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24384132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说课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说课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形式 读找品诵教师余梅芳单位黄石市马家嘴小学课题名称桂林山水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 桂林山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图学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

2、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2、学习目标: 审美目标:欣赏桂林山水的特色美。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 语言目标:品味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内涵。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二、三自然段,抓住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4、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实景照片、幻灯片、投影机。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按顺序初步看图,朗读感知课文,学会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第二课时:重点学习二、三自然段,紧扣词、句、段,发展想象、体会感情,指导朗读、背诵

3、。 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教学2、3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举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4、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学习写景文章的方法“抓住词句欣赏美景体会感情朗读表达”。并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说学法(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

4、与“欣赏”。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2)检查思考题,板书:水:静清 绿 (3)检查思考题,投影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小黑板出示句子,读读比比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教师设计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投影出示句子: a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美得_。 b 广场上的人真多啊,多得_。 (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5)指导感情朗读。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境。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6)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

6、通。 3创设情境,迁移训练: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师巡回指导。 观赏“桂林的山”的录相(或图片),激发美的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展开联想,品味语言内涵的形象美,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 采用多重形式朗读体会作者的激动、感叹之情。 紧扣课文词句,抓住语言训练主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过程和情感领域。 、强化朗读,融情入景: 教师配乐朗读第四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桂林山水相映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发现山水相应的整体景色,感受“迷雾朦胧”中若隐若现的仙镜般的景色美,揣摩联想绿树红花的静态美和竹筏小舟的动态美。 再读激情,展开联想。把

7、同学欣赏桂林山水美升华到热爱祖国河山美。(4) 引导学生升华美,发展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收到“以美育德”的效果。 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 2、运用课后思考题3提供的提纲,指导背诵课文。 学生练习背诵。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说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2)检查思考题,板书

8、:水:静清 绿 (3)检查思考题,投影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小黑板出示句子,读读比比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教师设计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投影出示句子: a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美得_。 b 广场上的人真多啊,多得_。 (4)课文第一句

9、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5)指导感情朗读。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境。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6)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创设情境,迁移训练: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师巡回指导。 观赏“桂林的山”的录相(或图片),激发美的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

10、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展开联想,品味语言内涵的形象美,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 采用多重形式朗读体会作者的激动、感叹之情。 紧扣课文词句,抓住语言训练主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过程和情感领域。 、强化朗读,融情入景: 教师配乐朗读第四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桂林山水相映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发现山水相应的整体景色,感受“迷雾朦胧”中若隐若现的仙镜般的景色美,揣摩联想绿树红花的静态美和竹筏小舟的动态美。 再读激情,展开联想。把同学欣赏桂林山水美升华到热爱祖国河山美。(4) 引导学生升华美,发展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收到“以美育德”的效果。 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 2、运用课后思考题3提供的提纲,指导背诵课文。 学生练习背诵。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水:静 清 绿 ( 读找品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