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23503069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因工程请别走向战争前不久,一家美国 Celera 基因技术公司在一份声明中 说,该公司已经完成对组成人类基因的 所有化学“字母” 的测序,这是绘制人类基因重组图谱的主要步骤之一。这表 明,人类的基 因工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们在感 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之时,又不能不有所忧虑 :被称为 一柄双刃剑的基因工程对军事和战争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何谓基因工程?基因(Gene) 一词是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建议使用并沿 用至今。1865 年,奥地利牧师孟德尔 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 离和自由组合假设,为探索生命遗传的奥妙拉开了序幕。 1900 年,狄夫 瑞斯、柯伦斯、切尔迈克三位植物学家,分 别在不同地点

2、、不同植物上同时证明了35 年前孟 德尔的实 验结果。从此便把这门学问定为遗传学。1944 年,在美国洛 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的艾 佛里证明,遗传物质的本质是脱氧 核糖核酸,即 DNA。?随着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一门走向改造生物的新 科学一一基因科学应运而生。基因工 程又叫重组DNA工程。 它是利用重组技术,在体外通过人工“剪切”和“拼接”等 方法,对 各种生物的核酸(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产生 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或改造、创造新 的生物类型。科 学界普遍认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为 21 世纪 关系国家命运的关 键技术。目前,重组DNA技术已开始应 用于医学,如用于一些病的治疗

3、、新药的生产、遗传 病的 预防等。基因工程还被用于农业、环保等领域。 ?并非危言耸听?军事领域是科技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最新和尖端科技 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那么,基 因工程如果被应用于 军事领域,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生物武器将更加令人恐怖生物武器由来已久。传统的 生物武器一般使用鼠疫、土拉仑菌、 马鼻疽菌、炭疽、天 花和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等。据估计,在某些情况下, 几公斤的炭 疽杀伤力与当年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威力一样, 而且生物武器攻击对象不只是人,也可针对人 畜、动物或 植物。一旦使用将造成巨大的危害和长远的影响。 ?虽然目前所知道的生物武器极具杀伤力,但同经过基因 工程改造或创造的生

4、物武器来比,就 是小巫见大巫了。随 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未来新一代的生物武器在生产规 模、生产率、 活菌率、毒力、抗药性、扩散时的存活率等 都取得了可观的改进。可以想象,将来某一天, 经基因工 程技术进行基因重组、剪切产生了“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的病毒和细菌,如果将 其用于战争,恐怕人类将面临着灭 顶之灾。虽然生物武器一直为世界武器控制条约所明令禁 止研究、生产和使用,但是在生物技术和药物工业的掩护下, 生物武器的研究和生产自其诞 生以来可能就一直没有停止 过。?更让人不安的是,比较核武器来说,生物武器更为恐怖 分子所容易掌握。自1992 年以来,美 国经常出现一些大型 的复杂疫情,还有印

5、度的鼠疫、中非的埃波拉出血热、香港 的禽流感等 都曾一度被怀疑是否是生物恐怖主义分子所 为。?难以想象的“基因”式战争目前,基因工程的克隆技 术可谓是无人不知。1997 年3月,英 国科学家“克隆”出 了小绵羊“多利”。媒体争相报道这件轰动全球的新闻,一 时间克隆技 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克隆技术如果应用于 军事领域,将可能出现前所未有过的恐怖景象 。例如,某 些极端主义者可以克隆出大量希特勒式的战争狂人,然后用 于战争来达到自己的 险恶目的。如果再加上异体克隆技术 以及基因重组、再造和剪切等技术,情景将更加可怕。 比 如,将人类基因与某些水中生物结合,这样培育出来的“新 人类”将是天生的“水

6、下杀手 ”,其水战能力大概会令任何 一个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员汗颜。这种非人非兽的水下怪物如 果 意志坚定地去爆破军舰和船支,那么海战史将被改写。 这种大量能够思维的奇形怪状的生物 ,可能会令整个战场 呈现出难以控制的灾难性局面。?而且,在各国家和种族之间,由于其基因构成各有不同, 这就为特定人群设计针对性的基因 武器提供了可能。如果 交战一方有针对性地向对手使用会诱发其基因发生变异的 “基因武器 ”,但自身具有免疫力而不会受到伤害,那么基 因武器的使用“门槛”就会被大大降低。?警惕“基因”背后的黑手?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对基因的争夺 已经进入了白热化。1999 年,美国和 日本的基因专利申请 都达6000 多项,并积极到我国申请专利。发达国家早就觊 觎我国基因并 已开始巧取豪夺,或以低廉价格对偏远封闭 人群实行收购,或借老龄科学的名义骗取长寿基 因,或更 狡猾地兼并某些我国公司而“名正言顺”地窃取基因数据。?某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基因工程,不仅仅在于它 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更因为它在 未来军事领域的应用 价值。基因工程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可为害天 下。而这一 切,许多善良的人们却懵然不知,一些地方政 府官员甚至还给予热情的“配合”。为此,我 们应立即行动 起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基因。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