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363159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第1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 通过观测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1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精确。倾听时尊重她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简介。科学知识:1 懂得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教学重点观测的基本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性。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性。教学准备 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2、目前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测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构成?二活动 观测植物的身体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测,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2室外观测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规定:观测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惜植物。3室内报告观测后的成果。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小结: 今天,通过观测绿色开花植物,我们懂得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板 书 设 计教

3、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 1植物的身体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学习资料查阅的措施,并通过查阅资料懂得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2 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对的性。情感、态度价值观:1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精确。倾听时尊重她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简介。2学会与同窗合伙,体会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3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1 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教学重点查阅资料的措施。教学难点 提炼资料。教学准备 课件。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体问: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

4、学生回答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植物的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二活动 理解植物的器官(一)查阅收集资料的措施1你打算如何来研究这个问题?2学生回答:实验、观测、请教别人、查书、看电视或报纸、上网等等。3教师小结:上述措施都是值得一试的措施,今天我们就采用其中的一种查阅书籍,收集资料的措施来研究这个问题。4如何查找呢?教师将其过程制成了录像,请同窗们跟我一起来理解这个过程吧。5视频播放,学生观看。6提问:教师如何查阅资料的?7学生报告:书的类别书名目录文章段落摘抄。 (二)制作资料卡1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料后,我们如何解决这些资料?2学生回答:将资料摘抄下来。3摘抄

5、时我们要注意某些什么?(简洁,篇幅较长的进行概括)4如何保管好我们的资料,能让我们一目了然?我向同窗们简介一种措施制作资料卡。5教师解说如何制作资料卡。 (三)布置任务:查找资料,制作资料卡。1活动规定:全班分12个组,每两个组负责一种器官的作用的查找,注意措施,分工合伙并制作好资料卡。2学生活动。3活动总结。(四)活动延伸思考:资料卡上的内容都对的吗?我们能设计某些实验来验证吗?下节课就这个问题我们再研究。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2 根和茎的奥秘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 观测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2 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

6、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助于观测。3 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取水和茎运送水的实验,并进行观测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爱好。2 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测,增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4 结识直根和须根。5 懂得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6 懂得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分组:把芹菜或常用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测的材料。)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3

7、 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懂得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为了弄清晰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测植物的根开始吧!二活动 观测植物的根1(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教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她的根。2学生仔细观测: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结识直根和须根)三活动 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1我们结识了根的种类,你们懂得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想)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

8、真能吸水吗?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5组装实验装置。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测成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四植物如何运送水1引起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2学生猜想。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测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4设计实验: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6回家做实验。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引学生观测:(学会横切、纵切)结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送水。五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送水份的作用。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3神奇的叶片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

9、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爱好。2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措施的熏陶和引导,向科学家学习设计实验的智慧,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初步理解光合伙用的发现史。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测和记录。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么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学生回答)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懂得,可科学家们确用了200近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二学习科技史(接受式探究)1出示的课件讲述海尔

10、蒙的实验。(接受式探究)分析: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2课件讲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分析: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结论:植物能吸取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变新鲜,“污浊之气”是二氧化碳(讨论得出:查资料懂得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使小老鼠生存。)3小结: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从上述两个实验中学到了科学设计实验的智慧,也懂得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三活动1植物与阳光1过渡:植物的生活究竟需要什么?2观测树木向阳面与背限面的长势3提出猜想:植物生长也许与阳光有关?4设计实验:选两盆同样的豆科植物。一盆放阳光下,一盆放黑暗中

11、,观测一周,每天测好高度,作好记载。5课后或回家做实验,下周同一时间将植物带来比较,交流。(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按规定摆放在相应位置。教师和同窗们一起每天做好记录。交待记录注意事项。)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3神奇的叶片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懂得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2探究植物吸取的水分在植物体内发挥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理解光合伙用的发现史。2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爱好。3学会根据事实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猜想。4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测和记录。5懂得绿

12、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重要意义,珍爱那一片绿。科学知识1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步吸取二氧化碳。2懂得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3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趣味事例。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卷尺、资料卡。课前准备:用一种透明塑料袋罩在一棵盆栽植物上,用线把下面的袋口扎紧,把植物放在阳光下。 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学教导入 上周我们进行了植物与阳光实验的探究,目前,我们看看探究的成果。二、植物与阳光实验探究的成果。1交流:2实验的成果与我们的猜想一致吗?3课件补充:英根泰斯发现植物生长需要光的实验。4学生理解光合伙用这个过程需

13、要什么,产物是什么。(见书第7页倒数第二段)5讨论:植物的光合伙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 三活动:叶的蒸腾作用1回忆植物体内水的运营过程。2提问:植物吸取的水分所有被用于光合伙用了吗?3指引设计实验(课后观测)4观测教师课前的准备实验,说说看到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5借助课件结识叶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蒸腾作用,根吸取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增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送。意义:降温、增长空气湿度,增进溶解在水中的养料的运送。四布置作业:收集植物器官的趣事。(在单元复习课迈进行交流)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第2

14、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1、动物的特性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性的科学事实。2能从动物的身体构造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3能将收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体现,并且可以倾听其她同窗的不同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有相似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科学知识1懂得动物的构造特性是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相适应的。2结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构造方面

15、的资料。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1请学生看单元页思考:美丽的大自然除了多恣多彩的植物外,尚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2学生看多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提问:你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么?3要对动物运动的特点有更多的理解,让我们从下面的游戏开始吧!二活动1 模仿动物的运动1、说一说,动物的运动各有什么特色?2、模仿动物的运动。规定:选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模仿。措施:每四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然后评比。3、思考: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们的身体构造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与身体构造的关系稍作论述。4将课前查的资料和人们进行交流,补充动物趣事的表格。三、活动2 比较

16、动物的生活环境1、学生观看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课件。 规定:请说出它们各自生活环境,并比较其不同。2、交流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构造的关系。以禽鸟类为例启发学生将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构造之间联系起来分析,出示:鸭足、鸡足、鹰足、鹤足,讲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重点观测它们的足,从中发现规律。扩展至更多动物,请学生根据习性简说它们的形态构造和特点。四、小结:今天,我们结识了许多的动物,通过游戏和看课件,理解到了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是为了动物更好地生存。放学后,请同窗们去收集动物捕食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

17、容1、动物的特性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性的科学事实。2能从动物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的适应性方面来进行研究。3能将收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体现,并且可以倾听其她同窗的不同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有相似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2能意识到动物器官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1懂得动物的构造特性是与它的捕食方式相适应的。2结识动物的多样性,懂得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老虎、兔子和人的牙齿的图片的课件

18、;分别写有动物名称的卡片、动物相应食物的卡片若干张。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动物捕食方面的资料。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动物的身体构造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动物的食性。二活动3 结识动物的食性1游戏:把某些写着动物,植物名称的卡片发给人们,看谁能更快地为卡片上的动物搜到食物。2交流:结合收集的资料,向同窗体现动物如何吃食的?引导学生找共同点:动物捕食器官的构造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3分类:阅读指南车信箱,理解动物食性的分类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腐食动物4应用:课件出示动物中虎和植食动物兔子牙齿进行观测,再一次证明动物捕食器官的构造

19、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三拓展活动:爱惜自己的牙齿。1观测动物牙齿过渡到观测自己的牙齿。2阅读教材P13最后一段,理解牙齿。3强调牙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4使学生意识到身体各部分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四小结1知识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动物的构造特性与运动生活环境,捕食方式相适应的。2学习状况小结:活动杰出的小组:收集资料较好,交流得好的小组: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2、水族的公民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观测、结识鱼的外形特性,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观测成果并进行描述。2能通过实验(或资料查询)探究鱼的身体构

20、造与否与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珍爱小生命。科学知识1结识常用的鱼及鱼类的外形特性。2结识到鱼类的身体构造是与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3懂得国内人民对鱼类的观测、结识和运用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收集多种鱼的生活习性和相应特点的资料(文字、图片、影像等)并进行加工。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鲫鱼、玻璃水槽、毛巾、红墨水、滴瓶、注射器。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活动1 观测鱼1观测鲫鱼,找外表特性。2观看视频,找鱼类特性。3讨论特性与水中生活的作用。鱼鳍:游泳鱼鳃:呼吸鱼鳞:保护二活动2 研究鱼1再次观测,自主提问。引出问题

21、:鲫鱼的嘴一张一合,是在喝水吗?2讨论实验设计。3江报实验设计方案。4交流、完善你们准备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材料?打算怎么做?做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规定:实验的时候请把实骤环节和观测到的现象记录在研究报告上。5进行实验6报告实验发现7补充资料,加深理解,鱼鳃可以过滤水中的氧气。当水通过鱼鳃时,水中的氧气就渗入到了鱼体内,而二氧化碳就和水一起排出了体外!三拓展部分:1欣赏金鱼2拓展作业:收集其其他水生动物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3吃奶长大的动物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自主探究哺乳动物与哺乳方式相适应的器官特性。2能细致、敏锐地

22、进行观测,能结合自己的观测提出问题,并据此开展更为进一步地观测。3能根据观测记录和收集的资料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性,并据此鉴别其她动物与否为哺乳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通过细心和进一步观测获得发现所带来的乐趣。2意识到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密切有关。科学知识1结识常用的哺乳动物及它们的共同特性。2结识到乳头是与哺乳方式相适应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哺乳期的母兔和需要吃奶的小兔。2收集更多的凸显哺乳或胎生特性的影像资料、情境图片制成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分组查阅有关哺乳动物的资料。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 1同窗们,你们理解兔子吗?谁来说说?2兔子与否吃奶长

23、大?二活动1 观测兔子1为理解决兔子与否吃奶长大这个问题,教师将哺乳期的母兔和需要吃奶的小兔带进了课堂,让我们来观测吧。提出观测的规定:保持教室安静,边观测边记录,观测两个方面:兔子的外型;兔子的乳头和吃奶的过程。2观测后的状况交流。3归纳:兔子是由兔妈妈生下来,吃兔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4尚有那些动物也具有兔子这样的特点呢?(学生看课件)5归纳特性并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像兔子、牛、熊猫这样由兔妈妈生下来,吃兔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我们叫它哺乳动物。:三活动2、 哪些是哺乳动物1下面的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学生根据资料回答)海豹 蝙蝠 犀牛青蛙 锷鱼 海豚2、找生活中的哺乳动物?并说理由。

24、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4、飞翔的精灵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针对飞翔的动物提出问题并通过观测、实验、收集资料等措施解决问题。2通过对比观测,能发现鸽子、蜻蜓、蝙蝠等飞行动物翅膀的特点。3能设计实验探究鸟类羽毛的奥秘,能收集有关鸟类形态构造特点的资料证明它们更擅于空中飞翔。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自主求证过程中的乐趣,增强自信心。2意识到证据充足才有说服力。科学知识1懂得翅膀是动物飞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2懂得羽毛是鸟类特有的,懂得羽轴根是中空的,懂得羽毛的功能和种类。3结识到鸟类除翅膀外,尚有许多适于空中飞翔的特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5、 教师准备:1鸽子(活体实物)、张开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标本、鸽子的羽毛和骨骼。2学生研究羽毛所需的放大镜、剪刀等工具。学生准备:课前收集鸟的适合飞行的形态特性的资料并做成资料卡片。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水中游的,地上走的和跑的,今天一起来研究天上飞的。(板书:飞翔的精灵)讨论:什么动物可以称为“飞翔的精灵”?二活动1 观测翅膀1(出示鸽子、张开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标本。)观测鸽子、蜻蜓、蝙蝠翅膀,找出各自翅膀的特点。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鸽子翅膀:面积大,正羽形成构造繁密的平面,下面有密密麻麻的绒羽。蜻蜓翅膀:狭长,膜质,前后翅长短相等,体表没有羽毛。蝙蝠翅膀:由

26、连前肢,后肢,尾部之间的皮膜构成的,体表也没有羽毛。2阅读指南车信箱,理解羽毛的秘密。3研究鸽子的羽毛学生设计实验研究自己感爱好的羽毛问题。教师发放器材和羽毛,学生研究。报告、交流后教师小结。三、活动2 收集鸟的适合飞行的形态特性的资料1、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鸟类形态构造特点的资料。2、课堂上学生进行信息交流。3、教师在交流中适时出示鸽子骨骼和其她材料,补充、丰富学生的证据。四、总结动物的飞翔,离不开与它运动方式相适应的身体构造。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5、珍稀动物的保护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下自主查阅书刊或其她信息源,收集有关

27、珍稀动物及已有保护措施的资料。2在交流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表述,能认真倾听、客观评议。3能应用收集的资料制作简报并进行动物保护的宣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反思人类的过错,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乐意合伙与交流,尊重她人劳动成果。科学知识1初步理解国内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称及特点。2初步理解国内的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指引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并分组分派任务,教师亦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资料的准备。2张贴学生简报的展板。学生准备: 以组为单位,环绕同一种主题既分工又合伙进行资料收集。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今天我

28、们这节课让我们来开一种交流会,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二活动1 收集珍稀动物的资料1初步理解国内濒临变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称及特点。2讨论动物减少的后果3学生结识到人类应当与动物和谐相处三活动2 保护动物1理解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狩猎2阅读指南车信箱: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没川县境内,是保护大熊猫的。国内于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3制作保护动物的简报。4张贴简报。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第3单元声音 1辨听声音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 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的声音分类,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2 通过辨听声音的有关活动,获取

29、提出声音与物体有关的假设的事实。3 观测并简朴的辨别声音的大小、高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乐于与人交流,体验不同声音带给我们不同样的感受。2. 结识声音在理解事物、互相交流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秘密的动机。科学知识1、 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2、 结识声音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锣和鼓,二胡、口琴、笛子等乐器,大小不同杯子、材料的不同或用于辨声的其他物品。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 歌声、琴声、雷声、机器声有的让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心烦意乱。声音世界丰富多彩!声音世界奥秘无穷!声音我们都很熟悉,可是我们都懂得声间产生的奥秘吗?目前

30、就让我们走进声音王国,交流我们听到过的声音,辨别这些声音差别,找出发出声音的对象。二辨别声音1学生倾听不同大小的锣声,高下不同的鼓声和锣声,同一强琴弹奏出结由高到低的音符,使她们从听觉上感性的理解声音的大小和高下之间的差别。2让部分学生想出措施让乐器发出大小和高下不同的声音。注意规定先让学生对比同一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再对比不同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规定将信息按教材规定填入登记表。大小高下3讨论在什么状况下同一物体会发出大小不同或高下不同的声音。(建构“音量”、“音调”概念。)4用其她物体发出大小不同,高下不同的声音让学生辨别。三猜一猜发声物体的名称我们来做一种猜声游戏,先展示放在讲台上的物品,

31、再规定全班学生背向讲台,教师分别敲击讲台上的物品让其发怕同窗们猜发声的物品的名称。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设计观测发声物体的实验;2能通过对不同的发声物体的观测,发现和提出问题;2能将观测和实验成果记录下来,能对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3、能在教师指引下,按教材中图片的提示,小组合伙制作小乐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意与小组其她同窗分工协作制作小乐器;2乐意把本组探究措施与成果其她组交流;3理解国内编钟的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科学知识1能发现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有什么不

32、同,不同的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懂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口空瓶或饮料瓶、水、水槽、幻灯机。学生准备:锣、鼓、音叉、皮筋、钢尺、文具盒、米粒、橡皮筋等。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 今天教师为每一小组带来了一件礼物,请人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是什么东西?猜对了才准睁开眼哟,(敲鼓)人们一下就猜到了,阐明人们对鼓声很熟悉,除小鼓声,我们周边尚有许多人们熟悉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做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二使物体发声1、要研究声音,就得制造声音,把教师给你们的小鼓拿上来,就鼓和你们身边的器材(尺子、文具、鼓)让它发出声音,并观测

33、发声时有什么现象?2、交流:你让什么发声了,看到了什么现象?3、猜想:这些物体发声了,我们也看到了它们都动了,你觉得声音的产生也许与什么有关?三观测发声的物体1同窗们都说声音的产生与动有关,让橡筋发声,看看它是不是在动?如果动,仔细观测,它的动有什么特点?2橡筋发声了,它动了,它的动我们看得很清晰,但是有某些物体发声时现象不十分明显,如我们先前的鼓,再如音叉,你能否有措施让她们发声时的现象体现得更明显,让我们观测得更清晰某些。3小组讨论,交流后完善方案。4学生动手探究。5报告、交流。6归纳小结:固体振动产生声音。四探究液体、气体发声1教师演示液体发声实验: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阐明了什么。2气体

34、发声实验。五归纳概括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 1能在教师指引下,按教材中图片的提示,小组合伙制作小乐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意与小组其她同窗分工协作制作小乐器。3理解国内编钟的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科学知识1懂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科技史材料制成课件。 学生准备:皮筋、纸巾盒、空盒子(或铅笔盒)、水、水杯若干个、小口空瓶或饮料瓶、吸管、图钉等。(课前布置学生带好相应的东西)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35、古人运用声音产生的因素制作了许多乐器。二指南车信箱:科技史阅读材料编钟 1理解编钟:运用科技史材料制成课件,向学生简介。2让学生说一说钟声是如何产生的?想一想,如何才干敲出由高到低的钟声?三活动 自制小乐器。1准备:在制作小乐器前,将全班学生提成9个实验小组,每组为一种乐队。按所做内容命名。2设计:请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什么样的小乐器;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一种简朴的小乐器;引导学生拟定初步的制作筹划。3制作修改:制作小乐器;交流简介各自制作的小乐器,对局限性的地方进行修改。4展示评价:开一种自制乐器演奏会,让每小组派代表用自制乐器在班上独奏,然后各小组合奏,其她同窗评价。板 书 设

36、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3.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 1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观测事实,对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传播作出猜想与假设。 2通过探究声音传播的活动,发现空气、水、某些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意把自己对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理解与同窗交流分享。科学知识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水及周边的某些固体传播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水、水槽、音乐贺卡或小收音机、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 我们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们耳朵的呢?二活动

37、1 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1根据生活中的现象,你觉得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传播? 2学生猜想: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气体、液体物体传播。 3对每类猜想进行实验设计:报告、交流、完善。 4学生进行实验。具体每类实验可以分别按如下探究方式进行。 (1)固体:范例引领(可用教材P32第一幅实验场景图:桌面和空气传声状况的对比实验作为范例)选定探究材料按小组制定实验筹划小组合伙实验小组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物体中传播)全班交流实验措施和成果归纳总结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水或液体:第一种过程:教师出示材料直观启发学生(石子、铃铛、水、水槽等)学生讨论实验筹划发放实验材料实验报告交流得出初步实验。

38、第二个过程:教师出示音乐贺卡(或收音机)和塑料袋提出探究问题假设师生共同制定对比实验筹划(音乐贺卡在水中和空气中传出的声音对比)师生合伙完毕演示实验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空气:提出探究问题假设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师生共同制定对比实验筹划(对比玻璃罩中的闹钟在抽气前后抽气后传出的铃声)师生合伙完毕演示实验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小结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3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 1通过对“听诊器的发明”科技史的学习,学习科学家客观严密、求真唯实的科学科学精神。 2通过制作听诊器的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动手制

39、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课后探究不同物体传播声音本领的爱好。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漏斗、胶管每组一套。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我们懂得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有人运用声音传播的知识制作了能听到人体内声音的听诊器。二阅读听诊器的知识1学生阅读。2教师解说:18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了听诊器3学生谈体会,培养细心观测,善于思考,求真唯实等科学精神。三制作听诊器1我们也学学林奈克制作一种听诊器。材料:漏斗、胶管2用胶管试听心跳声音。3用一般的漏斗接上胶管做成听诊器。4用制作的听诊器听自己(或她人)的心跳。5交流问题:心跳声音是如何传播到自己的耳朵中的?我们制作的听诊器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40、?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4控制声音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出自己在控制声音方面的想法。2尝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声音的控制(放大和减小)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环保的意识,结识保护听觉的重要性。2感悟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科学知识1懂得声音可以被控制。2可以辨别乐音和噪声,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措施。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自制弦乐器、音叉及共鸣箱、减少噪声标记的图片或实物或减少噪音危害的录像或投影等、耳朵构造挂图。课前收集的多种减少噪声的资料。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

41、谈话导入声音给我们带来多种各样的信息美妙的声音让人感到舒服,而有些声音却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有些声音我们要使它变大,有些声音我们要尽量使它削弱,那么我们如何来控制声音呢?二活动1 使听到的声音变大1、哪些状况下,我们要使听到的声音变大?2、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4页中的4幅放大音量的场景图,启发学生寻找放大音量的重要措施:与声源、传播途径、传播距离、人耳处等因素有关。3、交流措施:学生交流使听到的声音变大的设想和措施。4、亲身体验: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5、总结提高;交流活动中的发现,教师协助学生总结使声音变大的措施。三阅读材料:噪声1阅读2哪些声音是噪声,噪声有哪些危害

42、,控制噪声的意义。3激发学生产生自觉保护声音环境的动机。四活动2 控制噪声1教材35页的5幅图中,用到了哪些措施来减少噪声?2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3学生交流分析成果4师生共同归归纳减少噪声的途径或措施5查阅资料,理解生活中尚有哪些措施减少噪声。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4 控制声音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通过比赛的形式探究隔音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小组之间的合伙意识。科学知识1理解某些隔音材料。 2保护听力的知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隔音比赛的材料:鞋盒、棉衣、废纸、毛巾、保温桶、泡沫塑料、玻璃瓶、小闹钟或音乐贺卡等

43、。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 哪些声音是噪声?生活中有哪些措施减少噪声? 对于噪声,我们进行一次阻隔噪声的比赛。二隔音比赛 1如何使用闹钟传出来的声音更小?用什么材料? 2明确比赛规定: 制定评价原则 制定初步隔音方案:(用什么材料,如何组装) 制定实验方案:(展示、简介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3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4学生分组实验:三拓展活动:保护听觉1课前收集损伤听觉的资料。 2课堂上交流。 3做保护听觉的游戏。 4教师小结:保护听觉的措施: (1)避免多种噪声。 (2)避免耳道感染。 (3)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

44、容第四单元 信息的传递1信息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 可以收集有关信息传递史的资料。2 可以制作资料卡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科学知识1 理解信息的作用。2 懂得传递信息的常用方式。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与信息传递方式有关的书籍、空白资料卡。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1谈话: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外界沟通,互相传递信息,体现自己的意思。2课件中出示生活中几种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图片,提问:图片中是如何传递信息的。3我们还不懂得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让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来理解吧!二活动1 收集信息传递史的资料1学生收集资料:教师

45、分发给每组相应书籍,让每组学生查找,信息传递方式。2进行资料的报告:你们组都收集了哪些资料?3,交流:这样多传递信息的方式,你能对它进行简朴的分类吧?4课后完善:除了刚刚人们收集到的这几类方式,尚有某些我们没有找到,请同窗们回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收集。(在课堂上没收集到的或收集不具体的由教师作具体交待,提供有关网络或书籍名)5指引制作资料卡:教师出示空白资料卡,指出资料卡内容要点应突出此种传递方式存在的时间,具体操作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具有条件最佳配以图片。6布置任务:组内分工,对各类信息传递方式的资料进行补充并制成资料卡。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46、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1信息 第二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可以制作资料卡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2 体验某些残疾人的不便,并能关怀、协助她们。科学知识1懂得传递信息的常用方式。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资料卡、耳塞、布条。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课前,我们让人们制作信息传递的资料卡,目前,让我们进行交流交流。二活动2 制作信息传递的资料卡1将收集资料制成的资料卡出示出来。2展示评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釆用全班交流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有展示交流的机会。3交流讨论:在交流的基本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多种方式按照年代排列顺序分析

47、,讨论资料卡呈现的信息传递的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长处和缺陷,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4讨论:信息传递的历史可分为哪几大阶段。5阅读指南车信箱:指引学生用指南车信箱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划提成果进行规范。三拓展活动,隔绝信息1过渡:同窗们体现较好,我想奖励你们,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分组做塞耳朵、捉迷藏的游戏)2讨论:游戏中你有什么体会?3可见听觉、视觉上的信息对我们很重要,而有某些人盲人、聋哑人她们都无法接受外界这方面的信息,你会如何协助她们呢?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2书信和标志牌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会用简朴的措施书

48、写密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旨在写密信的过程中与她人合伙。科学知识1懂得某些常用的化学变化。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写密信的材料。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1课件出示简朴的传递信息的视频。(一段是远古人类用语言交流而成功狩猎的视频;另一段是古时候快马加鞭送军情的视频。)2能说说这两幅场景中传递信息的情形吗?3你能说出她们传递信息措施各自的优劣吗?4教师小结:好久此前,人们重要通过口耳相传,结绳记事的简朴方式传递信息。这些简朴的方式容量小,传递距离短并且不能长期保存,而书信可将信息传递的范畴更大,信息传递的量更多,信息传递的距离更远。二活动1 写密信1过渡:教师提问:假若视

49、频中送信员携带的军情十分重要,要避免泄露,你有什么好法子?2古人很聪颖,她们发明了一种好措施写密信(课件出示古人写密信的过程)3你们想不想也学古人的措施,在课堂上来写写密信?4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5活动基本完毕时,教师问:我们的活动有趣吗,此时你最想弄明白什么?6教师简朴解说写密信的原理。7小结:从写密信的活动中,我们懂得这种方式可以用文字传递信息,并且信息的内容可以保密。三指南车信箱1阅读。2理解用明凡写密信的措施。四收集资料1过渡:其实,古人很聪颖,除了今天我们所懂得的,尚有诸多其她写密信的措施,你想懂得吗?2布置任务,课后收集资料并交流。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

50、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2书信和标志牌 第二学时活动 结识常用的标志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设计并制作标志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旨在制作标志牌的过程中与她人合伙。2乐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科学知识1懂得常用标志牌的含义。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多种标志牌、要用标志牌的几处场景。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结识常用的标志1这节课我们学习标志牌,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播放有多种标志牌的录像)2提问:你见到了几种标志牌?3每个标志牌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信息,(课件打出刚刚所看到的标志牌)你都明白吗?(由学生一一解说出每个标志牌代表的信息,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补充)二标志牌的

51、特点1出示严禁烟火、严禁吸烟两个标志牌提问:这两个标志牌有何不同?2通过比较,总结标志牌的特点:简洁、醒目、美观。并体会颜色传递的信息。三设计标志牌1看课件:要用标志牌的几处场景。想想应当用什么标志牌。2你能否为学校当中的小草设计一种标志牌。3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时你应当注意什么,你准备用什么颜色?图案或文字。4学生设计标志牌5作品展示、评价四拓展观测生活中哪些地方还需做一种标志牌,自己设计做后,并放在相应处。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本学期第 学时教学内容3电报与电话 第一学时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可以收集电信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结识到科学是不断

52、发展的。2 学习科学家们为科学事业不断摸索的精神。科学知识1 懂得电信给人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亨利、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师 生 活 动(二次备课)一导入电报和电话的浮现可以使人们远距离,迅速地传递信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理解电报和电话的历史。二活动1 收集电报和电话资料1出示“信息”一课中学生制作的资料卡,按照时间整顿出与电抱、电话有关的资料。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亨利、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3科学是发展的,只有短短100来年,电话就有如此迅速的更新换代,你能回家再查查资料,理解目前最新颖的移动电话有什么特点吗?(第二节学时进行简朴报告)三理解专用电话号码。1理解专用电话号码,及其使用的情形。2教师解说随意拨打专用电话号码导致的影响,教育学生对的使用电话。板 书 设 计教 后 反 思授学时间: 月 日 星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