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谭500kV线π进绵阳变总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24699422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白谭500kV线π进绵阳变总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白谭500kV线π进绵阳变总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白谭500kV线π进绵阳变总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白谭500kV线π进绵阳变总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谭500kV线π进绵阳变总施工图设计说明书(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综合部分第一卷 第一册总 说 明 书四川电力设计征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设计甲级29-sj号二八年三月 成都批 准:审 核:审 核:校 核:编 写: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检索号:59-S370S)施 工 图 设 计总 目 录综合部分第一卷 第一册总阐明书及附图59-S370S-A0101第二册设备材料汇总表59-S370S-A0102电气部分第一卷 第一册平断面定位图59-S370S-D0101第二册塔位明细表59-S370S-D0102第二卷 第一册机电安装施工图59-S370S-D0201第二册绝缘子金具串组装图59-S37

2、0S-D0202第三册间隔棒安装表59-S370S-D0203 第四册房屋拆迁表及房屋拆迁卡59-S370S-D0204构造部分第一卷 第一册ZMVA41直线塔59-S370S-T0101第二册ZMVA42直线塔59-S370S-T0102第三册ZMJA41直线转角塔59-S370S-T0103第四册SZA41直线塔59-S370S-T0104第五册SZA42直线塔59-S370S-T0105第六册SZ32直线塔59-S370S-T0106第七册5A-JC259-S370S-T0107第八册5A-JC459-S370S-T0108 第九册SJ2259-S370S-T0109 第十册SJD125

3、9-S370S-T0110第十一册SJD12A59-S370S-T0111第二卷 第一册铁塔及基本明细表59-S370S-T0201第二册基本施工图59-S370S-T0202第三册T1、T2、T7、NP9铁塔及基本施工图59-S370S-T0203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检索号:59-S370S)施工图设计第一卷 总阐明书及附图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设计根据11.2 设计范畴11.3 对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的执行状况21.4 全线重要技术特性及经济指标32 途径62.1绵阳变电站出线62.2 接点接线方案72.3 线路途径72.4 线路沿线自然概况72.5 合同状况103

4、机电部分113.1 设计气象条件113.2 导线和地线113.3 绝缘配合133.4 绝缘子及金具153.5 导线换位、地线绝缘及换位203.6 导地线防振203.7 防雷保护与接地213.8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223.9 通信保护244 铁塔与基本254.1 铁塔254.2 基本264.3 遵循原则274.4 防腐、防盗措施285 附属设施296 环保注意事项306.1 途径走廊环保306.2 塔基环保307 施工运营注意事项327.1 电气部分327.2 构造部分347.3 运营方面388 附件40附件1:绵阳市都市规划管理局对本工程途径方案的复函40附件2:江油市规划和建设局对本工程途径

5、方案的复函42 本册图纸目录序号图 号图 名1S370S-A0101-01总阐明书2S370S-A0101-02线路途径图(1:1万)3S370S-A0101-03接点平面示意图4S370S-A0101-04绵阳变500kV进出线平面示意图5S370S-A0101-05跨涪江平断面分图6S370S-A0101-06跨宝成铁路平断面分图7S370S-A0101-07跨江永三线平断面分图8S370S-A0101-08导线相序配合示意图9S370S-A0101-09铁塔一览图10S370S-A0101-10基本一览图1 工程概况1.1 设计根据1.1.1我公司与建设单位(四川电力建设管理公司)签定的

6、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的勘测设计合同。1.1.2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9-S359C-A01)及初设评审意见。1.1.3本工程初步设计文献。1.2 设计范畴1.2.1由绵阳500kV变电站出线构架起,至白谭线N66大号侧、N75小号侧接点止,线路全长5.997 km的500kV线路本体设计。其中江油侧(天白电厂)新建单回路2.372km;德阳侧(谭家湾)新建单回路0.345km,新建同塔双回路3.28km(与绵阳德阳(谭家湾)500千伏回线路新建工程共用)。导线截面为4400mm2,地线一根为OPGW,另一根为良导体地线。1.2.2本工程将原白谭

7、线一根OPGW同步开断接进绵阳变,根据初设地线配备成果及初设审查意见 *原白谭线37原白谭线65*T7段地线更换为LBGJ-120-40AC和OPGW-140,长度13.413km;*原白谭线88原白谭线76*NP9段地线更换为LBGJ-120-40AC和OPGW-140,长度6.261km。*原白谭线N88N105段,长8.680km,地线运营方式需更换为逐塔接地。OPGW的架线施工费用列入本工程投资中,OPGW材料、配套金具及接续费用列入通信工程投资中。1.2.3对邻近通信信号线的危险和干扰影响的保护设计。1.2.4工程预算书的编制。对巡线站、检修站等附属设施,在本工程中仅列入费用。1.2

8、.5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本工程与绵德线同塔双回架设段(全长3.28km)所有材料均计入本工程,NP8双回路分支塔为本工程与绵德线施工标段分界塔,其铁塔、基本、接地装置、引流线及后侧(小号侧)导地线耐张串、防晕间隔棒、防晕矩形跳线间隔棒计入本工程,前侧右侧导线跳线串及导地线耐张串、防晕间隔棒计入绵德线。1.2.6本设计阶段为施工图设计。1.3 对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的执行状况国网公司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于10月16日18日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了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议,根据评审规定,我公司逐个研究贯彻,在施工图设计中进行了认真执行,各章节中已有阐明,现将有关状况阐明如下:

9、1)施工图设计途径按初设审定的途径走线,根据现场具体状况,使用航测海拉瓦及计算机优化排位技术,对途径进行了优化,房屋拆迁量有所减少,途径更趋合理。2)按初设评审意见,重要设计气象条件为:最大设计风速为30m/s,设计覆冰厚度为5mm,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5。3)按初设评审意见,导线型号为LGJ-400/35钢芯铝绞线,每相四分裂,分裂间距为450mm。导线采用铝合金阻尼式间隔棒,导线间隔棒按不等距布置。导、地线塑性伸长采用降温法补偿,导线补偿温度取25,地线取15。4)按初设评审意见,地线热稳定校验时,变电站出口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取55kA,短路热稳定期间按0.25s考虑,白潭线N37#

10、绵阳变和绵阳变白潭线N88#均采用24芯OPGW和良导体地线,地线采用逐塔接地措施,白谭线N88N105段地线运营方式需更换为逐塔接地。5)按初设评审意见,全线按III级污秽区选配绝缘子,爬电比距不不不小于3.0cm/kV(按额定电压计算)。导线悬垂I串、V串采用180kN合成绝缘子;悬垂转角塔L串采用240kN玻璃绝缘子;耐张塔跳线串采用70kN玻璃绝缘子;耐张绝缘子串采用双联240kN玻璃绝缘子,进出线档铁塔侧采用双联160kN玻璃绝缘子,构架侧为瓷质绝缘子。6)按初设评审意见,全线架设双地线进行防雷保护,接地装置为方环加射线型式,接地体采用10热镀锌圆钢。为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单回路铁塔

11、地线对边导线保护角按不不小于10设计,双回路铁塔地线对边导线保护角按不不小于0设计。7)按初设评审意见,对林木密集地区,采用跨越方式。8)按初设评审意见,单回路直线塔采用三相绝缘子V型布置的猫头铁塔,315悬垂转角塔采用三相绝缘子L型布置的猫头型铁塔,耐张转角塔及终端塔采用干字形铁塔;双回路直线塔采用三相绝缘子I型布置的鼓型铁塔,耐张塔及终端塔采用鼓型铁塔。铁塔下部8m螺栓采用防盗措施,其他部位铁塔螺栓均采用防松措施。9)基本: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铁塔型式,因地制宜配备基本型式。基本的选型根据实际需要拟定,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对跨江(河)塔的基本,根据水文条件,拟定防洪措施。铁塔与基本所有采用插入

12、式角钢连接方式。1.4 全线重要技术特性及经济指标1.4.1 线路重要技术特性工程名称白谭线接进绵阳变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起止点起于绵阳500kV变电站出线构架,止于白谭线N66大号侧、N75小号侧接点线路长度5.997km(江油侧单回2.372km,德阳侧单回0.345km,同塔双回3.28km)曲折系数/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电压级别500kV回 路 数江油侧:单回路 谭家湾侧:单双回路换位方式不换位杆塔总数16基(其中与绵阳德阳线路共用8基、与预留线路共用1基双回路塔)平均档距江油侧:386m谭家湾侧:443m转角次数6 次(耐张)(两侧各3次)平均耐张段长度江油侧:1158m谭家湾侧

13、:1774m导线4LGJ-400/35(GB1179-83)使用安全系数2.5地线LBGJ-120-40AC(YB/T 124-1997)使用安全系数3.7绝缘子U70BP、U160BP、U240BPFXBW2-500/180 FXBW4-500/180XDP-70CN防振措施防振锤绝缘污秽级别级污秽区。重要气象条件5mm 冰区,最大设计风速:30 m/s。地震烈度度年平均雷电日40海拔高度480m550m 沿线地形丘陵80%、平地10、山地10沿线地质泥水坑19%;流砂坑 6%;一般土19%;松砂石 40%;岩石 16%铁塔型式单回直线塔:猫头型塔;单回耐张转角塔:干字型塔;导线三角排列。双

14、回为垂直排列鼓型铁塔。基本型式钢筋混凝土斜柱式基本、掏挖式基本。汽车运距及人力运距平均汽车运距19km,平均人力运距0.4km。1.4.2 全线铁塔数量表全线共使用铁塔16基,其中单回直线塔3基,单回悬垂转角塔1基,双回直线塔6基,单回耐张塔3基,双回耐张塔3基。序号冰区代号塔型数量(基)小计合计合计15mm单回直线塔ZMVA4119162ZMVA4223双回直线塔SZA4124SZA4235SZ3216单回悬垂转角塔ZMJA41117单回耐张塔5A_JC21685A_JC429双回耐张塔SJ22110SJD12111SJD12A11.4.3 重要材料耗量名 称型 号 规 格单位总 耗 量单位

15、耗量(/km)导 线LGJ-400/35(GB1179-83)吨155.03225.852地 线LBGJ-120-40AC(YB/T124-1997)吨14.8932.483悬式绝缘子U70BP片12251105U160BP1260U240BP2268合成绝缘子FXBW2-500/180支18FXBW4-500/180支54间隔棒FJZJ-445/400组732122防振锤FR-4(导线用)只20434FR-4(地线用)只20234接地钢材F10等吨3.640.610钢 材铁塔钢材吨594.8597.709插入角钢25.64.269地脚螺栓4.980.830基本钢材85.0514.182小 计

16、710.48118.473混凝土C10、C20、C30等m3932.979155.5743注:(1)上表中材料用量均未涉及损耗。(2)合成绝缘子每支按等效26片(170mm)悬式绝缘子折算。(3)混凝土不含保坎、护坡、基坑回填。2 途径2.1绵阳变电站出线绵阳500kV变电站位于绵阳市游仙区东林乡以北约2km处,目前处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我公司设计),其500kV出线间隔规划10回,东侧5回,西侧5回。东侧5个出线间隔从北向南依次为“预留(江油燃煤)”、“江油燃煤”、“广元西”、“广元东”、“ 谭家湾(反出线)”;西侧5个出线间隔从北向南依次为“预留”、“预留”、“预留(茂县方向)”、“预留(茂

17、县方向)”、“谭家湾”。出线布置方案如下图所示:出线相序为从北到南A、B、C,间隔宽度28.0m,相间距离8.0m,导线最大容许张力50000 N/相,地线最大容许张力10000 N/根,最大容许偏角10。本工程从东侧由南向北第5个间隔“江油燃煤”向江油方向出线;从西侧由南向北第1个间隔“谭家湾(反出线)”向德阳方向出线。为兼顾出线通道,江油侧接线路与其北侧预留线路共用一基双回路终端分支塔SJD12A,谭家湾侧接线路与绵德回线共用一基双回路终端塔SJD12,其强度满足本工程使用规定,详见绵阳变500千伏进出线平面示意图(S370S-A0101-04)。2.2 接点接线方案根据初设审定成果,本工

18、程采用在原线路直线下立塔的接方案。江油侧接点选择在原白谭线66(运营编号,下同)直线塔大号侧20m处线下,线下新设一基转角塔5A_JC4,转角度数右转6253;谭家湾侧接点选择在原白谭线75直线塔小号侧17m处线下,线下新设一基转角塔5A_JC2,转角度数左转2216。开接塔强度满足本工程使用规定。档内开接后,原白谭线相应耐张段及代表档距发生了变化,为保证原线路铁塔的安全,应保证老线路的张力不变,即不调节原耐张段内其他档的导、地线弧垂。2.3 线路途径施工图设计途径按初设审定的途径走线,根据现场具体状况,使用航测海拉瓦及计算机优化排位技术,对途径进行了优化,房屋拆迁量有所减少,途径更趋合理。途

19、径方案概况如下:2.3.1江油侧接线路线路从绵阳500kV变电站出线后左转向北走线,经长梁子、两角寺、松树梁,在莲花包右转接入白谭线N66塔大号侧“”接点,本段线路全长2.372km。2.3.2谭家湾侧接线路线路从绵阳500kV变电站出线后与拟建绵谭线同塔双回左转向西走线,经朱家院子,在千佛岩附近跨宝成铁路,又经老堂沟,在黄家院子跨涪江和兰成渝埋地输油管道后,于青霞坝分支为两个单回走线,工程线路(左侧)在桅杆梁左转接入白谭线N75小号侧“”接点。本段线路全长3.625km,其中单回长0.345km,双回长3.28km。2.3.3 接完毕后新线路长度及拆迁线路长度本工程接完毕后,江油至绵阳变线路

20、全长30.679km,绵阳变至谭家湾变线路全长53.781km。拆除已建白谭线N66N75段(含N66和N75铁塔),长度4.252km,拆除铁塔10基(9基直线塔,1基耐张塔)。途径部分详见本册图纸中的线路途径图(1:1万)(图号:S370S-A0101-02)2.4 线路沿线自然概况2.4.1线路所经行政区域本工程途径全长5.997km,途径通过的行政区域为绵阳市(2.759)、江油市(3.238)。2.4.1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状况线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沿线地貌由构造、岩性以及冰川、流水等多种因素综合伙用塑造而成,线路通过区地貌形态属堆积平原地形、侵蚀堆积高阶地地形及剥蚀构造低山丘陵地

21、形之鸡爪丘洼地地形。线路处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地质条件简朴,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区域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影响线路途径成立的地质构造问题,合适建设500千伏线路。对丘间平坝、漫滩、沟谷及槽谷地区的含砂层及呈软、流塑状的粘性土,由于地下水位浅,对塔基及基坑施工开挖将产生一定影响,如不均匀沉降、基坑涌水、坑壁坍塌、流砂等,可以通过换填、抽排水、基坑支护等措施解决,均能满足立塔规定。沿线地形条件好,地形划分为丘陵80,山地10,平地10。沿线地层岩性重要为河流冲积的砂卵石层,冰水堆积层以及红层砂泥岩,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能均较好。地质划分:泥水坑19%;流砂坑 6%;一般土19%;松砂石 40%

22、;岩石 16%。沿线最大海拔高程550m,地形高差1070m,线路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沿线未穿越大的林区,丘坡地带以及房前屋后的树、竹较多。2.4.2沿线地下水分布沿线地下水体现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两大类。丘陵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埋深大,对送电线路无影响;平原地区及河流两岸阶地地下水埋藏较浅,水量较为丰富,对送电线路基本施工有一定的影响,施工开挖时应加强基坑支护及抽排水措施。地下水类型属于重碳酸钙、重碳酸钙镁型,矿化度低,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4.3 沿线矿产、炸药库、地震站、地下管线台分布通过收资询问及现场踏勘,途径区域无矿产及采空区。据收资和调查,线路区域内及附近无炸药库和

23、地震站台分布。线路处在绵阳附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地下光缆和天然气管道分布较多,据现场踏勘和调查,沿线仅有的埋地管线为兰成渝输油分公司所属兰成渝埋地成品油管道(管径720mm),本线路在涪江右岸与之直交,右岸跨江塔与之相距约200m,距离满足有关规范规定,对线路无影响。2.4.4 交通状况沿线可运用的重要公路除绵阳江油的省道外,尚有较多的乡村公路、机耕道可以运用,交通运送条件较好。平均汽车运距:19km,平均人力运距0.4km。2.4.5 线路跨越涪江状况本工程线路跨越的涪江段为不通航河流。跨江点位于江油市龙凤镇下游约0.9km处的青霞坝,跨越挡档距为818m,为一般跨越。跨江塔位左岸位于丘包顶

24、,塔位高程548m,塔型为SZ32-43.8,右岸位于青霞坝台地,塔位高程487.3,跨江塔为SJ22-31,塔位不受百年一遇洪水位(485.8m)沉没影响。导线最大弧垂时,弧垂最低点(496.3m)至百年一遇洪水位的垂直距离满足设计规程规定。2.4.6 重要交叉跨越新建段交叉跨越:序号被跨越物名称次数备 注1220kV电力线1江永三线210kV配电线83220V照明线194三级通信线(缆)65宝成铁路16公路37机耕道128河流1涪江9水库110兰成渝输油管道1埋地更换地线段交叉跨越:序号被跨越物名称次数备 注1220kV电力线2220kV江永东、西线2110kV电力线1110kV兴游合支线

25、335kV电力线1410kV配电线195380V动力线66220V照明线707二级通信线(缆)18三级通信线(缆)579高级别公路210公路1111机耕道4312河流113水渠92.4.7 对附近设施及农业的影响1)对沿线电台、电视差转台、广播台、以及其他通信设施的距离均满足有关规定规定。2)线路跨越不通航涪江1次,宝成铁路1次,跨越净空距离满足规程规定。3)对个别局部影响塔位或跨越困难的10kV配电线、220V照明线、三级通信线、机耕道、埋地水管需改迁解决,具体改迁的设施及位置见电气部分卷册平断面定位图及塔位明细表,全线合计改迁如下:改迁10kV配电线600m; 改迁220V照明线400m;

26、改迁三级通信线400m; 改迁机耕道330m;改迁地埋水管150m。4)沿线基本上为农业耕作区,在丘陵段个别处有林木覆盖,对树木密集处,尽量采用了跨越方式,减少树木砍伐。5)沿线房屋非常密集,且无规则分布,因此房屋拆迁量较大。房屋具体拆迁状况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四册图纸房屋拆迁表及房屋拆迁卡。6)根据500kV线路运营状况,对接近线路附近(约50m范畴)、采用老式室外天线接受电视信号的居民房屋,其天线感应电较强,需对天线作接地解决,电视天线接地措施详见电气部分第二卷第二册机电安装施工图。7)对沿线分布的采石场、采砂场均已避让,线路影响范畴内无其他如炸药库、油库、鞭炮厂等易燃、易爆设施。2.5

27、合同状况途径方案已获得绵阳市和江油市建设规划部门的书面批准意见并获得省建设厅选址意见书。本工程在江油市千佛岩附近跨越宝成铁路,有关合同目前正与办理中。3 机电部分3.1 设计气象条件按初设评审意见,同步按国网公司对输电线路覆冰核查规定,通过终勘进一步收资调查,拟定全线设计最大风速为30m/s,覆冰5mm设计。设计气象条件组合如下表:项 目气温()风速(m/s)冰厚(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500年平均气温1500最大风速10300设计覆冰-5105雷电过电压15100操作过电压15150安装状况0100覆冰比重0.9g/cm3年平均雷电日40(天)在发生的百年一遇雪灾中,本工程途径区域

28、内同样设计气象条件的多条220千伏、500千伏线路均未发生断线和倒塔事故,故本设计气象条件取值是合理的。3.2 导线和地线3.2.1 导线、地线型号根据系统论证,本工程导线标称截面采用4400mm2。按初设论证及评审意见:导线采用4LGJ-400/35(GB1179-83)钢芯铝绞线。四分裂导线呈正方形排列,分裂间距450mm。跳线采用四分裂跳线,型号及分裂间距同导线。原白谭线本段一根地线采用OPGW-100,另根地线为LBGJ-80-20AC铝包钢绞线,本次接线路原白谭线OPGW需同步开断接入绵阳变。根据初步设计论证成果和评审意见,全线地线最后配备如下: 新建段:所有采用LBGJ-120-4

29、0AC铝包钢绞线,配备长度5.997km; 已建白谭线更换地线段:*原白谭线37原白谭线65*T7段地线更换为LBGJ-120-40AC,长度13.413km;*原白谭线88原白谭线76*NP9段地线更换为LBGJ-120-40AC,长度6.261km。相应OPGW由OPGW-100更换为OPGW-140。更换接地方式段:*原白谭线N88N105段,长8.680km,地线运营方式需更换为逐塔接地,即加装接地线和接地端子。地线配备图如下:导、地线型号及机械物理特性如下表:导地线机械物理特性表项 目LGJ-400/35LBGJ-120-40AC执行原则GB1179-83YB/T124-1997结

30、构 根数/直径(mm)铝48/3.2219/2.85钢 芯7/2.5截面积(mm2)铝390.8875.15钢 芯34.3646.06总面积425.24121.21外径(mm)26.8214.25计算重量(kg/m)1.3490.5703最后弹性系数(MPa)6500098100线膨胀系数20.510615.5106计算拉断力(N)987007527020时直流电阻(km)0.073890.36293.2.2 最大使用张力及安全系数根据本工程的导地线型号、设计气象条件,以及所使用的塔型、档距,按设计规程,拟定导地线使用张力和安全系数如下表:序号线 型安全系数最大使用张力(N)年平均张力(N)1

31、LGJ-400/352.539480246752LBGJ-120-40AC3.72034318818导地线力学特性表和架线表、进出线档导地线架线表详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一册机电安装施工图(检索号:59-S370S-D0201)。3.3 绝缘配合3.3.1 污区划分根据初设论证、评审意见,以及运营单位的意见,按照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的四川电力系统污辨别布图,结合施工图阶段现场的污源调查,拟定全线按级污区设计。 3.3.2 绝缘子片数根据初设论证、评审意见并按设计规程,级污区悬垂串泄漏比距按2.5cm/kV3.2cm/kV配备(按额定电压计算),本工程悬垂串泄漏比距按不小于3.0cm/kV配备。耐张

32、串的自洁性能较好,其泄漏比距可根据运营经验较悬垂串合适减少,本工程设计时按与一般I串取相似的泄漏比距进行计算。本工程海拔高程均不不小于1000m,属一般海拔地区,绝缘子片数受污区控制。单回路根据初设论证及评审意见,拟定本工程单回路段绝缘子使用片数如下(单片爬距为投标供货产品数据):单回段绝缘子片数配备表串 型绝 缘 子 型 号机械强度(kN)单片泄漏距离(mm)绝缘子高度(mm)绝缘子片数及泄漏比距(cm/kV)级污区悬垂串(V串、L串)FXBW2-500/180(合成)1801600044201支(3.2)U240BP24055017030(3.3)跳线串U70BP7045014635(3.

33、15)耐张串U240BP24055017029(3.19)注:表中泄漏比距按额定电压计算。为保证耐雷性,现行设计规程规定1000m如下,对全高超过40m的铁塔,高度每增高10m,增长一片绝缘子,起算片数悬垂串为25片(高度155mm),耐张串为26片(高度155mm)。由于本工程海拔低于1000m且单回路段的悬垂绝缘子串基准片数为28片(高度155mm),单回最高直线塔全高65m,故本工程不再对单回路高塔增长绝缘子片数。双回路根据初设论证及评审意见,本工程同塔双回段采用平衡高绝缘(即基准绝缘按29片170mm高度绝缘子),且逆相序布置,按此原则,本工程双回路段绝缘子使用片数如下(单片爬距为投标

34、供货产品数据):双回段单回段绝缘子片数配备表串 型绝 缘 子 型 号机械强度(kN)单片泄漏距离(mm)绝缘子高度(mm)绝缘子片数及泄漏比距(cm/kV)级污区悬垂串(I串)FXBW4-500/180(合成)1801600049301支(3.2)跳线串U70BP7045014635(3.15)耐张串U160BP16045015535(3.15)U240BP24055017029(3.19)注:表中泄漏比距按额定电压计算。为保证耐雷性,现行设计规程规定1000m如下,对全高超过40m的铁塔,高度每增高10m,增长一片绝缘子,起算片数悬垂串为25片(高度155mm),耐张串为26片(高度155m

35、m)。由于本工程海拔低于1000m且双回路段已按平衡高绝缘配备悬垂绝缘子串片数(基准片数为29片,高度170mm),双回最高直线塔全高68m,故本工程不再对双回路高塔增长绝缘子片数。3.3.3 塔头空气间隙根据设计规程及初设论证,拟定各工况下塔头空气间隙值如下:工 况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电压带电作业单回路空气间隙(m)(I串)3.302.701.303.20双回路空气间隙(m)(I串)4.102.701.303.20空气间隙(m)(V、L串,单回)3.603.401.403.50同步风速(m/s)10153010注:带电作业间隙,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的工作部位,还应再考虑人体活动范畴0.3m

36、0.5m。3.4 绝缘子及金具3.4.1 绝缘子根据初设论证及评审意见,导线悬垂I串、V串采用180kN合成绝缘子,L串采用240kN级玻璃绝缘子,跳线串采用70kN玻璃绝缘子,耐张绝缘子串采用两联240kN玻璃绝缘子,进出线档铁塔侧采用双联160kN玻璃,构架侧采用采用双联160kN瓷质绝缘子。投标定货的绝缘子性能参数列于下表: 导线玻璃绝缘子机电特性表(自贡迪维尔)招 标型 号厂 家型 号主 要 尺 寸(mm)机 电 特 性高度盘径泄漏距离最低闪络电压(kV)工频最小击穿电压(kV)50%冲击冲击电压(kV)机械破坏荷载(kN)连接型式标记干湿U70BPFC70P/146146280450

37、85501301257016RU160BPFC16P/155155280450855013012516020RU240BPFC240P/170170330550905513014024024R导线瓷质绝缘子机电特性表(大连电瓷有限公司)招标型号厂家型号重要尺寸(mm)机 电 特 性高度盘径泄漏距离工频1分钟耐受电压(kV)工频最小击穿电压(kV)50%冲击闪络电压(kV)机械破坏荷载(kN)连接型式标记干湿U160BPXWP2-160155300450804512013016020R地线瓷质绝缘子机电特性表(大连电瓷有限公司)绝缘子型号主 要 尺 寸机 电 特 性机械破坏负荷(kN)连接标记高

38、度(mm)盘径(mm)爬距(mm)工频击穿电压(kV)20mm间隙工频放电电压(kV)耐电弧能力XDP-70CN(耐张)20016016011083010kA,0.2s,2次7016C合成绝缘子机电特性表(广州迈克林电力有限公司)序号绝缘子代号FXBW2-500/180FXBW4-500/1801额定电压 kV5005002额定机械负荷 kN1801803构造长度(L) mm442049304最小干弧距离 mm406045605爬电距离 mm16000160006金具连接标记20R20R7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 kV228025508操作波冲击耐受电压 kV130014009工频湿耐受电压kV(

39、有效值)950110010伞形构造硅橡胶/大中小伞硅橡胶/大中小伞11均压装置(防鸟害)外径/管径上均压环350/40下均压环370/50上均压环350/40下均压环370/50本工程绝缘子机械强度设计安全系数:最大使用荷载:2.7,断线:1.8,断联:1.5,年平均荷载:4.0。合成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时安全系数3.0。3.4.2 金具及绝缘子串组装本工程海拔在1000m以内,且为轻冰区,国内已有大量的500kV线路设计经验可资借鉴。现分述如下:3.4.2.1 金具本工程导地线绝缘子串与铁塔的连接金具(除跳线串外)所有采用转动灵活、强度高的转轴式挂点金具。其他金具重要采用“85国标金具”及电力

40、工业部1997年修订版电力金具产品样本,部分采用其他500kV线路中设计使用的非标金具。以上金具在500kV线路中均有成熟的制造、安装、使用经验。挂点金具请注意安装方向,即:对悬垂串,弧度大的朝下,弧度小的朝上;对耐张串,弧度大的朝向线夹侧,弧度小的朝向塔身侧。具体安装示意图详见绝缘子金具串组装图安装阐明,图号:S370S-D0202-01。均压屏蔽环:使用铝质均压屏蔽环。间隔棒:采用矩形铝质阻尼间隔棒,它具有耐腐蚀、防振性能好、抗向心压力高等长处。阻尼间隔棒夹头内有固定的硅橡胶以保护导线,经近年施工、运营,状况良好。多种金具详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二册绝缘子金具串组装图(59-S370S-D0

41、202)。本工程金具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最大使用荷载2.5,断线、断联1.5。3.4.2.2 导地线绝缘子串型式1) 单联上扛下垂式悬垂串(WX1) 这种串型是将上面两根子导线抬高,以起到均压效果。因取消均压环(指金具不带均压环),故串长较短。这种串型使用于平地、浅丘、高差及档距较小的地方。该串型采用180kN合成绝缘子。2)单联下垂悬垂串(WX2)该串型导线端采用组合联板方式,构造形式简朴,便于加工制造和安装。该串型长处是导线重心较低,稳定性好,挂线联板采用上、下两块联板组合而成。该串型根据使用荷载采用180kN合成绝缘子。3)双联悬垂串(WSX1)双挂点、单线夹型式:该串型采用两个挂点与铁

42、塔连接,重要用于垂直档距大、重要交叉跨越、直线小转角(3如下)等状况,该串型采用双联180kN合成绝缘子。4)V型串(WVX11、WVX12)用于三角形排列的酒杯塔三相,以限制导线的摇晃,减少塔窗尺寸及线间距离。其V型串夹角根据塔型略有差别,夹角为90100。V型串每分支均为单串,按绝缘子承受的荷载不同分别使用采用180kN合成绝缘子和240kN合成绝缘子。该串型在顺线路方向转动灵活,在导线侧安装均压环以改善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5)L串(WLX11、WLX12、WLX13)悬垂转角塔ZMJA41的3相均使用L串,可保证在不同转角度数下导线位置基本不变,无需采用不同的挂架。L串使用240kN玻璃

43、绝缘子。6)跳线串(WTX)跳线采用4分裂,单联上扛下垂式组装,使用70kN玻璃绝缘子,并可安装重锤片。7)耐张串(WN1、WN4、WN6、WN7、WN8)一般单回路耐张铁塔为双挂点连接方式(为保证两联受力均匀,耐张串内外侧长度需调节,详见耐张绝缘子串串长调节表),双回路与铁塔为单挂点连接方式,耐张串在铁塔端均设有牵引板,以供牵引挂线使用,在导线端的每根子导线设有调节板,以调节子导线的弧垂。导线一般档耐张串用双联240kN玻璃绝缘子构成,进出线档用双联160kN绝缘子构成。8)地线串本工程地线悬垂采用不带绝缘子的双联构造,一般耐张串采用不带绝缘子的单联构造,构架侧耐张串采用每联安装1片地线绝缘

44、子的双联构造。绝缘子金具串组装图见电气部分第二卷第二册绝缘子金具串组装图(S370S-D0202)。本工程XDP-70CN地线用绝缘子,用于构架侧耐张串,该绝缘子具有间隙易调、稳定、息弧性能稳定等长处。3.4.2.3 导地线绝缘子及金具串使用原则表 多种金具在批量生产前应成串试组装,保证各部件联接对的、转动灵活。在良好天气下,绝缘子金具串不应产生电晕。多种绝缘子金具串使用原则如下:1) 导线绝缘子金具串型序号串型代号绝缘子片数及绝缘子型号用途1WX111FXBW4-500/180双回路直线塔边相2WX211FXBW4-500/180双回路直线塔边相3WSX121FXBW4-500/180双回路

45、直线塔边相4WTX135U70BP单双回耐张塔跳线5WVX1121FXBW2-500/180ZMVA41、ZMVA42三相 6WVX1221FXBW2-500/180ZMVA41、ZMVA42三相7WLX11230U240BPZMJA41塔内角相8WLX12230U240BPZMJA41塔中相9WLX13230U240BPZMJA41塔外角相10WN1229U240BP单挂点耐张塔边相(直跳) 11WN4235U160BP单挂点耐张塔构架侧边相(直跳) 12WN6235U160BP(瓷质)变电站构架侧13WN7229U240BP双挂点耐张塔边相(直跳)14WN8229U240BP双挂点耐张塔中

46、相(绕跳) 注: FXBW4型合成绝缘子合用于双回路铁塔。2) 地线绝缘子金具串型序号代 号组 装 型 式绝缘子型号用途1DSX5双联悬垂串无LBGJ-120-40AC 一般直线塔2DSX6双联悬垂串无LBGJ-120-40AC 悬垂转角塔3DN6单联耐张串无LBGJ-120-40AC耐张塔(U型挂环)4DN61单联耐张串无LBGJ-120-40AC耐张塔(GD挂点)5DN7双联耐张串2XDP-70CN变电站构架侧6DFN1地线分支金具无地线耐张双变单用(线路侧)3.5 导线换位、地线绝缘及换位 3.5.1 导线换位本工程新建线路全长5.997km,接完毕后,新形成的江油至绵阳变线路全长30.

47、679km,绵阳变至谭家湾变线路全长53.781km,长度均不不小于100km,不需换位。当两侧开接线路与绵阳变出线间隔相序不相应时,可运用绵阳变侧两基双回路终端塔进行相序调节。相序配合见电气部分第一卷 第一册总阐明书及附图(检索号:59-S370S-A0101)。3.5.2 地线绝缘及换位根据初步设计论证成果及评审意见,本工程新建段、地线更换段、地线更换接地方式段的地线运营方式均为逐塔接地。地线不需换位。详见地线分段绝缘布置图(图号:S370S-D0201-03)本工程悬垂串采用双联构造,以提高安全稳定性。构架侧地线用绝缘子间隙取20mm。所有地线接地点均采用独立可靠的接地线通过专用接地端子

48、与铁塔(构架)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方式详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一册机电安装施工图(检索号:59-S370S-D0204)。3.6 导地线防振四分裂导线较单导线振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小得多,本工程导线使用FJZJ-445/500矩形铝质阻尼间隔棒,对克制次档距振动和微风振动效果良好。结合500千伏线路的运营经验,档距不不小于500m者,导线一般不安装防振锤;档距在500750m之间者,在各子导线上安装一只防振锤;档距不小于750m者,在各子导线上安装两只防振锤;当档距不小于900m时直线塔的邻档也安装防振锤。地线除变电站进出线档外均安装防振锤,安装个数见“塔位明细表”,安装措施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一册

49、机电安装施工图。导线安装FR-4型防振锤,地线安装FR-2型防振锤,安装数量按档距大小拟定。防振锤采用等距离安装,安装数量原则及距离见下表。防振锤安装表线 型型号安装距离(m)安 装 数 量123LGJ-400/35FR-41.60500L750750L10001000L1250LBGJ-120-40ACFR-21.10L350350L700700L1000导线间隔棒安装,按国内广泛使用的简化侯效法计算,采用不等距安装的方式。最大平均次档距长度取65m,间隔棒安装状况详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二册间隔棒安装表(59-S370S-D0203)、第二卷 第一册机电安装施工图(59-S370S-D020

50、1)。3.7 防雷保护与接地本线路通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为40,属中雷区。防雷保护从塔型设计、绝缘配合、减少接地电阻等方面共同采用措施,减少雷击跳闸率。3.7.1 防雷保护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本工程全线架设双地线,单回路铁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不不小于10度,双回路铁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不不小于0度,两根地线间的距离不不小于导线与地线之间垂直距离的5倍。气温15、无风时,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符合下式规定: S0.012L+1 S0.1I式中 S导、地线间距离(m

51、)L档距长度(m)I大档距雷击档距中央地线时的耐雷水平,取175kA导线与地线间距离按上述公式计算,并取其较小者。3.7.2 耐雷水平及跳闸率根据本工程的海拔高度、绝缘配合,塔型选择,经计算证明,线路雷击塔顶耐雷水平较高,雷击跳闸率较低,满足有关规程规定。 3.7.3 接地装置本工程接地装置采用水平浅埋接地圆钢和运用铁塔基坑深埋接地小环方式。水平浅埋接地装置按方环放射型布置,方环尺寸随铁塔根开变化。为了达到最佳的接地效果,有场地的地方接地射线应敷设成风车型。接地引下线采用365热镀锌扁钢,接地体所有采用10热镀锌圆钢。本工程各基铁塔的接地体应同步满足接地电阻和接地线总长度两项规定。为保证变电站

52、进出线段2km范畴内的耐雷水平,绵阳变*T7和绵阳变NP7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不小于7。对在水田或居民区的塔位,接地装置应环绕杆塔敷设成闭合环形,陡坡地形的塔位,为减少接地沟槽开挖对塔基周边地形的破坏,可以不形成闭合环形,容许断开一点。对部分接地装置辐射布置困难的塔位采用接地模块以减少接地电阻。本工程多种土壤电阻率下规定的电阻值如下表:接地电阻规定土壤电阻率(.m)100100300300500工频接地电阻()51012接地装置安装图见电气部分第二卷 第一册机电安装施工图(59-S370S-D0201)。3.8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3.8.1 对地和交叉跨越的最小距离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的最小距离

53、重要考虑绝缘强度和静电感应规定。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500kV线路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见下表: 导线对地和对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表被交叉跨越物名称最小容许垂直距离(m)居民区对地距离14非居民区对地距离导线水平排列11,三角排列10.5交通困难地区8.5电气铁路至轨顶16,至承力索或接触线6公路路面14通航河流至桅顶6通航河流至5年一遇洪水位9.5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6.5不通航河流至冰面导线水平排列11,三角排列10.5电力线(至导线、地线)6电力线(至杆塔顶)8.5IIII级通信线8.5注:1 与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54、、铁路交叉时,档距超过200m时,导线弧垂应按导线温度70计算。对铁路交叉角应不小于45。2 跨越电力线还应验算500kV线路导线带电作业时,人体与飞车金属部分对跨越线的距离不得不不小于3.8m。3跨越弱电线路时,其交叉角应符合下述规定:级45、级30、级不限制。3.8.2 导线与建筑物、树木的最小距离1)、房屋拆迁本工程线路走廊内长期住人的下述建筑房屋,都按拆迁解决:(1) 当房屋距边导线的水平距离不不小于5m者。(2) 导线最大风偏时与建筑物的最小净空距离不不小于8.5m者。(3) 房屋处地面1.5m高处的静电感应场强不小于4kV/m者。对跨越非长期住人的顶部为耐火材料的建筑物(其中堆放的

55、货品为不易燃、不易爆时),在最大弧垂状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垂直距离不应不不小于9m,被跨物应予可靠接地避免静电感应产生电击。为消除电视室外天线的静电感应,对本工程边线外未拆迁住户(约550m范畴)室外电视天线作如下解决:将室外天线尽量移至远离线路侧。将室外接受天线进行接地解决。具体接地措施详见电视天线接地示意图(TD-SD06-08)。2)、本线路通过树木密集地带时,途径选择时已尽量予以避让,对需要通过的地段,应按设计规程执行,但不适宜大量砍伐通道,本施工图设计时,已尽量考虑采用跨越方式。在下述状况下,如不阻碍架线施工和运营检修,可不砍伐通道。(1) 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的灌木丛原则上不砍。

56、(2) 导线与树木(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最小垂直距离不不不小于7m(涉及果树),在最大风偏状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不不小于7.0m的树木不砍。3.8.3 导线最大风偏状况下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步行可以达到的山坡:8.5m;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和岩石:6.5m。3.9 通信保护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对沿线的多种通信设施进行了收资、计算,施工图途径同初步设计推荐途径,也未发既有新的通信设施,因此对通信设施的影响状况同初步设计,所有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规定。4 铁塔与基本4.1 铁塔本工程使用单、双回铁塔合计十一种,均为自立式铁塔。与初步设计基本相似。4.1.1 单回路铁塔1)直线塔ZMVA41:设计呼称高18.643.6米;ZMVA42:设计呼称高18.652.6米;为三相均采用“V”型绝缘子串的猫头型塔,可有效减少走廊宽度,在满足电气间隙及水平档距作合适限制后可带03转角,使线路走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减少房屋拆迁和树木砍伐。各塔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