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24345708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7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急诊科 石 俊2017.06.07 第一页,共三十八页。外伤急救最基本外伤急救最基本(jbn)的技术有四项:的技术有四项:1 止血止血 2 包扎包扎 3 固定固定 4 转运转运 第二页,共三十八页。在外伤的特殊条件在外伤的特殊条件(tiojin)下,不管是什么性质下,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

2、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止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止血、包扎、固定和转运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血、包扎、固定和转运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第三页,共三十八页。外伤急救伤急救(jji)基本技术基本技术 一、止血术一、止血术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5种: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种: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法、加压包扎

3、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止血带止血法。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法结合(jih)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第四页,共三十八页。指压动脉指压动脉(dngmi)止血止血法法第五页,共三十八页。第六页,共三十八页。止血(zh xu)带止血(zh xu)法第七页,共三十八页。使用使用(shyng)止血带的注意事项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处,前臂或手

4、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交界处。(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垫,否则(fuz)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第八页,共三十八页。使用使用(shyng)止血带的注意事项止血带的注意事项(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到脉搏为合适。

5、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紧会损伤组织。(4)时间:一般不应超)时间:一般不应超过过5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次,放松时间为间为12min。(。(5)标记:使用止血带)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ky)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第九页,共三十八页。外伤急救基本外伤急救基本(jbn)技术技术二、伤病员搬运术二、伤病员搬运术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

6、步急救处理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简单体力劳动(tllodng)(tllodng)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第十页,共三十八页。伤病员搬运伤病员搬运(bnyn)术术(一)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一

7、)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搬运两种方法。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搬运两种方法。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工具的问世,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工具的问世,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jji)搬运创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造了良好的条件。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徒手徒手(tshu)搬运搬运 该方法常适用于狭窄的阁楼该方法常适用于狭窄的阁楼(glu)和通道等和通道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累,有时容易给伤病员带来不利影响。

8、累,有时容易给伤病员带来不利影响。常用有五种方法。常用有五种方法。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徒手搬运徒手搬运(bnyn)的五种方法的五种方法 1、搀扶法、搀扶法 适用于病适用于病 情较轻、能够情较轻、能够(nnggu)站行走站行走 的伤病员。作用是不的伤病员。作用是不 仅给伤病员一些支持,仅给伤病员一些支持,更主要能体现对伤病更主要能体现对伤病 员的关心。见图:员的关心。见图: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背驮、背驮 法法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h x kn nn)的伤病员,如的伤病员,如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胸部创伤者不宜用

9、此法。见图:见图: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3、手托肩法、手托肩法 有两种方法有两种方法(fngf):将伤病将伤病员的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然后一手抱住员的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然后一手抱住伤病员的腰,另一手托起大腿,手掌托其伤病员的腰,另一手托起大腿,手掌托其臀部:臀部:将伤病员掮上,伤病员的躯干绕将伤病员掮上,伤病员的躯干绕颈背部,其上肢垂于胸前,搬运者一手压颈背部,其上肢垂于胸前,搬运者一手压其上肢,另一手托其臀部。见下图:其上肢,另一手托其臀部。见下图: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4、双人搭椅: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双人搭椅: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

10、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而相互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bc)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这两种不同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此法要点是两的握手方法,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此法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一致,且伤病员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员的肩上。的双臂都必须搭在

11、两个救护人员的肩上。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5、拉车式、拉车式 法:法:由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伤病由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伤病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将其头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蹲在伤病员两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救护员蹲在伤病员两腿中间,同时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向前,然腿中间,同时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后两人步调一致(b dio y zh)慢慢将伤病员抬起。慢慢将伤病员抬起。见下图:见下图: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器械器械(qxi)搬运搬运 是指用担架(包括软担架)、移动床轮式是指用担架(包括软担架)

12、、移动床轮式担架等现代搬运器械或者因陋就简利用床担架等现代搬运器械或者因陋就简利用床单、被褥、竹木椅、木板等作为搬运器械单、被褥、竹木椅、木板等作为搬运器械(工具(工具(gngj))的一种搬运方法。包括以下)的一种搬运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方法:三种方法: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1、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chn yn)的的方法。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担架有普通担架和方法。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担架有普通担架和轮式担架等。用担架搬运伤病员必须注意:轮式担架等。用担架搬运伤病员必须注意:对不同病(伤)情的伤员要求有不同的体对不同病(伤)情的伤员要求有不同的体位;位;伤病员抬上担架

13、后必须扣好安全带,伤病员抬上担架后必须扣好安全带,以防止翻落(或跌落);以防止翻落(或跌落);伤病员上下楼梯伤病员上下楼梯时应保持头高位,尽量保持水平状态;时应保持头高位,尽量保持水平状态;担担架上车后应予固定,伤病员保持头朝前脚向架上车后应予固定,伤病员保持头朝前脚向后的体位。后的体位。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床单、被褥搬运:窄梯、狭道,担架或其他、床单、被褥搬运:窄梯、狭道,担架或其他(qt)搬运工具难以搬运工具难以搬运,且天气寒冷,徒手搬运会使伤病员受凉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搬运,且天气寒冷,徒手搬运会使伤病员受凉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搬运步骤为:取一条牢固的被单(被褥、毛毯也可)一种

14、方法。搬运步骤为:取一条牢固的被单(被褥、毛毯也可)平铺在床上,将伤病员轻轻地搬到被单上,然后半条被单盖在伤平铺在床上,将伤病员轻轻地搬到被单上,然后半条被单盖在伤病员身上,露出其头部(俗称半垫半盖),搬运者面对面紧抓被病员身上,露出其头部(俗称半垫半盖),搬运者面对面紧抓被单两角,脚前头后(上楼则相反)缓慢移动,搬运时有人托腰则单两角,脚前头后(上楼则相反)缓慢移动,搬运时有人托腰则更好。这种搬运方式容易造成伤病员肢体弯曲,故胸部创伤、四更好。这种搬运方式容易造成伤病员肢体弯曲,故胸部创伤、四肢骨折、脊柱损伤以及呼吸困难等伤病员不宜用此法。应该强调肢骨折、脊柱损伤以及呼吸困难等伤病员不宜用此

15、法。应该强调的是,在目前软担架已逐渐在院前急救机构使用的情况下,我们的是,在目前软担架已逐渐在院前急救机构使用的情况下,我们提倡专业急救机构应该用软担架替代这一搬运方法。提倡专业急救机构应该用软担架替代这一搬运方法。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3、椅子搬运:楼梯比较狭窄和陡直时,可、椅子搬运:楼梯比较狭窄和陡直时,可用牢固的竹木椅作为工具搬运伤病员。伤病用牢固的竹木椅作为工具搬运伤病员。伤病员采用坐位,并用宽带将其固定在椅背和凳员采用坐位,并用宽带将其固定在椅背和凳上。两位救护人员一手抓住椅背,另一手紧上。两位救护人员一手抓住椅背,另一手紧握椅脚,然后以握椅脚,然后以450C角向椅背方向倾斜角向椅

16、背方向倾斜(qngxi),缓慢地移动脚步。一般来说,失去知,缓慢地移动脚步。一般来说,失去知觉的伤病员不宜用此法。觉的伤病员不宜用此法。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危重危重(wi zhng)伤病员的搬运伤病员的搬运 1、脊柱、脊柱(jzh)、脊髓损伤:遇有脊柱、脊髓损伤:遇有脊柱(jzh)、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的伤病员,不可任意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的伤病员,不可任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搬运或扭曲其脊柱(jzh)部。在确定性诊断部。在确定性诊断治疗前,按脊柱治疗前,按脊柱(jzh)损伤原则处理。搬运损伤原则处理。搬运时,顺应伤病员脊柱时,顺应伤病员脊柱(jzh)或躯干轴线,滚或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上,一

17、般为仰卧位,有铲式身移至硬担架上,一般为仰卧位,有铲式担架搬运则更为理想担架搬运则更为理想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脊柱、脊髓脊柱、脊髓(j su)损伤病员的搬运损伤病员的搬运 搬运时,原则上应有搬运时,原则上应有24人同时进行均匀,动作一人同时进行均匀,动作一致致(yzh)。切忌一人抱胸另一人搬腿双人拉车式的。切忌一人抱胸另一人搬腿双人拉车式的搬运法,因它会造成脊柱的前屈,使脊椎骨进一搬运法,因它会造成脊柱的前屈,使脊椎骨进一步压缩而加重损伤。遇有颈椎受伤的伤病员,首步压缩而加重损伤。遇有颈椎受伤的伤病员,首先应注意不轻易改变其原有体位,如坐不行,马先应注意不轻易改变其原有体位,如坐不行,马上

18、让其躺下,应用颈托固定其颈部。如无颈托,上让其躺下,应用颈托固定其颈部。如无颈托,则头部的左右的两侧可用软枕衣服等物固定,然则头部的左右的两侧可用软枕衣服等物固定,然后一人托住其头部,其余人协调一致后一人托住其头部,其余人协调一致(yzh)用力将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担架上。搬运时注意用力一致伤病员平直地抬担架上。搬运时注意用力一致(yzh),以防止因头部扭动和前屈而加重伤情。,以防止因头部扭动和前屈而加重伤情。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脊柱脊柱(jzh)损伤四人搬运法:损伤四人搬运法: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 骨盆骨折的搬运骨盆骨折的搬运:(三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先固先固定伤员的骨盆,三

19、名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定伤员的骨盆,三名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一人位于伤病员的胸部,伤病员的手臂抬起一人位于伤病员的胸部,伤病员的手臂抬起置于救护员的肩上。一人位于腿部,一人专置于救护员的肩上。一人位于腿部,一人专门保护骨盆,双手平伸,同时门保护骨盆,双手平伸,同时(tngsh)用力,抬用力,抬起伤病员放于硬板担架上,头部、双肩、骨起伤病员放于硬板担架上,头部、双肩、骨盆、膝部用宽布带固定于担架上,防止途中盆、膝部用宽布带固定于担架上,防止途中颠簸和转动。颠簸和转动。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骨盆骨盆(gpn)骨折的三人搬运法:骨折的三人搬运法: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3、颅脑损伤:、颅脑损伤

20、: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搬运时应使伤病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易于保持呼吸道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其脑组织,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其脑组织,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注意减轻震动,注意(zh y)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损伤。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4、胸部伤、胸部伤: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气胸,需包扎。搬运已封闭的气胸伤病员气胸,需包扎。搬运已封闭的气胸伤病员时,以坐椅

21、式搬运为宜,伤病员取坐位或时,以坐椅式搬运为宜,伤病员取坐位或半卧位。有条件时最好半卧位。有条件时最好(zu ho)使用坐式担架、使用坐式担架、折叠椅或担架调整至靠背状。折叠椅或担架调整至靠背状。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5、腹部伤:、腹部伤:伤病员取仰卧位,屈曲下肢,伤病员取仰卧位,屈曲下肢,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注意脱出的肠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注意脱出的肠段要包扎,不要回纳,此类伤病员宜用担段要包扎,不要回纳,此类伤病员宜用担架或木板架或木板(m bn)搬运搬运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6、休克病人、休克病人 病人取平卧位,不用枕头,或病人取平卧位,不用枕头,或脚高头脚高头(o tu)低

22、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低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7、呼吸困难病人、呼吸困难病人 取坐位,不能背驮。用软取坐位,不能背驮。用软担架(床单、被褥)搬运时注意不能使病人担架(床单、被褥)搬运时注意不能使病人躯干屈曲。如有条件,最好用折叠担架(或躯干屈曲。如有条件,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椅)搬运。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8、昏迷病人:、昏迷病人:昏迷病人咽喉部肌肉昏迷病人咽喉部肌肉松弛,仰卧位易引起呼吸道阻塞。此松弛,仰卧位易引起呼吸道阻塞。此类病人宜采用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类病人宜采用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dnji)或活动床。或活动床。第三十四页,

23、共三十八页。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注意事项 (1)先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搬运。先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搬运。伤病员四肢骨折伤病员四肢骨折(gzh)时,由于骨折时,由于骨折(gzh)断断端比较锋利,容易刺破血管和刺伤毗邻的神端比较锋利,容易刺破血管和刺伤毗邻的神经,前者损伤易出现大出血,后者损伤易出经,前者损伤易出现大出血,后者损伤易出现相应的肌肉和肢体的瘫痪,这两种状况对现相应的肌肉和肢体的瘫痪,这两种状况对于伤病员来说都是致命的二次伤害。于伤病员来说都是致命的二次伤害。(2)昏迷伤员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防止窒息。(3)颈椎伤应有人协助牵引、固定伤病颈椎伤

24、应有人协助牵引、固定伤病员头部。员头部。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4)脊椎、脊髓伤要避免伤病员身体弯曲、脊椎、脊髓伤要避免伤病员身体弯曲、扭转,忌用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搬运扭转,忌用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搬运方法。应平抬平放,并宜用平板担架和仰卧方法。应平抬平放,并宜用平板担架和仰卧姿势。姿势。(5)搬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伤病员伤搬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伤病员伤情的变化,并随时调整情的变化,并随时调整(tiozhng)止血带和固定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如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如发现伤病员出现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血发现伤病员出现面色苍白、头昏、眼花、

25、血压脉搏减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压脉搏减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应暂停转送,就地实施抢救。应暂停转送,就地实施抢救。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37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谢谢(xi xie)聆听第三十七页,共三十八页。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5内容(nirng)总结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如立即送往医院(yyun),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累,有时容易给伤病员带来不利影响。两位救护人员一手抓住椅背,另一手紧握椅脚,然后以450C角向椅背方向倾斜,缓慢地移动脚步。搬运时,原则上应有24人同时进行均匀,动作一致。5、腹部伤:伤病员取仰卧位,屈曲下肢,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第三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