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竞赛教案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23098785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程竞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程竞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程竞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课程竞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竞赛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第四章第三节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编制混凝土搅拌制度 2、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混凝土运输工具 3、能够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指导及检查验收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施工配合比是在试验室配合比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检测的砂、石含水量进行调整后计算出来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已经得到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接下来的一系列施工工序了。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个场景:一个热后朝天的工地,繁忙的人们在各自忙碌着。我们把视线拉到下列的施工地点,如下图:砂石堆搅拌机龙门架图片解说:我们把这个图来看一下,砂石堆在砂石料场

2、(后台)。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向搅拌机的料斗里面倒入材料,搅拌机正在旋转搅拌着混凝土原材料。搅拌机的前台停放着一辆斗车,搅拌机反转后,已经搅拌完的材料倾泻灌入斗车中。前面一个工人正推着斗车向龙门架(物料提升机)跑去,龙门架上一辆斗车已经升到楼面,另一名工人从龙门架的吊篮上推出一辆斗车奔跑在楼面脚手板上,运至浇筑地点。一队工人正手握振捣棒和铁锹麻利的浇筑和振捣着。以上的图片连贯起来就是我们混凝土施工的全部过程:配料搅拌运输(水平运输、垂直运输、楼面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当然,我们现在的这个过程是现场搅拌混凝土过程,如果是商品混凝土,过程就有变化了,配料和搅拌将交给专门的搅拌站完成,运输主要是搅拌站至浇

3、筑地点之间的运输,后面的浇筑过程基本相同。2、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每一个过程的详细施工。2.1 搅拌: 2.1.1 搅拌机的选择:混凝土搅拌机有两种型号:自落式和强制式自落式搅拌机:(类似于滚筒洗衣机)内壁装有叶片,搅拌桶旋转,叶片将物料提升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各物料颗粒分散拌合均匀,是重力拌合原理。宜用于搅拌塑性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类似于波轮洗衣机)轴上装有叶片,通过叶片强制搅拌装在搅拌桶中的物料,使物料沿环向、径向和竖向运动,拌合成均匀的混合物,是剪切拌合原理。 2.1.2 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是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算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见P111页表4.1

4、5,我们需要大致记住是“两分钟左右”,这样方便我们在工地上随时进行监督检查。 2.1.3 投料顺序:混凝土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水泥裹砂法一次投料法:将水泥夹在砂、石之间,一起投入料斗,然后送入搅拌机筒,最后加水搅拌。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粉尘的飞扬和黏罐,缩短投料时间,提高效率,是一种目前普遍采用的方面。二次投料法: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和预拌水泥净浆法。即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桶进行充分搅拌,再加入石子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或者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试验表明,二次投料法与一次投料法相比较,混凝土强度可提高15%,在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15%-2

5、0%水泥裹砂法:主要是对砂子的表面湿度进行处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两次加水搅拌。第一次加水搅拌称为造壳搅拌,就是现将处理过的砂子、水泥和部分水搅拌,使砂子周围形成粘着性很高的水泥糊包裹层。加入第二次水及石子,经搅拌,部分水泥浆便均匀地分散在已经被造壳的砂子及石子周围。这种方法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 2.1.4 搅拌要求:进料容量:又称干料容量,为出料容量的1.41.8倍(通常取1.5倍)。多了搅拌时无充分空间进行拌合,反之,影响搅拌机的效能。搅拌要求: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砂石必须过秤,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要求混凝土稀一点儿,方便振捣,这样会导致水灰比变化,导

6、致混凝土中水分增加,保水性和黏聚性变差,最终导致混凝土中气孔增加,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搅拌混凝土前,在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运转,使搅拌筒表面湿润,然后将多余的水分排干,这样可以保证配合比中的水分不被干搅拌筒吸走。由于第一盘混凝土中的砂浆会因为粘附在筒壁上而导致砂浆损失,故第一盘混凝土中的石子应按配合比减半配料。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卸尽,不得边卸料边进料搅拌。否则会改变配合比。搅拌完毕,要倒入一部分石子和清水搅拌510分钟,用于清洗搅拌筒,清洗后将全部积水清干净,防止生锈。特别提示:人工清洗搅拌筒,需要进入凿除部分粘附在筒壁的混凝土块时,一定要断电,并有专人保护措施,否则容易导致惨痛事故。

7、 2.2 运输: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此处结合上面的施工现场图进行讲解,在图上补充绘制塔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地泵简图并按照施工顺序讲解) 2.2.1 水平运输:斗车 塔吊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2.2.2 垂直运输:龙门架 塔吊 混凝土泵车 混凝土地泵 2.2.3 楼面运输:斗车 塔吊 混凝土泵车 混凝土地泵特别提示:以上的运输方式是彼此搭配的,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现场条件合理选择。 2.3 浇筑:特别提示:浇筑混凝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钢筋隐蔽验收已通过,钢筋、模板检验批已验收,混凝土浇筑申请已经签字,现场水电准备工作已完成等。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

8、.3.1 坍落度:浇筑前检查坍落度情况。混凝土经过运输阶段,可能会发生坍落度的改变,如果改变太大,发生了离析现象;或者运输时间太长,发生了初凝现象(超过1个小时),则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重新搅拌。具体结构的坍落度见p113页表4.16。 2.3.2 浇筑高度及厚度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否则容易导致离析现象。超过2m时要用溜槽或者串筒,超过8m时,要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串筒的形式如图p113页图4.40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浇筑,考虑捣实方法和配筋情况,每层浇筑厚度大约为300mm。详细见P114页表4.17。 2.3.3 浇筑时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进行,如果期间确实需要间歇

9、(例如中午吃饭、休息、停电、停水等原因),那么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要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从出料开始到开始次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得超过P114页表4.18的规定(大约是2.53.5小时内)。 2.3.4 施工缝的留置如果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而且间歇时间将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时,那么就必须留设施工缝了。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事先确定。由于此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构件中的薄弱环节,故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力(剪力,因为混凝土主要承受的是压力和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处。具体留设位置见下图。主梁次梁当梁高大于1m时课后思考题:1、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混凝土搅拌知识,自己制定一份简易的混凝土搅拌制度2、制定一份混凝土浇筑工作技术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