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优良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24091052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客家优良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客家优良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客家优良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优良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客家优良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作者:周云水光明日报( 2016 年 04 月 05 日 02 版)家风,在家庭生活中形成,满足家庭成员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需求。家庭成员从家 风中寻找精神归属,家庭文化凭借家风得以延续。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族依靠儒家思想为 主要内涵的家风,完成家族成员的文化濡染和个体的社会化。随着宗族观念的淡化,尤其是 现代社会“小家庭时代”的到来,传统家风受到冲击。如何让中华好家风在现代社会得到传 承和弘扬,粤东客家民系给出了有益的启示。客家人主要聚居于粤闽赣三省交汇处的丘陵山区,以粤东梅州为中心,辐射赣州、惠州、 河源、龙岩、三明等城市。作为历史上从中原衣冠南渡的移民族群,粤

2、东客家在儒家文明的 持续影响下,以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载体为依托,结合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一方 面,海外华侨出资倡建公益设施,带动了传统宗祠、家庙等有形文化载体在新时期焕发活力, 优良家风的传承有了顺乎历史发展脉络的场所;另一方面,粤东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了 传统民俗、仪式和曲艺等无形文化载体,为优良家风的代际传承提供了可以感同身受的场景。 传承优良家风的有形载体粤东客家人传承优良家风的有形载体不仅包括围龙屋式的宗祠、家庙与民居,而且涵盖 族谱、楹联、牌匾、功名柱、惜字亭等建筑附属物,甚至诸如学校、医院、寺庙、路桥、广 场等建筑物上都有固化的家风。祖祠内楹联牌匾明示优良家风。外圆内方的

3、围龙屋在布局、名称上蕴含丰富的儒家思想 和家国责任、道德规范的基本理念。各类建筑物上的绘画、匾额、对联烙刻着儒家思想的印 记。在梅州市下辖的大埔、蕉岭、梅县、兴宁等地,建筑规模大小不一的围龙屋星罗棋布, 七成以上的围龙屋还有人居住或有专人管理。宗祠内古色古香的“举人”“进士”“状元及第” 牌匾折射着崇尚文化的传统风气,“乐善好施”“仁风梓里”“善邻亲仁”等新制鎏金木匾, 则体现出当代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弘扬。在家族聚会的场合,长辈常给后辈讲 述这些牌匾蕴含的家风故事。年轻一代在城镇新建住宅时,也会用牌匾楹联中表现家风的词 语作为楼名,比如“继善楼”“崇德居”“晓义庐”等。族谱家训警示

4、后人不辱优良家风。在开国元帅叶剑英的祖籍地梅县雁洋,叶氏族谱 告诫族人要“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务要读书明理”,在家庭生活方面要求子孙“饮水思源”, 与家人相处要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在个人行为方面则强调面对利益“勿 嗜利忘义”,管理公务要秉承“克己秉公”的原则。族人时常诵读祖训,感受先辈开基创业 的艰辛和不易,牢记为人处世需要恪守的准则。传承优良家风的无形载体通过童谣、谚语、山歌、民俗节庆、婚丧嫁娶仪式等无形的文化载体,优良家风渗透进 粤东客家人的柴米油盐。客家童谣直白地道明为人处世的态度。粤东客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知晓月光光的童 谣,通过朗朗上口的语言明白耕读传家的道理。诸如客

5、家哺娘懒尸嫲等童谣以简单 的词汇阐明勤俭节约、和善待人的质朴道理。最重要的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校,都将 客家童谣、谚语、山歌纳入了地方文化教材,而且在客家话频道的电视、电台节目中不断播 出,使得传统家风深入童心。婚丧喜庆的生命仪式蕴含家风的教化。客家人在重要的生命仪式中,异常注重家风对家 庭成员的熏陶和教化。结婚仪式上长辈对新人的教导,使用芹菜、大蒜、米筛等各类谐音的 象征物,喻示新人不但要勤劳、会划算,而且要新入婆家的女子懂得换位思考从而尊重和孝 敬家婆。在人生画上句号的丧葬仪式上,以客家话说唱的打莲池送娘恩淋漓尽致地 体现了客家人对母亲勤劳付出的感恩之情,鞭策后辈弘扬孝顺长辈的家风,以

6、人生最后一课 的形式教会懵懂幼童知恩图报、孝敬父母的道理。传统家风现代传承的启示家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及长辈的生活态度、处世之道、价值观念都会成为孩 子判断是非、分辨对错的标尺,形成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及思想准则,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就 顺利传承了优良的家风。传统优良家风家教的弘扬,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措 施和实际行动,不仅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更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粤东梅州客家族群通过有形与无形文化载体传承家风的实践,使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 训诫持久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在他们的心田培育良善的种子,使他们明是非、知廉耻、 懂礼让、守本分。优良家风对社会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 每个家庭的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有力的提高。(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