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3792389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8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项目四 计算器外壳塑料模具设计能力目的1. 分析壳体类塑件模具设计方案2. 熟悉三板模的构造特点知识目的1. 掌握点浇口的设计措施2. 掌握斜顶杆的设计措施3. 掌握运用EMX5.0进行三板模具的设计一 项目引入某公司接到一批计算器外壳订单,规定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外表面美观、无瑕疵,设计一套成型该塑件的注塑模具。产品零件图如图4-1所示。图4-1计算器外壳零件图设计规定:材料:ABS生产批量:中档批量未注公差取MT5级精度二 项目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器外壳的整体形状构造较简朴,该壳体平均壁厚为1.6mm,涉及多种纵向通孔和盲孔,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规定较高,零件尺寸中档偏大,根据壳体的构

2、造特点,拟定如下设计方案。项目设计方案方案分析分型面分型面应设在零件最大投影面,如图所示,塑料包紧型芯而留在动模,较易推出。型腔布局塑件中档尺寸,产量不大,采用一模一腔即可满足生产需要。浇注系统采用点浇口,塑件质量易保证,从零件上端进料,料流比较顺畅,不易产生熔接痕和气泡等缺陷。推出机构除了直顶杆外,由于塑件有四个侧孔,还要设计四个斜顶杆,在顶出过程中侧向抽芯,使制件脱出。冷去装置将冷却水路设计型芯和型腔内部,更接近塑件,冷却效果较好任务二:设计圆外壳的成型零件规定:将本产品合理分型,并设计出成型零件。设计参照如下设计流程1-加载参照模型环节01 建立工作目录打开pro/E软件,接着在菜单栏中

3、依次选择“文献/设立工作目录”选项,弹出“选用工作目录”对话框,然后选择指定一种自已建的目的文献夹,单击拟定按钮完毕工作目录的设立,并将任务二建立的“jsqwk.prt”模型复制到工作目录中。环节02 新建文献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文献/新建”选项或在“文献”工具条中单击“新建”按钮,弹出“新建”对话框。接着选中“制造”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区中选择“模具型腔”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jsqwk_mold”,接着选择mmns-mfg-mold(公制)模板,然后单击按钮进入模具设计界面。图环节03 打开参照零件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条中单击“选用零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选用

4、工作目录中的然“jsqwk.prt”文献,单击,打开“布局”对话框,点击“预览”按钮,发现开模方向指向壳体侧边,方向不对的,如图所示。图单击“参照模型起点与定向”下方的箭头,打开“菜单管理器”,选择“动态”,打开”参照模型方向”对话框,根据图-所示进行操作。图单击“预览”,可以看到开模方向指向壳体上方。图环节04 保存文献执行菜单栏中的“文献/保存”命令,保存文献。设计流程2-应用收缩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按尺寸收缩”按钮,弹出“按尺寸收缩”对话框,在绘图区域中选用参照模型和坐标系“PRT_CSYS_DEF”,再在弹出的“按比例收缩”对话框中输入收缩比率为“0.005”,单击拟定按

5、钮完毕设立。如图-所示。图设计流程3-创立模具工件创立自动工件在工具条中点击“创立工件”按钮,创立模具工件,在绘图区域中选用坐标系“MOLD_CSYS_DEF”,设立工件如图尺寸,单击预览,然后单击拟定按钮完毕设立。图- 设立工件尺寸设计流程4-创立分型曲面环节01 创立自动分型线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创立自动分型线”按钮,弹出“侧面影像曲线”对话框,对话框内的各项参数均已自动定义,点选“环路选择”,再点击“定义”按钮,打开“环选用”对话框,如图所示。图可以看到在“环选用”对话框中有43条环线,点击任意一项,相应图形中的环线将变色显示,选用的原则一是最大轮廓线,二是上下通孔。仔细甄

6、别每一条环线,如果不是上下通孔的环线,则点击旁边的“状态”,选择“排除”,本模型要排除环线的编号是:2、3、8、9、20-22、32、41-43,如果是通孔环线,则一般有上下两条环线,点击“链”标签,进入“链”对话框,在相应的环线编号中选用“上部”或“下部”,本模型中一律选择“上部”,如图所示。图选择完毕后点击“拟定”,回到上一种对话框,点击“预览”,可以看到选择的环线,检查无误后点击拟定。图环节02 创立主分型面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分型曲面”按钮,工具条中单击“通过回路和扩展边界产生曲面”按钮,弹出“裙边曲面”对话框,点击“预览”,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分型曲面,点击“拟定”完毕,

7、并点击工具栏中的“”退出分型曲面设立状态。图环节03 创立螺钉孔型芯分型面在菜单栏选择“插入/拉伸”,弹出”拉伸”操控板,点击“曲面”按钮,用工并去掉“清除材料”按钮的选择,再点击“放置”按钮,然后选择工件底部为草绘平面进行草绘,添加一种水平或竖直参照,具栏中的“通过边创立图元”按钮抽取下部三个螺孔柱的外边沿为草绘图形,点击拟定回到拉伸操控板,选择拉伸方向指向工件内部,点击“拉伸到指定的”按钮,选择拉伸到零件模型内表面,点击“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点击“拟定”完毕,如图所示。图再次按上面的措施进行拉伸操作,选择工件底面为草绘平面,用“同心圆”工具,绘制上面四个螺钉孔的同心圆,直径为“6”

8、,向工件内部拉伸,点开“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拉伸尺寸为“2”,如图所示。图按下“ctrl”键选中刚刚拉伸的两个曲面,点击主菜单上的“编辑/合并”,打开“合并”操控板,选择合并方向为向上和向外,合并成果如图所示,如果合并错误,可点击模型树上的“设立”按钮,选择“树过滤器”打开“模型树项目”对话框,勾选“特性”,模型树上即列出操作的环节,右键点击“合并”,选择“编辑定义”,继续选择合并方式。图用同样的措施创立此外两个螺钉孔的型芯分型面。环节04 创立笔插下部的型芯分型面继续按上面的措施进行拉伸操作,选择工件底部为草绘平面进行草绘,添加参照,用工具栏中的“通过边创立图元”按钮抽取笔插部分的边

9、沿为草绘图形,抽取的线段不一定相交,可用按钮点击线段使之两两相交,从一种端点作一条如图所示直线并垂直于另一边,修剪多余部分,点击拟定回到拉伸操控板,点击“拉伸到指定的”按钮,拉伸到零件模型相应的内表面,点开“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点击“拟定”完毕,如图所示。图继续进行拉伸操作,拉伸设立同上,草绘图形如所示,拉伸尺寸为“4”图合并两个封闭曲面,合并成果如图所示。图环节05 创立上部笔插部分的型芯分型面继续按上面的措施进行拉伸操作,注意选择工件上表面为草绘平面进行草绘,添加参照,抽取上部笔插圆形的边沿为草绘图形,点击拟定回到拉伸操控板,点开“选项”按钮,勾选“封闭端”,点击“拟定”完毕,如图

10、所示。图继续进行拉伸操作,草绘平面设立同上,草绘圆直径为“8”,如图所示拉伸尺寸为“4”。图将两拉伸曲面合并,合并成果如图所示。图环节06 创立斜顶杆分型面在“模型树”中按下“shift”键选择如图所示环节,点击右键选择“隐藏”,如图所示。图在计算器外壳模型内表面选择一种曲面,按下“ctrl”键再选择侧孔所在的内表面,如图所示。图先点击工具栏的“复制”按钮,再点击“粘贴”按钮,打开复制曲面对话框,点击“选项”按钮,勾选“排除曲面并填充孔”,选择侧孔的内边沿,按下“拟定”完毕复制。图点击创立基准面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选择“MOLD_FRONT”平面偏距“26.5”建立一种基准平面“AD

11、TM1”,取消工件的隐藏,点击主菜单上的“插入/拉伸”命令,打开拉伸操控板,点击“曲面”按钮,并去掉“清除材料”按钮的选择,选择刚建立的平面为草绘平面,草绘图形如图所示。 图点击“选项”,做如下设立,并拟定完毕拉伸。图按住“ctrl”键点选该拉伸曲面和刚刚复制得到的曲面,在菜单栏选择“编辑/合并”命令,选择合适的合并方向,将两个曲面合并为一种,即得到斜顶杆分型面,如图所示。图用相似的措施创立其他三个斜顶杆分型面。图设计流程5-分割体积快环节01 分割型芯和型腔取消上面设立的隐藏,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两个体积块”、“所有工件”、

12、“完毕”,选择主分型面单击拟定,如图所示。图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拟定无误后输入名称“201”,然后拟定,图继续操作,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拟定无误后输入名称“101”,点击拟定,如图所示。图环节02 分割螺孔柱型芯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种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毕”,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201”右侧,点击关闭。图选择三个螺孔柱型芯分型面,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岛3”、“岛4”,点击拟定。图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拟定无误后输入名称“1定,如图所示。图环节03 分割此外两个

13、个螺孔柱型芯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种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201”加入到右侧,点击关闭。选择此外两个个螺钉孔型芯分型面,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岛3”,点击拟定。图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拟定无误后输入名称“2”,拟定,如图所示。图环节04 分割笔插下部型芯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种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201”加入到右侧,点击关闭。选择分割笔插下部型芯分型面,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点击

14、拟定。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输入名称“3”,点击拟定,如图所示。图环节05 分割四个斜顶杆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种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201”加入到右侧,点击关闭。选择一种斜顶杆分型面,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输入名称“4”,点击拟定,如图所示。图用同样的措施分割此外三个斜顶杆,分别命名为“5”、“6”、“7”环节06 分割笔插下部型芯单击”分割体积块”按钮,弹出”分割体积块”菜单管理器,选择“一种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毕”,

1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101”加入到右侧,点击关闭。选择分割笔插下部型芯分型面,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岛列表”中,选择“岛2”、“岛3”点击拟定。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着色”,输入名称“10101”,点击拟定,如图所示。图环节07 抽取体积快在”模具/铸件制造”工具栏中单击”创立模具元件”按钮,弹出创立”创立模具元件”菜单管理器,所有选中点击拟定完毕。图设计流程6-组件开模在“菜单管理器”中单击“模具进料孔”、“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命令,如图-所示图点击型腔“101.prt” 并点击拟定,点击型腔上表面设立其法线方向为移动方向,在下方输入移动距离“40”,拟定后型腔就会向上移动40.

16、,将型腔型芯各个部件逐个设立移动一定距离后,可以观测到组件打开的效果,如图所示,点击完毕,并保存项目。图任务三:设计圆外壳的模架机构规定:设计出本产品的模架机构,设计合理,受力均匀,无干涉现象。设计参照如下设计流程1-EMX5.0项目准备环节01 设立工作目录打开Peo/E软件,接着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文献】/【设立工作目录】选项,弹出【选用工作目录】对话框,然后选择已建立的文献夹,并单击【拟定】按钮完毕工作目录的设立,并将前面设计的分模项目保存于该文献夹中。环节02 定义新项目在【EMX5.0】工具条中单击【新建】按钮,弹出【定义新项目】对话框,在弹出的“项目”对话框中输入“jsqwk_mo

17、ldbase”,零件前缀为“mojia”,后缀可设计自己特有的标记,并在“单位”选项区中勾选“mm”复选框,然后单击“拟定”按钮,完毕EMX项目的新建操作,如图-所示。图环节03 添加元件在【工程特性】工具条中单击【添加组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接着打开“jsqwk_mold.asm”文献,在“放置”、“约束类型”栏选择“缺省”,如图所示。图环节04 项目分类在上方EMX5.0工具菜单中依次选择【项目】/【分类】弹出分类对话框,然后根据图-所示进行设立。然后单击“拟定”按钮,完毕项目的准备工作。图设计流程2-加载原则模架计算器外壳模具浇注系统采用点浇口形式,需要二次开模。 环节01 载入

18、模架在EMX5.0工具菜单中依次选择【模架】/【组件定义】,打开组件定义对话框,点选左下角“从文献载入组件定义”按钮,打开“载入EMX组件”对话框,选择“futaba_s”系列中的“EA_Type”组件,该模架带双导柱导套,具有定距拉杆和复位杆,点选右下角的“从文献载入”按钮,点击拟定,回到组件定义对话框,如图 所示。图环节02 修改模架在尺寸栏选择“330350”,在弹出的“EMX更新”对话框选择拟定,这一步将模板的长和宽进行了修改。右键点击A板,打开A板的【板】设立对话框,设立板的厚度为“60”,如图 所示。图用同样的措施设立B板厚度为“50”,C板厚度为“90”。右键单击较长的导柱,设立

19、长度为“200”,该导柱有定距拉杆的作用,右键单击该导柱定模侧的导套,设立导套长度为“59”,如图 所示。图设立另一导柱长度为“102” 如图 所示,与它相应的导套长度设立为“59”。图右键单击复位弹簧,打开弹簧对话框,设立弹簧长度为“45”, 图用同样的措施设立复位杆位“自动长度”,设立完毕后退出组件定义。环节03 装配定位环和浇口衬套在右侧基准工具栏选择“草绘点”工具,选择定模座板上表面为草会面,用点工具在其中心位置绘制一点,程序自动命名为“APNT47”。在工具栏中找到“定义定位环”按钮并打开【定位环】对话框,选择点“APNT47”和定模座板上表面为位置参照,其他按图设立。图选择主浇道衬

20、套按钮,打开【主浇道衬套】对话框,位置参照设立于上同,其他按图设立。图环节04 设立型腔切口再次打开组件定义对话框,单击下方的型腔切口按钮,打开型腔【型腔】对话框,输入数据如图,点击拟定。图设计流程3-创立浇注系统环节01 创立流道在菜单栏中选择【应用程序】/【模具布局】,进入模具界面,在工具栏中点击“创立流道特性”按钮,选择“倒圆角”。图在“流道直径”窗口输入“6”。图选择定模座板下表面为草绘平面绘制流道图形。图在随后打开的【相交零件】对话框中,点击“自动添加”按钮,选择第二项“MOJIA_CLP_PLATE_FH001”,点击“拟定”完毕。环节02 创立浇口点击基准面“MOLDBASE_X

21、_Z”,使之向右偏移“45”建立一种基准面,图点击基本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打开“旋转”操控板,点击“位置”、“定义”,选择新建的基准面为草绘平面,建立合适的草绘参照,进入草绘界面。在草绘窗口添加一条中心线,距模具中心面14mm,绘制如图所示图形。图拟定完毕后,即得到一侧的浇口,选中该浇口,用镜像的措施,在另一侧创立一种相似的浇口。生成的流道如图所示。图设计流程4-设计冷却机构环节01 设计型腔冷却水路在菜单栏中选择“应用程序”、“原则”,进入原则界面,在右侧模型树构造中点开“JSQWK_MOLDASM”,选择“101PRT”右键点击打开,点击基准面按钮,选择型腔上表面向下偏移“10”,建立一种

22、基准面,点击草绘按钮,在该基准面上草绘如下图形。图再选择如图侧面偏移“14”建立一种基准面。图在该基准面上草绘如图两条短线条。图型腔水路路线如图所示,拟定后关闭窗口返回。图环节02 设计定模板冷却水路选择定模板右键点击打开,建立如图所示基准面。图在该基准面上草绘如图所示图形。图用同样的措施设计另一条水线,成果如图。图环节03 设计型芯冷却水路在模型树中找到“201PRT”,右键点击打开,建立从下表面偏移“10”的基准面并草绘如下图形。图再建立如图所示基准面。图在该基准面上草绘如下图形,完毕后返回。图型芯内部冷却水路完毕后如图所示。图环节04 设计动模板冷却水路选择动模板右键点击打开,建立如图所

23、示基准面。图在该基准面上草绘如下图形。图用同样的措施设计另一条水线,成果如图。图环节05 添加定模板冷却元件返回模具组件界面,点击工具栏中的“装配/拆解元件”按钮,打开“元件状态”窗口,点击“全选”后拟定,如图-所示。图先添加两个带水嘴的水线元件,点击定义冷却元件按钮,打开冷却元件对话框,点击“(1)曲线(轴)点”,选择定模板一条草绘线,再点击选择定模板上与该草绘线垂直的一种外侧面,其他设立按照图所示,完毕后点击拟定。图再添加两个带O形环的水线元件,点击定义冷却元件按钮,打开冷却元件对话框,点击“(1)曲线(轴)点”,选择定模板一条草绘线,再点击选择定模板上与该草绘线垂直的一种内侧面,其他设立

24、按照图所示,完毕后点击拟定。图O形环添加成果如下。图环节06 添加型腔冷却元件先设计盲孔,点击定义冷却元件按钮,打开冷却元件对话框,点击“(1)曲线(轴)点”,选择型腔上一条竖直的草绘线,再点击选择定模板上与该草绘线垂直的型腔表面,其他设立按照图所示,完毕后点击拟定,如图所示。图再添加型腔上带水塞的水线元件,点击定义冷却元件按钮,打开冷却元件对话框,点击“(1)曲线(轴)点”,选择型腔内一条草绘线,再点击选择型腔上与该草绘线垂直的一种侧面如图所示。图型腔的水路元件添加成果如图所示。图动模部分冷却元件的添加于定模部分相似。设计流程4-设计顶出机构环节01 设立斜顶机构坐标系点击显示动模部分按钮,

25、在模型树点开“JSQWK_MOLDASM”前面的“+”号,选择一种斜顶杆头部例如“4PRT”,用右键点击打开,在新窗口点击基准面工具按钮,建立第一种基准面,选中斜顶杆的底面,偏距为“0”,建立第二个基准面,点击斜顶杆的侧面,设立向内偏移,偏距为“4”,如图所示。图建立第三个基准面,按下“ctrl”键选择底面和底面的一条边,方向指向斜顶杆平移方向,设立角度为“90”,如图所示。图点击基准坐标工具按钮,按“ctrl”键,依次选择刚刚建立的第三、第二和第一种基准面,建立坐标系,点击“定向选单”,通过调节“Y”的正反向,使“Z”方向向上,“X” 方向指向斜顶杆平移方向,坐标系名称为“CSO”,如图所示

26、,关闭窗口回到模具组件状态。图环节02 设立斜顶机构点击定义斜顶机构按钮,打开“斜顶机构”对话框,点击“坐标系”按钮,选择刚建立的坐标系,点击“平面导向件”按钮,选择动模垫板下表面,点击“平面限位器”按钮,选择顶杆固定板下表面,如图所示。图斜顶杆的倾斜角度“LIFTERBAR_ANGLE”设立为“8”,截面长度“BAR_H”设立为“8”,宽度“BAR_W”设立为“8”,其他参数按“1010T10”规格的默认尺寸,勾选下方的“无切口”复选框,点击“拟定”完毕。程序将自动加载斜顶杆,此时发现斜顶杆的截面尺寸仍为“1010”,点击修改斜顶杆按钮,选择坐标系“CSOTER_51”,再次进入斜顶杆设立对

27、话框,将“BAR_H”设立为“8”,将“BAR_W”也设立为“8”,完毕后尺寸仍为“1010”,于是进行手工设立,选中自动生成的斜顶杆,用右键打开,在新窗口选择模型树中的“伸出项 标记235”,右键选择“编辑定义”,在下方操控板点击“放置/定义”进入草绘界面,将宽度“10”改为“8”,将拉伸尺寸也由“10”改为“8”,在其上表面草绘,如图所示。图选中斜顶杆上表面,点击“编辑/偏移”命令,选择偏移方式为“展开特性”,偏移尺寸为“5”,点击“拟定”完毕,再选中“曲面 标记776”,右键点击“编辑定义”,打开“选项”按钮,设立第二侧为“盲孔”,尺寸为“5”,拟定后关闭窗口。点击修改斜顶杆按钮,再次进

28、入斜顶杆设立对话框,将“无切口”复选框前面的对勾去掉,点击下方的“显示具体图像”,将“UCOUP_B2”尺寸设立为“9”,如图所示。图设立完毕后持续点击拟定,程序会对斜顶机构进行修改。环节03 修改斜顶机构及其相交元件一方面选择主菜单的“编辑”、“元件操作”,打开元件操作菜单,图选择合并,先点击下段斜导柱,点击拟定,再选择刚添加的上段斜导柱,点击拟定,将两段合并为一,右键选中打开,运用拉伸切除等工具修改,如图所示。图右键点击顶杆固定板打开,用拉伸切除的措施将限位器切口切成通孔,如图所示。图用同样的措施创立此外三个斜顶机构。环节04 复制曲面并设计顶杆位置按下“ctrl”键用鼠标点选型芯上有机壳

29、的部分,点击复制按钮,再点击粘贴按钮,创立一种复制曲面面组。完毕后关闭窗口。在模型树点开“JSQWK_MOLDASM”选择斜顶杆“XINGXINPRT”,右键点击打开,在新窗口点击基准面工具按钮,选中上表面面,偏距为“15”,建一种基准面,点击草绘点按钮,在该基准面上草绘6个点,如图所示。图环节05 设立顶杆点击定义顶杆按钮,打开“顶杆”对话框,点击“点”按钮,选择刚刚定义的点,定义顶杆直径为“3”,长度选择“自动长度”,如图所示。图顶杆添加成果如图所示。图环节05 修剪顶杆顶杆添加完毕后,选择型芯上复制的曲面面组,点击菜单上的“编辑”、“实体化”,修剪顶杆,成果如图所示。图顶在斜面上的两个顶杆,为避免顶出时转动,应在其底部切除一部分,如图所示。图计算器外壳模具设计完毕如图。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