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艰苦奋斗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24187211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艰苦奋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艰苦奋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关于艰苦奋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艰苦奋斗(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艰苦奋斗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总是同反对奢侈腐化、提倡勤俭自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奢侈腐化,才能兴旺发达,否则就要沉沦灭亡。中国自古就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孟子“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这一论述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中国人在困境中生存的励志名言。孟子强调,一个国家、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磨炼,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只有经过逆境的磨炼,才能锻

2、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成就更伟大的事业。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看到了坚强意志、忧患意识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只有经常处在忧患之中,才能使人经受各种考验,使人发奋图强,因而也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相反,在安乐的环境中,就会安于现状、贪图享受而意志消沉,最终导致灭亡。这与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忧虑的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身的灭亡。这告诫人们,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庶民百姓,就得经得住磨难的考验,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立自

3、强的精神,追求安逸而裹足不前是很难取得事业成功的。古人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崇尚,总是同反对奢侈享乐、提倡勤俭的思想联系在起。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认为人民的生计在于辛勤劳动,只有勤于劳动,生活财物才不会匮乏。墨子是古代特别强调“节俭”的思想家。他说“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意思是,勤俭节约就会昌盛发达,淫佚享乐必然招致灭亡。墨子认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他们把辛勤劳动看做是创造财富、求得生存的必然途径。勤劳与节俭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只有经过辛勤劳动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节俭的意义。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节俭对于个人修身、

4、齐家、;治国的重要作用;他们以俭朴为美德,以奢侈为恶行。周易否淮中说“君子以俭德避难”,认为一个有“俭朴”美德的人,能够避免危险和灾难。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御孙,曾劝诫当时的鲁君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认为“节俭”是一切善行中的大德;而“奢侈”则是一切恶行中的大恶;孔子也认为,宁可因节俭而显得寒伧,也不能因奢侈而显得不逊,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沦语述而)在奢华与俭朴、骄傲与寒伧之间,孔子认为后者对于个人修身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司马光也特别强调“俭朴”,他说:“众人皆以奢糜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齿为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认为:“夫

5、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又说:“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司马文正公传家集训俭示康)司马光看到了奢侈和家国兴衰成败之间密切的关系,认为贪欲可以导致人的堕落和官场的腐败。奢侈之风,个人沾染上了必丧身,家庭沾染上了必败落,官员沾染上了必腐败,国家沾染上了必灭亡。正因为此,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的诗句才成为警世名言。它告诫人们,大到国家,小至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从现代的角度看,古代思想家所推崇的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内涵:可以这样说,离开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无法在艰难困苦面前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不具备勤劳节俭的优良美德,就会让骄奢淫逸之风瓦解高昂的斗志。因此,艰苦奋斗以勤俭为前提,以自强为根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质朴作风,发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