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质材料】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23139483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质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质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质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质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质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一、前期准备1、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集中力量采取平行、流水作业方法,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吊车等大型机械临近既有线的施工时间。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严格按批准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安全,严禁准备作业超标准、超范围,杜绝违章蛮干,经常与防护员联系,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既有铁路的安全。2、为确保临近既有线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杜绝吊车、钻机等高大设备倾覆对营业线行车安全造成威胁,首先必须保证吊车等大型机械作业平台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平台填筑、碾压完成后,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60Mpa/m,作业

2、平台位置设置远离既有线一侧。3、临近既有线侧设置安全防护红线,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或行人注意安全;4、施工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联络员等工作选派责任心强、具有相关施工经验的职工担任,必须请相关单位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5、对安全保护用具,设专人保管。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6、如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迅速行动处理,并立即报告相关单位共同处理。二、防止发生事故类型1、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中侵入铁路限界,影响铁路运行安全;2、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在走行和施工过程中倾覆,造成铁路设施的损害、危及列车的运行安全;3、吊车起吊物品

3、时侵入铁路防护网内危及列车的运行安全,各类物资堆放位置不当,侵入铁路防护网内危及列车的运行安全;4、施工过程中,认真保护、防护空中、地下各类电缆、光缆、电力设施的安全,防止因吊车等大型设备起吊、重压损坏电力设施而引起的危及列车运行安全事故;三、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吊车、长干钻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作业时,必须实行“一机一人”防护。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作业平台必须设置在远离既有线一侧,不得站在墩台与营业线铁路之间,对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的长干钻机等机械设备设缆风绳,缆风绳拉设角度大于60度。4、当列车通过时,必须停止吊装、回转等作业,并由防护员检查现场状况,确保

4、无施工机具、材料侵入限界。5、施工之前检查吊车各部,确保各项指标处于完好状态,重点检查操纵装置,液压装置,安全装置和钢丝绳等,符合安全达到标准后方准使用。严禁吊车带病作业。吊车起步前应观察车辆四周情况,确认安全后(气压式制动的车辆待气压表读数达到规定的数值)鸣笛起步。司机在操纵作业中,必须与起重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工作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必须立即停车。6、确保作业平台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不准在5%以上的坡道上横向起吊作业,如必须作业时,须将车身垫平。7、吊车吊装钢筋笼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10cm左右,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和制动器等是否灵活有效,在确认正常安全情况下,

5、方可继续工作。8、吊车在进行满负荷和接近满负荷起吊时,禁止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动作,起重臂的左右旋转角度不准超过45。9、吊车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起重性能技术规定。不得在有荷载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吊装易脱落物件时,吊钩、吊索应采取防滑措施。10、间断施工作业,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必须在远离营业线的安全区域内平稳停留,操作人员应停机并做好防滑设置,相关工具、材料定置摆放,施工作业负责人和安全员必须检查确认安全,并留有看守人员后,方准暂时离开现场。11、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在全部施工作业结束,应做到场地平整、工完料净。五、防倾覆和防侵限预防措施1、吊车等大型机械必须严格按照

6、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大型机械停放时须停放在平坡道上;作业平台处地基要压实防止不均匀下沉,吊车、混凝土泵车停放时须将起重臂、泵管收回原位。3、吊车、混凝土泵车操作期间各监控人员必须到位。根据现场墩台高度确定吊车起吊高度:本线墩身最高的为11.5m,可控制吊车起吊高度在15米内;桩基钢筋笼控制在20米以内,首先在远离铁路侧吊起,待吊装平稳后在慢慢移至桩基位置(现场吊车型号最大为QY25型,起吊高度为32,3m,)。现场监控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吊车起吊高度,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吊车提升高度。4、加强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5、执行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各项规章制度。6

7、、大型施工机械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机,操作人员全面检查各部系统,确认使用状态,并加强维护保养,坚决杜绝带病作业。7、施工作业负责人、现场机械指挥人员、安全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现场踏查,熟悉作业环境、条件,确定安全停留区域,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8、遵守起重机“十不吊”: 指挥信号不明或违章指挥不吊; 超负荷不吊: 工作紧固不牢不吊; 吊物上面有人不吊; 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工件埋在地下不吊; 光线明暗视线不清不吊: 斜拉工件不吊: 棱角物件没有防护措施不吊; 容器过满不吊。9、指挥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并发给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10、指挥人员对所指挥的

8、设备必须熟悉技术性能后方可指挥,并且发出的令号清晰明确。11、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作业细则作业。12、(超过六级)、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严禁作业。13、大型机械做好一人一机防护,现场防护员随时保持与驻站联络员的联系,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六、既有线旁施工作业“十不准”、“六禁止”十不准:、没有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不准施工作业。、“三证”(出厂合格证、检验合格证、操作证)不齐不准进场施工。、防护员不到位不准施工。、没有挖探沟探明地下管线、光缆等设备不准动土施工。、现场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不到位不准进行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移位作业。、吊物不准长时间悬空和侵入铁路防护网内。、大型机械没有执行“

9、一机一人”跟班防护制度,不准施工作业。、并行地段作业现场与既有铁路没有进行物理隔离,不准施工。、机械进场后没有设备管理部门颁发的机械许可证,不准进行机械作业。、没有签订安全协议,不准施工作业。六禁止:、吊车大臂禁止朝铁路方向旋转。、列车通过前分钟禁止一切起吊作业。、列车通过时禁止一切机械作业。4、没有办理大型机械许可证的机械禁止进行铁路防护区内作业。、靠近架空线路或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禁吊车作业。、操作时严禁闲聊和打瞌睡。七、安全注意事项1、防护人员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一旦发生意外,必须采取“先停车、后防护”原则,保证行车安全。2、防护人员在施工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3、接到指令后立即采取

10、措施。4、对讲机不得任意更换频道或占用频道。5、作业人员应着用黄色马甲,防护“三员”必须穿着橙黄色防护服装并配备对讲机、手机、口笛、信号旗等防护备品,安全员、机械指挥人员、现场施工作业负责人应佩戴相应岗位臂章;所有人员应戴相应岗职的安全帽。所有作业人员不得着用红色服装、帽子等。6、设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及时联系,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7、防护员必须带齐防护用品:信号旗(灯)、(有雾天气或夜间施工)火炬、响墩,口哨或喇叭、短路铜线。8、施工作业负责人检查各岗位人员到位并与驻站联络员(需要时)确认后,下达开始施工作业命令。施工作业开始后,各岗位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必须与施工

11、负责人请假,经批准后方准离开,施工负责人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停止施工作业。八、应急措施突发问题应急处理情况启动程序当吊车等大型机械发生倾覆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时,立即由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通讯组将事故信息传达到各部门及设备管理部门拦停列车并设置停车防护,由警戒组封锁事故现场、留存证据项目部指挥抢险队伍进入事故现场由抢救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及转移设备保障组调动应急设备物资用氧气、乙炔等工具对事故机械进行拆卸采用吊车及载重汽车将事故机械移出事故现场清理事故现场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由设备管理单位检查满足列车通行条件后,命令防护员通知驻站联络员恢复线路通行事故处理、总结。突发问题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组长: 惠希文 副 指 挥:安佰强 抢 救 组:申云成 驻站联络员 刘金凯 通讯联络组: 万义峰 救 护 组: 王金祥设备保障组: 晁玉珠 后勤保障组: 李来义 警 戒 组: 刘小康抢险队员:架子队全体施工人员6骄阳书屋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