝只许言事八件。因此,内阁要处理除早朝时呈由皇帝裁断的八件事务外的所有奏章的票拟。这一权宜之制表明内阁A. 获得了法定地位B. 有政务的决策权C. 是中枢辅政机构D. 成为实际的宰相【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内阁要处理除早朝时呈由皇帝裁断的八件事务外的所有奏章的票拟”,说明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成为中枢辅政机构。故答案为C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B项;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与宰相不同,排除D项。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

26、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作为君权强化的产物,内阁不可能制约皇权,内阁大臣不可能拥有原来宰相的权力。24.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是清雍正帝时期的军机大臣,他们须亲自处理文书只能承皇帝旨意办事无权参与军国大政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大臣是辅助皇帝中枢机构,亲自处理文书,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故正确;军机大臣参与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故错误;军机大臣一般是皇帝身边随从,并不是重臣,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点睛:本题以军机处为切入点,熟悉军机处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5.明代嘉靖中期,

27、内阁官员“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宰相,压制六卿(六部尚书)矣”。这表明当时A. 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B. 内阁严重威胁皇权C. 内阁与六部互相牵制D. 内阁官员权势很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六部在明太祖废除宰相后,成为直接隶属于皇帝的机构,地位高,而内阁可以压制六部,这表明内阁官员权势较高,故D项正确。内阁与六部不是隶属关系,排除A。材料不能得出皇权的相关信息,内阁事实上并不能威胁皇权,故排除B。材料不能看出互相制约,只能看出内阁对六部的压制,故排除 C。26.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A. 宋代

28、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 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 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兴起儒学复兴运动,故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故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儒家思想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C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D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魏征上书唐太宗,说:“广臣闻君为元首,臣做股肱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唐太宗也经常对臣下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

29、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在明代,以官员批评皇帝为核心的君臣冲突表现的尤为突出。成化四年,宪宗为满足生母周氏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伏哭文华门,竞得如礼”。明中期以后,“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于是“科道”谏言,“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宪宗边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天

30、启年间,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熹宗皆不纳。摘编自张廷玉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时期君臣共治得以实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君臣冲突加剧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到明君臣关系演变的根源。【答案】(1)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提供制度保障;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约束。(2)表现: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影响: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3)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官僚集团争权夺利。【解析】(1)这一题要

31、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题干所述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唐朝初年,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由材料一中的“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是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由“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结合所学唐代中央官制可知,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由“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再结合所学儒家治国思想的相关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也是其原因之一。(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表现:由材料二中的“此事有违礼制

32、,群臣极谏争之”、“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等信息可以得出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由“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可得出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影响:上述以官员批评皇帝的君臣冲突的影响可以从明朝统治危机和不同派系之间争夺等角度分析即可,具体来说就是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3)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材料一体现的是唐代君臣关系非常融洽、君明臣贤,而到明朝则是君臣冲突不断,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从唐到明,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使得君臣关系紧张;同时官僚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帝的态度会影

33、响其不同集团的利益也是其根源。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纺织业在丝棉产区成为城乡广为流行的手工业形式。当时,棉纱、棉布的生产仍由城乡家庭手工业来完成。清代正式废除匠役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业市镇有44个。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耕、织分离(北耕南织,特别是在苏南的城市和乡镇

34、,不得不以买来的棉花作原料),纺、织分离,已经开始。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二:明清时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主要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全国。即在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据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三: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指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工业革命的某些有利因素)水平最高的地区。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前夕,江南的原始工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英国,而双方都以

35、轻工业为主。彼此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重工业自16世纪开始便迅速发展,在工业上所占的比重也日渐增加,但这种现象没有在江南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重工业需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而轻工业对能源和材料 的需求相对较小,对劳动力的依赖却相当高,因此劳动力充足、能源和材料 缺乏的江南很自然地便偏重轻工业的发展,注重技巧而不注重机器。但重工业的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正是工业革命的大前提。据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间手工业大发展的主要原。(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因素。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最

36、终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答案】(1)特点: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出现了专门化的手工业市镇。部分地区逐渐出现耕、织分离和手工业内部纺、织分离的现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新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匠役制度的变革和废除,使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日益宽松。自由手工业者数量不断扩大,增加了手工业发展的劳动力。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开拓了手工业发展的市场。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进一步开拓了手工业发展的市场。(2)有利因素:手工业规模大,数量多。劳动力充足。19世纪初已经形成了全国

37、统一市场。传统科技的发展。原因:重工业发展缓慢。中国未重视矿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等难以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以及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1)由“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纺织业在丝棉产区成为城乡广为流行的手工业形式。当时,棉纱、棉布的生产仍由城乡家庭手工业来完成。清代正式废除匠役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耕、织分离,纺、织分离,已经开始

38、。”,结合所学,可以归纳为: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出现了专门化的手工业市镇。部分地区逐渐出现耕、织分离和手工业内部纺、织分离的现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新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原因可以从制度或政策、商业发展等方面概括。(2)从材料二、三归纳出明清时期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因素,可以答为:手工业规模大,数量多。劳动力充足。19世纪初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市场。传统科技的发展。;第二问依据材料,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原因,可以归纳为:重工业发展缓慢。中国未重视矿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39、、科举制度等难以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以及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总体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自材料,且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示例1 论题: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分析: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

40、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入;从程度上看,清政府的改革经历由“新政”的器物为主发展到“预备立宪”的立宪改革,清政府的改革程度逐步深入;从结果上看,清政府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示例2 论题: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分析: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推行改革;清政府改革目的是巩固统治,应对统治危机;清末戊戌变法和“新政”,虽涉及政治体制方面改革,但未触及专制皇权;清末的两次改革均未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从西学东渐提取任意一个作为论点,如“清政府由反对政治变革逐步转变为推行政治变革”或者“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等;论述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背景、过程、内容和结果影响等视角进行分析;最后从结论角度进行总结说明即可。- 3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