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4707767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网络广告的伦理失范体现(一)女性歧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某些网络广告将女性完全物化为用于感官刺激的商品,忽视女性的人格与尊严。它们波及诸多领域,其在女性形象运用上的共同点是衣着暴露,如配有标题,常与“裸”、“诱惑”、“性”等词汇关联。女性的气质美全然不见,形体美也退化为几种身体部位的感官刺激。女性被符号化为“性”的表征,成为被消费的商品同步也成为被娱乐的消遣品。女性主义理论家唐娜?哈拉威指出:“视觉永远都是一种与看的权力有关的问题”1。看与被看是人与人之间权力关系的反映。登高一呼万众瞩目时,被看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享有被注视羡慕的快感,而作为消费品加消遣品的女性形象显然属于权力关

2、系中的弱势群体,她们被注视,其人格和尊严被忽视。这样的女性形象运用传达出按男女不平等的隐喻,逐渐向现实生活渗入,破坏其伦理规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类径直以未成年少女为招牌刺激受众眼球和消费的作品。如猫扑曾贴出一游戏广告,画面是一表情羞涩温顺的女孩配以“十八个妙龄少女选谁为你而战”的标题。近年来性侵幼女案频发,信息环境中对女性,特别对未成年女性的歧视当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二)暴力渲染暴力渲染的载体并不仅仅是血腥刺激的影像广告,也涉及对公众人物和一般人物的隐私进行八卦、人肉的娱乐广告,以及上面提到的侵犯女性尊严的种种广告,由于暴力并不仅仅是对身体的侵犯,更涉及精神上的侵犯。前者多余现于游戏中,

3、网络广告也有波及。其危害重要在诱导受众形成以“力量”为导向的简朴化处事思维,即“强者为王”,遇到矛盾纠纷易诉诸暴力解决。未成年人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受害者。后者的危害重要在人际关系的导向上,它无形之中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压迫,诱导受众忽视个体的人格与尊严。孤立的个体呈目前大众前,由其品鉴赏玩,而受众在获得快感和满足时并未考虑到作为广告模特或被偷拍、人肉者的个人感受。虽然一为积极呈现一为被动,但其与受众之间达到的关系均是孤立的个体迎合了群体意愿,群体则忽视了个体的意志、尊严和人格。(三)泛娱乐化泛娱乐化表目前两个方面,一是广告设计自身的娱乐化,例如运用多种“囧图”和怪异标题吸引受众。再者,是大量广告对网

4、络娱乐化信息环境的推波助澜。泛娱乐化的危害在于使人们对伦理的感知变得麻木。娱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广告用以吸引受众的一大要素,然而大量的娱乐化信息成为受众神经的麻醉剂。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曾描述过电视新闻对受众的麻醉,她觉得“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由于“虽然是报道悲剧和残暴行径的新闻节目,在节目结束之前,播音员也会对观众说明天同一时间再会”,这样导致的成果是,“照理说,几分钟的屠杀和劫难应当会让我们整整一种月难以入眠,但目前我们却接受了播音员的邀请,由于我们懂得新闻是不必当真的,是说着玩的。”网络广告的麻醉作用不是用“明天同一时间再会”来体现,而是依托它在网络世界的强力渗入。以新浪等门

5、户网站为例,严肃的犯罪事件、娱乐八卦、美容广告可以同步出目前首页,既要人悲哀又要人大笑,带有窥视欲望、游戏欲望的娱乐心理消解了受众的伦理感知,使其麻木。长此以往,受众将带着娱乐化的心态面对一切事件,伦理的约束悄然削弱,深刻严肃的伦理反思越来越少。二、内外动因分析(一)法律的不完善与监管缺位对于伦理问题的约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一种是外在强制力的约束,重要的外在强制力便是法律。国内的广告法于1995年开始实行,那时网络广告尚未兴起,法律制定自身并未考虑到网络广告这一形式,因此对网络广告的监管治理便缺少完善的法律根据。具体问题例如“网络广告监管主体性组织的缺失。网络广告市场的

6、监管条块分割,分权而治3”、“广告活动主体界线模糊老式的三分法(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很难合用于网络广告的状况”等。并且有别于老式广告,网络广告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并具有匿名性,对它的监管更加困难(二)媒介自身的导向网络传播具有极高的自由度、互动性、匿名性、多媒体融合性,可跨越时空传递多种各样的信息,传播的自由便利刺激了人们的体现欲望和窥视欲望,网络信息在“量”上迅速膨胀的同步,“质”上也必然发生变化,以在信息海洋中得到她人的关注。即,网络传播必然规定新求异,女性形象的畸形运用、暴力渲染、泛娱乐化,都可说是追求新异心理的必然成果。在多种类型的信息中,广告无疑是最规定关注度的种类之一,

7、因此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也就几乎成为必然现象。再者,网络传播是私密性很强的传播,除匿名性外同步具有隐私性。老式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对信息发布可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信息的接受,会受一定限度的公众视线的监督。但网络信息的发布是匿名的,其接受端又可以设立密码、删除上网痕迹,且其中的移动终端多为私人性物品。这种强私密性正好诱导并掩护了违背伦理的网络广告的产生和传播。(三)伦理观念的淡漠一方面,是伦理教育的乏力。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与现实社会的伦理问题紧密有关,两者互相影响。网络广告的伦理问题可以转化为现实社会的伦理问题,现实社会的伦理问题也会映射到网络广告中。但究其本源,网络广告的品质是由其所波及各方设计

8、者、广告主、消费者的素质综合伙用决定的,此三者的伦理道德素质便决定了网络广告的伦理素质。而她们的伦理素质很大限度上由伦理教育决定。“说谎从小学作文开始”、“校长”一度成为贬义词汇都反映出伦理教育的乏力,而这也正是网络广告的伦理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的一种重要因素。此外,商业利益的刺激导致了对伦理的忽视。商业利益与道德伦理之争自古至今从未断绝,广告的诞生也本就是为了谋得商业利益。然而作为社会中一分子,每个人都应承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人与人互为环境,伦理失范的广告散发到网络环境中,受众也许在此刺激下把相似内容也散布进去,于是形成了网络生态的一种恶性循环。最后,每个网络世界的参与者都将受其伤害。三、改善

9、传播环境对策(一)与时俱进,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法律的制定应当随着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修缮。“艾瑞征询分析觉得: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跨过500亿量级,超过报纸广告规模,而网络广告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规模将进一步接近电视广告规模”。网络广告在整个广告行业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其伦理问题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网络广告的治理不仅关系到网络生态的构建,也关系到整个商业经济的良性运营,广告法应当与时俱进,对网络广告做出细致全面的考量进行变革修缮。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修缮过程中,法律条文的规定“不适宜过细,由于网络广告属于一种新兴的广告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会浮现许多新的问题,若规定过于细致,也许会导

10、致筹划跟不上变化。对违法行为进行规定期,还要考虑到法律的不周延性和滞后性以及违法行为不断翻新的特点,设立对违法广告认定的一般条款,保证新法规的长期合用性。3”(二)进行传播常识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在娱乐至死的最后,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这样某些问题“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不同形式?不同的形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知识、智慧和学习措施?每一种形式会产生如何的精神作用?信息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她觉得通过这样的问题才干跟电视对话,即理解电视这种媒介。而这也正启示理解决网络广告伦理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去理解“信息”、“媒介”、“传播”和“认知”,普及传播常识培养大众的媒介素养,

11、如此才干运用好媒介。例如,网络媒介带来信息膨胀,信息膨胀带来受众和市场的细分,而这反过来便规定信息内容的细分。若结识到这一点,广告的泛娱乐化便有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将严肃内容和娱乐内容分离,把广告进一步精确地投放给需要她们的受众,而不是宽泛地面向所有网民。这样既可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播,也可规避伦理问题的产生。(三)加强普世伦理价值观念的培养普世伦理价值即所有人都应认同的某些价值观念,例如平等、公正。伦理观念的培养重要由家庭和学校承当,同步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社会正像一种生态系统,每一部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因此伦理建设必须从社会整体着手,各个成员共同努力。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的认知越来越受到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的认知转化为现实的行动,便产生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即“现实环境将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网络时代带来了“自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可以向大众传播信息,且有也许如“蝴蝶效应”般产生巨大的影响。即,每个人都可成为一种强大的媒体。这是种权力,也是提示,面对种种伦理问题,每个人都应有所担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将是一种极缓慢的过程,但也是解决涉及网络广告伦理问题在内的一切伦理问题的主线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