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3399134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应急预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 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2. 围护结构渗漏、流沙、突水事故应急预案4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74.工伤事故应急预案125.防汛防台应急预案176.起重吊装事故应急预案217.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248. 传染病防治及事故应急预案279.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3110. 公众闹事事件应急预案3411.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371. 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东区,3号线永达路站位于永达路与百隆街交叉口。含仇毕站及两侧物业开发,基坑地层软弱富水、易液化,地质条件差,基坑开挖深度大(最深处约28.7m),两侧建筑物较多

2、,人流密度大,交通拥挤,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的基坑坍塌事故主要包括: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石方坍塌和支撑失稳高支模坍塌两种事故类型。土石方坍塌:包括深基坑坍塌、钻孔桩坍塌等造成的人员掩埋,物体打击、触电、透水、窒息等伤害。高支模坍塌:支护结构失稳致使高处坠落、人员掩埋、打击、触电等伤害。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员重伤,掩埋,甚至发生死亡事件1.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基坑失稳事故应急抢险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_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

4、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保障组沈洪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1.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1)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向业主代表、监理单

5、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上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

6、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电话联系;获取

7、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1.4处置措施1.4.1土石方坍塌处置措施(1)险情现场人员疏散。(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如果纵向滑坡后基坑没有坍塌,可采取以下措施: 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如果不能补强支撑,则立即组织对坡脚处进行回填土方或沙。(5)如果纵向滑坡后基坑发生坍塌:立即组织对基坑坍方处进行回填土方或沙。(6)进行坡顶卸载。(7)尽量

8、减少动载。(8)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1.4.2高支模坍塌处置措施:(1)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如果发生钢支撑失稳,基坑未坍塌,应采取以下措施: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复加预应力加固措施。如果支撑松弛而发生支撑失稳,则应立即查找周边超载、围护结构背土是否流失、支撑材质等原因,防止失稳现象扩散。(5)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

9、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荷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复加预应力,防止失稳现象扩散。2. 围护结构渗漏、流沙、突水事故应急预案2.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东区,3号线永达路站位于永达路与百隆街交叉口。含仇毕站及两侧物业开发,基坑地层软弱富水、易液化,地质条件差,基坑开挖深度大(最深处约28.7m),两侧建筑物较多,人流密度大,交通拥挤。本工程围护结构渗漏、流沙、突水发生的概率大,若发生此类事故将直接威胁基坑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造成人

10、身伤害、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将围护结构控制列为项目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本应急预案是针对围护结构出现渗漏等情况时,采取应急堵漏措施。2.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围护结构渗漏、涌沙事故应急

11、抢险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_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

12、保障组沈洪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2.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1)围护结构渗漏、流沙、突水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

13、。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上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

14、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2.4处置措施1、 险情现场人员疏散,对可能

15、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 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 会同交警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 查清漏点后,先用棉被封堵,用基坑土方回填覆压,在基坑漏点附近增设临时支撑和复加轴力。5、 在围护结构漏点外侧打孔,压注聚氨脂溶液进行封堵。当漏点被彻底封堵、不再涌砂后,再压注双液注浆,对地基进行加固。6、 当漏砂严重,封堵无效有可能导致周围环境破坏时,用土方、砂或水泥等材料回填基坑。7、 对周围建筑物和道路进行监控,当变形较大时,采取双液跟踪注浆措施,调整变形速率,对流失的土体填充。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

16、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东区,3号线永达路站位于永达路与百隆街交叉口。3号线仇毕站西靠百隆街,整个街道全是建材小市场,车站防火要求高,一旦发生火灾,将对施工生产区、办公生活区、材料存放区以及周边建筑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根据以往轨道交通工地发生的火灾事故,主要为三种,一是办公生活区的临时活动房火灾,该类火灾因活动房的材质为彩钢板,且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多为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势将迅速蔓延,一般难以控制和扑灭;二是施工现场火灾,违章动火和电气火灾为主要原因;三是违章储运、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或者深基坑内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火

17、灾事故的多发性、危害性和易预防性。本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是提出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指导紧急情况下火灾扑救和人员逃生。3.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火灾、爆炸事故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

18、工如下:_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保障组沈洪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

19、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3.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1)火灾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

20、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上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

21、,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3.4处置措施1、 现场任何人员发现火苗势头,必须就近取来灭火器进行扑灭,并大声呼叫。现场值班

22、人员赶往事故区域组织灭火,并向安全员报告;若未能及时发现火苗,或采取正确灭火措施,将直接导致火灾发生。2、 安全员应立即按程序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火灾报告立即赶赴现场,启动本应急预案,同时拨打119进行报警,有人员伤亡时,拨打120急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按事故性质、损失大小、人员伤亡等情况,按程序向监理单位、业主代表上报。3、 项目部技术专家组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火灾发生时间、地点、部位、原因、火场危险物品、过程、已采取的措施及可能发展趋势导致的后果等),制定火灾扑救方案。4、 火灾处理原则:按照人身安全优先,火灾蔓延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救人重于灭火,首要任务是

23、把被困人员抢救出来,同时清除火势周围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蔓延,切断电源,防止电气火灾。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情况、周围环境、风向等。5、 火灾发生后值班负责人应立即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警戒事故现场。立即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或沿着墙壁向安全出口方向迅速疏散、撤离。人员撤离火场时,应用湿毛巾、湿手帕等捂住口、鼻,并尽量保持弯腰、匍匐等低姿势迅速离开。6、 “120”未到之前应及时对伤员进行临时救治:对轻度烧伤人员及时进行创面清洗、包扎后送就近医院治疗;烧伤较重的,应用敷料或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包扎创面,尽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7、 由现场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对现场通

24、道进行封锁,疏散围观人员,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火灾现场。配合指挥部做好媒体接待,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应立即与居委会等单位通告,组织居民安全有序撤离。8、 组织人员进行救火,对重要设施及设备进行转移。当大火无法扑灭并火势仍在漫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一方面延缓火势的漫延,一方面组织人员在火势漫延方向设置隔离区(清除可燃性物质、向隔离区所有结构撒水、在隔离区内放置不可燃材料如:砂、石等)。9、 当大火内有人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抢救人员在无消防人员时,可用水将全身淋湿,用湿布将嘴鼻包住后冲进大火内进行抢救人员,当抢救人员感到头晕或身体不适时,应立即

25、停止抢救人员活动,并撤离出大火区域进行休息。10、 当被困大火人员被抢救出火场时,如被困人员还有意识时,应将其远离大火区域进行休息,再送往医院观察;当被困人员晕迷时,应立即用凉毛巾对其进行擦拭,同时立即送往医院;当被困人员休克时,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压迫胸腔等抢救工作,同时立即送往医院。11、 当根本无法控制火势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撤离。12、 在灭火时,消防人员进场后,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13、 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如管线单位等)的人员到场监护,抢险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有可能造成破坏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与应急物资供应单位联络,保证物资供应

26、渠道畅通。14、 灭火方法: 发生电气火灾,应立即切断起火部位的电源(由电工控制电源或根据灭火抢险需要敷设电气线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如有人员触电,应用绝缘棒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救援人员切不可直接接触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发生气体(乙炔气、液化气、煤气等)火灾,应立即关闭气源,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喷淋水对着火点附近的气瓶及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降温保护,并尽快将气瓶及易燃易爆物品抢运到安全地点。 发生液体(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油漆及溶剂等)火灾,使用泡沫、砂土、干粉及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用喷淋水对着火点附近物品进行降温保护,并尽快将可燃物品抢运到

27、安全地点。 发生一般固体物质火灾,使用水、泡沫、干粉及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用喷淋水对着火点附近物品进行降温保护,并尽快将可燃物品抢运到安全地点。 衣服着火者,应立即卧倒,在地上慢慢打滚或立即脱去衣服,切勿奔跑、呼喊以助长燃烧导致呼吸道烧伤。救援人员可用水、衣、被等帮助灭火,不可用手扑火。4.工伤事故应急预案4.1事故风险分析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以往轨道交通工程发生的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火灾、坍塌和触电等几类,其中因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坍塌三类造成的伤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83%。本工伤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导施工作业区发生工伤事

28、故,或发生其他突发事件时有人员受伤时的伤员应急抢救工作。4.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工伤事故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_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

29、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保障组沈洪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

30、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4.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1)工伤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

31、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上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

32、。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4.4处置措施1、 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2、 采取合理的措施,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

33、移至安全地带。3、 保持伤员呼吸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帮助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如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4、 有效止血,包扎伤口。5、 视其伤情采取拨打120或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后(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项目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6、 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等应固定后,方可挪动。7、 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8、 预防感染,及时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9

34、、 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采取边抢救伤员边记录伤势的方法,取得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4.4.1烧伤、烫伤处置措施1、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严重的烧伤会破坏身体组织,血液浓缩,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产生难以抑制的疼痛。这时伤员很容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烧伤的紧急救护不能延迟,要在现场立即进行。基本原则是:消灭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侵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2、衣服火着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

35、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救,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3、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4.4.2骨折处置措施1、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时叫做骨折。按照骨折端是否与外相通,骨折分为两大类:即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前者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后者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从受伤的程度来说,开放性骨折一般伤情比较严重。遇有骨折类伤害,应做好紧急处理后,再送医院抢救。2、为了使伤员在运送途中安全,防止断骨刺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加重伤员痛苦,对骨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不让骨折肢体活动。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及时、正确的对骨折做好临

36、时固定。临时固定应注意以下事项:(1)如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固定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夹板或简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以防局部受压。(2)搬动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没有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简单担架运送。4.4.3脊柱骨折处置措施1、脊柱骨俗称背脊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对于脊柱骨折伤员如果现场急救处理不当,容易增加痛苦,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特别是背部被物体打击后,均有脊柱骨折的可能。2、对

37、于脊柱骨折伤员,急救时可用木板、担架搬运,让伤员仰躺。必须采用担架、木板等抬运。若无担架、木板需众人用手搬运,抢救者必须有一人双手托住伤者腰部,切不可单独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抢救伤者。否则,把受伤者的脊柱神经拉断,会造成下肢永久瘫痪的严重后果。4.4.4眼睛受伤处置措施发生眼伤后,可做如下急救处理:1、轻度眼伤如眼进异物,可叫现场同伴翻开眼皮用干净手绢、纱布将异物拔出。如眼中溅进化学物质,要及时用水冲洗。2、严重眼伤时可让伤者仰躺,施救者设法支撑其头部,并尽可能使其保持静止不动。千万不要试图拔出插入眼中的异物。3、见到眼球鼓出或从眼球脱出的东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内,这样做十分危险,可能会把能恢复的

38、伤眼弄坏。4、立即用消毒纱布盖上,如没有纱布可用刚洗过的新毛巾覆盖伤眼,再缠上布条,缠时不可用力,以不压及伤眼为原则。做出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4.4.5中暑处置措施(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2)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3)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4)冷敷: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

39、),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额部。(5)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6)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重度中暑者,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5.防汛防台应急预案5.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东区,3号线永达路站位于永达路与百隆街交叉口,工程沿百隆街南北向布置与永达路相交。永达路

40、为宁波市东西向主要交通要道,车流量大,道路两旁建筑物密集。本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是针对宁波地区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指导项目部预防预警和抢险救灾工作。宁波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强,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春末夏初为过渡时期,习称“梅雨季”;夏秋79月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常有热带风暴侵入,带来大风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强冷空气、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强冷空气为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每年24次,多出现降雨和8级以上偏北大风;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宁波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它袭来时,常伴随狂风、暴雨、雷电等。 大风、暴雨

41、、雷电等灾害性天气主要构成以下威胁:1、活动房等临时设施、机械设备(特别是大型起重设备、桩机)安全及防雷安全;2、车站基坑开挖后,必须对基坑边坡采取一定保护措施,确保边坡稳定,防止基坑纵向滑坡,同时要保证基坑排水。若车站基坑周围排水不畅通、基坑内抽水功率不足,一旦持续暴雨,将造成基坑积水,甚至洪水淹没,引发基坑边坡失稳、坍塌,对基坑结构安全和周围建筑物、管线构成严重威胁;5.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

42、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防汛防台应急抢险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

43、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保障组沈洪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5.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1)防汛防台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

44、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上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

45、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

46、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5.4处置措施1、 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发生前,项目部值班人员必须将抽水机安装到位,人员、设备达到待命状态;活动房、机具棚、配电箱、围挡等临时设施全部加固到位;暂停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必要时对工地进行拉闸断电,防止恶劣天气造成临时用电事故;将吊机扒杆放下,门吊拉好揽风绳、锁好夹轨器,使全部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检查和疏通排水沟、雨污管等排水设施,检查和修复基坑、端头井的挡水墙,以免路面雨水灌入车站基坑。2、 恶劣天

47、气发生后,施工员、安全员、电工等必须24小时联合值班,着重对防洪排水(特别是基坑、端头井抽水)、设备设施安全、活动房和围挡、周边道路环境安全、临时用电等进行重点巡查监控。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并向当班值班领导汇报。当班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并按程序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启动应急预案。3、 大雨等恶劣天气发生后,安排专人负责抽水工作,加大基坑、端头井抽水,首先保障基坑安全。4、 当洪灾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对重要设备物资进行保护、转移。5、 组织人员用砂袋等将水引流至安全区域内(在低洼处时,接抽水机进行排水),同时用砂袋等对重要区域和设施进行围堰保护。当路面雨水灌

48、入车站基坑时,抢险人员必须立即采取袋装水泥、沙袋等措施进行围堵,并疏导路面雨水流到低洼处。 6、 对现场内的所有电器进行关闭,必要时关闭各分路电源,除抽水等应急需要的电源外。7、 当洪水特别大,根本无法围堵和排放时,及时抢救设备及物资;当无法保住设备及物资并危及抢险人员安全时,组织人员撤到安全区域内进行围堵引流洪水(围堵时,根据场地内设备及物资的重要性来考虑围堵后水流的方向),防止洪水的漫延,控制洪水的走向,将损失降到最低点。8、 派专人对临时设施、活动房进行检查,必要时撤离活动房内所有人员,安排到附近宾馆居住。6.起重吊装事故应急预案6.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

49、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东区,3号线仇毕站位于永达路与百隆街交叉口,工程沿百隆街南北向布置与永达路相交。永达路为宁波市东西向主要交通要道,车流量大,道路两旁建筑物密集。起重吊装作业贯穿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特别是钢筋笼、钢筋、模板等大型吊装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属于严重性事故类型。因此结合本项目起重吊装施工方案,制定本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起重吊装事故时,能够迅速组织有效抢险。主要事故类型:1、起重机械现场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2、履带吊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3、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

50、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4、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台风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使设备失稳造成的事故。6.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起重吊装突发事故特征

51、,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保障组沈洪

52、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6.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1)防汛防台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

53、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上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

54、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6.4处置措施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吊装作业,立即向现场值班负责人汇报

55、,由现场值班负责人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最低限度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1)立即救护受伤者,疏散人员。(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不得移动和破坏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应尽量对事故现场和抢救过程进行录像或拍照。(3)由技术专家、机电技术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控制事态发展的针对性措施。在未能排除危险情况并取得安全验收合格之前,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进行相关作业。(4)若事态不能有效控制,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求援。(5)事故上报参照

56、有关事故上报程序。7.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7.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东区,3号线仇毕站位于永达路与百隆街交叉口,工程沿百隆街南北向布置与永达路相交。永达路为宁波市东西向主要交通要道,车流量大,道路两旁建筑物密集。由于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有限,施工用电设备多,线路布置复杂,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次生危害巨大,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本应急预案是指导发生触电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7.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

57、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针对临时用电突发事故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总指挥宋维金 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俊卿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德军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焕娟 负责根

58、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祖宽 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夫斌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 _物资保障组沈洪明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祖宽 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7.3处置程序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逐级上报事故。

59、(1)触电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级别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于报告时限内上报,由业主代表按程序向指挥部上报;如遇级较大及以上事故,项目部可直接向指挥部工程管理处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的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对指挥部的报告明确以下两条主线:项目经理业主代表现场科长工程处领导;安全总监指挥部安全科安全员安全科安全科长。(2)项目部向公司安质部汇报,根据事故等级明确需赶赴到场的公司领导。2、项目部的事故上报时限:级以上事故(含级)立即报告,A、B级的一般事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C级的

60、一般事故应在二小时内上报。A级以下事故,项目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工程管理处。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级别和影响范围,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报警求援指令,副总指挥及时向110、119、120、122等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当事故危及到周边交通和居民区时,必须第一时间与交警、居委会沟通,与交警、居委会配合采取相应的应急疏散措施。电话求援申请必须向对方详细告知以下事项:(1)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已采取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级别和到场领导相关情况;(3)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救援路线、交通状况;(4)事故单位、联

61、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外部救援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5)派出人员在现场外醒目位置等候接应,保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确保救援车辆能顺利进入现场。7.4处置措施1、 发现触电事故的员工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施救人员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推开触电者。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得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同时一边抢救,一边高呼附近人员。2、 现场人员发现事故后,立即报现场值班负责人,由现场值班负责人向应急抢救领导小组汇报。根据触电者受伤情况,拨打120向当地医院

62、求救。3、 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抢救,针对不同设备、机具,首先要切断动力电源,防止发生再触电事故。4、 如受害者只有手脚等部位炙伤,立即由应急小组成员负责前往就近医院救治。5、 如有心跳无呼吸,医务人员立即对受害者进行诊断、查看,清除口腔内异物,同时解开衣扣、裤扣,对其进行人工呼吸。6、 如有呼吸无心跳,则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7、 如无呼吸无心跳,应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直到120救护人员到达时交由专业人员抢救。8、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触电者放置仰卧状态,救护者一手将伤员下颌向上、向后托起,使伤员头尽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另一手将伤员鼻孔捏紧,此时救护者先深吸口气,

63、对准伤员口部用力吹气。吹完气后嘴离开,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复实施。如吹气时伤员胸臂上举,吹气停止后伤员鼻口有气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钟吹气16次左右,直至伤员自主呼吸为止。9、 心脏按压术。方法是将触电者仰卧于平地上,救护人将双手重叠,将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1/3部位,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凭借救护者体重将力传至臂掌,并有节奏性冲击按压,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压后随即放松,往复循环,直至伤员自主呼吸为止。10、 如在高空作业,要做好防坠落措施。铺好安全网、草包等防范措施。8. 传染病防治及事故应急预案8.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本工程为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仇毕站土建工程施工,位于宁波市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