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岸线变迁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4044714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州岸线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州岸线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州岸线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广州岸线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岸线变迁(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珠江岸线的变迁廖景威一、珠江岸线的历史变迁综述广州老城秦 汉以前珠江河河 面很阔,据中山 四路秦汉船台遗 址出土有秦半 两、秦篆“东” 字、秦隶“八” 字、针刺漆秘残 片“亟里口”字, 说明秦代时此处是江边。距今珠江岸边约1200米。晋代(公元265年至420年)江边渡口在惠福西路五仙观前,距今 岸边约1100米。到梁代(公元526年)江岸线延到华林寺前的西来初 地。隋代又南移至今杨仁里一带。唐代(公元618 年至907年)珠江岸 线约在西关泮塘、 秀丽二路、延安二 路一线。西关泮塘 南汉时(公元907年 至971年)巳成为陆 地,称华林园地,上、下九甫星泉里“星泉”是唐井。南汉时南门(安 澜

2、门亦称鱼藻门)位于现仙湖街一带,临设于当时江边。宋代初期岸线南移至西关涌和玉带濠一带,第十甫现广州酒家 (过去为南海西庙所在)为当时江岸边。宋末岸线又南移,西关由十二 甫丛桂里起经状元坊、买麻街、小市街、木排头、东、西横街、清 水濠等宋末比宋初岸线南移约400米。元、明两代,珠江河岸大致由西关涌南延到现一德路、万福路以 南。西关街道中有十九个甫在明代已成为商业区,东面江岸线在现延 安三、四路附近。清代江岸继续南移。如十三行是1777年在接近珠江边建立的大 街,1846年江岸已推移至西濠二马路,1907年江岸到达今南方大厦 前的西堤,1911年长堤全部建成,1931年新堤一带镇为陆地,原靠 近河

3、北江岸的海珠石并入河北镇为河岸(即今省工会大厦附近),从此珠江北岸线基本固定下来。珠江南岸由于受冲积较少,岸线扩展不及北岸,变迁一般不大, 1871年江岸在南华路南边台地边缘,1911年推移至寺前街、堑口一 带,1936年填白鹅潭为洲头咀内港,直到1958年开始建河南滨江路, 南岸岸线也就基本固定下来。二、江岸变迁原因广州老城地区江岸变迁,由于受西北江与北部山区的流溪河, 沙河,甘溪等带来泥沙沉积,受海潮的顶托,水慢沙沉,加上人口集 中,城市发展,人为填筑等原因,水域变为陆地的演变较为迅速。特 别是珠江北岸比南岸陆地沉积更快,是属于边滩发育与沙洲并岸为特 点的演变过程。珠江江面过去宽阔,有“小

4、海”之称,现尚存留下称“过江”如 “过海”的俗语。珠江江面晋代时宽达1500米,唐代时平均亦达1400 米,宋代则为900米,明代为700米,清代为500米,而现只余200 米左右,江域变陆的速度,平均约每年扩展0.6米左右。唐代以前速 度较慢,宋代以后较快,这是因为宋代以后,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大量筑修堤围,出海水道有所改变,西北江流入广州溺谷湾水量减 少,水势减溺,促进珠江边滩沙洲的发展,加上城市发展,人为的填 筑,陆地扩展更为迅速。三、变迁中体现的人文尽管珠江江岸的巨大变迁与自然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但也包含 了不少人为因素,特别是人口问题。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经过这么多年

5、的发展, 不由分说,人口自然是从少到多的,南越国也不例外。可是当时人多 地少,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就填“海”造地,经过这么一填,珠 江的岸线自然缩窄不少。而且,大江大河不免有洪涝灾害,特别是南越国十分近海,而且 又处于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雨。因此,珠江的流量大,显得凶猛,常常泛滥。所以当时的人们便不断地修堤筑坝,把沙石、黄泥 等杂物倾倒在珠江上,日积月累,使之江岸缩窄。渐渐使“海”变成 了江。结束语: 通过对珠江岸线历史的考究,我们知道了 2000多年前 珠江的岸线是十分宽阔的,南北两岸岸线最宽可达2000多米。而今 天的珠江南北岸线的宽度仅仅有150多米,由此可知珠江在2000多 年间南北岸线不断缩少,经历了一个极巨大的变迁过程。经过不断的 填海,陆地变得更大了,我们很容易就猜到广州城的人口是越来越多 的。而且,通过对珠江岸线的变迁,我们可以确定当时南越国的南城 墙正好在于珠江的北岸上,即在今天西湖路与惠福路之间。如此说来, 当时的海珠区还是较不发达的郊区,但南岸线也有向外拓展,说明了化感到欣慰在海珠区也在发 展。海珠区发展到 今天,以及整个广 州发展到今天,珠 江也因城市的规划 我们应该为如此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