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4120393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一、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或其分泌物时,应立即进行消毒。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

2、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器材消毒:玻璃器材: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试管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的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使用后浸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冲净晾干。贵重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天秤、细胞计数器械、冰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清洗离心机内部

3、,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等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二、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2、办公桌面,治疗

4、盘等每日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3、体温表使用后应先用棉球擦拭再浸泡。4、体温表按要求进行消毒:第一道: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擦干、甩表;第二道: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第三道:用冷开水冲洗后擦干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至二次。盛器加盖,每周总消。5、按各传染病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及自身准备工作。6、按照病人主诉及症状,正确做好分诊工作。对于体温38的患者,应详细询问其它症状,发口罩、进行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并做好专册登记。同时引导至发热门诊。对于肠道及肝炎病人,应详细询问其它症状,做好登记后,

5、引导至肠道肝病门诊。7、按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三、B超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二、医务人员在各种操作前,应在流动水下洗净双手,操作后应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三、B超室使用的探头、心电检查使用的电极等使用后可用75%酒精棉球擦拭;电极板接触病人皮肤处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四、诊察床床单应上每天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操作台、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

6、作。六、室内空调统一定期清洗、消毒。七、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日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八、诊疗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要求处置。四、X片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

7、。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五、全科诊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

8、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25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一次性使用后的压舌板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中集中收集处置。7、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接诊传染病病人应立即消毒。8、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

9、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六、补液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

10、记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培养结果应达标。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办公桌台面,地面、候诊椅等每日用25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可疑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签名,有效

11、期不超过24小时。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并签名;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24小时。5、一次性无菌持物钳使用后置于黄色双层医疗废物袋中集中处置。6、体温表消毒:第一道: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揩干、甩下水银;第二道: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第三道:冷开水漂洗揩干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体温表使用后先用酒精棉球揩拭后再浸泡消毒。盛器加盖,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7、临时吸氧患者,一次性氧气鼻导管应每次更换、湿化瓶及其内无菌注射用水应每次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芯子等每周总消毒一次(浸泡于250mg/L有效氯溶液内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12、)。8、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七、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培养结果应达标。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

13、、办公桌台面,地面、候诊椅等每日用25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可疑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并签名,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并签名;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

14、24小时。5、临时吸氧患者,一次性氧气鼻导管应每次更换、湿化瓶及其内无菌注射用水应每次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芯子等每周总消毒一次(浸泡于250mg/L有效氯溶液内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八、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免

15、洗手消毒凝胶。二、环境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 诊察床被单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25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消毒液每天更换。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喷拭)。4.换药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

16、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放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中。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存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 九、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使用防护镜,操作前、后必须洗手;二、医务人员在各种操作时应

17、带一次性手套(一人一副),手清洗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洗,手消毒可用洁肤柔;三、口腔器械使用应必须做到一人一套,漱口杯应采用一次性,手机、车针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四、候诊椅、办公桌台面、操作台、牙椅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遇接诊可疑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在治疗结束后立即进行消毒;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日,30分钟/次;每周用酒精擦拭灯管表面一次;每半年检测强度一次,70w/cm更换灯管,上述工作每完成一项都必须做好记录登记工作;六、室内空调按要求定人定期清洗、消毒;七、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八、无菌物品使用及放置要求:1、无菌物品应存放于

18、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2、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3、消毒包体积应30*30*25;4、消毒液应每天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结果记录;5、无菌包内用物一次未用完,按原样包好后4小时内可继续使用,但包外应注明开启的日期与具体时间;6、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4小时;7、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持物钳、盛器需经压力蒸汽灭菌;8、器械浸泡、消毒步骤:第一步:应用酶清洁剂或其它清洁剂浸泡后刷洗,如被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应先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液内浸泡60min,再按上述程序进行清洗。;第二步: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第三步:用蒸馏

19、水再次冲洗;9、每周总消毒容器处理步骤:第一步:用百洁布蘸取肥皂水擦洗,第二步:流动水冲洗、擦干,第三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0、一台牙椅配置4套器械,塑封手机使用时必须在病人面前打开,直接进入口腔的器械(车针、车头、三枪头、吸唾器等常用器械),做到一人一套;11、小高压锅消毒每天进行12次,操作步骤:手机塑封后灭菌30分钟,并做好记录及监测;九、医疗废弃物的处置:1、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2、妥善处置:感染性废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利器盒内。3、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

20、收取。十、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的污敷料应及时焚烧。十、妇科诊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

21、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签名,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并签名;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4小时。5、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接诊传染病病人应立即消毒。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

22、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十一、中医内科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两

23、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并签名;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用4小时。5、器械消毒步骤:每天器械由供应室统一配备,污器械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置。每周总消毒。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

24、: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十二、中医针灸科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

25、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3、储槽筒关闭严密,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并签名;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4、无菌溶液开启后应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启封抽吸的溶液可使

26、用4小时。5、火罐消毒步骤:每天消毒两次,污火罐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液中1小时,清水冲洗干净后擦干备用。6、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十三、康复科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7、。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

28、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十四、计划免疫接种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二、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

29、记录。3、诊察床被单应每日更换,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250mg/L有效氯擦拭两次。但遇接诊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应立即进行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拭)。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一次性压舌板置于黄色双层医疗废物袋中集中处置。3、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天用酒精棉球或消毒液擦拭,接诊传染病病人应立即消毒。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

30、内。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遇特殊情况:如接诊、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十五、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隔离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2、工作人员进入发热门诊须穿隔离衣或专用服,患者进入发热门诊应戴好口罩。3、每治疗一个患者前后,必须按照“六步法”认真洗手并更换手套。二、环境:1、“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划分清晰,无交叉污

31、染,标志明显。2、做到“五不”出门:挂号、收费、化验、配药、注射均在发热门诊完成。3、发热门诊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表面;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并做好有关记录。4、发热门诊地面与物品表面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洒或拖擦两次,拖把应分区使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发热门诊使用的体温表应专用,并按要求进行消毒:第一道: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第二道:2000m

32、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第三道:冷开水漂洗揩干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至二次,体温表使用后先用酒精棉球揩拭后再浸泡消毒。3、发热门诊的化验单及钱币应消毒后再带离发热门诊。4、设有专用厕所,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加1/5量的漂白粉搅匀后作用2小时再倒入厕所;使用过的便器用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5、血压计、听诊器等诊疗用品应每天用酒精棉球擦拭表面。6、废弃的一次性隔离衣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置流程处置。7、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按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理。特注:传染病门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

33、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包装。8、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十六、肠道、肝炎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隔离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2、工作人员进入肠道、肝炎门诊须穿隔离衣或专用服,患者进入肠道门诊应戴好口罩。3、每治疗一个患者前后,必须按照“六步法”认真洗手并更换手套。二、环境:1、“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划分清晰,无交

34、叉污染,标志明显。2、做到“五不”出门:挂号、收费、化验、配药、注射均在肠道、肝炎门诊完成。3、肠道、肝炎门诊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表面;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并做好有关记录。4、肠道、肝炎门诊地面与物品表面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洒或拖擦两次,拖把应分区使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三、物品: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2、肠道、肝炎门诊使用的体温表应专用,并按要求进行消毒:第一道:2000mg/L

3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第二道: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第三道:冷开水漂洗揩干后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至二次,体温表使用后先用酒精棉球揩拭后再浸泡消毒。3、肠道、肝炎门诊的化验单及钱币应消毒后再带离肠道门诊。4、设有专用厕所,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加1/5量的漂白粉搅匀后作用2小时再倒入厕所;使用过的便器用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5、血压计、听诊器等诊疗用品应每天用酒精棉球擦拭表面。6、废弃的一次性隔离衣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置流程处置。7、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按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理。特注:传染病门诊的

36、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包装。8、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十七、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布局合理,有明显标志,无交叉感染。消毒物品运行线路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准逆行,物体表面应光滑,不积灰,便于清洁与消毒;三、清洁与污染物品,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必须严格分开

37、放置,标有明显标志,并设发物与收物两个窗口。环境与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洗擦二次;四、设有无菌室和存放无菌物品的无菌柜,无菌柜高于地面20cm,距离墙面5cm,以减少污染。消毒后的物品要有标志,并标明消毒日期,存放于清洁、干燥的无菌柜内。无菌室空气用紫外线消毒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每周用酒精擦拭灯管表面一次;每半年检测强度一次,70w/cm2更换灯管;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上述工作每完成一项都必须做好记录登记工作;五、严格执行压力蒸汽灭菌质量控制制度:1、工艺监测(每锅必测):压力、温度、事件、灭菌物品名称、操作者签名,并专册登记;2、化学监测(每包必测):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

38、,高危险性包内中心部位用化学指示卡;3、生物监测(每月必测):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六、高压消毒锅要定期检查,鉴定消毒效果,发现故障或未达到效果时,应及时检修找出原因,对维修工作要有记录;七、所有装有灭菌物品的盛器应有通气装置,灭菌完毕后注明灭菌有效期和消毒人员签名,有效期为半年,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物品须重新灭菌;八、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等,应先消毒后再送供应室,未经消毒物品可以拒收,污染物品、器械都应按照消毒清洗消毒原则进行;九、供应室负责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人员应经过市级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操作人员相对固定。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

39、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

40、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