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363076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BasedonthesurveyresultsofthementalhealthofteachersinYunnanLandandResourcesVocationalCollege,thepaperfoundthatthementalhealthofteachersinvocationalcollegeswasnotoptimistic,including,prominentemotion,highpsychologicalpressure,lackofsuitableoutletchannelsandotherissues.Fortheseproblem

2、s,thispaperproposedmeasurestoimprovethementalhealthstatusofvocationalteachersbyusingthepsychologicalenvironmentandpositivepsychologicaltheory.0引言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日益深入。高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但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远不如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广泛且深入。通过对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高

3、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1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1.1调查概况调查使用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主要调查该校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教师中发放了180份纸质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6份;电脑测试31人。同时还进行访谈,访谈目的一是对测试结果作进一步的确认和分析,二是对不同个体调适心理的方式进行研究。1.2 调查结果分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分析(表1)N量表高分,反映被试可能焦虑,担忧,郁郁不欢,遇到刺激易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不理智的行为。低分表明情绪反映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通常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P量表高分,反映

4、被试可能孤独、不关心人,难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且不顾危险。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的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L量表高分,超过一定分数表明测试不可信,不真实。在限度内的高分,表明被测试者遵守规章制度,属于循规蹈矩的人。低分表明测试可信,且被测试者较纯朴。122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试结果分析(表2、3)阴性:心理健康。阳性:心理不健康。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等,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偏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这里主要指思维方面,

5、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夸大等。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懊丧,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该因子得分较高。躯体化: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身体各部分的酸痛等不适表现。抑郁:感情和心境抑郁苦闷,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的愿望、丧失活动力,还包括失望、悲观等与抑郁相关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的问题情绪化反应突出,没有明显的年龄区分,但男性情绪化反应强于女性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析发现,不论哪个年龄段,情绪化比例都比较高,而且男性的情绪化反应明显高于女性。这部分教师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是容易焦虑、

6、担忧,常常郁郁寡欢,易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同时,在EPQ中表现出明显情绪化的被测试者,其SCL90量表测试结果中,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四项因子分可能一项呈阳性,甚至四项同时呈阳性。表明这类人格特征已在其心理上产生深刻影响,已使之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不健康状况。1.2.3.1 工作压力过大,紧迫感强烈,“忙”已成为“共识”调查还根据不同的年龄、岗位、职务、性别等选取了部分教师进行访谈。100%的访谈对象认为:工作压力过大,紧迫感强烈,太忙。这种状况已明显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对家庭关系产生一定影响。表现在:一是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加剧了情绪化反应,遇

7、事容易冲动发火,有时会直接影响同事间关系和工作的协调合作;二是容易烦躁,从而在特定时间里,表现出暂时却很明显的抑郁状态;三是焦虑感强烈,总觉得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自觉“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自己能力太差?”而自责、内疚,甚至自我否定;四是对工作的积极性、热情度下降,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表扬的心情明显,害怕来自领导的批评、否定。甚至在少数问题上已表现出不能理智的对待领导的意见;五是部分访谈对象表示,工作的紧张和压力已影响到与家人的关系。缺乏良好的宣泄渠道,缺乏信任的倾诉对象,心里“不痛快”时难以及时排解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多元化,相当一部分老师遇到事情喜欢闷在心里,想说但不知道该向谁说,想发泄但不

8、知道向谁发泄、怎么发泄,造成或加剧了个人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有的老师在访谈中表现出明显与平时印象不一样的人格特征;二是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知道“倾诉”和“宣泄”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但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难以“倾诉”更难以“宣泄”。或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就是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倾诉”和“宣泄”了,仍然感到问题没解决;三是有的访谈对象防范心理极强,自我防御机制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在访谈中回避实质性的问题。岁年龄段的年轻老师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突出在每个年龄段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有明显心理问题或人格特征容易带来心理问题的教师,但20-29岁年龄段的教师中存在心理

9、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究其原因,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中少有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耐心,自以为是、自我中心是普遍特征。人际交往中要么喜欢居主导地位,较强势;要么因为某方面的“不如人”而自卑,一些人把自卑写在明处,稍有接触就能发现他(她)的自卑;另一些则善于掩饰,往往用张扬的个性、虚张声势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他(她)们在生活中很难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愉悦感和宁静。2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2.1改变教师心理环境,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环境是指主体的活动环境中,与主体心理状态有联系的那些事物和人的总和4。心理环境对个体的致病和治病作用,很早就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内容。罗杰斯在1980年著

10、的一种存在方式中指出:只要能创造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环境,人们就可以变僵化为灵活,变静态为动态,变依赖为自主,逐步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心理环境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系统是一个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要素紧密相关的复杂整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要素会以各种信息的方式进入人的大脑,这些信息与人原有的心理结构发生作用,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信息为原有心理结构接纳,成为心理结构中相容的、和谐的组成部分;二是不被原有心理结构接纳,但个体心理结构能变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个体的心理结果依然是和谐、健康的;三是信息既不被原有心理结构接纳,又不能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则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根据

11、心理环境论不难看出,改善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要重视改善其心理环境。其途径包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加教职工数量,教职工结构比例合理化,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充分肯定教职工成绩,增加正激励,减少负激励;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开设针对教职工的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等,为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外环境。同时,教职工自身要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学习运用一些基本的、实用的调适方法,逐步改善自己的心理内环境。包括:适当宣泄(发泄)。撕几张旧报纸,边撕边在心里骂让你生气或愤怒的人;到KTV唱歌,声

12、嘶力竭的吼唱中,表达的是自己的内心,并不需要别人懂;学会倾诉。跟朋友、亲人、老同学聚会,不需要防备、不需要自我保护,你可以发牢骚抱怨不停,可以是最真实最自然的自我流露;转换角度。外出旅游,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豁然开朗;换个思维方式“假如我只有最后一天的生命了,我最想做的事是你会发现,那些你一度以为很重要的事和人、很让你生气的事和人都不重要了;寻找恰当的“参照物”。痛苦往往来自不必要、不恰当的比较,善于寻找理性的、恰当的、能让自己内心愉悦的“参照物”至关重要。在合适的比较中愉快的成长;学会心理求助。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成长中遇到麻烦和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学会向专业人士求助,是现代社会的大压

13、力、快节奏对每个人提出的新要求。倡导积极心理,激发人的积极品质和美德20世纪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创立了积极心理学思潮。他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本质是“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情绪和体验,认为积极情绪拓延了知与行的个人资源,增强了主观幸福感、快乐和爱,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关注积极的人格特征,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独立的维度。前者指接受自我,有生活目标和把握环境的能力,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后者指当自己需要时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当别人需要时有能力提供帮助

14、,看重人际关系并对已达到的人际关系表示满意;关注积极社会环境,认为温和、民主、宽容、尊重、支持的环境更利于个体的发展,个体最可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心理;关注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一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正向力量;二发挥个体积极的潜能、乐观、智慧、创造力、幸福感等。高职教师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自身地位和角色的定位缺乏成就感,倡导积极心理,重视激发、挖掘教师的积极品质和美德,使其在工作中不仅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充满了成就感和内心的愉悦感。实现自我肯定的前提是得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肯定、学生的肯定和社会的肯定。领导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多一些积极品质的导向,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同事在相处过程中,多一些包容理解,多一些欣赏支持;对学生对老师多一些宽厚,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指导,以正向的积极的氛围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必然上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