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_秦汉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课件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124747912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讲_秦汉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三讲_秦汉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三讲_秦汉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_秦汉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_秦汉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学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公元公元220220年)年)一、秦汉时期概论一、秦汉时期概论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王朝历经441年,处于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前期。秦汉时期的重要美术创作,都是在王朝政府直接控制下进行的。统治者明确要求艺术为巩固政权服务。秦汉时期美术主要包括:墓室壁画 画像石、画像砖 汉代帛画 雕塑-地下陵墓雕塑 地上仪卫性雕塑 秦代绘画遗存保留下来的非常少,除了咸阳宫壁画残片外,只有一些装饰图案,如漆绘、砖上的线刻画、瓦当等。两汉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据记载,汉代的绘画艺术已经十分发达,既有规模宏大的壁画,又有传神写照的肖像画;既有表彰功勋、劝诫贤

2、愚的历史画,又有充满幻想色彩的神怪画,题材多样,种类不一。可惜,这些作品都未能流传下来。值得庆幸的是,从不断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我们又能见到许多绘画作品,它们的绚丽、生动,也足以使人惊叹不已。现在能看到的汉画绝大部分与墓葬有关,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帛画等。二、墓室壁画 壁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绘画样式,始于新石器时代,但被广泛应用于宫室屋宇和墓室,则是在秦汉时期。现存所能见到的汉代壁画,多指墓室壁画。宫殿壁画遗迹的缺失,使墓室壁画成为我们了解此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图像资料。汉代壁画墓多发现于中原和北方地区,重要的遗存有:河南卜千秋西汉墓壁画、河南洛阳烧沟村西汉墓壁画、河北望都1号墓东汉壁画、内蒙

3、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等。墓室壁画盛行原因:汉代墓室壁画盛行。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提倡孝道与厚葬,出现“事死如事生”的思想。一些地方豪强和权贵之家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条件,为其营造豪华的墓室。除了随葬象征侍卫、仆从、侍女的俑和各种贵重物品、生活用具之外,还在墓室内绘制壁画。壁画内容:墓主人升仙的图像,或是墓主人生前经历过的战争场面;表现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和夸耀他生前所拥有的财富;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瑞物等也是壁画中所不可少的。河北望都1号和2号东汉两座墓中着重描绘死者生前的僚属形象。壁画分布在前室四壁和前室通往中室的通道两侧,画面均分上下栏,下栏绘祥瑞,上栏绘属吏等人物

4、肖像,有门亭长、寺门卒、门下小吏、辟车伍佰八人、门下功曹、门下贼曹、主记史等,旁边榜书标出各自职位。不同身份的属吏有不同的姿态和表情,如地位较高的主簿悠闲自在,而小吏谦卑恭谨,辟车伍佰则勇猛威武,这表明此时人物画已经比较成熟。壁画以墨线勾勒为主,兼施渲染以表现明暗体积,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手法。画面色彩不多,但用笔肯定,画风严整而有气势。墓室壁画墓室壁画望都东汉墓壁画望都东汉墓壁画 门下功曹门下功曹墓室壁画东汉河北望都东汉墓出土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百戏图百戏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一号汉墓壁画,总面积100余平方米,内容主要是墓主人的一生经历和仕途生活。场面宏大,视

5、域宽阔,有庞大的车骑队列、豪华的县城府舍、众多的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及边塞各少数民族的地方风俗等。画面情节跌宕,结构复杂,布局缜密。其中的百戏图表现墓主人观看杂技的情形。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者臂系红带,有的束髻,有的赤膊,表演着跳丸、飞剑、舞轮、倒立、爬杆等技艺,各具姿态。不仅反映了汉代杂技艺术状貌,也充满了生活情趣。三、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石 是在石头上先绘后雕刻而成,主要流行于河南、山东、江苏、陕西、山西等地区。(既用于地下墓室,也用于地上祠堂和石阙中)画像砖画像砖 一般用软坯模印烧制而成,是以刻了画像的木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主要流行四川地区

6、。(用于墓室,具有批量制作、成本低廉的特点,适合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使用)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砖与汉墓壁画同时流行 是一种介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现在所见到的画像石、画像砖,主要是墓葬建筑材料。画像砖用于地下墓室,画像石则既用于墓室,也用于地面的石阙、享祠。因为这些“石”、“砖”材料的面上凿刻或模印有图像,所以,它们又是一种具备了绘画特征的艺术作品。画像石画像石武氏祠画像石武氏祠画像石 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地上石祠堂。嘉祥武氏祠包括武梁、武荣、武班等石室及两个石阙,计存画像四十余石,在东汉画像石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在艺术

7、表现方面,对历史故事的描绘,善于抓住故事冲突和事态发展转折点的瞬间,用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夸张的戏剧性动作,调动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用平面的、静态的造型艺术尽可能丰富地反映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情节。武氏祠画像石武氏祠画像石 西王母、历史故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事、车骑画像(拓片)(拓片)墓室画像石山东武氏祠出土荆轲刺秦王(拓片)荆轲刺秦王(拓片)墓室画像石山东武氏祠出土 水陆攻战山东武氏祠画像石水陆攻战山东武氏祠画像石-东汉东汉画像砖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 成都扬子山出土的弋射收获画像砖是一件非常出色的画像砖。在一块砖面上,分上下两个画面,上半部表现人物正弯腰张弓射箭的情景。

8、池塘中一群猝然惊觉的水凫有的急速游避,有的仓皇飞散,有的直冲天际,显示出艺术家捕捉这一刹那物象动态的本领。此外,池中水波涟涟,群鱼游动,成熟的莲蓬高高挺立水面,远处还有落叶的大树,恰如其分地渲染了秋天的景色,并和下部的收获场景有了内在的关联。下部为秋天丰收的场面,在横幅构图中,五位农夫正在挥镰收割,是辛勤而又欢快的劳动生活写照。整个画面表现手法精巧活泼,纯朴自然,极富生活气息。画像砖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 东汉 画像砖 成都扬子山汉墓出土 高39.6厘米,宽46.6厘米 四、汉代帛画四、汉代帛画 汉代画于绢帛上的作品见于遗存的有多幅,均出土于墓葬,也是那个时期重要的绘画史料。在

9、地下发掘获得的汉代绘画实物遗存中,帛画虽然是丧葬用品,不是供生人欣赏的艺术品,但它在材料、形制和技法上比较接近卷轴画,其代表作品有马王堆汉墓帛画、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以灵魂为题意的帛画,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社会风尚。西汉帛画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号墓出土 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全长205厘米 马王堆马王堆1号墓帛画号墓帛画五、雕塑艺术 陵墓雕塑 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散布于民间的各种不同材质的室内小型雕塑、玩偶等中国古代雕塑包括:1、陵墓雕塑、陵墓雕塑 陵墓雕塑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地面上仪卫性石刻造像一是地面上仪卫性石刻造像 一是地下

10、作为陪葬的俑一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代表作品:秦陵兵马俑、汉说唱俑(1)地下陵墓雕塑陵墓雕塑秦、汉俑 俑 古代墓室中代替活人陪葬的偶人。从东周时期开始流行,盛行于汉、唐时期,多为陶、木材料制作,也有石雕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宋代以后纸制的冥器流行,陶、木俑减少。秦、汉俑特点 秦、汉俑,以巨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时代的风貌,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绝大部分的俑都是用来表现统治者生前的权势和享乐生活,而这又只能通过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大部分的俑具有生活气息浓厚、形象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形象生动活泼等特点。秦俑秦俑秦军雄风的艺术再现秦军

11、雄风的艺术再现 秦兵马俑1974年3月,发现于陕西省临潼县附近的西杨村 秦始皇特别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寄希望于死后仍能和生前一样的安富尊荣。现在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惊人的规模,反映了秦始皇要把他的强大御林军带入阴间的强烈愿望。将军俑将军俑跪射俑跪射俑御手俑御手俑军吏俑军吏俑战马俑战马俑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秦俑既担负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纪念。1987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12、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汉代俑人间百态人间百态 从艺术创作上看,汉代俑像所表现的是它们的作者们最熟悉的生活。能工巧匠们在为这死亡王国塑像的时候,也溶进了他们对这些人物、动物的理解和感情。因此,汉代陶俑以琳琅满目的现实生活情景和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而成为中国古代雕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墓出土 杂技俑盘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地上陵墓雕塑()地上陵墓雕塑仪卫性陵墓雕塑仪卫性陵墓雕塑 自秦汉时代以来,帝王贵族在陵墓周围修建了大片的陵园建筑,设置了大型的仪卫性陵墓雕塑。这样做,在主观上是为了显示死者的丰功伟绩,在客观上也就必然促使了带有纪念性的建筑物和带有仪卫性的大型雕塑的发展。汉代雕塑汉代雕塑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墓石雕 花岗岩,此为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之一,是中国早期的雕刻艺术。其风格与时代相一致,雄厚浑朴,气魄宏伟,不计细节,具有纪念碑的性质。此雕塑高190厘米,长168厘米。跃马跃马石刻高1.14米,长2.60米。作品所表现的是一匹转战千里、久经沙场的战马。马头上仰,似乎在谛听远方传来的声音,注视着前方的动静。长2米,宽0.84米,作品刻划出猛虎机警凶猛,随机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显示了皮毛的丰满,轻柔和斑烂,尾稍有力地卷在背上,更增加了活跃的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