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327726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经 验 交 流(第六小学 国家二级心理征询师 董桂珍)受学校委托,我把学校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较为成熟的做法向人们做一报告,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教师们批评指正。一、近几年来学校心育工作回忆1、问卷摸查、掌握信息我接了一种班,班里有一部分后进学生群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当中有学习困难生、有外来务工农民工子女、有留守小朋友(父母本没工作到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看守),她们中的大多数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9个)。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一方因故去世,将孩子托给老人或亲戚代管,尚有的是父母因故重新组建的家庭。发现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是问题学生如:有的 学习习惯不良、学

2、习成绩偏差,不能与班级同窗和睦相处;不懂得关怀她人,对周边人还存有敌视、冷漠心理(没有朋友);袭击性比较强。少数同窗尚有欺负弱小、撒谎、打架、损坏公物的行为。面对这样一种班我当时有点措手不及,随后和同组的教师交流了这个状况,人们都一致觉得各班都存在这种状况,随后我们开始摸查还设计了家长、学生问卷调查,调查成果显示就一种年级243人,就单亲、重组、留守学生这个群体有39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6.05%,我们发现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她们中的大多数经济状况差,生活质量不高,家庭环境差,孩子因受家庭影响,产生诸多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单亲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性格大多孤僻、敏感、多疑、自卑,缺少自

3、尊与自信。为了使这个群体的孩子能抬起头来做人,阳光、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增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增进家庭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达到以点带面,形成特色。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本。鉴于此我们年级组拟定了小学阶段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微型课题,我们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有诸多鲜活的素材,获得了某些成果,我们还总结了某些教育对策。如:谋求需求点、抓住闪光点、发现爱好点、克服挫折点、产生共鸣点等,也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还获得了一等奖。 接着我们觉得这项工作可以点带面,各个年级组都可以去做。在-

4、拟定了大课题的研究,并在全校范畴内推开,同步得到了学校教务教研室、少先大队的支持,接下来我把具体的做法和人们做一简介: 2、完善帮扶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我们觉得,这项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协助,家长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校协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持性途径。一是加强与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建立亲情电话,向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发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我们运用信条、电话、校讯通、家校报、家长问卷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协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二是加强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

5、训。过去我校没有比较大的会议场合,学校想措施协商借用五小、六中、二中、公司图书馆等报告厅大范畴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引。力求切实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家长或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结识,加强督促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充足运用家长学校等育人阵地,向她们传授科学的育子观和教育措施,使她们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育人水平。除此之外,借学校召开家长会之际,提前邀请部分家长(特殊群体)从不同侧面理解她们的教育孩子的措施及某些好的经验传授,受到了所有家长的好评。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印证学生的真实状况,利于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获得家

6、长的支持与配合,有助于工作的进一步和更好的开展,特别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我们建议父母要常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只要有空多某些在孩子身边的陪伴与监护的机会,让孩子不要由于父母一方的关爱缺失导致心理疾病。尽量给孩子心理上以最大的关怀与安慰,避免或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以更好增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三是每年新生入学,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坏境,顺利转换角色,协助孩子并尽快适应一种有规则、有原则、有约束的新环境。与此同步,学校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家长进行了“如何协助孩子顺利转换角色”、“在 幼升小过程中如何协助孩子完毕心理上的断奶”、“理解校园学习生活”“如何做一种成功的父母”等家长培训。深受广人们长的好评

7、。 3、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实行能力的班主任队伍 (1)她们重要承当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结合少先大队“爱心妈妈”帮扶活动,我校20为班主任责无旁贷 地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重任。我们深刻的结识到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亲其师,乐其友,而 信其道” 互相间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同步,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教务教研室和少先大队每月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有筹划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借此机会交流帮扶经验及帮扶措施,好的经验做到了资源共享。 (

8、2)班主任建立“特殊学生成长”跟踪记录。 为了时刻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习惯,及时理解状况,发现问题,协助她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建立了“特殊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每月对这部分特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常规体现状况进行记录,以便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轨迹,褒长抑短,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抓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定期做好家访,及时理解她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增进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化。 (3)因家庭或经济因素导致的特殊学生:在思想上、生活、学习上予以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针对被帮

9、扶者的不同状况,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经济上予以合适的协助、关怀和爱惜。三年二班女生李柳蓉因重大疾病需两次手术,学校师生献爱心共捐款近3万元。小男孩韩旭五岁时卷进自行车轱辘里了,行走不以便,赵芳教师常年派孩子帮扶,每当看到孩子上下楼时,她总是积极去拉一把,孩子从心理上得到慰藉。(4)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学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用“一助一”的结对帮扶、帮教形式:教师同窗;同窗-同窗,班主任协同管理的双重帮扶模式。 做帮扶学生“代理家长”。在“代理家长”中履行“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与学生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学生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两月到学生家中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

10、份帮扶筹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教育经验文章。在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教育中,一部分孩子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她们在班主任教师的悉心关爱和精心帮扶中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家能和家人和睦相处,在校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案例1、2略)我校的心理教师配合班主任已经协助数百名有厌学、不合群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挣脱了困境, 有15名特殊群体学生在教师、同窗的协助下已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附:帮扶案例)1、给你一束爱的强光(一种单亲家庭孩子的辅导个案)-董桂珍2、常从梦中哭醒的女孩(一种重组家庭 孩子的心理辅导)-董桂珍3、孤 燕 归 群-(一种孤僻的小女孩 的帮扶个

11、案)-王桂芝4、孩子找回了自信(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干预)-张国梅5、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融合”教育)-高永春6、孩子让我“扶”你一把(一种小胖子的成长经历)-张雪琴7、一种偶尔发现燃气的火花(一种单亲家庭孩子的辅导案例)-董桂珍8、和谐互动敲开孩子的心灵(另类孩子的教育偶感)-姚丽红9、让黄恩洋在自信中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闫桂华10、赏识鼓励,增进贾茹鸣的不断进步(单亲家庭孩子辅导个案)-刘斌11、让阳光普照这个“星星的孩子”-赵芳12、从转变中看到但愿-(学困生辅导案例)-孔金红13、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我们应当做什么-董桂珍14、展开你的翅膀飞翔吧(留守小朋友的心理

12、学习帮扶)-孟丽15、小胖胖的变化(学习困难生的帮扶)-赵丽云二、目前学校现状为营造良好的心育环境,让健康心灵在美好氛围中成长,学校 80平方的心理征询室已初步建好,内分5个功能区,有沙盘游戏区、情绪宣泄去、团队辅导、图书阅览区、办公区。建立心理征询室以来,我们每周二、四下午大课间开放,接待来访学生、家长。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进一步到班级,和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理解状况,进行疏导。孩子们开始在里面进行某些活动,如阅览、发泄、沙盘游戏、照哈哈镜等。 漫步于教学楼走廊,放眼整个学校。 墙壁文化丰富多彩,一句句富有启迪的话语时刻温润着学生的心灵;走廊文化主题鲜明,让学生到处受到教育;分楼层设立文

13、明礼仪、中华老式美德、老式文化、科技博览等系列专项德育长廊;班级文化生动、活泼, 格言、习作、绘画栩栩如生,学生用真诚的心和机灵的手,体现着自己对班级、对学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三、此后工作的思考 在特殊群体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尽管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转化协助了某些孩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同窗转变不明显;部分虽然有所转变,但反复性大,不能持久坚持等。这某些状况尚有待于我们进行更加系统、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由于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我们缺少总结、提炼、提高,研究能力还须加强。“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面对新一届的学生,对特殊群体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和教育工作将继续坚持下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花满园”。我们深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体系,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力量单薄、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欠缺。尚有诸多工作不到位。此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辅导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不断开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橱窗,心理板报专栏, 班级“心理驿站”, 让它们成为“不说话的心理辅导站”。进一步完善和美化心语室(个体征询室),面向全体师生、家长,让美丽心灵在校园健康成长。 6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