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23016112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穴络穴合穴等重要穴位(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经络穴位库1、12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通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种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映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原穴的动力、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营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主线。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多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此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

2、,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十二原穴2、15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如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络穴的治疗作用重要有如下几方面。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治疗。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3、12募穴

3、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front Mu point),又称为腹募穴”。募”,有汇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有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募穴4、6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lower He-sea point),又称六腑下合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阐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三阳经上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下合穴5、12天星穴天星十二穴,为临床应用中常用的十二个要穴原十一穴,由金马钰(丹阳顺化真人)撰为歌诀见载于元代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书。至明初徐

4、凤针灸大全予以增删收入加入了太冲一穴成称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十二天星穴6、16郄穴郄,空隙之意。郄空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如下。十二经脉各有一种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种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十六郄穴7、8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治疗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有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八会穴8、12背俞穴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十二背俞穴9、8脉交会穴奇

5、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如下。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因此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帮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八脉交会穴10、89交汇穴什么是交汇穴?就是一种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通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汇穴

6、。如三阴交”,这个穴位人们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那么人体上究竟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人懂得,虽然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晰。通过我们记录,一共有89个穴位具有2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11、60五输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如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进,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具体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注重。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

7、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五输穴12、24禁针穴禁针穴,是指这个穴位不适宜用针刺。有的是完全禁针,有的则是分状况下禁针。由于历代医家记录的措施不同,因此,下述的穴位,都属于禁针的。禁针穴歌医统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适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古代的穴位禁

8、针重要是如下几点因素: 1.古代针具粗,容易导致较大损伤,例如风府、哑门等,针具过粗而又操作不当的话,易伤及脊髓,会阴等穴位下密布神经、血管,操作不当亦有损伤也许。 2.古代消毒措施较差,某些血管丰富的穴位,如消毒不严格易导致感染,久而久之,亦演变为禁针出。 3.临近脏腑,胸腹部某些穴位如不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易伤及内脏,如肩部的肩井穴,如果自后向前刺较为安全,如从上向下刺则易伤及肺尖。 4.孕妇及小儿的特殊状况,小儿囟门未闭,骨骼未及成人坚硬,针头部穴位宜注意,而某些穴位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当禁,如合谷有增进宫缩作用,孕妇针之不慎,有流产之虞。石门穴有避孕作用,因此古人觉得女子不适宜针此穴。

9、 但是目前的针具较细,消毒也比过去严格,许多穴位以不是禁针穴位,只要操作得当,一般头部、四肢的穴位都很安全,至于胸腹、背部、项后的穴位,只要角度得当,问题也不大,此外,毫针进入人体后,宜缓慢进针,由于人体的内脏及神经、血管能自然的对外来的物体进行规避”,缓慢进针,能有效减少事故。针尖触到人体多种组织时,医者手下的感觉是不同的,用针的人平时要努力锻炼手感,不仅对把握针感有特殊意义,也能减少针刺事故。13、45禁灸穴禁灸穴,是指这个穴位不适宜使用灸法。与禁针穴相似,有的穴位是完全禁灸,而有的则是分状况下禁灸。禁灸穴歌哑门风府天柱擎,承光顾泣头维平,丝竹攒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颧髎下关人迎去,天

10、牖天府到周荣,渊液乳中鸠尾下,腹哀臂后寻肩贞。阳池中冲少商穴,鱼际经渠一顺行,地五阳关脊中主,隐白漏谷通阴陵。条口犊鼻上阴市,伏兔髀关申脉迎,委中殷门承扶上,白环心俞同一经。灸而勿针针勿灸,针经为此尝叮咛,庸医针灸一齐用,徒施患者炮烙刑。14、36死穴人体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他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多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这36个穴被点中后,均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也许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太阳和哑门,必然见

11、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1、百会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2、神庭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3、太阳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4、耳门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5、睛明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6、人中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7、哑门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8、风池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9、人迎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10、膻中任

12、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11、鸠尾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12、巨阙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13、神阙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14、气海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15、关元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16、中极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17、曲骨任

13、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18、膺窗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19、乳中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20、乳根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21、期门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22、章门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23、商曲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24、肺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

14、、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25、厥阴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26、心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27、肾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28、命门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29、志室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30、气海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31、尾闾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32、肩井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33、太渊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15、。34、足三里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35、三阴交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36、涌泉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针灸均禁类:全身共三个穴位属针灸均禁。一为鱼际穴,该穴的禁针提法,首见于素问?刺禁: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禁灸,则见于医学入门一书。究其禁忌的因素不外乎上述几种,现代本穴早已解禁。另一穴为乳中穴,但在古代的某些书籍中尚有有关本穴刺灸的记述。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治卒癫可灸三壮”;又如:铜人针灸腧穴图经提到:可微刺三分”。表白亦非绝对禁忌。但现代已未见灸刺的报道,仅作为定穴的一种标志。三为脑户,本穴禁针,最早记载见于针灸甲乙经,而禁灸一说,则至清代才浮现。脑户,为督脉穴,穴近枕骨大孔,也许是古人在针灸过程中曾发生过意外的因素之一,本穴现代已解除禁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