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弱势群体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2359727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弱势群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弱势群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弱势群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农村弱势群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弱势群体(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摘要:“弱势儿童”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索构建“学校 主体教育”让“弱势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关键词:情感关爱家长学校帮扶资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需要给予特殊关爱和照 顾的人群共同体一一弱势群体,他们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 机遇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他们的子女也就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学校教 育中,其因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观、性格、行为等多方面的缺失,而 倍受社会关注。作为一名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高度重视“弱势群 体子女

2、”教育这一值得关注的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做到以“情感关怀”为基础,以“家校沟通”为渠道,以“帮扶救助”为手段,广 泛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力度,全力构建了“学校是爱巢,老师 是亲人”的情感教育模式,形成了“代理家长”舒心,“弱势儿童”安心的德 育新格局。、发挥“情感关爱”的教育效能2015年,在对我校“弱势儿童”情感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出,85%的弱 势儿童情感缺失,集中表现在:冷漠、任性、敏感、自私、郁闷、自卑、胆 怯,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倔强,脾气暴躁等。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研究决定 设立了弱势儿童“活动之家”开展了 “融入集体感受温暖”“捐资助学”“结 对帮扶”等活动,关

3、心和教育感化相结合,安排了专职的“知心大姐姐”去 倾听、解答“弱势儿童”情感上的迷惘和困惑,并要求全校每位老师在教育 教学中要对“弱势儿童”多一份关注,通过精心观察“弱势儿童”的日常活 动、生活细节,阅读他们的“心情日记”等方式,去收集、获得和理清他们 的心理情感动态变化线索,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疏通和引导教育。如 我校三年级学生李志杰,三岁时,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就外出打工,她只有 和六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思维敏捷却少言寡语,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 性格古怪。一天,在练写“父母为我过生日”习作时,她哭了,原来,今天 正是她十一岁的生日,可在她的记忆中,没和父母一起过生日,她只是看到 过,梦

4、想过,现实生活中却曾未有过。她的这一幕令在场的师生为之心酸。怎么办?我立即到食品店订购了一个生日蛋糕,把班会课改为“生日快乐”主 题班会活动。22名同学集体为她过了一次生日。在活动中她一直泪流满面, 这是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个场景,后来被她用笔写了下来,发表在小学生学习报上。从此,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了。正是教师一 声真诚的话语,一句善意的叮咛,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一丝饱含鼓励的微 笑,一次充满亲情的活动,使“弱势儿童”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情感的依托, 在学校、老师、同学们的亲情关爱中快乐地成长。二、创新“家长学校”的教育载体经过我们的调研,当前“弱势儿童”的监管大多是“隔代式”监管

5、和“寄 养式”监护,因代理监管人知识的贫乏,视野的狭窄,精力的限制,生计的 繁忙,监管责任的不明确等诸多因素,监管的结果是“注重孩子的吃、穿、 住,轻视了孩子的行为品德的养成教育”。使“弱势儿童”处于“管不好,不 敢管,不会管”的境地。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以狠抓“弱势儿童 家长学校”管理为突破口,以培训和提高代理监管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为重点,全面发挥“弱势儿童家长学校”的功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 密结合,齐抓共管,使“弱势儿童”的教育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学 校向代理监管人提供最新的教育思想和“弱势儿童”教育教学动态;建立“弱 势儿童”成长教育档案,通过“弱势儿童”个人基

6、本信息卡,成长记录袋, 心声日记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畅通家校联系信息渠道,利用现代 信息通讯手段,把“弱势儿童”的在校情况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反馈给其亲 人,让“弱势儿童”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即在身边,学校就是自己的家。家长 学校”以学校丰富的教育载体和资源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弱势儿童”代理 监管人“监管不尽职”,“监管无方法”,“监管无效果”的迷茫和困惑,极大 地补充了学校单方教育的盲点。三、实施“帮扶资助”的教育策略“弱势儿童”的家庭,一般表现为生活贫困,经济收入不高,从社会上获 取的资源或得到的优势很少,可以说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弱势儿 童”在社会上生存,不但承受着经济上“贫困

7、”更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 他们更需帮扶和资助。为此,我校借党员作风建设“帮扶结对”活动的东风, 成立了校内家长,为这些孩子们寻找代理妈妈,让任课老师与“弱势儿童” 结对子,进行“一助一”全方位地帮助,特别关注“弱势儿童”情感上的变 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其学习中的困难,排除和资助他们生活中的 问题。“弱势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引起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 时期内暂时无法消除的难题,它不仅影响到“弱势儿童”自身的成长发展, 也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弱势儿童”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研 究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要使这项工 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既

8、需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更需学校和教师的辛勤劳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索构建“学校主体教育”让“弱势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张冰冰关爱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浅谈摘要: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特殊家庭不断产生,加上孩子自 身的心智发展差异、学校的不当教育行为等,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弱势群体的 心理状况。生命关怀下对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关注,其实就是要理解生命, 尊重生命,积极创设条件,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关键词:生命关怀;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心理上正承受着较为严重困扰或折 磨,而缺乏自我推动、自我疏通和自我拯救能力的学龄儿童群体。生命关怀

9、 下对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关注,出发点是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积极创设 条件,最终为小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产生的因素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在多元文化冲击之下,人的思想观念较以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离婚和单身妈妈逐渐增多,因而产生了离异家庭、单亲家 庭,这些破碎家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产 生一些贫困家庭;外出务工子女的日常起居交给老人,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社会上、网络上的不良风气影响孩子的观念,使得他们“离经叛道”;独生 子女的增加令孩子依赖性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团队协作能力缺乏。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教育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比学校教育更为

10、直接、重要。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差, 心理承受力弱;有的家长认为辛苦赚钱都是为了孩子,至于教育,那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有的家庭经常闹矛盾,与子女沟通不够,却又期望过高,导致 孩子产生极端性格。3、学校因素 很多小学都能关注到心理弱势群体,但有的小学教育手段 单对学生思想教育只堵不疏,不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缺乏对学生 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挫折意识、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和培训;有的管理 方面存在漏洞,对学生关心、引导不足,心理弱势群体在同学中受到歧视; 有的不重视跟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工作严重滞后,缺乏主动性。因此,落后 的教育手段对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

11、负面影响。4、自身因素 有的孩子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认为是老师和家长“要我学” 有的骄傲自大,功利思想严重,遇到挫折就情绪失控;有的道德观念、纪律 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适应环境能力差;有的心灵空 虚,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产生了厌学甚至厌世情绪,较 少与他人交往,集体意识差;有的面对家庭、社会、学习的压力无所适从, 没能正确面对自身弱势,总是怨天尤人。二、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表现1、自卑孤僻、胆小内向这样的孩子往往过分注重自身的弱势,自怨自 艾。班上的小芳同学是外来务工子女,初来乍到,语言不通。有同学嘲笑她 时,她不敢和家长、老师说,一个人憋在心里。久而久之,性

12、格孤僻,甚至 产生轻微的自闭症。2、敏感脆弱、冲动叛逆因为个性、成绩和家庭的差异,这样的孩子更 为注重他人的眼光,心理出现极大的矛盾:既渴望融入集体,又排斥与人交 往。没有享受过父母之爱的小龙内心极其脆弱,同学或老师无意的一句话就 可以伤害到他的心灵。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 限,孩子们有时表现出脆弱,这是很自然的。他们通过倒苦水、发脾气甚至 哭鼻子,使脆弱及时溶解。脆弱者常常掩饰自己的脆弱,只有当他们意识到 安全时,他们才让脆弱得以暴露,内心张力得以释放。如果教育者选择的教 育方法,迫使学生保持沉默,那么这种脆弱堆得越高,其情感崩塌的危险性 就越大。三、生命关怀下对小学

13、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关注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不仅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对学校、社会等 也存在极大的隐患。犯罪心理学认为,很多罪犯都是儿童时代心理不健全导 致人格分裂,最终做出犯罪事实。因此,关注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意义重大, 势在必行。生本教育的起点就是生命关怀。对于误入歧途、迷茫彷徨的可怜 孩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方法,促进他们的 心理健康成长。1、细心观察、多元分析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多方了解。根据孩子的言 行举止、思维习惯等了解他是否属于心理弱势群体,见微知著。在掌握弱势 群体名单后,要多元分析,多方调查,而且必须保证对该生的尊重,以免伤 害其自

14、尊心,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2、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帮助小学生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彻底走出阴影,必须知道他们最需要什 么。只有他们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他们才会积极地学习和参加各种有益 的团体活动,从而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做出 不同行为,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透过他们蛮不讲理、爱惹事生 非的表象,看到他担心遭歧视、受欺负的顾虑和争强好胜、不甘服输的心理 特点。3、家校携手、对症下药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 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 成长。学校应该教育家长应高度重视言传身教和家庭人文环境对孩子潜移默 化的影响,建立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防止“精神污染”,避免 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影视和娱乐,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同时,指导家长应掌握和遵循孩子心理、生理特征和 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环境,对孩 子要做到“严而有度,爱而不溺”,及时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疑惑,经常开展 有意义的家庭教育活动。综上所述,解决小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是 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在生命关怀下,理解他 们,尊重他们,积极创设条件,不吝惜爱的阳光雨露,让这些弱小的树苗茁 壮成长。张冰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