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4777029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讲义-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选修务1笫匕空忻定电谎实验七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同时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考堀紡读】1.拿握螺洼测微蕭的原理圧读数方法.2拳握电洗表,电压靈和滑动变阳稱的使用方法及电盍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方法一 3.会用伏宝法和电阴.井虢测定金屈墅的电阳率.实验基础知识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图12. 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 F前进或后退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 MM,即螺旋测微器

2、的精确度为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 叫千分尺.3 .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 一位)X(MM).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二、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 度尺. (如图 3 所示)内学HI爪 尺翱H kiful单呼血诞術品ii川M岫MhhKHtf 如iKrtTJi图3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

3、,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 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 见下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每小格与1mm的差值精确度(可精确到)109 mmmmmm2019 mmmmmm5049 mmmmmm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 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x精确度)mm.三、常用电表的读数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 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 读数即可

4、(1)03 V的电压表和03 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V和A, 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对于015 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 到 V.对于0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 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 A.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计算出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 法测出电阻耳,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 Q),开关, 导线若干,螺旋

5、测微器,毫米刻度尺.3. 实验步骤(1)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2) 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 l.(4)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将测得的Rx、/、d值,代入公式R=pS和 S=nd2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4.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分压电压表分流误差原因1 = Ix+lVU 测

6、P+UA电阻测量值R 厂半=Rx+RARx测U测RR,R =T*=R测 I R +R、, x 测X V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ARxRVRx规律方法总结1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较小,宜采 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 临界值计算法rxjRR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3) 实验试探法:按图4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 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处接法;如果 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

7、流表内接法.o_I 7 yc图42注意事项(1) 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2) 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 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 验过程中变大3误差分析(1) 若为内接法,电流表分压(2) 若为外接法,电压表分流(3) 长度和直径的测量考点一 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fl考点逐项排查基础匡1游标卡尺的读数(1) 10 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2) 20 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

8、刻度线对齐的游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数mm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X mm.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1) 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1,时,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题组阶梯突破(2) 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2,5,时,只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位数.应用层1.直尺和游标卡尺的读数(2014福建理综19(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 如图5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而呷亦丽i 111 iii|in 亦砺 1111 叫 1111 円1111 卩 i| 1111* I ir;比皈1 I 2M 阳 世 刊 60、甲图5答案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9、要估读到mm.游标卡尺读数=4 mm + l0X mm= mm.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完成下列读数(如图 6 所示)图6bmmcmmd.答案a.-b.- c.-d.-ammmm3 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读数如图7所示的电流表使用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A,图中表针示数是A;当使用3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A,图中表针示数为A.图7如图8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V,图中表针指示 的是V.旋钮式电阻箱如图9所示,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B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Q.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 08

10、7 0,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图9答案2. 20 (2)1 987 将“X1 k”旋钮调到2,再将“ X100”旋钮调到0 019998 0解析 电流表使用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A,指针的示数为A;当换用3 A 量程时,每一小格为A,指针示数为A.电压表使用3 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V,指针示数为V;使用15 V量程时,每小格为V, 指针示数为 V.电阻为1 987 0.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X1 k ”旋钮调到2,再将“X100”旋钮调到0. 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 999 0,用这样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2X9 999 Q = 1

11、9 998 0.故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 998 0.考点二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4. 实验操作(2014江苏单科10)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0所示的部件(选填aA.aB.a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 mm.图 10(2) 图 11 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 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

12、或“断路” )LLU$ V电匪 开关沪iS五阻器合金塹(0-51) gj J2 = ;电压表(駅用厨匕 內阻约:讣们 I翻取淀萩量程曲mA”卑:TlMDi.Hl图 11(3)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V 和 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Q.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 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答案 (1)B(2)7、 8、 9 断路(3) 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 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先将锁紧装置锁紧,

13、即旋紧B.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Xmm= mm.R RAxrYrvxV(2)电压表的示数不为 0,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 0,说明连接两电表的电路是导通的而滑动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说明线路电阻很大,故可判断7、 8、 9 间断路(3)由题知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显着,故可将电流表改为内接,并测出多组U、/值,求出Rx 后,再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5.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为5Q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如图 12 甲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绝缘底座的接线柱上, 底座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金属触头P,触头上固定了接线柱,按下P时,触头才与电阻丝

14、接触,触头的位置可从刻度尺上读出实验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测 量电阻丝直径所用螺旋测微器如图丙所示 测度D旋钮C尺集 丙图 12(1)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使测微螺杆 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使 F 固定后读数(填仪器部件的字母符号)(2)根据电路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丁连接成实验电路(3) 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 P 的位置,得到几组U、I、L的数据,用R=U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后作出R_L图线如图13所示.取图线上两 个点间数据之差AL和R,若电阻丝直径为,则电阻率p=.图 13答案(

15、1)D H G (2)如图所示嘅立解析(1)在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微螺杆F接近被测 电阻丝,再转动微调旋钮H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止动旋钮G使F固 定后读数”口I ,口厶nd2 八、心nARd2根据R=p,得AR=PS,而S= 4,代入得P= 4M 6. 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p,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电 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0= Q,电源的电动势 E= V,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mm.T乙

16、图 14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长度x及对应的电流 值/,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将表中数据描在1x坐标纸中,如图15所示试作出其关系图线,图象中直线的斜率 的表达式k=(用题中字母表示),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p为Q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根据7-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Q(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图线见解析图nEd2 X10-6解析(1)由题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 mm+X mm= mm.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由电阻定律可得R=PS,由欧姆定律可得:R=E,则图象斜率k=7, S=nd4pI联立解得:k=nEd2=ix 代

17、入数据得:k=错误! =3联立解得电阻率为knEd2p=T代入数据得:pX 10-6 Qm;1根据7-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为,此时待测电阻丝的电阻为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r+R0)即:3=错误!(r+得:r= QI 方法点拨 1计算电阻率的两种方法1根据电阻定律得p=号;2通过有关图象来求电阻率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要从物理规律出 发,写出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弄清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从而求出相关物理量考点三 电阻的测量H考点逐项排查基础层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1伏安法电路图j外接法: 内接法: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

18、处接法测量)2安安法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如图16甲所示,当两电流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J的内阻耳,则可 测得的内阻r2=/1R1.2/2如图乙所示,当两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A2UA1时,如果已知二的内阻耳,串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测得Y的电阻R2 =图 16/i(Ri+Ro)723伏伏法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如图17甲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的内阻耳,则可测出的内阻R2 = UR如图乙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V1IV2时,若已知匸的内阻R, %并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得的内阻R图

19、 174等效法测电阻如图 18 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与一电流表串联后接到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读出电流表示数/;然后将电阻箱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图 185比较法测电阻如图19所示,读得电阻箱耳的阻值及冋、的示数小/2,可得Rx=学.1 1 2/1如果考虑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则/1(Rx+RA1)=/2(R1+RA2)-图 196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电路图如图 20 所示步骤:I1图 20断开s2,闭合S,调节心,使人的示数满偏为/g;保持R0不变,闭合s2,调节电阻箱R,使门的示数为纟;由上可得RA=R.题组阶梯突破

20、特别提醒当R0RA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比较适合测小阻值的电流表的内阻,且测量值 偏小;电源电动势应选大些的,这样表满偏时R0才足够大,闭合S2时总电流变化才足 够小,误差才小应用层7. 伏安法测电阻(2014浙江理综22)小明对2B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 测量其电阻值(1) 图2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中画出.图21(2) 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 2B 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 流、电压数据描到 U/ 图上,如图 22 所示.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 (填“O”或“X”)表示的.(3) 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

21、在图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 Q.答案 见解析图甲 X 见解析图乙 用“X”表示的数据连线时,均可),用 “O”表示的数据连线时,均可)解析 (1)连线如图甲所示.甲(2)U/图象如图乙所示,U-I图象的斜率反映了电阻的大小,而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得的 电阻偏大,外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小,所以外接法的数据点是用“X”表示的.在U I图象上,选用外接法所得的“X”连线,则R = U = Q,选用内接法所得的“O” 连线,则 R=N = Q.8. 电表改装和电阻测量现要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量程5 mA,内阻q约为150 Q)电流表G2(量程10 mA,内阻r2约

22、为100 Q)定值电阻R=100 Q 定值电阻R2 = 10 Q滑动变阻器R3(0200 Q)干电池E V,内阻未知)单刀单掷开关 S 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选;(2)如图 23 所示,在虚线框中已画出部分实验电路设计图,请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丨4 !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计算b所用的表达式为匚=,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答案 (1)R1(2)电路图如图所示R (I 一I )弋 小I2分别表示电流表Gp G2的读数,R表示定值电阻耳的阻值. I11 21211解析 若选R2,则其阻值太小,电流过大,而R与G1内阻相当,故选R1.(2)电路图如图所示.G2的示数一G的示数为通过R的电流值.由

23、并联电路特点得:/厂尺口一/丿ri =RJ/2/Jl/、/2分别表示电流表G、G2的读数,R表示定值电阻R的阻值.9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阻值(1) 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提供一只标有“220 V 40 W”的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Q.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彳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2) 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A220 V 交流电源B.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C. 电阻箱一个(0Q,额定电流A)D. 定值电阻一个kQ,额定电流A)E. 交流电流表一个(0A)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

24、电路原理图.答案 (1)1 210 小于 (2)见解析图解析(1)正常工作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故有P=R,所以R=p =1 210 Q;灯泡在正常工作时发热,灯丝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因而用欧姆挡测量时阻值应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 阻值(2)应用替代法因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值,故应串联一定值电阻, 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10. 半偏法测电阻(2015新课标II23)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 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 (量程3 V,内阻约为3 000 Q),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Q),滑动变阻器

25、R(最大阻值100 Q,额定电流2 A),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 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如图24).图24(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fRV(填“”、“ =”或“V”),主要理由是.答案 见解析图 见解析 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S2,调 节,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 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

26、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 也增大,此时R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RJRV.考点四 实验拓展与创新11. 实验器材的创新有一根细长且均匀的空心金属管线,长约30 cm,电阻约为5 Q,已 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P,现在要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 D 时刻度的位置如图 25a 所示,从图中读出外径为 mm,应用(选填“厘米刻度尺”或“毫米刻度尺”)测金属管线的长度L;h图 25(2) 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27、:A. 电压表03 V,内阻约10 kQB. 电压表015 V,内阻约50 kQC. 电流表0A,内阻约QD. 电流表03 A,内阻约QE. 滑动变阻器,010 QF. 滑动变阻器,0100 Q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序号)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b所示,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错误 1:错误 2:(4) 用已知的物理常数和应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均用符号表示),推导出计算金属管线内径的 表达式d=;(5) 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使电流表读数明显,应使电流尽可能大些B. 为操作方便,中间过程可保持开关S 一直处于闭合状态C. 千分尺的精

28、确度是千分之一毫米D. 用千分尺测量直径时必须估读一位答案 (1) 毫米刻度尺 (2)A C E (3)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采用了电流表 内接法(叫 D2-黔(5)D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 = 5 mm+X mm= mm;测量30 cm金属管长度时应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由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3 V,所以电压表应选A;由于通过金属管的最大电流为Im =U3R=5 A= A,所以电流表应选C.为了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E.x(3) 由于待测金属管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连线图中的两处明显 错误分别是:错误 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29、错误2: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4) 设金属管线内径为d,根据电阻定律应有:R=PL1 14兀6帀力 U又 R= i,联立可得:d=D2半U(5) 由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通过待测金属管线的电流不能太大,所以 A 错误;为减小温度的影响,中间过程应断开开关,所以 B 错误;千分尺的精确度是 mm, 即应精确到100毫米,所以C错误;千分尺读数时必须估读一位,即估读到mm,所以D正 确12液体电阻率的测量如图 26 是一同学测量某导电液体电阻率的实物连线图图中均匀 的长直玻璃管内径为d,里面充满待测导电液体,玻璃管两端各装有一电极,电极距离为L.图 26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

30、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导电液体用电阻Rx表示.(2)在接通电路前,为保证器材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移到最端(填“左”或“右”).在电路调试时,该同学发现:闭合开关二后,单刀双掷开关S2接到a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V、电流表示数为180 uA;单刀双掷开关S2接到b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V、电流表示数为164 |1A.正式测量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单刀双掷开关S2应接到点(填“a” 或 “b”).该同学正确完成实验,测得该段液体的电阻R0,则该导电液体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p =(用 R0、 L、 d 等表示).答案 (1)如图所示,nRd(2)右 b (3)苛解析 (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接通电路前

31、为保证电路的安全,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即滑片应移到 最右端.分别使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时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示数变化小,说明电流表 对示数影响较小,即电流表内阻远小于被测电阻,为减小误差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故 接 b 点.根据欧姆定律R=U、电阻定律P=RS及 S=n(d)2可得电阻率P=nRL1-13. 实验拓展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外,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27 所示的电 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图27A. 电源E(3 V

32、,内阻约为1 Q)B. 电流表A】A,内阻r1 = 5 Q)C. 电流表A2(6 A,内阻r2约为1 Q)D. 开关S,定值电阻R0(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 Rx 的阻值, 根据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 甲表选用(选填“AJ或“A2”),乙表选用(选填“AJ或“A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亠的读数为J, A2的读数为/2,得R=(用字母表示).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 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28所示当F竖直向下(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时, 可得Rx与所受压力F的数

33、值关系是R=(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图 28(4)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该选用.A. 1 Q B. 5 Q C. 10 Q D. 20 QIr答案(1)A A2 厂方(3)16 2F (4)B1 2I2 I1解析(1)由于A.内阻确定,并且与待测电阻接近,与待测电阻并联,用来测出待测电阻Rx 两端的电压,用 A2 测得的电流减去 A1 测得的电流就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 律就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电路连接如图所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I1r1,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I2-I1,因此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x込LI(3) 由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加上相反的压力时,电阻值大小相等;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16Q,当R=7Q时,对应的力为N,因此函数表达式Rx=16 2F.整个回路总电流不能大于A,而电动势为3 V,因此总电阻应略大于5 Q,而电源内阻约为1 Q,因此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选5 Q,即可保证电流不超过量程,也保证电流不太小,两块电流表读数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