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贺婚习俗及其文化意义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3425896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经》里的贺婚习俗及其文化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经》里的贺婚习俗及其文化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经》里的贺婚习俗及其文化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诗经》里的贺婚习俗及其文化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里的贺婚习俗及其文化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赵会莉赵会莉内容摘要:新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热烈隆重的新婚庆典典礼上,参与婚礼的亲朋好友,都会用多种各样的吉祥语祝贺新婚夫妇,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婚俗。可以说贺婚习俗源远流长,远在诗经时代,在婚礼上唱赞歌就成为一种礼俗,从诗经中众多的贺婚诗中可以窥视贺婚习俗的成因。核心词:诗经 贺婚习俗 文化意义一.赞美婚姻结婚是人生的大喜事,参与新人婚礼的亲朋好友都会在婚礼庆典上为新人送去自己的诚挚祝愿和美好的祝愿。作为诗经的第一首诗周南关雎就是赞扬婚姻合乎礼仪、夫妻和谐美满的。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本,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子民,故关雎就冠以风诗之首。“窈窕

2、淑女,君子好逑。”淑女配君子,才合乎身份礼节,就像童话故事中的结尾“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同样,是一种对她们婚姻的做赞歌;诗中歌唱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中荇菜是用于家族祭祀时用的一种植物,能食用。祭祀先祖在先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只有这种有德行、知礼仪的“窈窕淑女”才配为“君子”的家族来采集,也才配君子“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诗歌赞美了新婚夫妇遵守夫妇之德,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家庭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周南桃夭是赞美美满的婚姻的。诗歌一方面把目光汇集到惊艳四座的新娘身上“桃之夭夭

3、,灼灼其华。”以桃花的妖艳来比方新娘姣好的姿容和靓丽的风采,为什么时人独选桃花来比方新娘的面容呢?清代经学家姚际衡先生觉得:“桃花色最艳,故取以喻女子,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从此,桃花和美女结缘,后裔诗词中就常用到“面如桃花”、“人面桃花”、“艳若桃李”的句子,都是受到诗经的影响,我们今天说的某个男子撞上了“桃花运”,也一定和桃夭有一定的干系。召南何彼襛矣同样是描绘结婚的隆重场面:“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诗中赞美了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接着描绘了新娘面如桃李和新郎的光彩照人;最后是赞扬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祝

4、愿她们婚姻美满,其中的某些对新婚的赞誉之词始终影响到今天。召南鹊巢是祝贺新婚的一首赞歌,它歌颂的是婚礼自身。“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觉得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方玉润说:“鹊巢自喻她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觉得典要耳。”(诗经原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之子

5、于归,百两将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渲染婚礼上使用车辆之多,赞美婚事的排场大、场面之隆重,新婚喜庆的热闹场景。二.祝愿新人婚礼上把美好的祝愿和吉祥的话语送给新婚夫妇,可以讨到好的口彩利于家庭的和睦和夫妻关系的和谐,这样的婚俗由来已久。早在诗经时代就有这样的祝愿新人的歌曲,周南樛木中唱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葛是蔓生草植物,具有攀援而生的特点,决定了它终身依托其他物才干生长,符合女子嫁到夫家依托丈夫才干平安幸福的生活的观念。诗中用“累”、“荒”、“萦”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葛依托樛木才干

6、生长的郁郁葱葱;以葛藟缠绕樛木,比方女子嫁给丈夫,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比丈夫常得福禄相随,夫妻恩爱缠绵永不分离。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民歌,我们仿佛恍然置身在三千近年前一场热闹的婚礼宴席上,看到众来宾心间油然升起的对新人祝愿之情,也领略到我们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愿习俗。小雅鸳鸯也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诗中以鸳鸯起兴,描绘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不离不弃,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不仅可以同甘并且也能共苦,暗喻夫妻二人爱情甜蜜、和谐幸福。诗中以鸳鸯比方夫妻,很贴切自然,其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

7、老式文化的一种原型,为后世所普遍接受。祝愿的话说了四遍:“君子万年,福禄宜之”、“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敬祝君子寿万年,鸳鸯白头永偕老。郎才女貌,男女般配,感情专一,家产丰裕,对抱负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礼赞。在诗经里尚有一首吟咏新婚的诗小雅车舝,以男子的口吻对妻子的德行来赞美和祝愿“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辰彼硕女,令德来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人常用“高山景行”体现一种仰慕之情的最佳意象,遂成千古名句,来比方某人行为正大光明、有崇高的德行。“依彼平林,有集维鷮”由林莽中成双成对的野鸡,想到了车中的“硕女”,再加上她美好的教养和品德,更使诗

8、人情怀激荡,信誓旦旦:“式燕且誉,好尔无射”,我爱你终身不渝!“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男子对女子情真意切的倾诉:我家虽没有美酒佳肴,我也没有崇高的品德,但却有一颗与你相亲相爱的心。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冲口而出,动人至深。“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中“析其柞薪”是当时的婚俗,就象齐风南山中的“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由七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句,可以确信“其叶湑兮”是赞美新妇的光彩照人的。“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蕴含着诗人对婚后美好和谐生活的祝愿和向往。三.祝贺多子先民们觉

9、得人多力量大,人是一切财富发明的源泉,有了人就有了一切。因此“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就逐渐成为国内老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内容。在诗经中新婚的祝词中,祝愿新人多子多福的贺辞成为当时的主旋律,一曲周南螽斯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螽斯”指蝗虫,是一种害虫,但由于其生殖能力强就被觉得是生殖神。陈子展在其诗经直解中说:“螽斯害虫,觉得比兴,虽若美之,实含刺意,不可被民间歌手瞒过。”相传螽斯毕生能生育九十九个幼子,上古时期的人们在劳动中看到振翅飞翔在田间的蝗虫,想象子的子孙如果能象螽斯同样

10、繁多该多好呀!于是用“诜诜”比方男女的结合,而子孙多如“振振兮”的祝贺,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这首诗所体现的意思历来说法不一,我们采用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的见解,她说这首诗赞扬妇人硕大丰腴,健康而多子的诗。粗大虬曲的花椒树,枝叶繁茂,碧绿的枝头,结着一串串鲜红的花椒子,阵阵清香,随风飘动,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采摘下来,足有满满的一升。以椒喻人,赞美那个高大强健的女子,一定会使夫家人丁兴旺,子孙像花椒树上结满的果实那样众多。夫婚,万事之嗣也。娶妻生子,多子多福,因此祝贺新人多子

11、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情理中事。在老式文化的光环的照耀下,今天的婚礼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婚俗的遗踪。在婚礼中,我们看到人们供在礼桌上的一般有花生、枣、桂圆、栗子等,取其谐音“早立贵子”、“早生贵子”;“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都要生。”在司仪和亲友的祝贺词中,听到最多的也是“白头到老”、“早生贵子”,其实这种贺词是源远流长的。此外,婚恋习俗也根植于生育的规定。诗经中的男女在互生爱慕之情后,多以赠物结情,赠品不一定昂贵,但一定是与生育有关的。陈风东门之枌中“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男子赞美女孩儿仿佛荆葵花,送我花椒一大束来表白感情;女子以花椒赠男子,取其多子,暗喻男子是自己心仪的对象,可以托付终身,结婚后让男子的子嗣兴旺。卫风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觉得好也”诗中的木瓜等果实是多子的植物,赠给心上人这些植物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是“永觉得好也”,植物一年一度开花成果,叶片繁茂,具有旺盛的生殖能力。贺婚习俗顺应了民众生活的其她需要逐渐丰富而完善, 婚礼上祝贺新人的内容页随着时代的发展,今人赋予古老习俗以符合时代特性的新功能, 使之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 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