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3205660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3.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会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指人的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特点19世纪以前:以、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以后:人口从国家流向国家;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2)特点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有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数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土壤、水和等是最主要的因素。2.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3.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战争和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1.人口移动就是人口迁移吗?你怎样界定人口迁移?2.20世纪70年代西亚和北非成为人口迁入地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一人口的迁移互动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3、)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聚居在突尼斯难民营的利比亚难民。(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1.8、图1.9,回答下列问题。(1)据教材图1.8,比较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在教材图1.8中找出中国、印度、巴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和

4、欧洲,指出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二战后人口迁入地区,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人口迁出地区。(3)读教材图1.9,比较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阶段特点迁移方向原因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探究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互动探究1.读教材“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分析美国自1850年以来人口迁移的规律及原因,并填写下表。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方向19世纪中期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以后2.改革开放以来,为何“闯关东”的山东人后代又出现了迁回祖籍的“雁南飞”现象?读我国某

5、城市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外来人口为主)和迁出人口柱状图,回答12题。1.该城市()。A.青少年儿童迁入主要是受经济影响B.迁入的人口以青年女性人口为主C.需要进一步增加中小学教师的数量D.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2.人口迁移使该城市()。A.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B.环境人口容量扩大C.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3.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甲)和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乙),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乙两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3)图甲时期我国人口迁

6、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和。(4)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战争、的发展、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立、的改善等。(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的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梳理居住地集团性发展中发达定居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组织改革开放政策气候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宗教经济因素基础学习交流1.人口移动不一定就是人口迁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是人口迁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在一年以上;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2.西亚和北非人口稀少,大规模的石油开采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需要大量的石油工人,因此吸引了外

7、籍石油工人迁入。思维探究与创新探究一人口的迁移互动探究1.(1)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定居地,不属于人口迁移;均跨越行政界线,并改变了居住地,属于人口迁移。(2)均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人口迁移;均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2.(1)见归纳总结。(2)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为人口迁出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和欧洲为二战后人口迁入地区。(3)见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人口迁移的类型及特征类型含义时段特点流向原因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非洲迁往美洲、大洋洲欧洲殖民扩张,非洲黑人被贩

8、卖二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亚、非、拉迁往西欧、北美、西亚、北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续表类型含义时段特点流向原因国内人口迁移(以中国为例)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古代被迫大批迁移北方迁往南方战争、垦荒、戍边、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东部地区迁往内地、边疆地区,东部迁往中、西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人口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农村、内地、边疆、欠发达地区流向城市、沿海、平原、发达地区,中、西部迁往东部改革开放、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民进城的管理放

9、松,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探究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互动探究1.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方向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由乡村流入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2.从经济因素看,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吸引“闯关东”的山东人后代的回迁。从亲情传统看,移民自身受到返迁故地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的吸引。归纳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如下图所示。基础智能检测1.C2.A全新视角拓展3.(1)国内人口迁移(2)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流动人口务工经商(4)自然灾害工业化和城市化新资源环境质量(5)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思维导图构建居住地国内人口迁移经济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