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23071579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病理学: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植物病理学: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植物病理学: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学: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 诊断的目的在于确认病害的种类、发病的原因、确定病原的种类,根据病原的特性和发病规律、制订防治对策,及时指导防治。为此,诊断是防治的依据,只有诊断正确,才能对症下“药”,做到防病保产的作用。诊断是生产上防治病害的重要环节。植物医院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病害的诊断、对症下药。(挂羊头买狗肉者除外)。诊断首先要有坚实的病害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必备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整套诊断技术。一、病害诊断的主要步骤 1、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 2、症状鉴别症状鉴别3、病原鉴定 1、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各种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发展都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到发病现场作田间观察和

2、发病环境调查是诊断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工作。在观察中,应详细查看病害的分布情况(有无发病中心、分布是否均匀等)、症状类型(病症、病状),并认真调查、记载:1、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1)病害病情:包括病害发生的普遍率、病情指数、反应型等。普遍率:调查的有病株(叶、果)数占调查总病株(叶、果)数的百分比。即:普遍率%=病株(叶、果)数/调查总病株(叶、果)数100%(代表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1、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病情指数:反应病害的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各级病株数级值)病情指数=100 总株数最高级值1、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举例:7月25日,调查水

3、稻品种稻瘟病(叶瘟)发病情况,共调查200片叶,其中:0级 50片;1级 110;2级 35;3级 5分级标准:0无病;1叶片病斑少于5个;2叶片病斑小而多于5个;3叶片病斑大而小;4叶片病斑大而多。由此计算:普遍率%=75%;病情指数=24.41、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田间观察和病情调查(2)、发病时期、寄主品种、受害部位、症状及田间栽培管理、地势、土壤、昆虫活动等环境条件;(3)、发病田与健康田间在栽培管理方面的差异(水肥、前茬作物、农药使用情况等);(4)、病田周围的环境;(大气环境、工厂、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污染情况等)一般根据田间分布状况可区别两类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2、症状

4、鉴别症状鉴别外部症状和内部症状(如病毒病害的内含体):症状鉴别对病害的诊断意义重大。各种植物病害都有特异的症状。对于多发病、常见病,一般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实践经验)的通过症状都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症状鉴别可用肉眼,也可借助扩大镜或显微镜检查。2、症状鉴别症状鉴别观察症状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气味、颜色、质地(软、干),有无病征及病征类型等外部症状特点;有的还可借助显微镜解剖观察内部症状,如病毒病,在寄主表皮细胞内有内含体存在。线虫病可看到线虫虫体。内含体形成的原因:A、病毒粒体的聚集;B、病毒与寄主组织的混合物;C、病毒侵入后诱发寄主产生的蛋白质体)有些病害,在田间症状不明显,采集新鲜

5、病害标本,带会室内保湿,待出现病征后再鉴定。2、症状鉴别症状鉴别标本采集:(1)症状典型、有不同部位、不同阶段;(2)真菌病害应有子实体;(3)每种病害标本力求单纯。(4)作好田间记录(记载内容: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集地点、日期、采集人等)。2、症状鉴别症状鉴别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对病菌孢子容易分散的,一般用光滑的纸包好,带回;(2)水分多的、肉质的,放在塑料袋中,不能挤压;(3)适宜干制的,随时压制;(4)对于不认识寄主的,应采花、叶、果实,以便鉴定;(5)各种标本应有一定份数。2、症状鉴别症状鉴别标本制作:干燥和浸渍两种。(1)干燥制作法:蜡叶标本。用标本夹压好,压前整

6、形,并勤换纸。(2)浸渍制作法:一般果实和多汁的,用浸渍法制作。2、症状鉴别症状鉴别浸渍液的配方:A、普通防腐液:5%的福尔马林;B、保持绿色浸渍液:15g醋酸铜加1000ml50%的醋酸,用时稀释3倍。C、保持红色浸渍液:硼酸45g溶于2000ml水,加95%酒精280ml,取上清液。D、保持紫色或黑色浸渍液:福尔马林10ml,水175ml,饱和食盐水20ml。E、保持黄色或桔红色浸渍液:10%亚硫酸液。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自然界中有许多病害,其病原不同,但症状相似。所以仅凭症状为依据,往往有误诊的可能。必须进一步作病原鉴定。(1)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通常采用化学诊断法、人工诱发、化学治疗

7、和指示植物鉴定法。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A、化学诊断:尤其对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量,盐碱、有害气体、有毒气体、通过取样化验结果与正常值比较,而确定病原。B、人工诱发:对可疑病因,提供发病条件,如低温、药害、高温、人工强光照等,诱发相同症状的病害。C、化学治疗:对可疑病因给以满足,如怀疑缺素,给以该元素,观察是否恢复或减轻。D、指示植物:对木本植物可采用反映快的草本植物当指示植物确定病原。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2)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在排除次生物后,从病部表面或病组织挑片、切片(超薄切片)镜检,鉴定病原物种类,对常见的可鉴定出。对少见或新病害,必须进行柯赫氏证病律(柯赫氏法则)后,才能确认病原物。3、病

8、原鉴定病原鉴定(3)柯赫氏法则: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Koch是德国医生,细菌学家。由于他最先分离出炭疽、结核、霍乱病原菌而获得19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他在研究人体和动物病害病原的基础上,于1882年提出证明某种微生物致病性的必要步骤,即柯赫氏法则。该法则不仅对人医、兽医起到巨大作用,对植物病害的研究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现在仍在发挥着作用,但也并非完美无缺。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这种微生物常常与某种病害有联系,发生这种病害往往就有这种微生物的存在;、这种微生物可以从病组织上分离而得到纯培养,并且可以在各种培养基上研

9、究它的性状;、将纯培养微生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使其有发病的可能性,接种后出现的症状和原来病株症状相同;、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又能再分离到和原来性状相同的微生物。(1905年,Smith补充)通过上述四步,得到确实证据,即可确认该微生物即为某种病害的病原物。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柯赫氏法则的局限性:、对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类病毒、菌原体、霜霉菌、白粉菌和一些锈菌等不能直接应用,须改进后应用。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也须改进后应用。、排斥了其他微生物的颉颃作用;、发病条件与实际有差别,受人为影响;、只能证明一菌一病,不能证明两种及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复合侵染。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4)分离培养的一

10、般方法、表面灭菌:从病株上选取一小块病组织(选择新发病的组织或器官,以病健交接处分离效果最好,病原物生活力强,较少受杂菌污染)。用0.1%的升汞或70%酒精表面消毒,一般3分钟左右(应材料而异),然后用灭菌水冲洗数次。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 、分离:组织分离:将上述处理过的病组织块在无菌条件下,移到普通马铃薯洋菜(琼脂糖)培养基上(平面或斜面培养基均可)。稀释分离:若不用病组织,则将病组织上的病原物水洗后,直接配成悬浮液,经稀释后与熔化并冷却至45的培养基混合,倒入灭菌培养皿中;或将病组织压碎(多为细菌)配成悬浮液,划线法在培养基平面上分离培养。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 培养:将上述培养皿用封口膜(

11、平皿)封口或灭菌棉(斜面)封口,倒置放在25的培养箱中培养。一至数日后即可培养出目的微生物。常用培养基简介: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PDA培养基:真菌多用PDA(马铃薯琼脂葡糖糖)培养基。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 琼脂:1720g葡萄糖(或蔗糖):20g 水:1000ml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牛肉蛋白胨培养基:细菌多用牛肉蛋白胨培养基。pH=7.2。配方:牛肉浸膏:3g 酵母膏:0.5g蛋白胨:510g 葡萄糖(或蔗糖)10g蒸馏水:1000ml 3、病原鉴定病原鉴定(5)接种方法种传的:拌种、浸种;土传的:菌土,浸根;气传的:喷雾、涂抹、注射、针刺、喷粉、扫接;虫传的:媒介虫传;

12、嫁接传:菟丝子,嫁接;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1、症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同症不同病原物在同一寄主上表现相同的症状。如由缺素引起的黄化、根部线虫的危害和病毒侵染引起的症状很难区分。属同症。异症在不同寄主上、或同一寄主的不同部位、不同生育期或不同环境条件下,症状表现不同。如苹果锈果病(国光、青香蕉上为锈果型,祝光、花红上为花脸型,元帅、倭锦为混合型)、小麦小檗锈病(小麦上夏孢子堆黄粉,和冬孢子堆铁锈状粉)、苹果腐烂病(小枝干腐,大枝湿腐)、白粉病(生育前期白粉,后期黑色小颗粒状物)等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复合症状(复合侵染)两种以上病原所致,可各自表

13、现,也可只表现一种。如白粉病和锈病复合侵染,各自表现;病毒和线虫危害只表现黄化等;潜伏侵染侵染了但未表现症状,带毒现象;隐症现象(高温隐症)2、病害与虫害的区分:虫害有虫孔、取食后的伤痕、缺刻,排泄物,隧道等;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3、病原物与腐生物的区分:腐生物大量存在,多易生在死亡组织和腐烂、水分多的部位。这就要一方面分离培养鉴定,另外作病征观察时,注意病征出现的(普遍性、一致性和大量性)特点。但有时仍很难判断,就需要柯赫氏法则进一步验证。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二、植物病害诊断注意事项4、并发性病害和续发性病害:并发性病害:一种病害发生的同时,伴随着另一种病害的发生;例如:柑橘线虫病发生同时,常伴随着衰退病发生。续发性病害:当植物发生一种病害后,可继而发生另一种病害,后者称续发性病害。例如:梨裂果病,常续发霉心病、青霉病等。小结诊断的意义和目的;诊断的步骤;普遍率和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柯赫氏法则及其局限性;接种方法;标本采集注意事项;诊断注意事项及相关概念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