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生活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3434670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原始农耕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始农耕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始农耕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原始农耕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始农耕生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原始农耕生活农耕生活代表距今时间生活地区原始农耕使用工具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房屋式样社会组织河姆渡居民7_0前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骨耜、石斧、木铲饲养猪、狗、水牛等会制作陶器;还会纺纱、织布、缝制衣服干栏式建筑氏族半坡居民约6_000近年前黄河流域种植粟和蔬菜农耕工具有石铲、石镰、石斧等,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石磨盘和石磨棒饲养猪、狗、羊、鸡等会烧制彩陶半地穴式建筑氏族【问题1】 河姆渡居民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探究:可以从她们的食物来源、居住条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社会分工等方面比较。从食物来源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重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为主,辅之以渔猎

2、;而河姆渡居民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居民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并且能根据实际状况来拟定房屋的构造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看,北京人普遍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居民则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且会制造陶器。从社会分工的状况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正处在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河姆渡居民已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问题2】 原始农耕文明浮现后来,人类的谋生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她们开始走出洞穴,搭建住所,过上了定居生活,并逐渐形成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与

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有何区别?探究: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干栏式房屋具有通风、防潮、防野兽等性能。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相适应。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迹。遗迹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迹是()A北京人遗迹B山顶洞人遗迹C半坡人遗迹 D河姆渡人遗迹2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措施,七年级(2)班的学生对河姆渡居民与北京人、山顶洞人进行比较,

4、发现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进步了诸多,重要表目前()种植水稻建造自己的房屋饲养家畜制造陶器A BC D3“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奔腾。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C元谋人 D河姆渡人4(山东滨州)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A农业生产的浮现 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 D使用陶瓷5遗迹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20平方米左右,向南开门。在房屋中央,有灶炕正对门口。以上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原始人类的房屋()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

5、民 D半坡原始居民6将图片下方的标注与事物名称、距今年代及重要特性用直线连起来。A山顶洞人70万20万年使用天然火B 北京人 6 0 种植水稻C 半坡人 7 0 缝制衣服D 河姆渡人 18 0 种植粟参照答案: 1. 解析:根据“余姚”“稻谷、稻秆、稻叶”判断,位于浙江余姚的这处遗迹应是河姆渡人的遗迹。答案:D2. 解析:本题创设情境,旨在考察比较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建造自己的房屋,脱离了对天然洞穴的依赖;开始饲养家畜,脱离了对狩猎的依赖;生产工具方面改打制石器为磨制石器,并且已经会制造陶器。这些都阐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进步

6、了诸多。答案:D3. 解析: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半坡人。答案:B4. 解析: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重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她们提供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答案:A5. 解析:解答本题的核心是抓住题干中的核心字词“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所建造的房屋特点是半地穴式,由此可拟定题干描述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答案:D6. 答案:A半坡人6 0种植粟B河姆渡人7 0种植水稻C山顶洞人18 0缝制衣服D北京人70万20万年使用天然火1王安是位农学家,如果她要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有关信息,可以到()A元谋人遗迹B北京人遗迹C半坡遗迹 D河姆渡遗迹2下

7、图中的石器出土于河姆渡遗迹中,它可以阐明的是()A当时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当时居民已经会捕鱼C当时居民已经会做陶器D当时居民已经会种植水稻3诸多同窗爱吃米饭,你们可曾想到,稻米在国内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彩陶精美,画纹变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迹中,独不见文书。”这是郭沫若为某一原始居民写的诗歌,请你结合诗歌完毕第45题。4这首诗歌是对下列哪一远古人类或原始居民的描述()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

8、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5“农耕既普及”,当时此原始居民重要种植的农作物是()A粟 B水稻C小麦 D菽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生活在大河流域,这是由于()A战略地位重要B合适航行、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合适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7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下列不属于其共同点的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会建造房屋C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庄稼8“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国内上古社会状况的一句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时期最符合 ()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河姆渡、半坡文化时期D元谋人时期9阅读下列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

9、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请完毕:(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传说?(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内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进步?10阅读下列材料:人类处在采集、渔猎时代的历史,有二三百万年之久,进入农业时代的历史,至今但是一万年左右。这是为什么?由于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谋生不易。人们终日劳累奔波,难求一饱,求生的措施既危险(渔猎)又艰难(采集),没有空闲时间进行发明发明,生产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这就很难进入文明时代。人类的祖

10、先中有某些聪颖人逐渐发现某些谷类可以在某种土地上被人工栽种,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它们繁殖。年深日久,多次改善,人类终于进入了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托大自然的恩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发明发明,改善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因此,农业是文明之母,任何民族不通过农业时代,就不能进入文明。请完毕:(1)由材料得知,人类进入农业时代的重要体既有哪些?(2)原始的农业生产应具有哪些基本条件?(3)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请谈一谈你的结识。11国内原始农耕时期的先民们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体现出不凡的聪颖智慧。为了更好地生存

11、,她们开始种植农作物,并且根据自然条件修建了样式迥异的房屋。认真读图,回答问题:(1)图1和图2物品的出土阐明了什么?(2)图3、图4所示的房屋分别是国内哪个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3)两种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为什么不同?(4)指出图1、图2与图3、图4的相应关系。导致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不同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参照答案: 1. 解析:北京人遗迹不处在长江流域;元谋人时期还没有浮现农耕文化;半坡遗迹和河姆渡遗迹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遗迹在陕西西安,在黄河流域,河姆渡遗迹在浙江的余姚,在长江流域。答案:D2. 解析:图片的石器根据形状来判断是石斧,是农耕时代石器的代表,它可以证明这一时期河姆渡居民

12、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答案:A3. 答案:D4. 解析:根据诗歌中的“彩陶”“农耕既普及”可判断此远古居民是半坡人。答案:B5. 答案:A6. 解析:初期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是由于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合适农业生产,能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答案:C7. 解析: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处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的都是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建造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建造的是半地穴式房屋,阐明她们已通过上了定居生活;河姆渡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半坡居民以种植粟为主。答案:A8.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核心词为“耕田而食”,描绘了原始农耕的生活,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已经进入了原始农耕时代。答案:C9. 解析:

13、解答本题核心是读懂材料的意思。材料中的“构木为巢”反映出原始居民已会建造房屋,“钻燧取火”反映出原始居民已会人工取火。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原始居民已过上定居生活,并可以人工取火。参照答案:(1)建造房屋和钻木取火的传说。(2)人们已过上定居生活,并可以人工取火。10. 参照答案:(1)原始农业的浮现、定居、饲养业的浮现。(2)略。提示:从农业、饲养业、定居等方面分析必备的条件,如制造生产工具、懂得历法、讲求水利灌溉等。(3)提示:任何民族不通过农业时代,就不能进入文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1. 参照答案:(1)国内步入了农耕时代,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2)图3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图4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3)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地势低洼潮湿,干栏式房屋易于通风防潮;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有保暖、避风的好处。(4)图1和图3相应,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图2和图4相应,半坡居民种植粟。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