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4202845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浙教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要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交流,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同时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

2、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为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浙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前面的章节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

3、迁移转化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学习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

4、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比较 (2)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2)图表数据的解读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2)通过学习,自己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参与集体讨论和合作勇于探索

5、的科学精神3.情感目标:(1)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述,体会生命的伟大神奇,尊重生命科学的态度七、教学策略设计1. 利用flash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2. 创设情景教学法3.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八、课前准备1.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2. 学生方面:收集与扩散、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生活实例九、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问题探讨”,用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这个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不是生物膜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葡

6、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教学说明:设立问题情景,创设物质跨膜运输的思维平台,为学生的有效发散思维提供背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3. 几种物质运输方式(1) 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扩散相似,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由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由扩散的特点。教学说明:

7、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多媒体展示,是抽象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进一步提出问题: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但对于细胞来说,葡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总结出协助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协助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协助扩散的特点。提出问题: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为什么被称为被动运输? 更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只有被动运输能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吗?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思考: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物

8、质逆浓度梯度跨摸运输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进行解释,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主动运输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主动运输的特点。提出问题: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主动运输对于生命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总结。为了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现象,通过三个动画的展示,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三种运输方式的认识更加直观化。教学说明:该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形展示引出问题,并层层深入,展示出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动画展示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同时,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开发了学生比较,概括和分析能力,

9、又增进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出问题:三种运输方式有哪些异同 组织学生分析填表,反馈和纠正。提出问题: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画出细胞对某物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随细胞外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图。 教学说明: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制做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成。(2) 大分子的运输引导学生回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得出胞吐现象,提出问题:那大家知道白细胞是如何吃掉病菌的吗?显示有关图片。强

10、调: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提出问题: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与书本前面知识相联系十、反馈练习1. 教师小结几种运输方式,特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2. 随堂练习:本部分习题,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十一、板书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 扩散:高浓度低浓度 二 渗透 半透膜条件 膜两侧有浓度差:高浓度低浓度 简单扩散:O2三 被动转运 高浓度低浓度 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四 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 消耗ATP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五 胞吞胞吐:人体消化酶的分泌十二、教学评价本节课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轻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在解题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困难。在分组讨论中,虽然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完整,但还是从多角度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由于学生讨论和交流比较花费时间,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是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在时间上应当注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