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医生培训计划)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3132984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进修医生培训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进修医生培训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进修医生培训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进修医生培训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修医生培训计划)(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麻醉科医师轮转培训麻醉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开展麻醉科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科室,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麻醉学专科医师培养目的的重要保障。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原则-麻醉科细则的规定,特制定本基地细则。对基地所在科室组织、实行、管理的规定:1.专人、专职管理制度及配套规章制度:麻醉科医师培训基地应由教学主任具体负责,临床麻醉、疼痛诊断和ICU需有负责人,基地若由几家医院构成,每家医院均应有负责人。基地应设住院医师协调人(秘书)名,负责档案建设和管理。2.培训筹划:为实现上述总目的,麻醉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必须按照全国专科医师培养麻醉科实行细则进行安排: (1)培训时间:所有的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基

2、地必须安排不少于三年的总体培训时间,必须在三年之内安排6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和麻醉学所涉及的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2)非麻醉科室轮转: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小儿内科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因此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必须设有上述临床科室。且各科室由专人负责住院医师的管理,且开设住院医师理论学习课程,提供足够的临床培训资源,如每位住院医师同步管理病床数不得少于3张,常用病种类应齐全且达到培养专科医师所需数目(见专科医师培养麻醉科细则)。(3)科室轮转和麻醉亚专业轮转必须完毕麻醉专科医师培养阶段科室轮转时间安排表的规定 为完毕培训,培训基地必须设

3、有相应的临床科室并开展该科常用手术。附表:培训基地每周应为全体受训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开设下列课程:理论学习和学术活动时间三年参与的总规定1、病例讨论会2小时90个病例2、杂志 2小时180篇近期国内外论文3、晨课05小时90个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4、科研讨论会2小时10次科研讨论5、住院医师理论课 一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二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三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注:理论课建议采用全国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3训基地除提供上述学习机会外,每年还应邀请外地或国外出名麻醉学家,作为特邀客座专家来本培训基地讲学,以拓宽住院医师和临床教师的知识面,同步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所有住院医师除参

4、与本培训基地的学习活动并严格登记外,还应积极参与各级医学会的其她毕业后教育活动,每年应获继续教育学分10分,三年累积应不少于30分。4地必须按专科医师培养原则麻醉科细则的规定进行考试和考核,并保存所有记录, 专人保管。呼吸内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为培养合格的呼吸内科医师,实现呼吸内科医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格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原则呼吸内科细则的规定,特制定本细则。一、呼吸内科医师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1)总床位数40张,其中呼吸监护室(RICU)46张,床位使用率85%,专科门诊与住院床位数比例241。(2)年收治病人400人次。(3)年门诊量5000人次。(

5、4)年急诊量120 人次。2. 诊断疾病范畴(1)疾病种类及例数 呼吸内科培训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呼吸系统常用病、疑难病和危重病。可以满足呼吸内科医师培养目的的规定。疾 病 种 类年诊治例数()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多种因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肺脓肿间质性肺疾病(多种因素,急、慢性)结节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胸腔积液气胸睡眠呼吸紊乱和通气调节功能异常性疾病10015015030505023010501002030(2)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操 作 种 类年完毕例数()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200肺功能1000机械通气50睡眠呼吸监测200医疗设备()呼吸内科培训基地

6、专有设备设备名称数量(台)纤维(电子)支气管镜1 肺功能仪(带体积描记箱)1睡眠呼吸监测1呼吸机8多功能监护仪46要具有支气管舒张实验和激发实验检查仪器和措施()呼吸内科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大型X线摄片机、CT、核素扫描仪、核磁共振、ECT、放射治疗机、大型彩色B超带Dopple等探头。.有关科室或实验室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呼吸(胸)内科、胸外科、呼吸监护病房、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与治疗室、支气管镜室、血气分析、呼吸机管理室、检查科、细菌室(微生物室)、放射(影像)科、核医学科和病理科。医疗工作量()管床数每位受训医师管床数应为610张,培训基地可同步接纳受训医师23名,提供的培训年限为3年

7、/期。(2)能保证每位受训医师在门诊工作期间接诊病人20人次/日6医疗质量(1)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2)治愈率60% (3)并发症发生率8%。二、呼吸内科医师培训基地师资条件1.人员配备 (1)专科指引医师与受训医师人数比例为12。 (2)医师构成: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与住院医师人数比例为1248,科室内有专职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至少有在呼吸与危重病诊治领域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36名。(3)研究方向在本领域内应有下面几种研究方向: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性疾病、肺血管和肺栓塞、支气管肺癌、胸膜疾病

8、、呼吸生理和危重症(RICU)等。2. 专科指引医师条件专科指引医师最低规定本科学历以上,主治医师,从事本专业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或以上。有带教医学院校实习生、住院医师或临床研究生等带教工作经验 8年以上。3.学科带头人的水平规定研究生学历学位以上、现任主任医师或专家(兼职专家)的年限5年,获得过省、部级研究成果,承当过省、部级科研课题,刊登的医学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本细则编写人员:执笔:孙铁英 卫生部北京医院 审议:(以姓氏拼音为序)王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张黎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邓伟吾上海瑞金医院白春学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冯玉麟

9、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张锦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黎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何权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钟南山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徐永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健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病研究所谢灿茂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培训心血管内科是以研究多种心脏和血管疾病为内容的一门临床三级学科。近年来心血管病发病在国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国内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血管病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心血管疾病的结识及诊断治疗措施不断的进一步和发展,这对心血管内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规定。为此,特制定本细则,以适应对心血管内科医师培训的规定。心血管内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内科专

10、科医师资格(或接受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心血管内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3年。一、培养目的通过全面、系统、严格的临床心血管内科专科培养,使受培训医师在完毕培训筹划后来,可以系统掌握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充足理解国内外新进展,对心血管系统常用病、多发病以及较复杂的疾病能独立从事诊断活动,达到诊治心血管内科各项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二、培养措施(一)培训时间:3年。(二)科室轮转1心内科临床培训(24个月)重要指参与心血管病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解决等一系列非实验室的临床医疗活动,涉及门诊、急诊、CCU、心内科病房工作,以及心脏

11、病术后的监测与管理。2心内科有关的辅助科室轮训(12个月)(1)无创心脏功能检查与评价(6个月):l 超声心动图2个月;l 心脏核素检查1个月;l 心电图检查2个月,涉及静息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l X线影像学在心血管中的应用1个月。(2)心导管室轮转(4个月)。(3)心脏电生理检查、起搏器随访及ICD等(2个月)。皮肤科专科医师培训筹划一.入科教育 安排专科医师熟悉科内环境及科室成员,理解科内作息制度,安排专科医师的学习时间分派(涉及病房,门诊等),合适进行上岗培训,学习简阳市人民医院医疗常规及病史书写规范,领略医疗事故解决条例的重要精神。 简朴简介科内的治疗室,病

12、理室,真菌室,免疫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开展项目,措施,临床适应症与临床应用对象。二.师资队伍三.平常考勤制度考勤由科内专人负责.应遵守科内的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不得以积休的形式持续休息;如有特殊状况需请事假者,应向科主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四.业务学习 专科医师在门,急诊和病房工作期间,由带教教师进行指引,并对其撰写的病史进行审视,批改. 规定参与科内平时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如每周二下午的专业知识学习,简介国外临床研究进展和科内医师诊治经验;每周三中午以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为主体的文献讲读,简介国外最新文献和研究生科研报告;周三下午每两周一次的门诊疑难病例讨论和两周一次的

13、周五上午病房疑难,死亡病例讨论.五.考核 专科医师轮转出科前,将对其进行业务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完整书写皮肤科住院病史一份,皮肤科常用病的诊治(以口试形式为主),皮肤科专业技能的基本操作(皮肤活检,真菌镜检,局部注射,皮肤赘生物的清除,过敏原检测,常用皮肤病的病理诊断和皮肤护理等).考核成果将记入轮转手册,交医务部. 在结束轮转时还要提交临床型的论文(病例报道亦可)一篇,综述一篇. 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考核形式为笔试,内容重要涉及皮肤科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疾病的诊断常规,常用皮肤病与性病的实验室诊断以及实验措施和实验原理等.麻 醉 科 医 师 培 训 计 划麻醉学是以监测、调控和支持病人基本生命

14、功能为重要手段,集临床麻醉、危重病人监测治疗、疼痛诊断、体外循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临床专科。其涉及高档麻醉、危重病、疼痛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的培训,根据中国临床麻醉发展的现状,高档麻醉培训又分为胸心血管麻醉、小儿麻醉和神经外科麻醉三类。本细则为前3年的麻醉科专科医师的培养,受训者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麻醉亚专业的培养。一、培养目的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使受训者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诚信和团队精神,能独立和基本对的地运用常规麻醉措施,对接受常用手术和检查的病人实行麻醉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与监测,为围手术期医疗工作提供麻醉专科会诊。二、培养措施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麻醉各亚专业及

15、有关学科轮转学习。1.所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6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30个月的麻醉学所涉及的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2.科室轮转的安排:具体时间分派如下:(1)第1年:基本培训16月:参与非麻醉科室轮转,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小儿内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712月:参与基本麻醉技能培训(重要为一般外科麻醉和骨科麻醉)。第1年结束后必须参与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方能参与后续的培训。(2)第2年和第3年:参与麻醉各亚专业科室的轮转。表1 麻醉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科室轮转时间安排表轮转亚专业 时 间非麻醉轮转

16、(23个科室) 6个月基本麻醉技能培训(重要为一般外科和骨科麻醉) 5个月 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 2个月口腔外科麻醉 1个月神经外科麻醉 2个月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3个月妇产科麻醉 2个月小儿外科麻醉 3个月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1个月麻醉恢复室 1个月疼痛治疗(可以是疼痛门诊和/或疼痛病房) 3个月ICU 6个月休假 1个月总计 36 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具体状况合适调节,但不能缺项三、培养内容与规定麻醉科医师培养内容重要为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步兼顾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一)一般外科 1.轮转目的掌握:一般外科常用多发病的临床体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一般外科体检措施和一般外

17、科常用影像学诊断措施。熟悉:一般外科常用疾病特别是急性腹膜炎、梗阻性胆管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手术治疗和术后合并症。理解:一般外科常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 病 种 例数() 胃肠外科疾病 5 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 6 肝胆胰外科疾病 5 (2)基本技能(手术)规定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张 全病历书写 5份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 5份 腹腔穿刺 5例 参与一般外科手术 15台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次(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 熟悉一般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一般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

18、一般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措施。(二)神经外科1.轮转目的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临床体现、诊断及解决原则;脑疝的临床体现和急救;颅脑外伤的判断及解决原则,颅内占位的病变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查体。 熟悉:闭合性原发脑损伤和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及解决原则;神经外科常用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解决原则,颅脑损伤和外科神经外科常用疾病术前准备、术后解决和常用并发症的避免。 理解:颅脑损伤和神经外科常用疾病的特殊检查措施和脑血管造影、CT和MIR影像学特点。神经外科介入治疗。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 病 种 例数() 颅脑损伤 10例 颅内肿瘤 10例 颅内血管病变 4例 (2)基本技能(手术

19、)规定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管理病床 3张 全病历书写 5份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 5份 腰穿标本采集及脑脊液压力测定 5人次 参与手术 15例 脑部CT(阅读分析) 10例 脑部MRI(阅读分析) 10例 脑血管造影检查(阅读分析) 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熟悉神经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神经外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神经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措施。(三)神经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神经系统的查体和神经损伤定位,颅内高压初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神经内科常用疾病的临床体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

20、:神经系统特殊检查,涉及脑电图、肌电图和经颅多普勒的操作及报告分析。 理解:神经内科常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 病 种 例数() 脑血管病10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免疫疾病 5例 神经变性与遗传疾病 5例 脊髓与周边神经疾病 5例 昏迷 5例 颅内高压 10例 脑疝2例 (2)基本技能(手术)规定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张 全病历书写 5份 神经系统查体 30例 腰椎刺穿 5例 脑血管造影(协助) 5例 脑电图操作与分析(报告) 10例 脑血流图操作与分析(报告)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 熟悉神经

21、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神经内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神经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措施。(四)胸心外科1.轮转目的掌握:肺、食管、心脏外科解剖学和胸腔生理学;胸心外科常用病的临床体现、诊断、治疗原则,以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阅读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片、内窥镜检查成果、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成果、肺功能检查成果。常用胸外伤的诊断和解决原则; 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熟悉: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措施和围术期解决原则,心血管外科常用疾病鉴别诊断。理解:心胸外科特殊检查措施,心血管外科常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术后合并症。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 病 种 例数() 一

22、般胸外科疾病 10 心血管外科疾病 10 (2)基本技能(手术)规定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3张 全病历书写 5份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 5份 胸腔穿刺 5例 胸腔闭式引流 5例 常规及复杂胸心血管外科手术 10例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10例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10例 内窥镜检查(阅读分析) 10例 超声心动图(阅读分析) 10例 心血管造影(阅读分析) 10例 肺功能检查(阅读分析) 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熟悉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胸心血管外科专业的

23、临床科研措施。(五)心血管内科1.轮转目的 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拟定和高血压危象的解决。冠心病的诊断和急性心梗的诊断、治疗的选择;风心病的诊断、治疗的选择,以及急、慢性心衰的诊断与解决;室上速和室速的急诊解决;缓慢心律失常的解决原则和置入起搏器的指征;掌握先心病的解决措施。对的阅读和解释心电图。 熟悉:心衰、心律失常和心血管内科常用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影像学特性;全导联心电图的操作和阅读分析。 理解:血管内科常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理解射频消融术;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病 种例数() 高血压病10 冠心病10 风心病10

24、心律失常10 (2)基本技能规定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4张 全病历书写5份 参与急救 5人次 全导联心电图(独立操作)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熟悉心血管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纯熟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心血管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心血管专业的临床科研措施。(六)呼吸内科1.轮转目的 掌握: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呼吸衰竭和呼吸内科常用疾病的临床体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胸部X线片、胸膜CT片的阅读、肺功能检查、纤支镜检查、动脉采血法、胸膜腔穿刺术、气胸箱的使用、吸入给药措施、机械通气、氧气治疗。 熟悉:呼吸内科常用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鉴别诊断。

25、理解:呼吸内科常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膜活检,肺活检。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 病 种 例数()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10 肺部感染(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部真菌及免疫功能底下者的肺部感染) 20 肺癌 5 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 3 呼吸衰竭 5 (2)基本技能规定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4张 全病历书写 5份 吸入给药 5次 氧气治疗 10例 胸腔刺穿 3例 气胸箱操作 3例 参与急救 5人次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30例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30例 肺功能检查 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 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熟悉

26、呼吸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纯熟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呼吸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呼吸专业的临床科研措施。 (七)小儿内科1.轮转目的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小儿体格检查措施和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小儿内科常用疾病的临床体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小儿内科常用疾病鉴别诊断。理解:小儿内科常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小儿内科特殊检查。2.基本原则(1)学习病种及例数规定 病 种 例数()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10 小儿心脏病 10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10 (2)基本技能规定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管理病床 4张 全病历书写 5份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 10例 胸部CT片(阅读分析) 10例

27、参与急救 5人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规定 熟悉小儿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纯熟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引小儿内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理解小儿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措施。(八)麻醉科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麻醉学科领域涉及临床麻醉学、危重医学、疼痛学、急救复苏和药物成瘾与戒断有关的基本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临床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有关性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麻醉前病史收集和病情评估;掌握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和麻醉合并症的避免原则;掌握麻醉与监测有关技术的操作及流程;掌握术中生命功能的调控;掌握病情变化的迅速对的判断与解决;掌握常用麻醉合并症和术中危急症的对的解决;掌握术后疼痛治疗及

28、其方案;掌握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原则和癌性疼痛的治疗原则;掌握危重病人的生命功能的监护、重要器官功能的判断和维护;掌握急救复苏的技术、流程和组织急救。 熟悉:熟悉麻醉机及监护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危重和疑难病人和手术的麻醉风险与避免及术中管理;熟悉慢性疼痛的病因学和鉴别诊断;熟悉ICU病人的营养支持;熟悉脑死亡的判断。 理解:理解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学领域国内外理论新进展、前沿监测与治疗技术;理解药物戒断和全麻诱导阿片受体拮抗剂戒毒的措施。2.基本原则(1)基本麻醉措施 操作技术名称 例数() 全身麻醉 250 椎管内麻醉含硬膜外麻醉 (其中:鞍麻、骶管麻醉、腰硬联合) 120 神经阻滞和局部

29、麻醉 30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AC) 40 (2)麻醉学亚专业轮转 操作技术名称 时间(月) 例次() 一般外科麻醉 5 200 眼耳鼻喉科麻醉 2 80 神经外科麻醉 2 60 胸心血管麻醉 3 60 妇产科麻醉 2 60 口腔外科麻醉 1 30 小儿麻醉 3 120 门诊和/或手术室外麻醉 1 50 院内急救 10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6 12 疼痛门诊和/或病房 3 40 麻醉恢复室(PACU) 1 40 休假 1 (3)特殊麻醉技能操作技术名称 例数() 动脉穿刺 30 中心静脉穿刺 30 纤维支气管镜 5 喉罩 5 双腔支气管插管 10 经口或经鼻盲插气管插管 2 经鼻明视气

30、管插管 2 控制性降压 2 (4)ICU技能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呼吸机管理 30人天 迅速气管切开造口 2例 胸腔刺穿 2例 腹腔刺穿 2例 腰椎刺穿 2例 外科换药 10例 (5)临床工作日具 体 内 容时间 24小时麻醉科急诊值班60天 住院医师值班组长20天 临床总工作日717天 计算措施:每年非临床日:104天周末+ 5天教学+ 7天休假+ 1天法定假日 126天每年应完毕临床工作日 :365 126 239天3年应完毕临床工作日:239 3 717天(6)病例讨论和理论学习具 体 内 容时 间3年参与的总规定 病例讨论会2小时90个病例 杂志俱乐部2小时180篇近期国内外论文 小

31、课0.5小时90个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 科研讨论会2小时10次科研讨论 住院医师理论课 一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二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三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3.较高原则(1)教学能力培养 所有住院医师每年至少应有1周时间担任培训基地内部教学的助教工作,负责协助任教教师搞好该周的教学工作(涉及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理论课和小课)。 助教职责:提前1周与任教教师讨论学术周的筹划和方案,准备杂志俱乐部读书报告2篇,所选文献应为具有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而设计又较佳的文献, 鼓励用英文解说文献。积极征求任教教师的规定。如果发现第二周的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因某种因素而不能实现,应立即

32、向主管教师报告并提前做好安排, 以保证每项活动正常进行。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具体记录讨论要点,并在讨论会后将方案整顿存档。内 容: 规定 内 容: 规定病例讨论助教 2次杂志俱乐部助教 2次科研讨论会助教 2次急救与复苏教学 2小时晨课助教 2次助教工作日 21天 (2)科研能力培养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培训基地的科研讨论会,3年间必须向专科杂志投搞,至少涉及临床病例报道1篇和综述1篇。(3)专业医学教育 受训者应积极参与各级学(协)会的医学教育活动。3年累积获本专业医学教育学分30分。四、阅读参照书刊全国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系列教材现代麻醉学(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美国麻省总医院的麻醉手册美国麻省总医院的ICU手册和疼痛诊断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