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名师-先为明师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3714150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欲成名师-先为明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欲成名师-先为明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欲成名师-先为明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欲成名师-先为明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欲成名师-先为明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欲成名师,先为明师熊芳芳【非常有幸能参与深圳市盐田区中学名师、名班主任高档研修班为期两周(7月8日至22日)的北师大培训学习,局里领导高瞻远瞩,讲座专家声名赫赫,进修机会实在难得。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干持续发展。】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名师成长”,如果要谈心得体会,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欲成名师,先为明师。”“名师”的成长轨迹应当是先“明”而后“名”。欲成“名师”,必须先做“明”师,即“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 “明白”就是通晓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知识技能,明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明辨”就是明辨是非真伪,不迷信权威,在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消化吸取百家之长的基本上,提炼出自

2、己独特的理念;“明天”就是要有前瞻的视野,可以带领学生走向将来。成为“明白”之师相对容易,要成为“明辨”之师,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需要的则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教育情怀甚至职业信奉;要成为“明天”之师,则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预见性和源源不断的发明力。从“明师”到“名师”,至少需要有如下几种方面的支撑:知识与阅历互补,智慧与情怀合一,实践与反思并举,头脑与心肠兼具。知识与阅历互补01尼采曾经发出这样的质问:“她们必须给每个对课程有爱好的学生上课,并且日复一日,有固定的钟点。请问,一种哲学家真的可以良心坦然地承当起这一责任,每天均有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吗?”哲学家面临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教师面

3、临的问题:我们每天均有可以教给学生的新东西吗?孙绍振专家曾说:“在语文课堂上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教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觉得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冒险、颠覆、另辟蹊径、洞察本质、摸索神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犹如14号上午王建宗教师所说,人的天性具有“向学性”,求知是健康人类的天性与本能。我们的课堂如果不够丰富鲜活,而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或者永远停留在一种平面的世界,它就疏远了学生的天性。疏远了学生天性的课堂,也必被学生所疏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人生百态,看遍万千风景,当我们的知识和我们

4、的阅历形成了互补,我们的底蕴足够厚重了,内涵足够丰富了,灵魂足够芬芳了, 视角足够多元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足够精彩,足够有魅力了。因此我们需要如9号上午钟秉林先生所说,迎接教育的种种新挑战:高考改革的新挑战、网络教学的新挑战、STEAN教育新挑战、教育国际化新挑战等等,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知识涉及诸多种,有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情知识、教学知识等,12号上午吴琼教师说:“我们真正欠缺的是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而不是教学知识和学情知识,好的课堂不是靠多种花招和措施(这个容易),而是以它的深度和高度让人震撼。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我们的是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对此观点,我深

5、为服膺。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觉得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少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的措施技巧是次要的,有时候措施技巧的东西研究得越多,越容易迷失在种种误区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不够夯实,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阅历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若不曾经历家族的盛衰和人生的幻灭,曹雪芹如何可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若不是从小康跌入困顿,鲁迅也不会看见世界的真相与人生的真相;曾经以野火集等作品在台湾掀起一股“龙卷风”的豪气万丈忧国忧民的龙应台,自己做了妈妈之后,居然也变得柔情万种,创作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样喁喁细

6、语布满母性气息的“育儿日记”。无她,经历使然。人生阅历丰富的教师,课堂总有源头活水,教育教学也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容易拓展学生的视野。当知识与阅历形成互补,教育的价值才也许丰富而完整,鲜活而深刻。智慧与情怀合一0教育教学是需要智慧的。课堂自身就是艺术。正如13号下午汪志广教师所说:“好教师用多种措施解决同一种问题,坏教师用一种措施解决所有问题。要丰富,而不要单调。”“好课要带来意外,制造惊喜。不走寻常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与时俱进有新意,扬长避短有个性,体现精彩有味道。”14号上午王建宗教师也说:“要养成用教育科学的知识与技术做好工作的第一习惯。”并指出不同窗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性:

7、小学生:向亲性,向师性,向学性,向群性初中生:闭锁与开放,内向与外向,固执性与可变性,独立性与依赖高中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性,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性和成长需求,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10号晚上张渝鸿教师强调:警惕“踢猫效应”(不要传递负面情绪),注重“首因效应”(上好第一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追求“光环效应”(日积月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任和崇拜);回绝“负性记忆”,谨防“习得性无助”,要“正强化”、“阳性强化”(要多从正面去鼓励肯定学生);“智商”,“情商”之外还要注重“挫折商”(要培养自我修复的能力)。尚有:“让别人快乐的人,是悲悯的人;让自己快乐的人,

8、是智慧的人。”(要善待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健康)“不情绪化,就不会撕破关系,不撕破关系,就能享有你的工作。”(善待学生,享有教育)“一种人对自我的认知,受几种方面的影响:自我经验、重要她人的评价、同类比较。”(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她人”,对学生要谨慎评价,小心庇护)“人生与她人无关,人生只是自我雕刻的过程。”(自我超越,追求卓越)这些都是教育的智慧,也是生命的艺术。在教育中,智慧并不仅仅是技巧和措施,真正的教育智慧,往往是与教育情怀合而为一的。无情怀则无智慧,无智慧则无情怀(无智慧的情怀往往只是一厢情愿甚至适得其反)。正如10号下午于丹专家在讲座中所引述的孔子的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

9、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美德和热情若无理性支撑,也是会有弊病的。于丹专家提出一种名词:“学术反哺”,意思类似教学相长,教师教导学生,学生也能带动教师更新知识(学生给教师开书目,提问题)。教师教措施论、思维格局;学生更新知识点,知识面。于丹专家还说:“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教育就是给学生解释世界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涉及:完整的知识构造,旺盛的求知欲望,创新开拓的意识,无所畏惧的摸索能力。”“健全的人格养成,就是培养顶天立地的精神(天德和地德:天行健,地势坤),什么年龄就该承当什么责任。”“一

10、种人从自尊上获得的自由才是珍贵的。”“向苍天学自律自强,向大地学宽厚包容。”“拟定性价值之外,要关注不拟定性价值。”“教师自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悟性。”一位好的教师,应当追求的是天地境界而不是功利境界,教育是“天职”不是“世职”,教师的职业不是用来谋生的饭碗,而是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神圣使命。一种有教育情怀和职业信奉的人,智慧与情怀才干合而为一。实践与反思并举0北京将微写作的题型纳入高考是(浙江嘉兴等市的中考也考了微写作),我的微写作教学实践则始于,被人惊叹“神预料”。因此9月高考微作文一书的出版让北京的许多教师惊诧莫名,由于谁也想不到微写作刚刚进入高考,专著就出来了。

11、其实我的实践和思考已经积蓄了两年,写作成书仅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每周四微作文训练,我们坚持了两年。起初训练微作文,我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把话说得凝练,以一当十。写懒婆娘的裹脚式的长文容易,写短小精悍的短文难。先学会把长文写短,再写长文时才可以使文章少些水分多些含金量。第一次的微写作,我就发现一种问题:平时让写800字长文的时候,某些孩子长不了(写得长的又普遍感觉文字稀薄,洋洋千言下来看不到什么内涵);目前让写不超过300字的短文,某些孩子又短不了。这阐明什么呢?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不够,因此不能收放自如。并且,微作文更需要在瞬间抓住读者,就更加需要构思的创新性和文字的有效率。文学永远是语言文字

12、的艺术,微作文训练的意义和重点就在这里。自3月1日开始让学生写微作文以来,我就常常在博客上与人们分享我们的微作文优秀作品。许多博友在我博客上给我留言评论说微作文,似微实大,大开出生命体现的河床。有哲思的锐角开辟,有再回眸、眺望人生的心灵情感花开感谢您、您的学生照彻我们的生命!成方利闻说熊芳芳的名字好久了,始终没来拜访过。今天,算是一种偶尔,也是一种必然。看孩子们的微作文,看得见你对语言的追求,精致,空灵,诗意,不琐碎,不做作。怕是紧张有更多人以作文的名义脏污了文字吧,于是引导孩子们以更简约的方式接近语文?读着,似在读散文诗,也似在读小朋友绘本。卢望军看过你博客上的微作文,印象很深。 特别是“放

13、下不放下”、“花”、“盒子”,有诸多感悟,抒发的角度,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有的。期待着你继续在你的博客上刊登这些微作文。谢谢!老断线这群孩子的文笔真是让我惊讶!回忆我的中学生涯,只能感慨。真是旧不如新了。我很喜欢林岸修的新生,本来从一种孩子的角度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这样的。谢谢。cc在家让这些孩子给我清理头脑,真是可笑可叹可喜可乐。她们的文字里均有深刻的哲思呢,有点麦子的味道哦。邓颖很美的微作文,在我们初中试试,不知效果如何?哈哈。肖盛怀在我决定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博友成方利又给我留言说又一次看了你的博文微作文“盒子”,学生尺水兴波,构思和语言布满了爆破力和个性思维,开阔而有深度,异彩纷呈,又布满

14、了思想个性的自由,烂漫多姿。真的钦佩你这种创举。这些留言让我想到了两副有关戏台的对联:“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微作文就是一种小小的戏台,在这小小的戏台上,我的学生用她们的思想起舞,用她们的真情演绎,为我们发明了一种亦真亦幻的美丽新世界。我这一届的学生,入校成绩并不算好(当时我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学校刚刚复办,首届生源是C类生源,但高考语文成绩十分优秀,在的高考中,广东省语文平均分96分(全卷总分150分),广州市语文平均分105分,我的班级平均分112.13分,最高分128分,及格率100%,优秀(120分以上)率22.58%,平均分、最高分、优秀

15、率均系全年级最高。我始终在思考:因素或曰秘诀在哪里?教同一届高三的同事说,秘诀在于你的作文训练。我想,她说的是对的。由于撇开高考成绩不谈,我的这届学生平时在多种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刊登的文章,仅两年(高二、高三的时候)就有近100篇。这些刊物是:语文世界作文与考试少年作家求学高分作文中学生中国校园文学中学语文做人与处世作文指引报作文素材等等。在广州的一次教研会上,一位名校的语文名师问我:“我看过你去年的高考成绩,的确较好,如果要在广州推广你的生命语文,你会怎么做?”我说:“我从没想过要在广州推广生命语文。每个人都不同样,各人做自己就好了。”她继续追问:“如果要推广呢?”她用重音强调了“如果”。意

16、思是,我其实只是想要懂得你会怎么做。我满足了她的好奇心:“我会建议人们以写作带动阅读。我会告诉人们,要充足肯定学生的哪怕一种小小的闪光点,鼓励她们的信心,并为她们发明机会将她们的作品变成铅字,用这种成就感来带动她们对于阅读的爱好。由于阅读可以让她们成为一种有思想又有体现思想的能力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高考状元,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发明奇迹。我的学生刊登文章并非一两个所谓“尖子生”一枝独秀,而是遍地开花满园春色。我常常批发式地同步收到学生的四五张稿费单。有一次,我班八个学生的作品齐齐被求学高分作文同批录取,说“批发”,一点都不夸张。微作文引爆了学生的发明力,她们的创作灵感一发而不可收。小身材有大

17、智慧,微作文有大能量,它让孩子们一点一点发现了自己。每一种人都是语言的天才,每一种孩子都是独特的自己,都可以发明属于自己的奇迹。我曾经对学生讲,写作文是如何一回事:它应当是蚕吃桑叶之后吐出丝来,是牛吃青草之后挤出奶来,丝是蚕的生命成果,奶是牛的生命流露。蚕和牛最后献上的,不是本来的桑叶和青草,而是自己的生命发明。实践与反思并举,是发展完善和不断发明的前提。正如11号下午杨秀治教师所强调的“顺势借势造势,说法做法想法”,我们不仅要有“做法”,还要提炼自己的“想法”,并将这“想法”与她人交流共享,成为我们的“说法”。又仿佛13号下午汪志广教师所说的:“尊重自己的时间,注意提炼自己的思想。”实践与反

18、思并举,方能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头脑与心肠兼具0要明辨是非不迷信权威,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就需要有自己的头脑。叔本华在她的心理散论中说:为什么德文里“平凡”、“庸俗”,或者“俗气”(gemein)这个词是体现蔑视的字眼,而“脱俗”、“不同凡响”、“与众不同”(ungemein)却体现了赞叹?为什么但凡庸俗的东西都招人蔑视呢?庸俗(gemein)一词的原意是为所有人,也就是说,整个种属所普遍共有,因此,也就是与整个种属有关的东西。因此,那些除了具有人类这一种属所普遍共有的素质以外就再别无其她的人,就是一种庸俗的人。的确,一种人如果与自己种属的千百万人并无二致,那她又能有什么价值呢?千百万人?不

19、对,应当是数不胜数、永无穷尽的人才对她们从大自然永不枯竭的源泉里绵绵不断地涌现。大自然在这方面慷慨施予,一如打铁匠的锤子迸发出左右飞舞的火花。很明显,这一说法是对的:一种人如果除了具有自己种属的素质以外就再没有其她的素质,那么,她除了拥有一种属的生存以外,没有权利规定享有别样的生存。动物只有种属的性格,惟独人才具有了真正的个体性格。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身上却只有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个人的东西:她们完全可以被纳入一大类。“这些都是样品”。她们的所思、所欲,正如她们的面相同样,是整个种属的所思、所欲;或者至少是她们所从属的阶级的所思、所欲。为此理由,她们庸俗、渺小,并以庞大的数目生存着。我们可以相称

20、精确地预见到她们将要做出的事情和说出的话语。她们没有特别的标记,就像工厂大批生产的产品同样。舆论曾经批评我们教育学生就像批量生产零件同样,那不赖我们,由于我们自己自身就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零件。每一阵“风”刮来,我们都倒伏一地;每一种模式的诞生,都让我们顶礼膜拜。我们走着一种又一种“别人”走出来的路,我们历来没有自己的方向与主张。我们并不懂得,但凡能鼓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师,可以通过数不胜数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聪颖才智,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教师与学生、教材紧密联系的能力。帕克帕尔默说:“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较少地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措施,而更

21、多地依赖于我在多大限度上理解和相信自我以及将自我收放自如地用于教学。”她把教师喻为编织能手,她们手疾眼快地摆弄梭子,将教师、学生、教材编织成一幅不分彼此的“织品”。她说:“这些编织者用的措施大相径庭:讲授法、苏格拉底问答法、室内实验法、解决问题协作法、见微知著联想法等。优秀教师形成的联系不在于她们的措施,而在于她们的心灵。心灵在此取古时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汇聚之处。”(教学的勇气)我是多么喜欢“编织”这个词语。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人会编织出不同的图案。核心的区别在于编织者不同的“自我”,不同的灵魂,也就是个体别样的存在,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就正如13

22、号下午汪志广教师所说的:“经营好你的长处,做个个性鲜明的人。越是有个性的,越是被普遍接受,艺术就是这样。”学习实践是“建构世界”“摸索自我”“结交伙伴”互为媒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其中心是“自我摸索”,涉及自我结识和自我发展。“自我摸索”的需求,是从内部调动我们从事一切学习和实践的本源性需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上贵重的永远是“自我”。在教学方面,我们最常问的是有关“什么”的问题我们要教什么给学生?更进一层则会问有关“如何”的问题优秀的教学需要用如何的措施和技巧?目前,我们也学会了问有关“为什么”的问题我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但是却很少有人问有关“是谁”的问题谁应当是那个教学中的自我?我的自我

23、品质是如何形成或者缺失的?我们只看见多种语文教学流派精彩纷呈,于是我们仰望追随,我们让“自我”瑟缩在一种结着蛛网的墙角。在别人的自我面前,我们将自己的自我团成一把废纸,塞进口袋里或丢进垃圾篓。在太阳面前,我们要么做了月亮只能反射别人的光辉,要么做了星星隐藏了那微渺的光明。一种没有自我的教师,又怎能协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当一种教师甘愿将自己降格为别人的复制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教育不也许塑造有灵魂的人。我不是说不要学习大师和前辈,而是说,我们应当“吃掉”那些大师和前辈。像冯骥才所说的,吃牛肉,却不变成牛。由于我们消化,我们选择,我们吸取,我们运动

24、,因此,我们成长,并且,是长成我们自己。“成为自己”并不意味着回绝与其她生命的呼应与共鸣。每一种自我均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内心教师”,有时候,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异质异构的自我的“内心教师”有也许在某个瞬间合并为一位,那个时候,这位内心教师的名字就叫做真理,而此时的自我,名字就变成了“大我”。这样的时刻,并不意味着自我的消解,恰恰相反,我们成就了世界的“别样的存在”世界在这一刻因我们而变得不同。因此事实上,名师和名师是不同样的,然而真正的名师又总有相似之处。基于此,我对其中一位授课教师的部分观点无法苟同:“爱学生只是职业感情。不要太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太神圣化就会不久于人世,由于神灵都在天

25、上。不是学生可爱我们才去爱她,而是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而去爱她。”“只有你名声够大,才干不受伤害。高高在上,就没人能伤害到你了。会受伤害就是由于你飞得还不够高。”“要为自己确立三个地位:学术地位,行政地位,社会地位。三角形的构造是最稳固的。如果没有行政地位,学术影响越大,就越危险(由于会有多种嫉妒、怨恨和伤害)。做行政是自我保护的盔甲,并且做领导可以收割下属的成果。”这些观点听起来足够“有头脑”,但还算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怀、职业信奉、学术精神和人们风范。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从底层挣扎着走进高层因而最后身心都带着厮杀过的伤痕因此防备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的人,而是真诚而正派的人、智慧而善良的人、有勇气有担当的人、乐奉献甘舍己的人。简朴来说,在头脑之外,还应有心肠。余光中说:“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和头脑,笔下才干兼容感性和知性,才干软硬兼施。”(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作文当如此,做人当如此,做教育亦当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