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拖延的概念及其影响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352806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业拖延的概念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业拖延的概念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业拖延的概念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学业拖延的概念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拖延的概念及其影响(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业迟延的概念及其影响摘 要:迟延可以作为一种特质变量,诸多研究是有关迟延与大五人格之间的有关,其也可以做为一种情境变量。由于迟延具有双重性,因此学业迟延具有特质性,也受情境的影响。 学业迟延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生的学业任务的完毕。近年来研究者逐渐注重学业迟延的积极性,涉及高峰体验和认知效能。 文章重要论述了迟延以及学业迟延的性质以及学业迟延产生的影响,与迟延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最后论述了对迟延的干预。核心词: 迟延;学业迟延;人格特质;认知效能 干预Abstract : Procrastination can be viewed as a trait; many researche

2、rs have found that trait procrastination are related to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rocrastination can also be viewed as a situational variant. As a particular kind of procrastinati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lso can be viewed as a trait or a situational variable. It influences mental health

3、 and task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Recent resear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cluding students peak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efficiency.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its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are reviewed,inside and outside fa

4、ctors related to procrastination,finally it discuss the intervene of procrastination. Key words: procrastinati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personality traits; cognitive efficiency;Intervene.1 引言 我们都曾有过把事情拖到最后,当别人催我们的时候才去完毕的经历。作为学生,迟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关迟延的研究有诸多,如网络迟延。虽然迟延有诸多形式,但是人们普遍觉得它是一种悲观的行为。学业迟延聚焦于学习领

5、域,我们很容易理解。有的学生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毕自己的学习任务,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做。目前,可以使用学业迟延量表来对学生的学业迟延行为进行量化。在有关大学生学业迟延的研究中,大四的学生比大一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业迟延行为,且年级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与否对于其她年龄段也具有相似的成果,还不得而知。有研究者把学业迟延作为一种悲观的人格特质,但迟延真的就完全“一无是处”吗?固然不是。Howell等人的研究发现学业迟延与掌握趋近目的倾向呈负有关,而与掌握- 回避目的倾向呈正有关,迟延者较少的使用认知和元认知方略。近年来迟延的积极意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分析学生学业迟延现象,并针对学业迟延的悲观影响

6、及其积极意义进行探讨,使学生能对的结识学业迟延行为,有助于学生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其学习效率。2 迟延与学业迟延2.1 迟延 始终以来,人们对于迟延的定义颇有争议,没有一种统一的界定。Akerlof在1991年觉得迟延是一种非理性的推迟行为。而De Simone却把迟延当作个体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总之,迟延被觉得是推迟开始或者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毕任务。与诸多概念同样,迟延可以是一种个体差别,也可以深受情境影响。若迟延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太大变化,则被称为特质迟延。另一种会随着情境发生变化的迟延,我们称为情境迟延。 有研究者试图将迟延与特质联系起来,例犹如一性

7、,完美主义,自我意识等。诸多研究表白,迟延足以稳定地被看做一种特质,由于某种限度上,它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Arvey等人做了调查,研究同卵和异卵双生子的迟延行为与否存在有关。在这个项目中,同卵的有关是0.24,异卵的有关是0.13。成果表白在这个项目上接近22%的变量与基因有联系。诸多研究与大五人格有关,即神经质、开放性、外向性、随和性和尽责性。抑郁是神经质的一种重要因子。抑郁与低能力、学习无助以及悲观彼此密切有关并且与神经质、非理性信念、低自我效能感和低自尊有关。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学习无助与悲观和抑郁有很大的关联。抑郁使得人们在做事时感觉不开心,不能较好地从事工作。开放性

8、有时指文化智力,或者认知的需要。但是目前还没有实验证明开放性与迟延的关系。高随和性的人也许会遇到那些看起来具有强制性的日程安排,但是她们会通过推迟工作或者根据自己的筹划进行工作,以控制自己的生活。外向性高的人一般被觉得是好交际的、乐观的、对人和谐的、精力充沛的、有体现力的、兴奋的和冲动的。冲动作为这个特质的一种方面,能较好的阐明外向性对于迟延的影响。与我们的常识不同,冲动的人更也许迟延,由于她们更盼望成功的时刻,并且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成功,那么追求成功成为了其首要目的。冲动的人由于其特点都但愿获得迅速的成功,因此她们而不会进行长期的准备,而不进行准备是无法成功的,于是她们便也许迟延。感觉谋求是

9、另一种方面,有这种特质的人们容易感到无聊并且期待兴奋。因此她们喜欢迟延工作,直到最后的期限才来体验紧张的情绪。这种故意的迟延与其她因素导致的迟延是有区别的。此外,迟延也是低尽责性和自我调节失败的体现。这不难理解,从常识来看,尽责的人虽然缺少完毕目的的动机,她们也会恪尽职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毕任务。而自我调节能力低下,则代表个体在控制自己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迟延也会浮现。 目前,人们一般把情境迟延划分为如下3种类型:唤起性迟延、回避性迟延和决策迟延。唤起性迟延是指迟延行为所导致的时间压力可以唤起其在最后期限内的动机水平,此类型的迟延者觉得自己在时间压力下往往会工作得更好;而回避性迟延是迟延者为也许

10、到来的失败寻找一种借口(外部因素),为达到保护自己自尊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方略;决策迟延则指个体在面临选择和冲突时会悲观的觉得自己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决定,踌躇不决,不能不久做出决定的行为。2.2 学业迟延 Senecal觉得学业迟延是指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完毕限定的学业任务,虽然个体曾想试图完毕任务。Schraw曾将学业迟延定义为故意延迟必须要完毕的任务。或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学业任务中的延迟和迟延行为。因此,各个概念都体现了如下内容:学业迟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推迟学业任务,直到临近最后期限开始着手进行的行为倾向。学业迟延即在学习情境中对迟延现象进行研究。 迟延是特质性的还是情境性的,取决于研

11、究者们的不同角度。同步,这些研究也增长了教育者对迟延本质的理解,也使她们能从新的角度看待学业迟延。学业迟延既可以指一种特质迟延,也可以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的迟延。Lee等人通过构造方差模型的分析,表白尽责性是特质学业迟延的调节变量。对于学业迟延的特质性,大多是有关尽责性和神经质方面的研究。Tan的研究证明感觉谋求可以预测学生较好的学业成绩。但在Simpson有关学业迟延与感觉谋求以及外倾性的研究中,成果表白以上这两个因素可以在一定限度上解释学生学业迟延的动机唤醒信念。而另某些研究则强调情境对学业迟延的影响,人们发现它在写论文、备考和完毕每周的阅读任务时最普遍。 针对学业迟延与其她心理因素的关

12、系,研究者展开了大量研究。Bandura觉得学业迟延与胆怯失败无关,但自我效能和自尊与迟延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Ozer以土耳其学生为对象的实验中,男学生比女学生的学业迟延行为更多,并且女学生更多是由于胆怯失败和懒惰,而男学生则是由于想要挣脱控制。其研究成果的不同,也许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文化差别等因素的影响。究竟胆怯失败与学业迟延与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仍需验证。Klassen的研究表白,虽然自尊,自我调节,学业自我效能等因素都与学业迟延有关,但自我调节的自我效能可以最有效地预测学业迟延倾向。而在Klassen等人随后的研究中,证明了对于女生来说,学业自我效能是学业迟延的一种有效预测因子。也有研究

13、证明自我调节的自我效能与学业迟延有明显的负有关,自我调节方面的高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学生好的学业成绩,反之亦然。Hayashi用构造方程模型证明特质学业迟延对抑郁和焦急的作用,是通过自我批评起中介作用的。也有研究者是觉得人们迟延工作是由于她们感到任务是令人厌烦的或者使人感到压力过大。越容易感受到压力的人越容易迟延任务。3 学业迟延的影响3.1 学业迟延的悲观影响 悲观的学业迟延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能否完毕。研究者在有关与健康模型的研究中发现,迟延会引起焦急,进而导致身体状态的不健康。Sirois等人的研究发现,迟延者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较少地参与锻炼,并且当身体状况不好时,她们也

14、没有及时谋求治疗,从而导致身体状况恶化。迟延与焦急,抑郁,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存在有关,迟延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完毕学业任务,引起了学生不好的心态。而不好的心态又会导致迟延。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迟延导致的压力会引起学生比不迟延者的更多的焦急情绪,以至于她们对问题的解决不够充足,这也会导致作业成绩质量的下降。 在教育工作中,应当使用多种方略适时地进行干预,使学生在最佳的状态进行学习,而不可任学业迟延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悲观影响。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视角对学业迟延进行研究,发现善于自我调节的学生比其她同窗较少地进行学业迟延,因此需要采用某些方略

15、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等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有研究表白父母受教育水平高,其孩子的学业迟延行为相对会少,但是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的增长以及年级水平的增高会引起学业迟延行为的增多。Klassen的研究表白土耳其学生在迟延的时间中,男生更多的参与某些与电子媒介有关的活动,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而女生则更多的是读书,看报纸或者杂志。平常的迟延行为以及自我调节的自我效能可以明显的预测学业迟延的悲观影响。此类研究为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不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应当多关注孩子平常行为,采用合理的方略,来减少学生的学业迟延行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学业迟延的积

16、极性 近年来,也有不少的研究主题是针对学业迟延的积极方面,重要涉及高峰体验和认知效能。高峰体验是迟延积极方面的一种重要的部分。许多的因素可以增长高峰体验。一种人可以通过延迟任务,直到在有限的时间里任务规定用很高的效率来完毕,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压力水平。另一方面迟延增长了自我挑战。许多的学生都这样做,与自己挑战,平衡失败的也许性并体验到在最后期限完毕任务的兴奋性。有的学生会经历疲劳、压力、自责和焦急,但是也有诸多的学生觉得在很紧张的学习阶段体验到兴奋感。当一种任务被觉得是无聊的或者与个人的目的无关时,那么自己导致的竞争是很有影响的,由于任务没有完毕会被觉得是个人的因素,因此虽然任务自身没有内在的

17、价值也会觉得与自己有关。迟延者觉得在学期末的两个星期有很高的满意度和成就感,由于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毕诸多的任务。学生们为她们在压力下的工作感到自豪。 认知效能(cognitive efficiency)是指在很少的时间里使学习最佳化。许多的学生提前整顿好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在最后期限的前10个星期开始着手任务。一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例如在图书馆查资料等等,然后在学期末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临近最后期限的时候不久地能写好期末考试的论文作业。诸多有经验的迟延者都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活动,一般在学期的最后两三个星期里,她们也不会手忙脚乱。另某些研究者强调“福乐”(flow)的重要性,而迟延最后会提高个体

18、的感受使她们获得一种较深的“福乐”的状态,由于迟延者在一种时期段的压力下工作,她们所有的资源集中在一种目的,而这样个体的注意力才不至大量消耗。许多学生都觉得“除非我在压力之下,否则我不能体验到福乐状态”。 也有学生将学业迟延与动机水平联系起来,部分同窗觉得在最后期限的时候可以激发很大的动机。由于在一种很短的期限内,会激发你用最大的努力来完毕任务。特别是习惯迟延的学生,她们会以最佳的动机在一种任务上投入至少的时间,部分高效能的学生对自己可以成功的能力是很自信的,如果不到最后期限或者有外部的动力因素,她们是很难或者不能产生动力。有时迟延还会激发人的发明性。而究竟该如何看待学业迟延的影响,我们觉得辩

19、证的观点是很必要的。努力克服其悲观影响,发展其积极方面,势必能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4 讨论迟延有关因素的研究4.1内部因素4.1.1 学业迟延与人格特质用大三人格模型,Mc Cown发现迟延和外向性是线性关系,与神经质是曲线关系,低的和高的神经质都在迟延上得分较高。国外有关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严谨性、责任感与迟延行为之间呈现较高的负有关。甘良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王登峰编制的“大七”人格量表,表白迟延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大多数维度及其相应小因子的有关都达到明显水平。目前的研究焦点在于学业迟延和某些人格特质的有关性。有关人格对学业迟延的影响机制研究甚少,即这些人格特质是如何影响人们

20、的迟延行为?多种人格特质在这些机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哪种人格特质对学业迟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都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具有这些特质的人,与否也会有一定的领域特异性?她们在完毕其她的任务时会不会体现出迟延?这也都还需要探讨。Cohen等人研究了回避迟延者的认知风格,她们会对具体的信息有较低的偏好,而对于转换成为新的信息有较高的偏好。这阐明隐藏在某种迟延者或者不迟延者身上人格特质对刺激有着不同的加工机制,这提示了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1.2 学业迟延与自我设限有的研究觉得学业迟延与自我设限有关系。Ferrari觉得对于需要评价的任务,迟延者都会进行少量的练习,虽然用行为自我设限。Howel

21、l等人研究但愿与迟延的关系,但愿因子显示学业迟延是由于惧怕失败,而不是对于任务的厌恶。此外,低自尊的学生容易有学业迟延行为,究其深层因素,自我设限本质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不受到伤害。学生使用自我设限是为了避免失败,因此会使用迟延作为一种自我设限方略。但是也有研究觉得自我设限与否会引起迟延是存在争议的。有关两者之间究竟与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及两者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考证。4.1.3 学业迟延与完美心理倾向完美心理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用,它代表一种核心为高原则的行为。Walsh等发现,完美主义倾向与迟延之间存在正有关,具有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体现出了更多的迟延行为。胡春宝以研究生生为对象的

22、研究也表白,自我取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迟延呈负有关,可见,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由于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的或是苛求完美,在没有完毕有把握成功地完毕某项任务之前,不乐意动手去做,由于苛求完美,反而不容易制定出可行的行动筹划,必然要付出时间上的代价,导致了迟延行为。4.1.4 学业迟延与时间管理迟延的核心概念界定为错过最佳时间的延迟行为,因此,能否对时间有良好的控制及对的的感知也许对迟延会产生影响。Lay 发现迟延特质与时间管理行为呈负有关。Ferrari 等也发现迟延者比非迟延者会低估阅读一段文章所需要的时间长度。毕重增等的研究发现除了迟延量表中延迟开始和错失时机两个维度与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价值感有关

23、不明显外,迟延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明显的负有关。李淑媛等研究表白,时间管理及其三个子维度与学业迟延均呈明显性负相。4.1.5 学业迟延与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活动的内部因素,它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的。Vallerand曾指出自我调控对学业效果如坚持性、成绩、知识和炫耀等有很强的影响。Senecal觉得拥有内部动机进行学习的学生较少有迟延现象,而那些拥有外部动机进行学习的学生有更大的迟延的也许性。Eunju探讨了动机与迟延的关系,成果表白迟延与无动机呈明显的正有关。迟延与自我决定的外部动机及内部动机皆呈明显的负有关,表白迟延是与缺少自我决定能力相联系的个体行为倾向。4.1.6

24、 学业迟延与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关系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操作某种行为的限度的预期。Ferrari 等运用一般效能预测量表,发现效能信念和学业迟延呈明显的负有关,低效能感与更频繁的迟延有关。赵婉丽研究表白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迟延呈明显负有关,即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迟延限度越低。4.2 外因4.2.1 学业反馈学业反馈特指外部反馈干预,即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师为了诱发学生内部动因、影响其学业水平,而故意识有目的地提供有关个体学业任务操作信息的行为。Ferrari 等的迟延干预研究发现对于高学业迟延这来说,在写作上受到的反馈与更好的写作成绩相联系。李淑媛等以高中生为研

25、究对象,发现学业反馈与学业迟延之间有关呈明显性,在悲观和无反馈的水平上,学业迟延水平高,在积极反馈的水平上学业迟延水平低。4.2.2 父母教养方式Pychyl 等的研究成果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迟延行为。其中,妈妈专断的教养方式与孩子迟延行为之间有着明显负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来调节的,而爸爸专断的教养方式在对孩子的迟延行为上存在着性别差别,爸爸专断的教养方式与男孩的迟延之间没有明显有关,但却与女孩的迟延之间存在明显的有关。此外,Ferrari 等的研究还发现,迟延与淡漠的家庭关系和布满冲突的社会关系有关。4.3 对学业迟延的干预许多研究者只关注迟延的悲观影响,而

26、很少探讨如何对迟延进行干预。学生的学业迟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完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协助。Fritzsche的研究表白,对于高学业迟延者,接受一定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地增进其写作成绩的提高41。教师如何指引学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这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研究。此外,诸多有关学业迟延的研究聚焦于大学生,那么在中学生中,学业迟延具有如何的影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该如何实行干预?这些都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摸索的问题。参 考 文 献1胡春宝.研究生研究生学业迟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甘良梅,大学生迟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有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3毕重增,彭香萍,迟延:

27、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辨别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4李淑媛.高中生学业迟延及有关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5黄佳恩.大学生自我调节效能、学业焦急与学业迟延D.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6胡春宝.研究生研究生学业迟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7张锦坤,陈璐,黄育艺.大学生学业迟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31(4): 55-59.1348包翠秋,张志杰.迟延现象的有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10(34): 129-132.9甘良梅,余嘉元.大学生学业迟延现状及因素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5(2): 1-3.10甘良梅,余嘉元

28、.国外有关迟延与人格的有关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8(6): 28-34.11Howell, A. J., Watson, D. C. Procrastination: Associations with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J. 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43(1): 167-178.12Akerlof, G. A. Procrastination and obedience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

29、991, 81(2): 1-19.13De Simone, P. Linguistic assumptions in scientific language J.Contemporary Psycho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l993: 8-l7.14Berzonsky, M., Ferrari, J. Identity orientation and decisional strategi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6, 20(5): 597-606.15Arvey

30、 R, D., Rotundo, M., Johnson, W., Mc Gue, M. Thedeterminants of leadership: The role of genetics and personalityM. Orlando, FL, : 57.16Abramson, L. Y., Metalsky, G. I., Alloy, L. B. Hopelessness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J. PsychologicalReview, 1989, 96(2): 358-372.17Berzonsky,

31、M. D. Identity style and coping strategies J. Journalof Personality, 1992, 60(4): 771-788.18Ryckman, R. Theories of PersonalityM. Belmont, CA: Thomson/Wadsworth. : 78-79.19Blatt, S. J., Quinn, P. Punctual and procrastinating students: A studyof temporal parametersJ.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32、1967,31(2): 169-174.20Vohs, K. D., Baumeister, R. F., Schmeichel, B. J., et al. Makingchoices impairs subsequent self -control: a limited -resourceaccount of decision making, self-regulation, and active initiati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94(5): 883-898.21Lee, D., Kelly, K. R

33、., Edwards, J. K. A closer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samong trait procrastination, neuroticism, and conscientiousnes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40(1): 27-37.22Moon, S. M., Illingworth, J. A. Explor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procrastination: A latent growth curve analysis of academicproc

34、rastination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38(2): 297-309.23Tan,C.X., Ang,R.P., Klassen,R. M., et al. Correlates of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students grade goals J. CurrentPsychology, , 27(2): 135-144.24Simpson, W.K., Pychyl,T.A. In search of the arousalprocrastinat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crastination,arousal-base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eliefs about procrastination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res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