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35]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4651205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3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3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3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及历史思维能力。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分析历史材料和历史史实,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形成历史认知,提高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教学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确认识南京大

2、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早在近代(1868年日本“民治维新”迅速跻身世界强国)就确立了以武力侵占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日本通过战争占我台湾。为夺“满蒙”日本又发动什么事变?东三省迅速沦亡,接下来日本的目标是什么?(侵占整个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二、自主学习: 了解日本侵华史实(认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准备口头展示)日本侵略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

3、亡的关头,中华民族是怎样进行抗战的呢?三、合作探究: 七七事变-促进国共合作1.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国守军有什么变化?七七事变成为什么的标志?材料(略) 2.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均是什么态度?这有利于什么?3.从材料二可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作出了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何意义?教师讲述:国共两党达成协议,改编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教师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动员并团结全民族

4、力量展开长期抗战的根本保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淞沪会战加速国共合作的进程 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叫嚣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多媒体链接视频人民之战-淞沪会战教师提问:淞沪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四、感悟升华:关注现实,以史为鉴。 1.教师过渡: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2.图片展示:看视频南京大屠杀图片3.教师强调: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惨象,当时的四万万中国同胞会最想说什么?今天的你又想对日本、对世界人民、对在座的同学们说什么?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祈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教学反思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思考积极,踊跃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