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4647558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上古音的韵部(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九章 上古音的韵部.精品文档.第九章 上古音的韵部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些书中也把上古韵部称作诗经的韵部。第一节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想知道上古韵部有多少,无反切、韵书可利用。前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一、诗经用韵的归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305篇,其形成的时代跨度从西周初期到

2、春秋中叶,共约五百余年。因为诗歌在古代是歌唱的,每一篇都要押韵以求其和谐上口,所以只要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弄清上古韵部的状况。其系联方法如下: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邶风绿衣四章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诗小雅何人斯四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三章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诗鲁颂泮水八章绿衣的韵脚字是“风、心”,说明“风、心”在上古同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风、南、心”,可证“风”与“心”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 南”与“心、风”

3、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上古同部。泮水的韵脚字是“林、音、琛、金”,其中也有“音”,说明“林、音、琛、金、南、心、风”等字上古同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做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它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下面我们将清人段玉裁诗经十七部中第六部(平声)的系联情况用线条表示出来,旨在观察一部的系联全貌。段氏古韵第六部系联图根据

4、连线的需要,本图对段氏第六部各章的次序作了调整。图中“烝”与“蒸”、“赠”与“增”虽非同字,但声符相同,故系联在一起。兢冰小旻五章兢冰小宛六章蒸雄兢崩肱升无羊三章烝烝烝烝烝烝烝烝文王有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蒸梦胜憎正月四章胜乘承商颂元鸟恒升崩承小雅天保六章绳承抑六章乘縢弓綅增膺惩承鲁颂閟宫五章掤弓郑大叔于田三章膺弓縢兴音秦小戎三章弓绳采绿三章薨绳周南螽斯二章来赠女曰鸡鸣三章兴陵增小雅天保三章陵惩梦雄正月五章崩腾朋陵鲁颂閟宫四章腾崩陵惩十月之交三章陵惩兴沔水三章陵朋菁菁者莪三章升朋唐椒聊一章登升生民八章薨登冯兴胜大雅绵六章兴梦斯干六章薨梦憎齐鸡鸣三章二、谐声字的归纳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

5、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本身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实用性不足。怎样才能扩大每一部的归字范围呢?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谐声系统对诗经归部的正确性还起着印证的重要作用。形声字的声符又叫做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又叫做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例如:芝 诗 榯之寺時志 待 鰣从原理上讲,凡是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时代其读音必然是相同或相近的,否则不会采用同样的声符。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主谐字的读音或与同声符形声字的读音在中古时期有了差异,那是语音在造字时代

6、以后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如上例中的“待”字与其声符读音即不相同,与其他字的读音也不相同。清人段玉裁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于同一韵部。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下章诗就是极好的证明: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诗豳风东山三章“垤”、“室”、“窒”三字均以“至”字作为声符,它们正好都作了韵脚字,同在诗经“质”部。段氏的这一发现不但证明了诗经归部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扩大了韵部的归字。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卫风氓一章此章诗的韵脚字中共含有“之、丝

7、、某、其、丘”五个谐声声符,以它们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常见的有:之蚩芝寺志诗持時侍待丝蕬兹某媒煤谋其淇期欺旗祺琪骐丘蚯邱这些形声字有的在先秦韵文中充当了韵脚字,有的则没有,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可以根据声符把它们归入同部,这样就扩大了上古韵部的归字范围。如果将诗经一个韵部中包含的谐声声符都找出来,它们一起就构成了该韵部的主谐字群。例如诗经“之”部的主谐字群是这样的:才台采呂 (以)宰梓絲里思其而之市事兹辞司疑己止已士耳史喜子某母负妇龟久邮牛友丘舊有又尤不啚意異佩再亥乃矣咅戒灰来能甾在寺蚩齿散字:裘这些主谐字所涉及的绝大多数形声字合起来就是上古“之”部的内容。第二节 清代以前研究上古韵部的简况语言是发

8、展变化的,上古音不同于中古音,中古音也不同于现代音。诗经等先秦韵文在汉魏以后的人看来,许多地方已不押韵,这是自然的。古人不明此理,提出了错误的“协句”、“协韵”、“叶音”之说协句、协韵、叶音:南北朝以后研究诗经的人觉得诗经的一些篇章用韵不和谐,于是改读某些韵脚字以求和谐,这叫做协句。例如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北周沈重毛诗音在“南”字下注“协句”,宜乃林反。”“协句”至唐陆德明时称作“协韵”,宋朱熹称作“叶音”。,更有甚者,竟妄据今音擅改古代韵文。顾炎武在答李子德书中举了这样一个改经的著名例子:开元十三年,敕曰:“朕听政之暇,乙夜观书。

9、每读尚书洪範至无偏无颇,遵王之義,三复兹句,常有所疑。据其下文,并皆协韵,惟颇一字,实则不伦。又周易泰卦中无平不陂,释文云,陂字亦有颇音。陂之与颇,训诂无别,其尚书洪範无偏无颇,字宜改为陂”见音学五书卷首。顾炎武指出,颇字不误,其古音读同“我”,礼记表记“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可证。这是由于不明古音而改字,还有因不明古音而将形声字解释为会意字的,如王安石在字说中解“波”为“水之皮也”,解“滑”为“水之骨也”,这就更可笑了。上古音不同于后代音,这在汉代就引起了有些语言学家的注意,例如刘熙在释名中说: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但是,这种认识只是看到了一

10、些个别的语言现象,还没有成为正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上古音的研究正式开始于宋代,南宋吴棫(字才老)在韵补一书中将古韵分为九部。吴棫之后有一个叫做郑庠的人写了一本古音辨该书已佚,清夏炘诗古韵表廿二部集说首列其分部。郑庠,宋人,余不详。,分古韵为六部。吴棫和郑庠对古音的分部都不够科学,他们是用中古韵的简单合并去归纳古韵,缺乏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观念,且分韵过宽。到了明代中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首次提出了今音不同于古音的历史观点,他力排叶音说,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这一观点成了其后古音研究的指导思想,清人研究古音的辉煌成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第三节 清人研究上古韵

11、部所取得的成就清代是上古韵部研究的鼎盛时期,先后出现的古韵学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等。上古韵部主要就是由他们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兹将他们的贡献简述如下:一、顾炎武的古韵分部顾炎武(16131682年) 清初崑山(今江苏崑山县)人,字宁人,号亭林。他在陈第古无叶音说思想的启发下,用了三十多年时间写成了音学五书一书,证明古音不同于今音,并考订出上古有韵部十个,这部学术巨著以其令人惊叹的丰富材料和科学方法吸引、影响了江永、戴震、段玉裁等整整有清一代的音韵学家。音学五书共含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五个部分。其中诗本音考订诗经韵脚字

12、的本音(即上古读音),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考订方法是,通过诗经用韵字的比较,分析确定出其上古读音,并证以他书。凡韵脚字的本音与切韵读音仍保持一致的,即在其下方标出切韵的韵目,凡诗经韵脚字的本音与切韵读音不一致的即用反切注出其本音。例如:南有乔木,不可休(十八尤)思。汉有游女,不可求(十八尤)思。汉之广(三十七荡)矣,不可泳(古音羊向反,后人混入四十三映韵)思。江之永古音于两反,后人混入三十八梗韵。说文引此作“江之羕矣”矣,不可方( 十阳)思。诗周南汉广唐韵正是用从诗本音中考订出来的古音纠正唐韵(实为广韵)的读音的。顾氏认为唐韵中凡不同于古音的读音都是韵书相传之误,所以要纠正,使之恢复古音面目

13、。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是顾氏根据诗经用韵等材料考订出了唐韵中每一字的上古读音,这对于离析唐韵、将唐韵所属字归入上古各韵部的工作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唐韵正的具体方法是,凡唐韵中的字音与古音相同者,不作注释,不同者即在字下注明古音读作“某”,并引诗经用韵等材料进行证明 唐韵某一韵中的所有字如果都与古音不同,即对其韵中每一个字都进行纠正。如果一韵中有一半字与古音不同,则对这一半字进行纠正,如果一韵中只有个别字与古音不同,则对个别字进行纠正。例如:十阳十一唐古与十阳通为一韵十二庚此韵当分为二庚 古行切古音古郎反。诗七月二章:“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大东六章:“虽则七

14、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史记孝文纪:“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太史公自序:“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摄政,二叔不飨。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太任十子,周以宗强。” 晋陆机管叔鲜赞:“公旦居摄,三监叛亡。或放或殛,并祸武庚。” 韵补:“庚,居郎切。”说文:“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释名:“庚,刚也,坚强貌也。” 庄子“庚桑楚”,音义曰:“庚桑,姓也。”太史公书作“亢桑”。按:今史记庄周传作“亢桑子”,列子作“亢仓子。” 又按:说文“唐”、“穅”,皆以“庚”得声。古音表是反映顾炎武研究上古韵部结论的图表。这张表根据诗本音和唐

15、韵正的考订对唐韵进行了离析、组合,分古韵为十部 各部的名称为本书所加,外加括号。各部所包括的广韵韵母只列其平声韵和入声韵,未列上、去声韵。下同。:一部:(东)东冬钟江(平声)二部:(支)支半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尤半(平声)质术栉昔半职物迄屑薛锡半月没曷末黠鎋麦半德屋半(入声)三部:(鱼)鱼虞模麻半侯(平声)屋半沃半烛觉半药半铎半陌麦半昔半(入声)四部:(真)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平声)五部:(萧)萧宵肴豪尤半幽(平声)屋半沃半觉半药半铎半锡半(入声)六部:(歌)歌戈麻半支半(平声)七部:(阳)阳唐庚半(平声)八部:(耕)庚半耕清青(平声)九部:(蒸)蒸登(平声)十部:(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

16、凡(平声)缉合盍叶怗洽狎业乏(入声)顾炎武的古音学说显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但他的草创成就为古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成为古音学的真正创始人。二、江永的古韵分部江永(16811762年) 字慎修,清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三礼及算术乐律音韵之学,为学注重考据,一生著述甚丰。音韵方面的著作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古韵标准等书。在古韵标准中,江氏分古音为十三部:一部:(东)东冬钟江(平声)二部:(脂)支半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尤半(平声)三部:(鱼)鱼虞模麻半(平声)四部:(真)真谆臻文殷魂痕先半(平声)五部:(元)元寒桓删山先半仙(平声)六部:(宵)萧半宵肴半豪半(平声)七部:(歌)歌戈麻半

17、支半(平声)八部:(阳)阳唐庚半(平声)九部:(耕)庚半耕清青(平声)十部:(蒸)蒸登(平声)十一部:(侯)尤半侯幽虞半萧半宵半肴半豪半(平声)十二部:(侵)侵覃半谈半盐半(平声)十三部:(覃)覃半谈半盐半添严咸衔凡(平声)江永古韵入声八部表一部(屋):屋沃半烛觉半二部(质):质术栉物迄没屑半薛半三部(月):月曷末黠辖屑半薛半四部(药):药铎沃半觉半陌半麦半昔半锡半五部(锡):麦半昔半锡半六部(职):麦半职德七部(缉):缉合半叶半洽半八部(叶):合半盍叶半帖业洽半狎乏顾炎武只研究古音不研究今音,江永则古今兼顾,尤通等韵,故深明音理。他在古韵标准例言中批评顾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意思是说

18、,顾氏只知道根据诗经等韵文考证出古韵当分为十部,而没有从音理上辨明为什么会分成这十部。因此,江氏的分部就不但基于考古,同时注重审音。他所以比顾氏多出三部这是就平上去声而言,如果加上入声,则总共多出四部。,就是考古兼审音的结果。他指出真、元部的分别是因为前者“口弇而声细”,后者“口侈而声大”见古韵标准平声第四部总论。;宵、尤部的分别是因为前者“口开而声大”,后者“口弇而声细”见古韵标准平声第六部总论。;侵、谈部的分别是因为前者“古音口弇呼之”见古韵标准平声第十二部总论。他认为这些区别在诗经用韵中是截然不同的,只是顾氏考察未精,故将它们合为一部,所谓“诗中用韵本截然不紊,读者自紊之耳。”三、段玉裁

19、的古韵分部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懋堂。清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曾师从戴震问学。他从戴震处得知顾、江二人的分部不同后,便对诗经、群经中的入韵字进行系联,证以说文谐声字,著成六书音韵表附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末。,定古韵为十七部:一部:(之) 之咍(平声)职德(入声)二部:(宵) 萧宵肴豪(平声)三部:(尤) 尤幽(平声)屋沃烛觉(入声)四部:(侯) 侯(平声)五部:(鱼) 鱼虞模(平声)药铎(入声)六部:(蒸) 蒸登(平声)七部:(侵) 侵盐添(平声)缉叶怗(入声)八部:(覃) 覃谈咸衔严凡(平声)合盍洽狎业乏(入声)九部:(东) 东冬钟江(平声)十部:(阳) 阳唐(平声)十一部

20、:(耕) 庚耕清青(平声)十二部:(真) 真臻先(平声)质栉屑(入声)十三部:(谆) 谆文欣魂痕(平声)十四部:(元) 元寒桓删山仙(平声)十五部:(脂) 脂微齐皆灰(平声)术物迄月没曷末黠鎋薛(入声)十六部:(支) 支佳(平声)陌麦昔锡(入声)十七部:(歌) 歌戈麻(平声)四、戴震的古韵分部戴震(17231777) 字东原,号果溪,清安徽休宁人,乾隆三十八年奉诏参纂四库全书,后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为乾嘉时期皖派考据大师。曾问学于江永,并协助江氏编过古韵标准一书。一生著述甚丰,音韵学著作有声韵考、声类表两部。他于1773年、1775年先后两次对古韵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肯定了段玉裁的多数

21、创见,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最后定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见声类表。:戴震古韵九类二十五部表一、阿部(歌):歌戈麻(阴)一类二、乌部(鱼):鱼虞模(阴)三、垩部(铎):铎(入)四、膺部(蒸):蒸登(阳)二类五、噫部(之):之咍(阴)六、億部(职):职德(入)七、翁部(东):东冬钟江(阳)三类八、讴部(幽):尤侯幽(阴)九、屋部(屋):屋沃烛觉(入)十、央部(阳):阳唐 (阳)四类十一、夭部(宵):萧宵肴豪 (阴)十二、约部(药):药 (入)十三、婴部(耕):庚耕清青 (阳)五类十四、娃部(支):支佳 (阴)十五、厄部(锡):陌麦昔锡 (入)十六、殷部(真):真臻谆文欣魂痕先半 (阳)六类十七、衣部(

22、脂):脂微齐半皆半灰 (阴)十八、乙部(物):质半术栉物迄没黠半屑半薛 (入)十九、安部(元):元寒桓删山先半仙 (阳)七类二十、霭部(祭):祭泰夬废齐半皆半 (阴)二十一、遏部(月):月曷末黠鎋屑薛 (入)二十二、音部(侵):侵覃半谈半咸半盐半添半 (阳)八类二十三、邑部(缉):缉合半盍半洽半叶半帖半 (入)二十四、醃部(谈):覃半谈半盐半添半咸半衔严凡 (阳)九类二十五、部(叶):合半盍半叶半帖半洽半狎业乏 (入)戴氏所立的部名都选用的是影母字,与常用部名不同。从顾炎武到段玉裁,对入声的处理或者是将入声与阴声合为一部,或者是让入声韵部独立,主张“数韵同一入”或“异平同入” “数韵同一入”是

23、江永的观点,意思是上古的一个入声韵可以同时与几个阴、阳声韵相配,如入声药韵同时与阴声韵鱼韵、宵韵和阳声韵阳韵相配。“异平同入”时段玉裁的观点,意思与江永的“数韵同一入”相同,只是入声韵与阴、阳声韵所配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而已,如入声药韵同时与阴声韵鱼韵和阳声韵阳韵相配。戴震在“异平同入”思想的启示下,首先正式设计出了阴、阳、入三声相配的格局。他将入声韵独立出来分成九部,分别同时与阴、阳声韵相配(其中两组无阴声韵),形成九类。这种处理是戴氏对古韵研究的重大贡献,它揭示了上古韵每一大类各部之间韵腹相同的整齐局面,对认识韵部之间的联系和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的学生孔广森正是由此发现了“阴阳对转”的

24、发展规律。不过,从以上九类可以明显看出,戴氏的分部有其追求整齐失之客观的缺点,例如将阴声韵“歌戈麻”看成是近于阳声而与“鱼虞模”相配就纯属主观臆断。五、孔广森的古韵分部孔广森(17521786) 字众仲,又字撝约,号顨轩。清曲阜(今山东曲阜县)人,孔子六十八代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曾就学于戴震、姚鼐,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大戴礼记补注、礼记卮言、经学卮言等书。在音韵方面,他研读顾、江、段三家书,反复用诗韵检验,有所发现,遂著成诗声类,分古韵为阴、阳十八部:阴声:一部原类(元) 元寒桓删山仙(平声)二部丁类(耕) 耕清青(平声)三部辰类(真) 真谆臻先文殷魂痕(平声)四部阳类(阳) 阳

25、唐庚(平声)五部东类(东) 东钟江(平声)六部冬类(冬) 真谆臻先文殷魂痕(平声)七部綅类(侵) 侵覃凡(平声)八部蒸类(蒸) 蒸登(平声)九部谈类(谈) 谈盐添咸衔严(平声)阳声:十部歌类(歌) 歌戈麻(平声)十一部支类(支) 支佳(平声)麦锡(入声)十二部脂类(脂) 脂微齐皆灰(入声)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黠鎋屑薛(入声)十三部鱼类(鱼) 鱼模(平声)铎陌昔(入声)十四部侯类(侯) 侯虞(平声)屋烛(入声)十五部幽类(幽) 幽尤萧(平声)沃(入声)十六部宵类(宵) 宵肴豪(平声)觉药(入声)十七部之类(之) 之咍(平声)职德(入声)十八部合类(合) 合盍缉叶帖洽狎业乏(入声)孔氏的十八部是在段

26、、戴两家的基础上写成的。其入声韵未独立成部,分附于阴声各部之后(阴声第一部无入声,第九部只有入声)。他将段氏的第九部(东部)一分为二,东钟江为一部,冬为一部;把“东冬钟江”区分为东、冬二部这是孔氏的重要贡献。孔氏的十八部所以正好分为阴、阳各九部,目的是为了相配以解释他的“阴阳对转说” “阴阳对转说”将在后文介绍。,正由于此,他和戴震一样也犯了强求整齐的毛病。六、王念孙的古韵分部王念孙(17441832) 字怀祖,号石臞,清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永定河道。曾从学于戴震,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一生著述甚丰,其代表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素负盛名。广雅疏证以古音求古

27、义,不限形体,无所不达,严而不乱;读书杂志引例极博,一字之证,旁及万卷。王氏研究上古音,著成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见于罗振玉所辑高邮王氏遗书。等书。他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见于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王念孙与李方伯书中。或谓王氏晚年从孔氏之说从东部中分出冬部。,具体内容如下表:王念孙古韵二十一部表中古四声古韵部次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东第一平上去蒸第二平上去侵第三平上去谈第四平上去阳第五平上去耕第六平上去真第七平上去谆第八平上去元第九平上去歌第十平上去支第十一平上去入至第十二去入脂第十三平上去入祭第十四去入盍第十五入缉第十六入之第十七平上去入鱼第十八平上去入侯第十九平上去入幽第二十平上去入宵第二十一平上去入王

28、氏的归部分为两大类,一至十部无入声相配,其中除第十部“歌”为阴声韵外,其余九部均为阳声韵;十一至二十一部均含有入声,其中除第十五部“盍”、十六部“缉”为纯入声韵外,其余九部均为阴、入相配,这二十一部是在比较顾江两家的异同、又经过反复推求验证的基础上得出的。把支、脂、之分为三部,把江氏第四部分为真、稕(文)二部以及把江氏的第十一部分为侯、幽二部都与段氏不谋而合。七、江有诰的古韵分部江有诰(17731851年)字晋三,号古愚,清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年二十二为学官弟子,无意举业,专志古学,尤喜音韵文字,好学深思,著述宏多,富于创见。音韵学著作有诗经韵读、群经韵读、楚辞韵读、先秦韵读、汉魏韵读(

29、未刻)、二十一部韵谱(未刻)、廿一部谐声表、广韵入声表、四声韵谱(未刻)、唐韵四声正,合称江氏音学十书。他精研顾炎武音学五书与江永古韵标准,在江永分部的基础上,析古韵为二十部,后接受孔广森的东、冬分部说,共为二十一部见江氏音学十书古韵廿一部总目。: 一部之:之咍灰13尤13(平声)职德屋13(入声)二部幽:尤幽萧半肴半豪半(平声)沃半屋13觉13锡13(入声)三部宵:宵萧半肴半豪半(平声)沃半药半铎半觉13锡13(入声)四部侯:侯虞半(平声)烛屋13觉13(入声)五部鱼:鱼模虞半麻半(平声)陌药半铎半麦半昔半(入声)六部歌:歌戈麻半支13(平声)七部支:佳齐半支13(平声)麦半昔半锡13(入声

30、)八部脂:脂微皆灰齐半支13(平声)质术栉物迄没屑黠半(入声)九部祭:月曷末鎋薛黠半(入声)十部元:元寒桓山删仙先13(平声)十一部文:文欣魂痕真13谆半(平声)十二部真:真臻先谆半(平声)十三部耕:耕清青庚半(平声)十四部阳:阳唐庚半(平声)十五部东:钟江东半(平声)十六部中:冬东半(平声)十七部蒸:蒸登(平声)十八部侵:侵覃咸半凡半(平声)十九部谈:谈盐添严衔咸半凡半(平声)二十部叶:叶帖业狎乏盍半洽半(入声)二十一部缉:缉合盍半洽半(入声)和段氏的十七部相比,江氏多出祭、中、叶、缉四部,江氏的二十一部之分,创获颇多。他“自奋于穷乡孤学”(王国维语),著书时不知道王念孙的二十一部说,也未见

31、到段玉裁的六书音韵表,但他的支、脂、之三分,幽、侯二分,真、文二分与段、王二家不谋而合;脂、祭之分与戴氏相合;祭、月相配,与戴、王二家之说相合,东、中二分,析“屋、沃”配“侯、幽”与孔氏相合。此所谓“闭门造车,出而合辙”。另外,他对“缉”、“叶”二部的建立也有自己的创见。他的分部对顾、江、段、戴、孔五家有证实、匡补之功。段玉裁对江氏的研究极为推许,称其书“精深邃密”,称其人“集音学之成”见江氏音学十书卷首段玉裁江氏音学序。;王力先生更认为江氏是清代古音学的巨星见王力清代古音学208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以上是顾、江、段、戴、孔、王、江七家研究古韵部的简况,除此七家外,还有其他一些音韵学家在

32、独立研究的情况下也得出了与这几家相同的结论。如牟应震(17451827年),事先没有读过顾、江(永)的书,至死也没有见到段氏的书,但他分耕、阳为二,与顾氏说合,分真、元为二,侵、谈为二,与江永说合,分支、脂、之为三,与段氏说合。由此可见,只要尊重同样的客观材料,方法正确,所得结论就会相同。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材料相同,方法正确,所得结论就应当完全相同,但为什么各家的分部又互有参差,并且自顾炎武以来韵部的数量会越分越多呢?其原因主要有三:1对析韵的看法不同,导致分部的结果不同。如前文所举,在诗经中,有广韵先韵字与真韵字相押的现象,顾氏据此认为先、真两韵字同属一部,并进而将“真谆臻文殷魂痕”与“元

33、寒桓删山先仙”合为一部(第四部)。而在江永看来,与真韵相押的只是先韵字中的一少部分,应将先韵一分为二,一部分与“真谆臻文殷魂痕”合为一部(第四部),一部分与“元寒桓删山先仙”合为一部(第五部)。顾氏认为先韵不当析,江氏认为当析,故导致江氏的分部比顾氏多出一部。2对独用、合韵的看法不同,导致分部的结果不同。广韵某几韵的字在上古同为一章诗的韵脚字,这种现象在上古属于同一部字的押韵(独用)呢,还是它们在上古也分属几部,只是由于音色接近,才勉强在一章诗中押韵(合用)?对此看法不同,分部也就出现了差别。例如诗小雅正月十二章:彼有旨酒,(有)又有嘉殽。(肴)洽比其邻,(真)昏姻孔云。(文)念我独兮, 忧心

34、慇慇。(殷)这章诗后一部分的韵脚字“邻、云、慇”三字分别属广韵的“真、文、殷”三韵。在顾、江二人看来,此三字的押韵是同部字的独用,故将“真、文、殷”视为一部(真部);而在段氏看来,此三字的押韵属于不同部字的合用,其中“真”属一部(真),“文”、“殷”属另外一部(文)。因此,段比顾、江便多出一部。3对诗经用韵的体例理解不同,导致分部的结果的不同。诗经的韵式很多,有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以及换韵等情况,如果对同一章诗韵式的看法不一致,就会导致分部结果不同。例如诗经鄘风柏舟一章:汎彼柏舟,(尤)在彼中河。(歌)髧彼两髦,(豪)实维我仪,(支)之死矢靡它。(歌)这章诗在顾氏看来,一三句押韵,二四五句

35、押韵;在江永、段玉裁看来,只有二四五句押韵,一三句并不入韵。顾氏认为“舟”“髦”这类字押韵,导致他将尤韵(部分字)与豪韵归为一部(宵部);江、段二氏则不认为这类情况是押韵,故将顾氏宵部中的尤韵字析出另立新部。以上这些原因均属主观认识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前贤分部中如果有粗疏未密之处,后继者都给予了纠正和完善,使古韵分部朝着日益正确、精密的方向发展。用章太炎的话来说,这叫做“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见章太炎国故论衡小学略说。分部越来越多,反映了古韵学家音理认识的逐步提高;分部渐趋一致,说明它正确反映了上古韵部的客观实际。上古韵部经过顾、江、段、戴、孔、王、江七家的研究,基本上已成定局。江有诰的朋友夏

36、炘著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对古韵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他在江有诰二十一部的基础上吸收了王念孙的至(质)部,共为二十二部,即:之 幽 宵 侯 鱼 歌 支 脂 至(质) 祭 元文 真 耕 阳 东 中(冬) 蒸 侵 谈 叶 缉此二十二部的前十部除歌部外都包含入声韵在内,其中至部有去入声字而无平上声字,如果将入声韵独立出来则共有三十一部之多。王国维曾对以上七家的贡献评论道:古韵之学,自昆山顾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宁戴氏、而金坛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邮王氏、而歙县江氏,作者不过七人,然古音廿二部之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故训故名物文字之学有待于将来者甚多,至古韵之学,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也。原斯学所以能完密至此

37、者,以其材料不过群经诸子及汉魏有韵之文,其方法则皆因乎古人用韵之自然,而不容以后说私意参乎其间。其道至简,而其事有涯;以至简入有涯,故不数传而遂臻其极也见观堂集林卷八周代金石文韵读序。王氏的话虽未免说得过于绝对,但基本上反映了经过顾、江等七人的相继努力而将上古韵部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自此七人以后至今,上古韵的分部很少有什么大的变动,所谓增加韵部主要是将入声韵从阴声韵部中分离出来独立成部,以与阴声韵和阳声韵相配。下面,我们通过图表的形式对以上七家的贡献进行总结。表中将夏炘廿二部中的入声韵分离出来与阴、阳声韵相配。各部目之后括号中的姓氏代表有贡献的各家,其中江1代表江永,江2代表江有诰。部目下之所

38、列为广韵的韵目。顾江1段戴孔王江2七家古韵分部成就简表之(段、王、江2)职(江1、段)蒸(顾)之咍职德蒸登幽(段、王、江2)觉(孔、江2)冬(孔、江2)尤幽萧半肴半豪半屋半沃半觉半冬东半宵(江1)药(戴)萧半宵肴半豪半沃半药半铎半侯(段、王、江2)屋(孔、王、江2)东(孔、江2)侯屋半烛觉半东半钟江鱼(江1)铎(戴)阳(顾)鱼虞模麻半药半铎半陌半麦半昔半锡半阳唐庚半歌(顾)歌戈麻半支半支(段、王、江2)锡(江1、段)耕(顾)支半佳陌半麦半昔半锡半庚半耕清青脂(段、戴、王、江2)物(王)文(段、王、江2)脂微齐皆灰至半术物迄没谆半文欣魂痕至(王)质(段、王)真(段、王、江2)至半质栉屑半黠半薛半

39、真谆半臻先半祭(戴、江2)月(江1、戴、王、江2)元(江1)祭泰夬废月曷末黠半鎋屑半薛半元寒桓刪山先半仙缉(江1、戴、江2)侵(江1)缉合半叶半洽半侵覃半谈半盐半叶(江1、戴、江2)谈(江1)合半盍叶半帖业覃半谈半盐半添洽半狎乏咸衔严凡第四节 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研究上古韵部经过清人的辛勤研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探讨工作仍然没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章炳麟、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人的研究概况。一、章太炎的古韵分部章太炎(18691936年) 名炳麟,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近代浙江余杭人,俞樾的学生,曾问学于黄以周。博通经史,尤精小学,为清代朴学殿

40、军,在语言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作有文始、新方言、国故论衡等。研究古音,继承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的学说。初定古韵为二十二部,即在王念孙二十一部的基础上吸收了孔广森的冬部,后来又证明脂部的去声及相配的入声韵不与平上声韵同押,故将它们独立出来成立队部,这样即成了二十三部见国故论衡上卷小学略说:章太炎古韵二十三部韵目表歌队寒谆真至泰脂青支阳鱼东侯侵谈缉 幽蒸之 宵冬盍二、黄侃的古韵分部黄侃(18861935年) 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近代湖北蕲春县人,章炳麟的学生,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清代三百年古音学研究的殿后人。音韵学著作有音略、声韵略说、声韵通例、广韵声势及对转表、谈添盍帖分

41、四部说等,后人辑收在黄侃论学杂著中,又有集韵声类表一部。他在音略中定古韵为二十八部。此二十八部是在章氏二十三部的基础上吸收戴氏的一些部而成的,他说二十八部的确立“皆本昔人,未曾以臆见加入。”下面是黄氏的二十八部:黄侃古韵二十八部表括号内为王力的部名,本书所加。阴声八部阳声十部入声十部说 明歌(歌)顾氏寒(元)江永曷(月)王氏寒曷收鼻覃(侵)郑庠合(缉)戴氏覃合收唇灰(脂微)段氏痕(文)段氏没(物)章氏痕没收鼻先(真)郑庠屑(质)戴氏先屑收鼻添(谈)江永帖(叶)戴氏添帖收唇齐(支)郑庠青(耕)顾氏锡(锡)戴氏青锡收鼻模(鱼)郑庠唐(阳)顾氏铎(铎)戴氏唐铎收鼻侯(侯)段氏东(东)郑庠屋(屋)戴氏

42、东屋收鼻萧(幽觉)江永豪(宵)郑庠冬(冬)孔氏沃(药)戴氏冬沃收鼻咍(之)段氏登(蒸)顾氏德(职)戴氏登德收鼻黄氏分部的最大特点是接受了戴氏的观点。他在章氏二十三部的基础上将“锡、铎、屋、沃、德”五个入声韵(即戴氏的分部)从阴声韵中独立出来,构成了阴阳入相配的格局。可惜萧部的入声他却没有独立出来,所以他晚年很想使之独立,将二十八部增加为二十九部。三、王力的古韵分部王力(19001986年) 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24岁入上海南方大学,26岁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中国古代文法。27岁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实验语言学,获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

43、、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中山大学教授兼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中文系,王力随至北大任教。王力对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汉语音韵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中国音韵学(后改名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汉语音韵、诗经韵读、楚辞韵读、汉语语音史、音韵学初步、清代古音学以及许多单篇论文。他在汉语史稿、汉语音韵等书中分古韵为二十九部,后来在音韵学初步、汉语语音史等著作中增加了一个冬部(认为在战国时期才出现),共为三十部。这三十部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此表据汉语史稿第二章制定。史稿只列了29部,无冬部,本表从侵部中分出冬部。原侵部之下即不再列出冬部所含的广韵韵目。另外,本表对原各

44、部所含广韵韵目的序次作了调整。对含字太少的韵目略而未列。:王力古韵三十部简表之职k蒸N之咍半灰半尤半侯半脂1/3职德屋半代志蒸登东1/3支e锡ek耕eN支半佳齐半麦锡昔半卦寘霁耕清青鱼a铎ak阳aN鱼模虞半麻半铎半陌昔半药半禡御阳唐庚侯屋k东N侯半虞半屋半烛觉半候遇东1/3钟江宵o药ok萧半宵肴半豪半沃半药半铎半觉半锡半号效啸幽u觉uk冬uN尤半幽萧半肴半豪半屋半沃半觉半锡半号冬东1/3微i物t文n微灰半脂1/3皆半咍半术半物迄没痕入代未队至谆半文欣魂痕真半山先1/3脂ei质et真en脂1/3皆半齐半质栉屑半黠半术半至霁半真半臻谆半先1/3歌ai月at元an歌戈麻半支半月曷末黠半鎋薛屑半霁半祭

45、泰夬废元寒桓删山仙先1/3缉p侵m缉合洽半侵覃咸半添半叶ap谈am盍洽半狎叶帖业乏谈咸半衔盐添半严凡王力的分部有三个特点:1采用阴、阳、入三声分立的相配形式,这是继承了戴震、黄侃的格局。2建立了一个“微”部关于该部的论证详见王力上古韵母系统研究,清华学报12卷3期;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微”部是在章太炎“队”部及王力自己的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一文的启发下建立的,它由江有诰的脂部分离而出。江氏归入脂部的广韵齐韵字及脂、皆两韵的开口字王力仍视为脂部;江氏归入脂部的广韵“微、灰、咍”三韵的字及“脂、皆”韵的合口字王力则改归微部。3以“歌”与月、元相配, 这是受了黄侃的影响。王力所建立的“微”部基本上已

46、为学术界所公认。他的月部与江有诰的祭部内容相同,包含有“祭泰夬废”这四个广韵去声韵,这是因为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韵,广韵的去声韵在上古多数都属于入声。清代的古韵学家都不用歌部与月、元部相配,因为无论从押韵还是从谐声看,歌部与月、元的联系都较少。王力在汉语音韵学中曾批评中国大多数的音韵学家都有强求整齐的毛病,而他以歌、月、元相配,也难免有强求整齐之嫌。四、罗常培、周祖谟的古韵分部罗常培(18991958年) 字莘田,满族。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自1923年先后任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的教授,研究员及系主任等职,主要从事汉语音

47、韵、方言调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45年至1948年赴美任朴茂纳大学和耶鲁大学访问教授,讲授中国语言学和中国文学,1948年回国。1950年任中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罗常培学识渊博,长于著述,其许多研究都是开创性的。他在汉语音韵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汉语音韵学导论、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与周祖谟合著)及许多单篇论文。周祖谟(19141997年) 字燕孙,北京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38年起任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抗战胜利后到北京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氏自青年时代即潜心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对文字、音韵、训诂、古籍整理和版本目录等学科

48、均有精深的造诣,著作甚丰。音韵学方面的专著主要有广韵校本、汉语音韵论文集、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与罗常培合著)、唐五代韵书集存、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及许多单篇论文。罗、周二人共同对上古韵部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古韵为三十一部,具体情况见下表:罗常培、周祖谟古韵三十一部表见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本表对原部次作了调整,其中括号内的部目为本书所加。之职蒸 幽沃(觉)冬 宵药 侯屋东 鱼铎阳 歌 支锡耕 脂质真 微术(物)谆(文) 祭月元 缉侵 盍(叶)谈罗、周的分部采用了王力的“微”部。与王氏不同之处有二:1王力的月部包括广韵的去声韵“祭泰夬废”和入声韵“月曷末黠鎋薛”,罗、周二人则将“祭泰夬废”

49、独立为祭部,故比王氏多出一部。罗、周这样的处理和他们认为上古有四声相关。2王力以歌、月、元相配,罗、周二人则以祭、月、元相配,歌部仍然保持独立,这是继承了清代多数学者的配法。第五节 上古韵部系统及拟音上古韵部经过有清几代人艰苦卓绝的相继努力,基本上已成定局,清代以后的研究只是作了一些局部性和总结性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清人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发展,它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清人研究结论的严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今人的分部,我们认为罗常培、周祖谟与王力分部都比较合理。罗、周二人的分部与王力的差别实际很小,主要只是在祭、月二部的分歧上,而这两部的分合对上古韵部的系统并无多大影响。

50、目前多数教材、辞书、专著都采用的是王力的分部,本书采用的则是罗、周二人的分部(原表中“沃、术、谆、盍”四字今分别改作“觉、物、文、叶”),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的存在,不同意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在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前提下,当然就不能承认去、入声韵合为一体的归部。下面是上古三十一韵部的音值表,表中的音值基本上采用的是王力汉语语音史中的拟音,只是将脂、质、真三部的主要元音改拟为i,原因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很难找到没有i韵母的方言,由此推论,上古汉语不可能没有i元音的韵母。这个i元音作为脂、质、真三部的主要元音比较合适。另外,表中“祭”部的拟音采用的是王氏原歌部的拟音,而将

51、歌部的拟音改作后低元音A。上古韵部音值表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第一类 之部职部k蒸部N 第二类 幽部u觉部uk冬部uN 第三类 宵部o药部ok 第四类 侯部屋部k东部N 第五类 鱼部a铎部ak阳部aN 第六类 歌部A 第七类 支部e锡部ek耕部eN 第八类 脂部i质部it真部in 第九类 微部i物部t文部n 第十类 祭部ai月部at元部an 第十一类 缉部p侵部m第十二类 叶部ap谈部am附录十三家古韵分部异同表王力 (30部) 之职幽觉宵药侯屋鱼铎支锡脂微物质月歌元真文阳耕蒸东冬侵缉谈叶罗常培 周祖謨 (31部) 之职幽沃宵药侯屋鱼铎支锡脂微术质祭月歌元真稕阳耕蒸东冬侵缉谈盍黃 侃 (28部)

52、 咍德萧豪沃侯屋模铎齐锡灰没屑盍末歌戈寒桓先痕魂唐青登东冬覃合添帖章炳麟 (23部) 之幽宵侯鱼支脂队至泰歌寒真稕阳青蒸东冬侵缉谈盍朱俊声 (18部) 颐孚小需豫解履泰随乾坤屯壮鼎升丰临谦夏 炘 (22部) 之幽宵侯鱼支脂至祭歌元真文阳耕蒸东中侵缉谈叶江有诰 (21部) 之幽宵侯鱼支脂祭歌元真文阳耕蒸东中侵缉谈叶王念孙 (21部) 之幽宵侯鱼支脂至祭歌元真文阳耕蒸东侵缉谈盍孔广森 (18部) 之幽宵侯鱼支脂歌原辰阳丁蒸东冬侵(合)谈合段玉裁 (17部) 一 部三 部二 部四 部(三部)五 部十六部十五部(十二部)(十五部)(十七部)(十四部)(十二部)(十三部)(十 部)(十一部)(六 部)九 部七 部八 部戴 震 (25部) 噫億讴屋夭约(讴)(屋)乌垩娃厄衣乙霭遏阿安殷央婴膺翁音邑醃 江 永 (28部) 二 部 入声六部 十一部 入声一部 六 部 入声四部 (十一部) (入声一部) 三 部 (入声四部) 二 部 入声五部 二 部 入声二部 二 部 入声三部 七 部 五 部 四 部 八 部 九 部 十 部 一 部 十二部 入声七部 十三部 入声八部 顾炎武 (10部) 二部 五部 三部 二部 六部 四部 七部 八部 九部 一部 十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