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24206629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GDP核算中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分析与探讨国内生产总值(GDP),包含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 值。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工业增加值的 核算质量如何,对 GDP 的核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自 1992 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的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正式实施 GDP 核算以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 值核算,,都已建立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工业增加值的统计 与核算,由于长期以来建立起的较为完备的统计网络、企业 管理和财务核算基础,为工业增加值核算的及时准确, ,提供 了较好的保证。但长期以来,上级部门对下级领导的工作业绩考核,往 往是以经济总量和速度作为评价的尺度,在没有正式开展国

2、 内生产总值核算以前,这种考核,往往是以产值论“英雄”,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 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普遍建立起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以 后,这种考核就逐步地从过去的总产值过度到国内生产总 值。考核,对各地抓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 造成了一些地方统计数据不实的问题,近几年来普遍存在的 下一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的汇总,普遍大于上一级核算 数据的不正常现象,在国际、国内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国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对工业增 加值的计算。从 1999 年 1 月份起, 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的统计制度要 求,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发展速度的月度数据

3、计算采用“测算 法”,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我们对此方法进行分析 ,提出 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一、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 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计算方法可以从生产的角度和 分配角度分别反映。从生产的角度即“生产法”计算工业增 加值,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 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的余额 ,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 新增加的价值。从分配的角度即“分配法”计算工业增加值, 是从增加值构成的项目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 折旧、营业盈余计算增加值。因此,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既 受企业生产消耗变化的影响,也受企业经济效益变

4、化的影 响。在总产值中,企业生产消耗越大,则经济效益越低;反 之,生产消耗越小,则经济效益越高。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 算方法从不同侧面体现企业进新创造价值的高低。由于工业 增加值不包括产品生产的转移价值,只计算生产中新增加的 价值,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故 “生产法”是计算工 业增加值的基础。1999 年,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从定报开始对外公 布分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的要求,决定从 1999 年 1 月份起,不再公布不变价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改为公布各 市现价工业增加值及其可比价增长速度。在计算方法上同时 也作了较大变动,即工业增加值总量不再采用“生产法”计 算,而采用测算方法(文中简

5、称为“测算法”)计算。具体 方法是:=E( X )=X二、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利弊分析。用“测算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总量及其速度,经过一 年多来的实际效果看,我们认为,其利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对增加值总量影响的利弊分析 数据提供的时效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没有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之前,工业增加值 的取得是采用“生产法”,每月随工业效益报表填报汇总取 得,一般要到月后的中旬,才能取得汇总数对外提供。在时 效上,不能较好地满足地方党政领导对工业增加值数据时效 的需求,也不能及时满足国内生产总值所需资料的时效。而 通过“测算法”取得工业增加值,由于计算步骤简单,方法 固定,只要每月产

6、值数据出来后,增加值就可立即测算出来, 一般在月后的 4 日左右,即可对外提供,从时效上能够较好 地满足各级领导对工业增加值情况的了解。(2)真实性具有很大局限。用“测算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综合了不同 行业企业附加值高低不等的因素。在工业 40 个行业大类中, 我市工业覆盖了 36 个大类,近 400 个小类。36 个行业大类中, 增加值率最高的烟草加工业为 66.94,最低的煤气生产和 供应业为 0.31,两者之差 66.63 个百分点。且行业、企业 及地区间增加值率高低悬殊也很大(全市平均为 20.89%)。若 以“测算法”计算全市平均增加值率计算一个企业、部门或 地区工业增加值

7、完成情况,必然会造成原增加值率较低的企 业或部门,因计算方法的不同,而使增加值虚增很多。反之, 原增加值率较高的企业或部门,却会因此方法使增加值减少 很多。显然,“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真实性不强,受 到很大的局限。(3)缺乏牢固的方法基础。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工业增加值,体现了工 业产品价值的构成,以及新增价值的构成,是工业生产效益 状况的具体体现,而且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工业增加值,可 以相互验证其准确性。而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是 用前三年平均不含税增加值率乘以现价工业总产值得出,只 有在一个地区的产品生产结构、产品消耗结构及市场前景等 涉及到增加值计算因素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8、,其数据才能够接 近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运行结果。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工业 经济正处于调整转轨时期,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消耗结构正 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处于迅速调整和变动之中,因此,用 “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假设前提,在现阶段的基础不 牢固,不能有效地反映当期新进创造的价值,更不能体现经 营过程中的效益状况,同时与实际运行结果往往误差较大。对增加值速度影响的利弊分析。 主观想法是控制速度挤水份。 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在工业不变 价总产值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打一定的折扣,其根本出发点是 想利用此法挤掉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上的部分水份。但由于 计算方法的基础是工业不变价总产值增长速度,只

9、要产值速 度的水份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用此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 增长速度,质量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这样做,实际上 是将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从台前隐到了台后,其实质 是工业总产值的变形反映。在方法上缺乏科学依据。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省对各市来 说,是假设各市增加值增长速度都有水份,而且水份的比例 都是一样的。实际状况是,不同部门存在着的“水份”也不 尽相同,用同一比例来消除不同地区、部门的“水份”,其 实际运作的结果,仍然是不能解决不同地区、部门水份不等 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做的结果,还会造成老实人吃亏的 情况。如果一个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有水份,你试图 通过打折

10、的办法来限制它,那它可以通过“水涨船高”的办 法来抵消你对它的打折,仍然维持它的水份。而对于那些速 度相对实在的地区来说,它该报多少就报多少,通过你这么 一打折,其速度就会低估经济发展的实际运行结果。自 1992 年我市正式开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以来,计算 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发展速度,已经过了几次的变化,但此前 的每个阶段的实质都是在工业增加值现价发展速度的基础 上,用价格指数对其缩减,这也符合目前世界各国计算可比 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惯例。总量与速度计算方法的不衔接,造成数据的紊乱。综上所述,我们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总时采用的是增加值 率乘以现价总产值,而计算增加值增长速度则采用产值速度 打折的方法,同

11、一个指标的绝对额与相对数采用不同的方 法,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数据的紊乱。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 1999 年第一次采用此方法即出现了两种方法的严重不衔接。 1999 年我市规模以上经济效益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 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低于 100,而“测算法”所采用的增加值 率,是 19961998 年的平均系数,推算出的增加值总量, 显然是低估了。同时,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的计算,由于 在不变价工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打了 0.85 折,与当年工业产 品价格指数的走势相背离,又造成了速度上的低估。2000年 以来,我市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一直不理想,但由于生产 速度很高,尽管量打折由 1999 年的

12、 0.85 降到 0.8,但增加值 的增幅却不低;同时,受不同增加值系数的影响,而 2000 年使用的增加值率是 19971999 年的平均系数,1999 年我 市增加值率是近年来最高的,故尽管今年我市工业主要效益 指标完成的不理想,但计算出来的增加值却比较高。如 15 月现价增加值为 149.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4.9%,而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不变价的上报速度为 14.01%,现价增幅明显 高于不变价,这与当前的实际显然是有差异的。4、与价格指数缩减法的计算结果相距较大。 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速度,是针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核算而言的。省统计局为了使工业 专业与核算

13、专业在季度核算(我市目前 GDP 按月核算)时 保持衔接,要求核算专业直接取工业专业数据,而到年度核 算时,又不要求工业专业计算可比价增长速度,对核算专业 则要求采用工业品出厂价格缩减的方法计算。由于两种方法 的计算基础不一致,导致了我市月度核算与年度核算的严重 不衔接。以 1999 年度核算为例,1至12 月份我市规模以上 工业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始终高于按“测算法”计算的可比 价增长速度 1 至2个百分点,如按照年度省统计局反馈的工 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96.11%核算,可比价增长速度要达到 16% 以上,比我们的预报数要高 5 个多百分点,如此大的差异, 根本谈不上两种方法的衔接。省统计局为

14、了解决这一矛盾, 针对目前规模以下工业普遍存在的水份问题,要求把多出来 的数据全部调减到规模以下工业中去。这样做,虽然可以强 行挤掉规模以下工业中的部分水份,但没有考虑到各市的工 业规模结构,我市工业是以规模以上工业为主体,规模以下 工业增加值,1998 年仅占全部工业的 13.6%,通过 1999 年 核算方法的挤压,进一步减少到 12.8%。应该说,我市工业 的这种规模结构,按照省统计局的要求去做,调控的余地很 小,如现有的核算方法一直沿用下去,而“测算法”和指数 缩减法的差异仍然很大,到最后,我市的规模以下工业增加 值数据,不仅会全部被挤完,甚至还会出现负数。三、对工业增加值及速度计算方

15、法的探讨与建议 由于用“测算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速度存在 着诸多的弊端,我们认为应尽快对其进行改革。关于现价增加值的计算。鉴于目前采用的“测算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是用前 三年平均不含税的工业增加值率,计算当期的现价增加值, 没有考虑到产品生产结构、产品消耗结构等涉及到增加值计 算因素的变化。在当前,上述因素变化比较频繁的情况下, 此方法的缺陷比较明显。但我们认为,只要具体的操作方法 掌握得当,其正确性和实用性仍然很好。过去我们在对工业 增加值进行进度核算时,由于时效的关系,也曾采用过“测 算法”,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工业月度经济效益报表“生 产法”计算的到上个月度累计的现价增加值率

16、,乘以到本月 止累计的现价工业总产值。用此方法计算的现价增加值,虽 仍然也存在着产品生产结构、产品消耗结构等涉及到增加值 计算因素在月度上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相对于年度时间的跨 度,要小得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与实际的 误差越小。2、关于可比价增长速度的计算。由于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价格指数缩减法,我们 认为,,月度核算,,仍应恢复到价格指数缩减法为好。目前,, 可供选择的有工业生产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缩减工 业增加值发展速度, ,两种方法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在具 体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计算为好, , 我们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认为采用工业品出厂价

17、格指数 缩减法,,更为简便易行。(1)工业生产指数的计算与应用。编制工业生产指数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报告期各种代表 产品产量与基期代表产品产量相比,计算出代表产品的个体 指数,然后用衡量各种代表产品在工业经济中不同的权数, 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工业综合发展速度。计算生产指数的权数 目前一般都采用固定权数。因此,生产指数适合在生产稳定 条件下计算发展速度。但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统 计范围的不断变化,工业的轻重比例,行业结构,产品结构 将相继发生相应变化。目前,我们试算工业生产指数,使用 的权数基期距今已近五年,且工业统计的范围已发生了根本 变化,就基期权数来说,已明显不符合实际,需要重新计算

18、权数,否则将大大影响工业生产指数的准确性。代表产品的 选择和确定是编制工业生产指数的又一关键因素,从试算结 果看,代表产品选择越多,生产指数准确性越大,但受计算 工作量的制约,代表产品的选择不能过多,也就不能将产品 内的不同规格分别列出。因此,当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 变化,一些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产品,因编制生产指数本 身的局限性影响,得不到反映,即不能反映因品种规格变化 而带来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变化。由于编制生产指数的难度 较大,一般只能按季度或年度编制,如采取该指数缩减工业 增加值发展速度,无法满足平时月度核算的需要。同时,利 用生产指数难以满足分级核算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地方政府 了解经

19、济发展的要求。如果是借用上年度的指数缩减本年各月度工业增加值 发展速度,在本年价格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到 年度核算时,采用本年度的指数缩减,发生与平时核算趋势 严重不相吻合的矛盾。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计算与应用。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所用的权数是用工业品销售 额。在需要重新确定固定权数时,所需的基础资料可以是一 次性调查资料,也可利用现价乘以产品产量进行估算,方法 比较灵活。价格指数缩减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价格指数消除 现价工业增加值中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来计算可比价格工 业增加值和发展速度, 所需资料便于取得,目前,我市虽 然已由市城调队进行试算,但由于所选择的代表规格品的限 制,还不成熟,故暂不能直接使用。但省一级工业品出厂价 格指数的编制,已比较成熟,而且是按月编制,可以满足月 度核算的需要。不足之处在于,市一级核算由于是借用全省 平均指数,可能会与各市的实际情况有一些误差,但相对于 目前采用的“测算法”而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 上,都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可以通过市一级指数的的编制完 善,直接过渡到市一级使用自己编制的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