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24462357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声现象复习 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2.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3.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复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难点: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根据复习计划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二章声现象。(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10分钟二、自学环节(25分钟)(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2、课件展示复习指导,学生复习。以回顾以前所学的主要知识为主,通过课件展示的复习指导与提示,使学生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回顾。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准备展示(二)复习检测(15分钟)要求: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 叫音调,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的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响度是表示声音的 ,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发声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就 ;响度还跟人到发声体的 有关,距离发声体 ,人听到声音的响

3、度越小。音色是指声音的 ,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性。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符,我们可以区分开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 和 不同,使发出声音的 不同。控制噪声可以从 、 和 三个方面着手。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

4、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4.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 。(三)质疑问难展示小组自学情况,处理自学检测中的问题三、后教环节(8分钟)1.如图6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乒乓球在

5、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4)如图7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2.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在本环节中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共同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深度理解。四、梯度训练(10分钟)(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拓展训练。10分钟完成。(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1.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成图中的形状, 用嘴唇夹紧吸管并往里吹气,吸管发出“哗、哔”的哨声,把吸管的下端剪短时,吹出的声音

6、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吸管下端剪短时( )A.改变了音色 B.改变了吹气时的振幅 C.改变了发声的频率 D.改变了声音的发散程度2.“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声音音调高低的顺序是_、_、_、_(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高低的顺序为_、_、_、_4.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

7、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巴黎进行的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钟,在管的另一

8、端听到两次声音,问分别都是通过什么介质传递过来的?如果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秒求铸铁中的声速(保留整数)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第二章声现象的相关知识,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声现象附:板书设计3声的利用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第二章声现象复习 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等级 【复习目标】1.我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2.我要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3.我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4.我了解声音

9、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我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复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指导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二)复习检测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 叫音调,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的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响度是表示声音的 ,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发声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就 ;响度还跟人到发声体的 有关,距离发声体 ,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音色是指声音的 ,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性。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符,我们可以区分开是哪种乐器发

10、出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 和 不同,使发出声音的 不同。控制噪声可以从 、 和 三个方面着手。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4.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

11、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 。 (三)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1. 如图6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 (4)如图7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

12、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 2.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三、梯度训练1.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成图中的形状, 用嘴唇夹紧吸管并往里吹气,吸管发出“哗、哔”的哨声,把吸管的下端剪短时,吹出的声音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吸管下端剪短时( ) A改变了音色 B改变了吹气时的振幅 C改变了发声的频率 D改变了声音的发散程度2.“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 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声音音调高低的顺序是_、_、_、_ (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高低的顺序为_、_、_、_ 4.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巴黎进行的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问分别都是通过什么介质传递过来的?如果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秒求铸铁中的声速(保留整数)四、自我反思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