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368119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碳纳米管的性质性能其应用前景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张雅坤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11151935摘要:从1991年被正式结识并命名至今,碳纳米管凭借其特殊的构造及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获得了材料、物理、电子及化学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进一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呈现出来。本文重要对碳纳米管目前的性质性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具体的简介【8】。核心词:碳纳米管、无机化学、性质性能、应用前景一、 综述1. 发展历史与研究进程在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本研究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

2、(Lijima)在高辨别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查石墨电弧设备中产生的球状碳分子时,意外发现了由管状的同轴纳米管构成的碳分子,这就是目前被称作的“Carbon nanotube”,即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1993年,S. Lijima等和D. S. Bethune等同步报道了采用电弧法,在石墨电极中添加一定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仅仅具有一层管壁的碳纳米管,即单壁碳纳米管产物。1997年,A. C. Dillon等报道了单壁碳纳米管的中空管可储存和稳定氢分子,引起广泛的关注。有关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也相继展开。据推测,单壁碳纳米管的储氢量可达10%(质量比)。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来储存甲烷等其她气体。但

3、该猜想在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碳纳米管无法用于储氢的重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果作为容器进行储氢,则无法对其进行可控的封闭和启动;二是如果用于氢气吸附,则其吸附率不超过1%(质量分数)。能否控制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是近二十余年来始终困扰着碳纳米管研究领域科学家们的难题,能否找到控制措施也成为碳纳米管应用的瓶颈。,这道世界性难题被北京大学李彦专家研究团队攻克,该团队在全球初次提出单壁碳纳米管生长规律的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已于6月26日刊登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这是碳纳米管研究方面的又一大突破。2. 碳纳米管的制备措施常用的碳纳米管制备措施重要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碳氢气体热解

4、法)、固相热解法、辉光放电法、气体燃烧法以及聚合反映合成法等。2.1 电弧放电法电弧放电法是生产碳纳米管的重要措施。1991年日本物理学家饭岛澄男就是从电弧放电法生产的碳纤维中初次发现碳纳米管的。电弧放电法的具体过程是:将石墨电极置于布满氦气或氩气的反映容器中,在两极之间激发出电弧,此时温度可以达到4000度左右。在这种条件下,石墨会蒸发,生成的产物有富勒烯(C60)、无定型碳和单壁或多壁的碳纳米管。通过控制催化剂和容器中的氢气含量,可以调节几种产物的相对产量。使用这一措施制备碳纳米管技术上比较简朴,但是生成的碳纳米管与C60等产物混杂在一起,很难得到纯度较高的碳纳米管,并且得到的往往都是多层

5、碳纳米管,而实际研究中人们往往需要的是单层的碳纳米管。此外该措施反映消耗能量太大。有些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采用熔融的氯化锂作为阳极,可以有效地减少反映中消耗的能量,产物纯化也比较容易。2.2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又称为碳氢气体热解法,在一定限度上克服了电弧放电法的缺陷。这种措施是让气态烃通过附着有催化剂微粒的模板,在8001200度的条件下,气态烃可以分解生成碳纳米管。这种措施突出的长处是残存反映物为气体,可以离开反映体系,得到纯度比较高的碳纳米管,同步温度亦不需要很高,相对而言节省了能量。但是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不整洁,形状不规则,并且在制备过程中必须要用到催化剂。这种措施的重要研究方向

6、是但愿通过控制模板上催化剂的排列方式来控制生成的碳纳米管的构造,已经获得了一定进展。2.3 激光烧灼法激光烧蚀法的具体过程是:在一长条石英管中间放置一根金属催化剂/石墨混合的石墨靶,该管则置于一加热炉内。当炉温升至一定温度时,将惰性气体冲入管内,并将一束激光聚焦于石墨靶上。在激光照射下生成气态碳,这些气态碳和催化剂粒子被气流从高温区带向低温区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长成CNTs。2.4 聚合反映合成法在碳纳米管制备措施中,聚合反映合成法一般指运用模板复制扩增的措施。碳纳米管的一般制备过程与有机合成反映类似,其副反映复杂多样,很难保证同一炉碳纳米管均为扶手椅式纳米管或锯齿形纳米管。科学家发现,在强

7、酸、超声波作用下,碳纳米管可以先断裂为几段,再在一定纳米尺度催化剂颗粒作用下增殖延伸,而延伸后所得的碳纳米管与模板的卷曲方式相似。于是科学家设想,如果通过这种类似于DNA扩增的方式对碳纳米管进行增殖,那么只需找到少量的扶手椅式纳米管或锯齿形纳米管,便可在短时间内复制、扩增出数量几百万倍于模板数量的、同类型的碳纳米管。这也许会成为制备高纯度碳纳米管的新方式。2.5 催化裂解法催化裂解法是在6001000的温度及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含碳气体原料(如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丙烯和苯等)分解来制备碳纳米管的一种措施。此措施在较高温度下使含碳化合物裂解为碳原子,碳原子在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附着在催化剂微

8、粒表面上形成为碳纳米管。催化裂解法中所使用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多为第八族过渡金属或其合金,少量加入Cu、Zn、Mg等可调节活性金属能量状态,变化其化学吸附与分解含碳气体的能力。催化剂前体对形成金属单质的活性有影响,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及有机金属化合物也被使用过。除了以上措施以外,尚有固相热解法、离子或激光溅射法等制备碳纳米管的措施。多种措施分别合用于相应需求的碳纳米管的制备,使得碳纳米管的在各个领域中进行实际应用成为也许。二、性质与性能1. 碳纳米管的性质碳纳米管 ( carbon nanotubes,CNTs) ,又称巴基管 ( buckytube) ,属于富勒碳系 ( fullerene

9、) ,是在 C60不断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的【1】。碳纳米管可当作是由石墨片层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度卷曲而成的管状物,管子两端一般也是由含五边形的半球面网格封口。碳纳米管中每个碳原子和相邻的3个碳原子相连,形成六角形网格构造,因此碳纳米管中的碳原子以sp2杂化为主,但碳纳米管中六角形网格构造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形成空间拓扑构造,其中可形成一定的sp3杂化键,因此它是以sp2杂化为主,也具有一定的sp3杂化。直径较小的碳纳米管曲率较大, sp3杂化的比例也大,反之,sp3杂化的比例较小,碳纳米管的形变也会变化sp2和sp3杂化的比例。碳纳米管一般由单层或多层构成,相应地称为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

10、多壁碳纳米管(MWCNT)。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在零点几纳米到几纳米之间,长度可达几十微米,多壁碳纳米管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长度却可达几毫米,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与石墨的层间距相称,约为0.34nm。多壁碳纳米管构造复杂,不易拟定,单壁碳纳米管构造相对简朴,理论上已有较进一步的研究。碳纳米管的晶体构造为密排六方(hop),=0.24568nm,c= 0.6852nrn,c/=2.786,与石墨相比,值稍小而c值稍大,表白 碳纳米管同一层碳管内原子间有更强的键合力和极高的同轴向性,是一种在管轴方向具有周期性的一维晶体,可被当作抱负的一维材料。碳纳米管可当作是由石墨片层绕中心轴卷曲而成

11、,不同的卷曲方式所得的构造不同。其性质也会不同【2】。碳纳米管的管腔内部是纳米级中空构造,可作为纳米级分子反映器和存储容器。但碳纳米管的管径尺寸太小、表面缺陷多、团聚严重等问题始终影响着碳纳米管在实际中的应用【1】。2. 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构造而具有优良的性能。它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抱负的弹性,其杨氏模量与金刚石相称,约为 1TPa【3,4】,是钢的5倍左右,为已知材料的最高模量;其弹性应变最高可达12。在碳纳米管内,由于电子的量子限域所致,电子只能在石墨片中沿着碳纳米管的轴向运动,因此碳纳米管体现出独特的电学性能。实验发现根据其直径和螺旋度的不同,它既可以体现出金属性又可以体现

12、出半导体性。由于碳纳米管的尖端具有纳米尺度的曲率半径,在相对较低的电压下就可以发射出大量的电子,因此碳纳米管呈现出优良的场致发射特性,非常适合于用作多种场致发射器件的阴极。Matsumoto 等【5】在直径为2030mm的硅尖端催化生长单壁碳纳米管,并将其用于场发射研究,实验成果表白单壁碳纳米管发射极的发 射阈值仅为老式硅发射极的1/501/10。这些优良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又使碳纳米管成为复合材料领域最有前景的研究热点。此外,碳纳米管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秀的热传导能力、超导性能和光学性能等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三、应用前景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力学、电学及化学等特性,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

13、点,在场致发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机械、复合增强材料等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碳纳米管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低成本大量合成碳纳米管已经成为也许, 摸索和研究碳纳米管的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1. 碳纳米管作为复合材料的应用1.1 金属和陶瓷基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表白碳纳米管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 能和提高陶瓷材料韧性。董树荣等制备了含1014 vol.%碳纳米管的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性能。Kuzumaki等用热压一热挤出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强度比纯铝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Ma等用高温热压技术制备了纳米 陶瓷SiC(、NTs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和韧性比

14、原 来增长了10%。虽然金属基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进展有限。Xu等发目前老式的热加工制备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铝/碳纳米管的界面形成了AlC和AlC2脆性碳化物。由于纳米碳管与金属在高温复合过程中形成的脆性界面削弱了界面的结合强度减少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对于高熔点金属和硬质合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老式的热加工措施制备更是困难。因此,纳米碳管与基体高强度结台是制备金属基纳米碳管超强复合材料的核心【6】。1.2 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填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金属及其氧化物填充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构造独特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作为纳米电子器件、传感器、

15、新型催化剂和电极材料。其制备措施重要有直接电弧放电法、液相化学法和模板合成法。用品有金属催化剂的复合碳棒电弧放电,可以葭接得 到金属填充的碳纳米管。其缺陷是高温电弧放电时容易形成金属碳化物,具有大量的无定形碳,产率非常低。同步可供选择的填充金属催化剂种类较少【6】。1.3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可以改善聚合物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 学性能,制备新型的聚合物光电材料。Musa等制备的Poly(3 octylthiophene),MWNTs复合膜,电导率提高了5个数量级,与导电性能有关的活化能从本来的023 eV减少到01 eV。某些共轭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复合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光学特性

16、的聚合物复台材料,其中Poly(p-phenlyenevinylene co-2,5-dioctoxy-m-phenylenevinylene (PMPV)和碳纳米管的复合已经被较多地研究【6】。1.4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电学和力学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性质, 但由于构造不同, 它们也有诸多不同之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分别是优良的一维和二维碳材料, 它们分别体现出了一维的和二维的各向异性, 如导电性、力学性能和导热性等。为了结合两者的长处, 人们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共同用于复合材料,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形成三维网状构造, 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 使其体现出比任意一种单一材

17、料更加优秀的性能, 例如更好的各向同性导热性、各向同性导电性、三维空间微孔网络等特性.。基于以上性质, 使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显示屏、生物检测、燃料电池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 掺杂某些改性剂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也受 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例如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上添加 CdTe 量子点制作光电开关、掺杂金属颗粒制作场致发射装置。由此可见,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应用, 也使得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7】。2. 场致发射材料碳纳米管的尖端具有纳米尺度的曲率半径,在相对较低的 电压下就可以发射大

18、量的电子,并且还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是一种优良的场致发射材料,可用于制作平面显示装置,取代体积大、质量重、低效的阴极电子管。日本已制出以碳纳米管为发射材料的场致发射彩色电视机样机,其图像辨别率是目前已知其她技术所不能达到的。韩国三星公司 宣布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屏时曾乐观地表达,该公司拥有的这种器件亮度与阴极射线管相似,但能耗只有阴极射线管 的1/10。国内东南大学雷威等也制作了CNT场发射显示屏。 Heer等用碳纳米管制成的电子枪与老式的相比,不仅具有在空气中稳定、易制作的特点,并且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和大的发射电流。碳纳米管优秀的场发射性能使其还也许应用于微波放大器、真空电源

19、开关及制版技术等【2】。3. 纳米电子器件碳纳米管独特的电学性质合用于制备纳米电子器件。 年Postma等报导了由单个金属型碳纳米管分子构成的可以在室温下工作的单电子晶体管。4月,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种碳纳米管晶体管阵列,所使用的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排列而成的微小圆柱体,是目前硅晶体管的1/500,并且无需对它们逐个进行解决。 这种三电极的单分子晶体管可使集成电路的尺寸减少2个数量级以上,它的发现是分子电子学的一种重大进步。运用毛细管作用将液态金属填充到碳纳米管中可制成纳米金属导线,这种技术可使微电子器件升级进入纳米阶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的,就可以制造出袖

20、珍巨型计算机和袖珍机器人,并使所有控制系统纳米化【2】。4.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目前,应用意义重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朝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这就必须要寻找一种合适的电极材料,使得电池具有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和较好的锂脱嵌可逆性,以保证电池具有高电压、大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碳纳米管的特殊构造使它也许成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大的层间距使锂离子更容易嵌入脱出,筒状构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不会塌陷,可以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李志杰等将碳纳米管掺入到石墨材料中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两者形成许多纳米级微孔,为锂离子提供了更多的嵌入脱出空间,从而提高了可逆容量,同步 碳纳米管也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

21、2】。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在移动通讯、信息技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和广阔的应用。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电极材料能使得复合电容器同步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诸多学者用碳纳米管取代活性碳作为电极材料,已经获得了某些研究成果【2】。6催化剂材料碳纳米管由于量子效应使其具有特异性催化和光催化等性质,使人们对其在催化化学中的应用产生极大爱好。目前,碳纳米管直接用来作为催化剂的例子并不多,Lou等将比表面积 为180m2/g的碳纳米管直接应用于NQ的催化还原,在573K 获得8的NO转化率,当温度升至873K可得到100的N0 转化率。这是有关纳米材料量子

22、效应在催化化学中一种成功的应用例子。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电子、孔腔构造和吸附性能等,在催化方面重要用作催化剂载体,在加氢、脱氢和择形催化反映中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碳纳米管一旦在催化化学上 获得应用,就能极大地提高反映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除了以上几种重要的应用以外,碳纳米管还被应用于特殊吸附材料、吸波材料等。各国在实际应用上对碳纳米管的研究方兴未艾,并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四、结语目前,对碳纳米管的研究已获得瞩目成就,无论是构造、性能,还是应用,人们已对碳纳米管有了较全面的结识。尽管目前其生产与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具有独特性能的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最具市场潜力的新兴纳米

23、技术已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一旦其制备技术获得突破及其应用获得进一步研究与市场开发,必将带动整个纳米技术的发展,同步也必将带动一系列有关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引起一场新科技革命,那时肯定会在各个领域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参照文献: 1 刘剑洪,吴双泉,何传新,卓海涛,朱才镇,李翠华,张黔玲. 碳纳米管和碳微米管的构造、性质及其应用. 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30(1) : 1-11 2 曹伟,宋雪梅,王波,严辉. 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J . 材料导报.,20(z1):77-82 3 Sinnott S B,Shenderous O A,White C T,et

24、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tubule fibers and composites determined fro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simulations. J .Carbon.,1998,36(12):1 4 Lu J PElastic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nano ropes. J Phys RevLett,1997,79(7):1297 5 Matsumoto K,Kinosita S,Gotoh Y,et a1Ultralow biased field

25、emitter using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 directly grown onto silicon tip by therm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 Appl Phys Lett.,,78(4):539 6 陈卫祥,陈文录,徐铸德,刘宗建,涂江平,张孝彬,郭鹤桐.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J . 复合材料学报,,18(4):1-5 7 赵冬梅, 李振伟, 刘领弟, 张艳红, 任德财, 李坚.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J . 化学学报. , 72(2):185-200 8 Ray H Baughman,Anvar A Zakhidov,Walt A de HeerCarbon nanotubes the route toward applications.J. Science,297( 5582) : 787-792附:重要参照文献Ray H Baughman,Anvar A Zakhidov,Walt A de HeerCarbon nanotubes the route toward applications.J. Science,297( 5582) : 787-79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