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专题十四 专题巩固练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24184813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4 专题十四 专题巩固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必修4 专题十四 专题巩固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必修4 专题十四 专题巩固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必修4 专题十四 专题巩固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4 专题十四 专题巩固练(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必修4专题十四 专题稳固练专题稳固练一、判断题 1 (2021浙江4月学考)但凡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答案T。2. (2021绍兴市3月模拟)“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这主要反映了规律的普遍性。答案F。“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主要反映了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3 .生物的反响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答案T。4. (2021嘉兴市3月二模)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梦想的世界。()答案T。5.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答案F。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 条件的、相对的。6 随着科技的

2、开展不断增强,人们对科技的依 赖导致了人们认识能力的弱化。()答案F。科技的开展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7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 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性 认识只有一个。()答案T。8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和被推翻的。()答案F。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能被推翻。二、选择题 9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主 持的阿尔法磁谱仪工程取得了研究成果:宇宙射 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 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从哲学上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

3、的真正统一 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界物质与暗物质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A. B. C. D. 答案A解析“宇宙射线中过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是物质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正确。说法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 开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 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根本国情没有变。这一论断反映出()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事物的开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量的 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必然产生质变矛盾的 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A

4、 B C D 答案B解析在题目中没有表达。题目中没有涉及量 变与质变,故排除。题目中这一论断反映出物 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矛盾的普 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故入选。11. (2021宁波市适应性考试)“二十四节气是 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局部。两千多年来,指导着人们按季节、气候 调节休息和劳作。如“春不种,秋无收“清明 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 依据事物存在和开展的条件,建立节气与农业 生产之间的联系 认识到自然界和农耕实践 存在具体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发现节气,但 人在节气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是推动社会 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翻这说明我国古代人

5、民(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了古代人民就可以利用节气规 律,并不是强调人们的活动受节气规律的制约,人在节气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夸大了规律的制约性,不选;材料并没有表达社会变革, 古代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材料中没有表达,不选。12. 科学家们发现,在微观世界里,有共同来源 的两个量子之间存在着“纠缠关系,无论两者 相距多远,只要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发生变化,另 一个量子就会立即“感应,并作出相应变化。 这说明()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联系是无条件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人们可以认识规律A. B.C.D.答案C解析 联系是有条件的,错误。13. 面对高发的食品平安事故,饲料专家认为

6、, 养殖业过度依靠生长素、激素,就像运发动依靠 兴奋剂,但后者损害的仅仅是体育公平和个体健 康,前者危害的却是整个社会。这告诉我们()A.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规律就会受 到规律的惩罚B.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 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制约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 发挥D.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答案A解析养殖业过度依靠生长素、激素会导致食品平安事故,危害整个社会”,主要强调违背规律从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制意;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 能被改造,故D错误。=114. 被誉为“

7、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 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 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 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B.C.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答案C解析意识的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不是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因此A说法错误;实践是沟错误;材料没有表达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表达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 中的反映,答案选C。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李清照描

8、写花的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却是龚自珍描写花的诗 词。品味两位诗人笔下的花能够()触摸到诗人的内心深处某些情感因素 认 识到大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感到花的 存在是由诗人的情感所致感悟到意识活动 具有的自觉选择性A. B. C. D.答案C解析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是错误 的;诗人的情感影响诗歌,但不起决定作用,是错误的。16.物理学中的力、速度、位移等矢量的合成均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因此,在对这些物理量 进行分析时,如果应用三角知识,许多题目会大 大简化分析过程或运算步骤,起到曲径通幽的效 果。这说明()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 意识能够改造客观世界C.

9、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答案A解析 “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分析时,如果应用三 角知识许多题目会大大简化分析过程或运算步 骤,起到曲径通幽的效果,说明了人的意识活 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符合题意;意识对改造客 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而不是直接改造” B说法 错误;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 调意识的产生,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7 .以下图漫画揭示的哲学道理最符合的是 ()A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B. 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积极战胜困难C.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D.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地砥砺自我答案A解析“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0、主要表达出人在面对环境时的心理调适,即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A正确。B、C、D说法不符合漫画表达的准确意思。18 漫画?整改之后?(夏明)挖苦了()只求外表的形式主义生搬硬套的教条主 义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无所作为的消 极态度A.B. C. D.答案C解析 漫画中整改后烟囱的数量减少了,但污染物的排放没有减少,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题意,中选;教条主义、无 所作为与题意无关,排除。19 唐朝诗人王维在?杂诗?中写到“君自故土 来,应知故土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中“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蕴含的哲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人的真实感情离不开对故土的认识C实践

11、能提高认识能力D 人的思维品质和阅历存在联系 答案A解析“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意思是友人来自故土,应该知道故土的事情,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符合题意中选;B、C、D 说法虽然有道理,但均与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无关,排除。20.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 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 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 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显 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说明()A 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 律B. 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C. 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认识的深化D. 成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12、 答案C解析 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够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这表达了随着认识工具的完备,认识不断深化、开展,C项符合题意。21. (2021宁波市适应性考试)过去主要是拿着放 大镜观察、用笔画图,如今那么广泛运用卫星遥感、光电科学等高科技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工作的信息量和准确率。这说明()i=ji=i认识的开展推动考古技术水平的提高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人类 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开展着的 认识是克服 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AB.C D 答案C解析高科技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工作的信息量和准确率这说明考古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认识的开展,不是认识的开展推动考古技术水 平的提高,不选

13、;材料没有表达认识是克服谬 误的过程,不选。22“真理与谬误只差一步。人发怒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误,人快乐时又把谬误当成真理。这句 话说明真理和谬误存在一定关系。关于真理与谬 误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 是()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 答案B解析错误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谬误不是;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问题。23.通常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被视为能让人恢复 精力的休闲方式。但某项研究发现,压力过大的 人

14、从事这些休闲活动不仅无法感到轻松,甚至还 会感到内疚和失败。该研究说明() A 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开展而开展B 真理因人们认识的开展而不断被推翻C.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D. 认识指导实践所带来的结果不可预测 答案C解析A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科学认识本身不会随着客观规律的开展而自发地 开展;B说法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 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认识的开展进步并不是推翻原有的真 理性认识;D说法错误,认识指导实践所带来 的结果不可预测,否认了认识具有预测性。三、综合题24. 扶贫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W县政府认真研究县情,积极创新社会

15、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入L1股分红和劳务合作方式促进贫困户増收。一年来该县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I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大幅増长,实现了经济开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 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该县在精准扶贫中 认真研究县情,从当地实际出发,自觉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W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 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性地运用“公司+ 经济开展

16、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了=125.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总征忖自然;改革开放前超济开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住态文明建设处 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开展,生态 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有:环保产业 市场化程度差,集中度低;立法滞后、执法监督 机制不健全,局部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 实甚至违规排污;局部国人不顾公共利益追求无 节制的生活方式加剧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 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丿大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知识, 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 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答案(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建国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 的影响,人们形成了“征服自然等理念。客观 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展现也有一 个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开展和生态环境之 间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还处于起步 阶段。(2)认识具有无限性,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开展而开 展。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生态文明建 设被摆上突出地位,成为全社会的价值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