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3292765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市城乡结合部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时间:2018年4月郑州市城乡结合部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心理健康教育以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并作为现代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整体结构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中小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研究,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已经形成共识.本研究运用调查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郑州市150名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得出

2、以下结论:1、大部分郑州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存在问题较多的方面是学习焦虑.2、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差异方面,除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两个因子外,其他因子和总分无性别差异:在年级差异上,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六年级学生.关键词 高年级 小学生 心理健康引 言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类在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纷繁复杂、如潮而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诸多压

3、力的作用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被心理危机所导致的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困扰.让人们始料未与的是,在成人承受心理问题折磨的同时,成长中的小学生也未能幸免,他们身处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小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具备较全面的能力,更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唯有如此,他们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担负起祖国建设和发展的重任.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高年级小学生处于身心迅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发展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如处于思维和道德

4、发展的关键阶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个性品质逐步完善,社会交往范围更为广阔,学习责任感进一步增加,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等等.随着竞争的加剧,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以与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高年级小学生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加,他们在学习、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些压力如果超过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则会引起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一、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1.小学高年级小学阶段的学习年限有五年制和六年制两种,目前我国以六年制为主.小学生的年龄范围一般从6、7岁到11、12岁,一般来说,我们将小学12

5、年级称为低年级阶段,34年级称为中年级阶段,56年级称为高年级阶段.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便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促进了他们心理过程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在本研究中,将46年级称为小学高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大约在9至12岁之间.2、心理健康虽然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学术界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与情感上与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

6、定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学者黄坚厚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有四条标准:乐于工作,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自身具有适当的了解,与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我国研究者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尽管这些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实质上有共同点,即心理健康不仅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和谐.3、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系统的复杂的状态,不像生理健康那样有比较精确的、便于度量的指标.关于心理健康的标

7、准,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理论与标准有不同的观点,通观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不少共同之处,从中可以总结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健全、行为协调.完整统一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度的反应能力.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积极的自我概念.虽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心理健康有相应的标准,但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平衡,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和无痛苦,而是要在平衡一不平衡的交错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与现实环境保持动态的协调,进而追求成长和发展.对处于快速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用连续的发展

8、的眼光来看待.在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认识到学生的问题只是程度轻重不同,避免把学生截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部分;要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避免将状态性的问题转化为特质性问题;要注意区分正常问题和异常问题,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来评判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既要有确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较为广泛的关注,我国研究者从80年代开始也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下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1、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国内外

9、学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使用国内外常用的儿童心理健康临床诊断工具,通过测查来了解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英国学者雅美1999年对4500名515岁的儿童进行调查显示,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澳大利亚学者索耶尔20#对370万澳大利亚4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占14.1%.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许多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调查.20#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在、河南、#、重庆、#五地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存在中度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64

10、,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在心理健康的六个维度上,小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比例排列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1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国良教授等人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这些问题因年级不同而表现出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2年级小学生最多,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5年级最多,6年级明显减少.

11、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而6年级有所回升12.李晓晨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南宁市851名五、六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692的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存在较严重问题者占282,其中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人焦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13潘玉进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温州市799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温州市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明显,检出率为025;但在冲动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仅有极少数学生有孤独倾向.14二、问题提出一研究目的与

12、意义本研究选取了郑州市某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拟考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这一地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二研究假设1.高年级小学生有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2.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受性别、年级等因素的影响.三、研究过程研究对象在郑州市市选取了两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65人,回收的问卷为157份,经过整理后剩下15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0.90%.二研究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该量表由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我国学者周步成修订,主要用于综合检测小学四年级剜高中三年

13、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测验共有100项,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另一方面,从各个内容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个人焦虑中哪个方面的问题较大.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各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O86,分半信度为084O88,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0,说明该量表各题目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效度检验中各个内容量表同全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2070,说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就各内容量表之间的相关来看,大多数的相关系数不到0.40,说明各内容量表之问的区分效度较好.量表

14、使用两点计分法,每个工程有是和不是两种答案,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效度量表的得分范围是010分,7分以上者答卷作废.每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则问题较严重.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得到各个量表的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总分为O55为正常者,5664为有问题者,65分以上则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四、研究结果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I、被试学生MHT各因子平均分与总分平均分被试学生MHT各因子平均分与总分平均分情况如表4.1.从表4.1可看出,被试学生得分较高的因子是学习焦虑,其余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总量

15、表的平均分为3292,远小于65,且相差较大;各因子平均得分均在8分以下,总体上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被试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从表中还可看出,相对离散程度最大的是平均得分最高的学习焦虑,最小的是平均得分最低的因子孤独倾向.这一结果说明,一方面小学高年级学生比较多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压力,而且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小学生在交友方面的需要总体上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表41被试学生各因子平均分与总分平均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分M6.683.732.024.925.154.243.382.8032.92SD2.892.011.812.242

16、.272.772.722.3813.502、被试学生MHT总分与因子分的分布情况按照MHT的计分方法,如果被试的量表总标准分大于55分小于65分,则被试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总标准分65分,则被试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另外,如果单个因子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则被试在该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须对其制定个人指导计划.被试学生MHT总分分布情况见表4.2.表4.2 被试学生MHT总分分布情况总分055566465合计人数6072514646百分比93.963.872.17100在646名被试学生中,607名学生的总分小于56分,占总体被试的9396;其余39名学生

17、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总体被试的604;其中有14名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总体被试的217.说明绝大部分被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试学生MHT各因子得分大于8分的人数分布如表43.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试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学习焦虑,有2724的学生学习焦虑因子得分大于8,其他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与表4.1显示的平均数顺序大体一致.表43被试学生各因子平均分与总分平均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人数17

18、6742543532515百分比27.241.080.623.876.668.203.722.323、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见表4.4.从表中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两个因子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孤独倾向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1993,p,恐怖倾向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862,p,在其余各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上,男女生均无显著差异.表44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男生MSD女生MSDt学习焦虑6.702.856.622.940.384对人焦虑3.742.003.722.030.114孤独倾向2.161.811.871.801.993*自责

19、倾向4.952.274.892.220.347过敏倾向5.282.335.042.191.373身体症状4.302.824.172.710.603恐怖倾向3.092.623.702.80-2.862*冲动倾向2.812.372.802.390.052总焦虑分33.0313.1132.8013.930.212注:*表示PO05,*表示PO01,*表示PO001,下同4、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对四、五、六三个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彳亍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对人焦虑F=3.43,P、过敏倾向F=3.21,P、冲动倾向F=5.03,P、心理健康总分F=3.17,P方面的差异均显著.表4

20、.5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四年级MSD五年级MSD六年级MSDF学习焦虑6.702.986.162.916.732.841.99对人焦虑3.512.143.521.854.011.983.43*孤独倾向1.921.681.951.922.091.870.46自责倾向4.792.244.542.324.882.181.01过敏倾向5.192.164.802.445.422.163.21*身体症状3.982.633.852.824.402.742.35恐怖倾向3.462.772.992.653.342.521.39冲动倾向2.412.122.682.333.202.505.03*总分31.97

21、12.9430.5013.6734.1413.333.17*分别对差异显著的维度作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在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方面,六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和五年级:在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上,六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五、结论结论1、大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存在问题较多的方面是学习焦虑.2、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差异方面,除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两个因子其他因子和总分无性别差异;在年级差异上,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六年级学生.六、参考文献1关丽霞谈小学生心理健康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62高洁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

22、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2007,53曹梅静,王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2004:14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 : 480-481.5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师范大学学报.2002,1:14-20.6肖昱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关丽霞谈小学生心理健康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6高洁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2007,5 曹梅静,王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2004:1高洁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

23、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2007,5 WHO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Geneva,1993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 3: 46-48.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 : 480-48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 : 480-481.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师范大学学报.2002,1:14-20.肖昱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11沃建忠,马红中等.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华文,2002: 9-10.1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65.13李晓晨.南宁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教育,2001,4:7-8.14潘玉进等.温州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3: 63-66.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