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23525781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云梯关下铭刻不朽丰碑(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 云梯关下铭记不朽丰碑 十年扶促铺就小康之路 云梯关下铭记不朽丰碑 省国信集团帮扶黄圩镇纪实 地处三市五县交界之处的响水县黄圩镇,曾经是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地方。LOCaLhOsT过去有民谣称:“小小张黄六,直通华东局。这里的“黄即指黄圩,贫困程度可见一斑。全镇原有24个行政村,1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719人,耕地面积56603亩。1994年底,黄圩镇财政收入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国内消费总值4580万元,全镇瓦房率缺乏30%,一半以上的农户住着低矮破漏的草房,全镇90%的村民饮用污染严重的沟塘河水,肝炎、肠道传染疾病发病率较高,农民以玉米、山芋等粗杂粮为主食

2、,生活相当贫困。 由于经济落后,财力匮乏,黄圩镇根底设施及教育开展极为落后,全镇没有一条象样的路,晴天车子一过,黄尘滚滚,后车观前车,黑车转眼成了黄车;雨天土路那么成了泥浆路,车子进得去出不来。全镇25所中小学教学设施极其简陋,近一半校舍为危房,许多适龄儿童迫于家境贫困而辍学。 1995年省国信集团进驻黄圩开展扶促工作。十年来,在黄圩先后派驻8名厅处、级扶贫干部,累计在黄圩投入扶促资金近1000万元,办实事200多件,指导现场办公100多人次。十年来,在扶促队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黄圩镇的经济和社会相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截止2022年11月,黄圩镇已经完成财政收入6

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84元,国内消费总值18641万元。 理思路 深情绘蓝图 “晴天白苍苍,雨天水汪汪,面对黄圩这片贫瘠的土地,面对黄圩3万多干群满怀希望的目光,1995年,由省国信集团组成的驻黄圩 【1】【2】【3】【4】【5】进展挂钩帮扶的工作队员明确表态,“不脱贫不脱钩,不达小康不撤兵,他们来到黄圩刚放下行里,就一头扎进乡村、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调查理解农民现状,及时掌握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理清扶贫工作思路,制定详实的扶贫工作方案。在工作重点上,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请本地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帮助干群换脑

4、子、理路子、出点子,从而激发干群致力致富的内在活力;在资金投向上,坚持效益优行、择优扶持,不搞“天女撒花,无论是乡镇主导产业还是一般产业,不管是社会事业工程,还是经济开展工程,只要当地干群自身有积极性,工程有效益,有市场的,就尽力帮扶;在资金使用上,坚持无偿资金有偿使用,除了对改水、铺路、草危房改造等社会公共事业工程采取无偿投入外,对经济开展工程大多采取抵押担保贷款的形式投入。理论证明,无偿资金有偿使用的资金使用方法,不仅可以将扶贫资金用于再投放,扩大扶持面,进步资金利用率,又减少局部村、户过于依赖扶持的现象;在鼓励机制上,坚持有奖扶持,工程补贴,对困难村、户自身积极开展致富工程的施行“奖励+

5、补贴的方法,多上工程的多奖多补,少上或不上的,少奖少补或不奖不补,对讲信誉守信誉的村、户,逐步进步奖励额度和补贴比例。这种用市场经济理念进展帮扶的方式,极大的增强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意识,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两年的扶贫,根本实现了村村脱贫的目的。 1998年根据已获得的成功经历,围绕三年达小康的目的,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为民办实事上。他们在深化调查研究和屡次论证后,认为要让黄圩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必须采取强根固本的方法,决定通过施行根底设施工程、希望工程、安居工程、甘泉工程来构筑黄圩村通道路、教育、草危房改造、降氟改水的主骨架,使黄圩经济再次实现历史的大跨越,创始了经

6、济开展的崭新场面。 办实事 情暖百姓心 施行“根底设施工程,夯实了脱贫致富根底。农业消费设施的落后,是导致农业消费乃至经济开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几年来,省国信集团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坚持把加快根底设施建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小康进程的根底性工作。在水利建立中,认真贯彻“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那么,在防洪保安工程、农业节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村通公路等方面都获得了宏大的成绩。1998年至2022年先后投入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完成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新建防渗渠14.9千米,新建、维修涵洞411座、电灌站76座,农桥27座,配套建筑物

7、280座,节水灌溉面积0.8万亩,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根本消费条件,进步了农业综合消费和抗御自然灾害的才能,促进了黄圩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交通闭塞,道路不畅也是阻碍黄圩经济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彻底改变黄圩镇交通落后的相貌,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员深化乡村,走进农户,调查情况,理解哪条路需修,哪条路要建,据此而形成的一份份申请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建议书,接连不断地送到前方单位指导的手中,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扶贫修路资金源源不断地汇到黄圩,这些扶贫款,款款情深,流淌着帮扶单位对老区的一片深情,黄圩镇三万多干群将感谢化为热情,在全镇掀起了男女老少齐上阵

8、,千军万军修路忙的“大会战,通过两年的努力,黄圩镇全镇24个村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落后的状况。据统计,1998年至今,省国信集团先后为黄圩投入资金60多万元,为黄圩镇铺设砂石路60公里,混凝土路面47公里,从根本上改善了黄圩镇落后的交通状况。 【1】【2】【3】【4】【5】施行“希望工程,为黄圩的明天铺起了希望之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黄圩要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黄圩中小学教育设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中小学校舍60%已成为危房,这不仅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学习,还严重威胁着广阔师生的生命平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

9、能苦孩子,扶贫队员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前方单位指导作了汇报,作为在黄圩定点帮扶的省国信集团上至指导下至员工,时刻牵挂着黄圩,公司专门拔出资金用于黄圩镇改造中小学校舍,为中小学添置办公设备,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总经理赵国桢、副总理徐祖坚、蒋旭升等主要指导屡次亲临黄圩视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在公司指导的重视和工作队员的努力下,省国信集团先后为黄圩投入扶贫资金180万元,兴建了黄圩中学教学楼和操场、报廊等附属设施,兴建了湾圩小学教学楼、改造了龙马、大拐、高庄、仇堆等5所小学,同时,国信集团还向黄圩中小学捐赠累计价值50万元的电化教育设备及其教学用具,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是贫困

10、地区儿童所面临的最残酷的一件事。工作组成员在协调资金改善黄圩办学条件的同时,还非常重视结对帮扶工作。公司副总理蒋旭升、戴平分别于1999年、2001年开场与黄圩镇双套村三组李春云的两个女儿刘妍、刘晗结对帮扶,几年来分别先后为两姐妹捐款2万多元,为两姐妹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证。今年两姐妹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信息工程学院、响水县一中。 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这是省国信集团工作队员的心声。进驻黄圩几年来,国信集团干部职工自发组织先后为黄圩失学儿童捐款捐物15次,累计捐款近80万元,先后资助特困生733人,使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施行“安居工程,帮助贫困户圆了瓦房梦。草危房改造是一

11、项安民工程、温暖工程。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997年向全省发出了“不把草危房带入21世纪的号召,这号召所形成的冲击波,很快惠及到黄圩这片广袤的田野。这是20世纪末扫除贫困地区草危房一场最后战役,这是贫困地区农民辞别草危房的最后时刻。省国信集团驻黄圩扶贫工作队员们,视贫困户为自己的亲人,深化农户家中,理解情况,体察民情,时刻把草危房改造挂在心上。1998年开场,省国信集团先后投入扶促资金90多万元资助650户特困户完成了草改瓦,为黄圩达小康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同时也为这些贫困人口圆了半个世纪的瓦房梦。 施行“甘泉工程,让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人畜共饮一塘水,是1995年以前黄圩3万多群众

12、无法摆脱的困境,肝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吃水问题一直是摆在黄圩镇3万多干群面前的急待解决的头等大事。1996年省国信集团驻黄圩工作在副总经理徐祖坚的带着下,深化农家调查研究后,制定改水方案,落实改水措施,1996年至2001年,仅五年时间,投入帮扶资金65万元,帮助黄圩镇打井6眼,使全镇3万多群众饮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从而彻底解决了黄圩群众吃水难问题,使全镇自来水覆盖率达98.8%,使黄圩在全县率先完成农村改水任务。 1995年以来,省国信集团扶促工作队在按方案施行安居工程、甘泉工程等几大工程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及时调拔资金解决群众消费生活中遇到 【1】【2】【3】

13、【4】【5】的难题。 2000年8月30日一场暴雨给响水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宏大损失,特大灾情牵动着国信集团指导和员工们的心,公司副经理徐祖坚、袁裕法和黄圩工作组长李小石在第一时间水中驱车赶到黄圩,与黄圩人民并肩作战。公司董事会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在扶促资金外为黄圩追加50万元救灾款项、捐赠40万元救灾物资等决定,并在洪水稍退后将救灾款物送到灾区,及时地帮助黄圩人民渡过难关。 调构造 铺就小康路 传统单一的种植构造,制约了农民致富。1995年,省国信集团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抓“双增,大力调整农业构造,变粮棉二元构造为粮、棉、菜、经四元构造,加快开展多种经营,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

14、开展思路,因地制宜,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南藕、北林、中间桑的格局,帮扶黄圩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构造调整,积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加快主导产品的培植,以农民联办、村户联办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初步形成了工业农业并驾齐驱的强劲开展态势,促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开展。 林业是黄圩镇农民增收的一个传统产业,为了调动农民植树的积极性,1998年,扶促队员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后,从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引导原小圩村周礼祥、蔡窑村蔡安龙等农民利用本地木材资源优势,先后创办了振亚木业、朝阳木业等木业加工企业12家,2000年投入50万元扶促资金帮助振亚木业进展技改扩能,

15、使其实现年产木材板皮4000立方米的消费才能,同时,还为黄圩引进总投资350万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的以家具出口日本的金森木业。木板加工企业的兴起,促进了黄圩镇林业产业化开展,到目前为止,黄圩镇已成片造林3.12万亩,四旁植树350万株,根本实现了宜林那么林的目的。 浅水藕种植也是黄圩镇农民的传统产业,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当地浅水藕市场饱和,最低时藕价仅有0.20.3元/斤,严重挫伤了农民种藕的积极性,扶促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1年,扶促队组织黄圩镇相关人员去宝应、山东等地进展市场调研后认为,要想浅水藕种植这项传统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必须在深加工上做文章,以企业兴产、以产业富

16、民,2001年至2022年,工作队员与黄圩镇指导通过努力,先后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左右,年产藕片5000吨左右,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左右的江源食品、东盛食品、香荷食品等3家浅水藕加工企业。2022年春国信集团又投资50多万元帮助江源食品进展二期扩建,扩大其消费规模。浅水藕加工企业的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卖藕难、藕价低的难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藕的积极性,推动了黄圩镇浅水藕产业化的安康开展,至目前为止,黄圩镇浅水藕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 黄圩镇地处废黄河故道,栽桑养蚕有着许多有利条件,扶促队进驻黄圩后,特别是省国信集团扶促队员进驻黄圩后,一方面,向群众广泛宣传我国参加wto的有利机遇

17、,积极引导农民扩大桑园栽植面积,走栽桑养蚕的致富之路,另一方面,帮助黄圩引进了浙江客商陈阿兴创办了以蚕茧加工为主的“中兴丝业,2001年又从扶贫资金中拿出50万元帮助中兴丝业完成技术改造,新上两组自动缫丝消费线,从 【1】【2】【3】【4】【5】而使该公司实现年产白厂丝100吨,销售收入达2500万元,解决了蚕农销售难的问题。至目前为止,黄圩镇栽植桑园1.5万亩。 木材、浅水藕、蚕茧等加工企业的引进,给黄圩农业构造调整指明了方向,至目前,黄圩已初步形成了林业、浅水藕、蚕桑为三大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十年真情铺就小康路,云梯关下铭记不朽丰碑。十年来,省国信集团为黄圩的开展倾注了满腔心血,黄圩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今天的黄圩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向小康路上大踏步迈进。 通联:响水县黄圩镇人民政府宣传办公室 胡峰 :0515-6973544【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